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護理實習個人出科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經過在產前后產后分別兩個星期的實習,對產科的專科知識有了極大的認識和了解,對于產科的常用操作也到達熟練掌握程度,十分感激帶教教師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的照顧和教導。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總結我這一個月的產科實習:
首先,對實習的狀態挺滿意的,無論在產前還是產后都比在之前的科室表現的主動,比較勇敢地去做事情,而教師也敢于放手讓我自我去發揮,這讓我真的感到很榮幸,有時自我在內心中也對自我捏一把汗,更加謹慎地去做操作。當自我獨立成功完成操作時,那是一種極大的滿足。在操作過后,教師會很細心地給我講解作中的不足之處,給我示范正確的操作。
再者,在實習中,我更加注重了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在做每一項的操作時,都會和病人解釋這項操作,病人理解了就會很配合我的操作,不會擔心實習生做不好拒絕讓實習生進行操作這種情景。這樣貌和病人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很融洽,平時也會打打招呼。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做事情病的很順利,自我也更加自信。
之后,在產科掌握了很多專科知識和專科操作,在產前住的有安胎的孕婦和待產的產婦,產后的主要是產婦等。對她們經常做的操作是靜脈輸液,會陰抹洗,氧氣吸入,導尿,測生命體征,幫小孩洗澡和游泳以及換衣被等。在產前掌握了產科常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安寶和硫酸鎂的的應用。還有掌握胎心監護儀的使用,在產房里熟悉分娩的三個分期,配合助產士進行分娩工作,學會給新生兒測血糖,幫產后產婦按摩子宮。在產后和教師一齊協助產婦哺乳,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
最終,對自我在產科實習不滿意的地方,實習的時候未能很快的熟悉各種物品的擺放,很多東西得找半天都找不到,需要詢問教師。對配合教師這個方面表現的比較差。未能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教師的交流比較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產科的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大好,未能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和我講解我只能全盤理解,沒有自我的見解在里面,所以和教師之間的話題也比較少。對于各種知識沒能好好整理,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有些張冠李戴的感覺,答錯方向了。
以后我會在以上方面不斷加強的。十分感激教師們的辛勤帶教。
婦科出科總結(二):
20**年**月**日上午,我懷著激動、興奮、又有點不安的心境來到了我的實習第一站。
護士長熱情的接待了我們,研究到我們是剛來醫院,所以詳細的介紹了科室的環境、產科的常見病、實習方法等,我很感動和感激。不知不覺已在產科實習了近4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這段時間我工作認真,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我,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我漸漸從一個在校學生的主角向實習護士主角過渡,總體上成長了不少。
在產科實習的4周內,我基本上完成了實習任務,有許多收獲。
第一,熟悉了醫院與科室的環境、臨床護士的工作流程與主要任務、病人的出入院流程與護理等基礎資料。
第二,在教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產科一些常見病的特點和護理,如早產、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妊娠合并糖尿病等,掌握了產科常用藥硫酸鎂和催產素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及觀察要點。
第三,親身觀察并參與了孕婦分娩期和產褥期的護理,見習并參與了孕婦的助產過程,感受三個產程的特點以及孕婦的生理心理變化,重點學習產后2小時護理資料、產后護理要點等。
第四,實習了入院健康宣教、胎心音聽診、電子胎心監護、摸宮縮、會陰擦洗、會陰濕熱敷、腹部四部觸診、母乳喂養指導等護理操作,見習待產婦的檢查、繪制產程圖、科學接生、分娩鎮痛、陰道切開、陰道助產、新生兒處理及預防接種、新生兒沐浴等。
經過不斷的臨床觀察和學習,加深了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什么是宮縮及其特點、怎樣摸宮縮等。同樣我也努力將自我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我明白臨床工作并不簡單,異常需要善于觀察、靈活和經驗的積累,我剛來實習,所以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多觀察、多操作,多積累經驗。
我感覺實習是一種簡單又復雜的生活,既要學會做事也要學會做人。做事即充實理論與操作;做人,處理好自我和同伴、帶教教師、護士長、醫生及病人和家屬的關系,異常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是很重要,在產科,比較容易與產婦及家屬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經過與他們的溝通,既可幫忙他們解決一些疑問,也可讓自我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學會與病人溝通是實習的一個重要資料。
婦科出科總結(三):
在婦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產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使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渡,使我覺得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此刻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所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我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僅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會慢慢積累經驗。
一轉眼,一個月的*科實習生涯已結束,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我的味道。
在婦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教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在此,對各位教師表示衷心的感激。
尤記得第一天來到婦科的我帶著惶恐不安的心境杵在護士站,聽著帶教教師介紹婦科的情景,直到跟著慢慢熟悉環境之后,心境才放松下來隨著我的帶教教師---***開始接下來的實習生活。
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在那里我要向我的教師及護理教師以及我的病人說聲多謝,是他們指導培育了我,給了我機會,讓我慢慢成長
下一周是我們待在婦科的最終一周,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本事有限,可是我用我的努力充足我的知識與技能,期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爭做一名默默唱歌、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在一個科室里待久了,感覺大家真的如同一家人一樣,教師的關心和教導,,整個科室的協作,讓忙碌的工作變得充實而歡樂。
婦科出科總結(四):
關于婦科出科小結的話題,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其實婦科實習是比較麻煩的,同時婦科實習學到的東西也可能會更多更全面,主要有吸氧,紅外線照射切口,沖洗膀胱,更換引流袋。其實產科、婦科的工作沒有絕對的界限,都是互幫互助的,比如輸液,測體溫、血壓、血糖等,都是誰有空就誰去做。
婦科主要的工作如下:照顧待產婦,協助生產及母嬰健康宣教。早上除了協助教師進行嬰兒洗澡,測量黃疸值,打疫苗及抽血、測血糖等,還有嬰兒撫觸,午時便是鋪嬰兒床和打包器械。雖然我還沒有結婚,可是這一切我此刻都已經習慣了,僅有在醫院認真學習和實習,自我才能學到屬于自我的知識。[由整理]
在醫院教師安排我做的事兒,我一件也不拉下,每次都是認真的執行和完成,雖然中間有很多不愉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可是我還會努力的完成,工作筆記還有各項事宜我都暗示執行,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我在醫院婦產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無遲到、早退現象,尊敬教師,工作進取主動,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婦產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使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渡,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上是我總結的關于婦科出科小結。
此刻我的婦產科的實習生涯即將結束,在那一個多月的練習期間,我對待婦產科病人和藹可親,勤懇將所學理論學問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外我努力提高獨立思慮、獨立處置問題、獨立工作的本事,盡本事將我在書本外所學學問用于現實。在教員的指點下,我認識了婦產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練習生逐漸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和必須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正接觸臨床才發覺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很多時候都是要靠一些日常工作的經驗積累,所以僅有認真投入練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累積經驗,以上關于婦科出科小結就這么多了,期望對各位朋友有所幫忙!
婦科出科總結(五):
在婦產科的實習實習即將結束,在為一個摸底實習期間在科室實習的時期。遵守醫院規整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數量掌握婦產科的基礎護理操作及各項儀器的使用,會使用口腔護理,會陰護理,霧化吸入;氧氣吸入,以及孕產婦的產前產后護理,正確指導母乳喂養,能配合教師進取搶校。工作無差錯,事故發生,受到家屬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其實在婦產科學到的東西可能會更多更全面,主要有紅外線照射等等。其實,在婦產科的工作,沒有絕對的界限,都是正常幫忙的。比如,輸液、測體溫、血壓、血糖等,都是誰有空誰來做。婦產科的工作如下:照顧帶產婦,幫忙生產及母嬰健康宣教。早上除了幫忙教師進行嬰兒洗澡,打疫苗及抽血,測量糖漿,還有嬰兒接觸,午時便是鋪嬰兒床和打包器械。在醫院教師安排我的事我一件也不拉下。每次都是認真執行和完成。雖然中間有很多的不愉快,可是我還是努力的完成,工作筆記還有各項事宜,我都按時執行。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在教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婦產科一些常見病得護理及一些基本操作,使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想護士過度,從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以前在學校學每一天都會理論的,此刻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并非書上說的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靠自我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僅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婦科出科總結(六):
時間過得十分之快,我已經實習將快九個月了,想想我這九個月的實習經歷,實在是很充實。社會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學堂。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學的東西很多,但實際運用到臨床實踐的卻很少,一半都沒有到達,唯有自我總結經驗,努力地去實踐了。在醫院實習期間,也認識了新的教師、新的同事、新的事物。因張教師的精心指導之下,我熟悉了各類醫療器械、藥物等等東西的擺放位置,也慢慢地學會了做胎監、聽胎音等。在婦產科說忙也算不上,進產房看做清宮手術的時候,剛開始的幾天有點吃不消。覺得太殘忍了,但時間長了,看多了,也不覺得怎樣驚奇。雖然很累,但覺得很充實。每一天以微笑應對每一位病人,耐心的講解她們不懂的問題。并指導她們將如何照顧寶寶、要注意什么等等。
婦科出科總結(七):
不知不覺我們已在產科呆了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來,使我充分扎實的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婦產科不一樣于其他科室,它的專業功底是很雄厚的,僅有真正的去努力學會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在帶教王教師的指導下,每個星期我們都獲得了理論的灌輸,如:專科的知識要點,注意事項,護理操作。從而使我更深入地理論聯系到實踐中去,比方說,給嬰兒洗澡時應注意什么,雖然還輪不到我們為嬰兒洗澡,但我可從中學習,此外在產房的時候,為病人消毒皮膚,之中我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更愿意汲取教訓,努力更正,爭取做好。
經過婦產科實習,鞏固婦產科的理論知識,熟悉妊娠、分娩、產后的正常過程及其護理,異常過程及患病婦女的護理、計劃生育和婦女保健指導資料等,同時要了解國內外新技術、新療法的進展情景,如互動式親情沐浴、導樂分娩、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技術,開展護理科研,撰寫論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產科的實習工作雖然忙,但忙有所得。不管任何科室,我都會努力進取地去做好!
篇2
1 做好入科宣教,消除護生陌生恐懼的心理
凡到我科實習的護生,護士長和帶教老師應熱情接待他們,主動介紹病區環境、各種物品的擺放位置、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勞動紀律 。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實綱要求確定本人的帶教計劃,向學生介紹胸科的疾病類型和該疾病的護理常規、該科的實習任務、工作態度及易發生的醫療糾紛、經驗教訓。反復強調做好三查七對制度,從嚴帶教,引導護生多看、多問、多動腦,同時鼓勵他們膽大心細、勇于實踐,讓護生較快地融入該科,盡快適應護士角色。
2 根據護生特點因人施教
目前護生大多是80后,他們是時代的寵兒,父母的心肝寶貝,衣食無憂。來自家庭的呵護、社會的影響及自身的優越感使他們缺乏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更不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入臨床后,他們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再加上臨床經驗的缺乏,他們一旦遭遇患者的不信任、不配合、甚至拒絕操作時,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對此我們應采取一帶一的帶教方式,學生與老師在一起,教會學生一項獨立的操作需師生共同努力。操作時先讓學生認真觀看,同時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讓學生的理論知識真正用到實踐中來,然后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有獨立操作能力時再應用患者。接觸患者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技巧的示范,介紹因溝通不當引發的護理糾紛。指導學生做各項操作時要向患者解釋,把解釋的內容和操作步驟融為一體,恰到好處。有效的溝通是護生臨床實習順利進行的保障。對護生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對工作中的不當之處要誠懇地提出批評指正。
3 逐步提高護生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
實習過程是不斷提高 理論和業務水平的過程,所以老師要運用最先進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向學生傳授最新護理科研、護理研究、護理條例及相關法律知識。帶教老師必須強化護生的各項技術操作規范,要求他們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各項查隊制度 及遵守各項無菌原則。胸外科的大多患者病情較重,變化快。這要求護士要有一定的專科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種護理技術,應用儀器設備得心應手,基本掌握各種檢查結果的意義。老師在帶教中要注重講解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多給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做到放手不放眼,讓她們在實踐中升華所學的理論知識,技能水平逐漸提高。
4 加強帶教老師自身的素質修養
帶教老師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職業素養。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對各類患者均能熱心護理,態度和藹。觀察病情仔細,善于思考。護理操作敏捷、輕盈、準確、到位。帶教老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給護生樹立了榜樣,從而培養護生的良好職業形象。帶教老師的素質直接影響了帶教質量,同時也反映了醫院的整體護理水平。所以帶教老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為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使帶教質量逐步提高,以便護生更好地服務臨床。
5 轉變護生的服務理念,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
篇3
一、臨床資料
我院本科護生在各科室臨床實習時間為兩周,每批次8人,均已經過我院組織的臨床實習前培訓。本文選取2008年7月~2013年7月,臨床實習的最初兩周在急診科進行的本科護生48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38人,年齡在22~25歲之間。
二、帶教方法
護生在急診科實習期間,科內選聘素質較高的護士充當臨床帶教老師,實行一對一帶教,合理組織護生在急診科的臨床實習。
1.入科教育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由于這是護生臨床實習的最初兩周,第一天的入科教育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對實習有較為全面的了解,使護生明確今后的實習方向,還可以激勵護生對實習產生動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做好鋪墊。
(1)迎接實習護生
實習護生剛剛開始臨床實習,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何學起,心情處于迷茫、羞怯又興奮的復雜階段,護士長和帶教老師在示教室組織小型“歡迎會”,對護生表示歡迎,同護生進行交流溝通,既可以了解今后的帶教重點,也可以平靜護生不安的心緒,使護生對臨床的護理工作不會產生抗拒。
(2)熟悉環境
護士長或帶教老師應為護生介紹急診科的環境和布局、物品的放置、工作的流程、規章制度、實習要求,還要對護生講明急診科患者就診特點等,使護生對急診科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3)進行安全教育
在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的今天,對護生來說,了解有關法律,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是相當重要的;況且,急診科的病種復雜多樣,患者及其家屬情緒比較激動,工作環境較為混亂,工作強度比較大。護士長或帶教老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一些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常見的護患糾紛以及解決的辦法,也應該對突發的安全事件如火災等的應急預案有所介紹,使護生一旦遇到類似情況可以正確處理,不致過于慌亂。
(4)按照實綱明確實習目的
向護生按照實綱講解實習內容,明確哪些需要了解,哪些需要熟悉,哪些需要掌握,使護生在急診科實習的過程當中有所側重,有的放矢。
2.正式實習
經過入科教育后,護生就進入正式的實習階段。由于剛剛進入臨床實習,帶教老師不宜不加講解就直接帶領護生開始臨床實踐操作,否則有些護生在臨床實習結束的時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會單純模仿老師的動作,對于進行本項操作的原理、操作過程的要點和操作中注意事項根本就不了解。而且鑒于急診科“忙而亂”的特點,所以在臨床實習的最初三天內,不宜讓護生直接進行臨床實踐操作,主要以熟悉急診科的環境和診療流程為目的。總之,初入急診科的護生要“先觀察,后動手”,循序漸進地學習。
(1)言傳身教
由于本科護生在急診科實習時間有限,冗長單調的理論可能不容易被護生記住,且其在學校內已經經過了3~4年的理論學習,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欠缺的就是對某些理論的理解不夠深刻,或將理論成功地運用到實踐中去,所以對本科護生沒必要照本宣科講解理論知識。急診科病種多種多樣,護理操作也較為全面,作為帶教老師,應該起到橋梁的作用,將護理理論與實際操作,各種理論之間以及自己多年的經驗很好地融會貫通,較為全面地為護生進行講解。
(2)監督下的因材施教
雖然教學醫院允許實習護生對患者實行護理操作,但由于護生畢竟是學生,沒有取得護士執業證書,所以一定要在帶教老師的監督下進行實踐。帶教老師也應該做到“放手不放眼”,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同時,應該針對每位護生尋找到適合其個人的教學方法。除了學綱上的內容,例如針對羞澀的護生,可以著重練習與患者溝通;針對理論不夠扎實的護生,可以增加提問次數,促進其復習課本的內容;針對較為粗心的護生,可以對其強調執行“三查七對”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才有助于護生的快速成長。
(3)及時總結,從實踐中聯系理論
在護生遇到實際操作時,結合理論,強化操作的注意事項,針對操作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且立即運用有關理論解決疑問,并將與之相關的其他理論和自身經驗融入進去,會使護生較為直觀的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4)加強實習內容的反復練習
本科護生輪轉時間較短,并且在急診科是臨床實習最初的兩周,所以對很多操作做不到很純熟。但急診科的勞動強度比較大,很多操作比較頻繁,按照實綱要求的實習內容,可以將需要掌握和熟悉的內容反復練習,加強鍛煉,使護生對實習內容鞏固、夯實,達到實綱的要求。
(5)典型實例教學查房
出科前組織教學查房一次,以講座為形式,用典型病例做示范,為護生講授急診科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專業知識。護生通常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臨床實習后,從實踐中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帶教老師應鼓勵其在講座上提出問題并為其做耐心的解答。
3.出科考核
護生經過在急診科兩周的時間,出科前通過理論試卷和操作考核表檢驗護生的實習效果,除此之外,還要進行患者的滿意度調查,對典型患者能夠做出較全面的護理計劃,通過護生的以上表現,得出綜合的考核成績。
三、效果評價
對初入臨床實習兩周的本科護生,通過急診科的帶教方法,可以完成實綱的要求,綜合考核優秀率可達100%,同時護士能將所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達到急診護理帶教的目的。
四、討論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臨床實習期間加強護生臨床能力的培養一直是臨床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題。初入臨床實習的急診科本科護生經過兩周的繁忙學習,明確了今后的實習方向,了解了急診科的工作流程,嘗試了與患者進行溝通,完成了實綱要求的內容,參與了危重患者的搶救過程,可以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和臨床實踐比較好地結合起來。雖然由于時間較短,存在著練習較少導致護理操作不夠熟練的不足之處,但是通過急診科的2周經歷,學會了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今后的臨床實習以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從學校理論學習向臨床實習的平穩過渡。
參考文獻:
篇4
臨床護理教學是指導護生從學校順利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過渡時期,不僅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而且能培養學生專業化的思維方式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為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我科對2006~2008年162名護生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和討論,制定出一系列針對性的對策;并在2009~2010年108名護生臨床帶教中運用多維評價的方法進行整改,獲得滿意的臨床實習效果,具體介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6~2008年在我院眼科實習的162名大專護生作為對照組,2009~2010年實習的108名大專護生作為觀察組。年齡20~22歲,均為女性,實習時間為2周,選用統一的實綱,兩組護生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帶教方法 對照組162名護生采用傳統的帶教方法,觀察組108名護生應用多維評價的帶教方法,定期召開帶教老師和實習小組長會議,對臨床帶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互動、提出對策。護生臨床實習考核內容有操作考核、理論考核和綜合素質考核。
1.2.2 評價方法 護生在兩周實習結束后填寫調查表,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表包括禮儀規范30分(儀表5分,科室介紹5分,對護生和患者態度各10分);業務水平30分(基礎護理10分,專科護理10分,操作技能10分);帶教能力30分(給護生指導理論與操作10分,指導護理文書書寫5分,講解水平10分,對護生專業影響5分);溝通能力10分。并評選最滿意的帶教老師,提出帶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合理化建議。
1.3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帶教方法改革前后兩組護生臨床實習成績考核比較
見表1。
2.2 帶教方法改革前后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評價比較
見表2。
3 討論
3.1 傳統臨床帶教存在問題的分析
3.1.1 帶教老師自身素質的因素 醫院規模在不斷地擴大,護理隊伍越來越年輕化,許多帶教老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教學理論知識相對欠缺,沒參加過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系統學習,對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加上帶教老師學歷層次偏低及個人素質問題,培養學生應用護理程序及臨床護理思維的能力較差,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對護生的指導工作不系統,很難達到教學方法多樣化。
3.1.2 教學方式欠妥 一部分教師理論知識多采用填鴨式授課方式,教學過程是單向的,缺少互動,不能完全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授課效果不滿意。由于護理人員的缺編,帶教老師多承擔繁重的護理日常工作,一部分教師對護生的學習不夠重視,把護生當勞力,做一些換瓶、發藥、鋪床、測生命體征等簡單基礎護理工作,理論知識不能與臨床相結合。一部分教師在帶教過程中不能因人而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不注重護生的思維能力,使護生的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3.1.3 護生實習成績的評價不規范 只注重出科時的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忽略平時的成績及綜合素質考核;沒有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隨意性大,評出的實習成績不能真正反映出護生實習能力,導致一部分護生悲觀、失望,影響護生實習的積極性。
3.1.4 臨床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 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是臨床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步驟,由于醫院對臨床護理教學重視不夠,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如缺乏完善的考評制度和監督機制等,不僅直接影響護理帶教質量,還造成帶教老師缺乏競爭意識和責任感。
3.2 改革帶教方法建立多維評價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3.2.1 加強帶教老師培訓提高綜合素質是基礎 帶教老師是護生接觸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才、師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帶教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2]。我院實行病區總帶教老師競聘上崗,每年1次,由護理部制定競聘條件,采用自愿報名和選拔相結合,從學歷、職稱、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教學態度等綜合評價,選擇具有愛崗敬業、臨床經驗豐富、醫德醫風好、業務強、技術精、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參加工作10年以上的護理骨干為總帶教老師。護理部狠抓帶教老師的自身建設,護生來院實習前,舉辦病區總帶教老師培訓班,組織學習帶教老師管理條例、實習生管理條例、帶教工作的質控措施等,在實習期間每年舉辦2次對帶教老師系統培訓,針對不同教學階段存在的問題及老師特點進行針對性分層次教學培訓,并請優秀帶教老師介紹帶教的做法與體會,通過學習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要求病區總帶教老師按護理部安排完成26項護理技術操作示范,組織護理教學查房,參與全院性護理多媒體教學,各科每個帶教老師準備1個專題講稿,每周為護生舉辦1~2次科內小講課;優先選派病區總帶教老師和教學骨干參加護理學會舉辦的各類短期培訓班及院內外新業務新技術的講座,不斷提高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
3.2.2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與學兩者積極性 將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應用到護生臨床帶教中,護生入科前先了解上一個科室實習情況,結合我科工作特點,制定每位學生實習目標,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認真實施帶教、指導和考核,護生出科時將有關的實習情況及時反饋給下一個科室。在帶教過程中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病例為引導的問題教學法是將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使護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有促進作用[3]。帶教老師根據實習計劃,選擇典型病例,制訂查房目標,引導護生對護理問題的關注,指導護生制訂解決護理問題的方法,護生查閱資料文獻共同探討,也充分展現團隊的力量。反思性學習是通過對學習活動過程的反思來進行學習,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4]。護生實施護理操作采用反思性學習的教學法,更加注重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各個環節的反思。在操作前,由帶教老師講解規范的操作流程,同時護生反思自己曾經在學校時學會的操作方法;操作后反思,及時發現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何將理論靈活運用到實踐中,能培養和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在帶教過程中實行人性化教學,主動接觸學生,多用換位思維以及專業的敏感、細心去關心學生,發現護生有不良的情緒,及時溝通,了解護生的心態,予以心理疏導緩解焦慮,排班上予以調整照顧,真誠相處,尊重護生,把護生當成科室團隊一員,平等地對待。客觀地評價優缺點,注意批評的時機與方法,不在患者面前指責護生的過錯,善于從正面引導、啟發,及時表揚、鼓勵,增強護生的自信心,達到“賞識教育”的效果[5]。
3.2.3 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動態評價 我院將教學管理列入醫院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中,并建立了由護理部主任-主管教學的護理部副主任-護理部教學干事-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病區總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組成的管理體系,并進行層層質控。護理部教學質控組定期下科室檢查帶教落實情況,了解護生的學習需求和工作表現等,抽考學生的基礎護理過關項目及病區帶教老師的教學活動來評價病區帶教質量,將科室帶教管理評價納入護士長和科室護理工作質量評價內容,將帶教老師的教學質量納入護士護理工作質量評價內容。科護士長每兩周抽查護生實習落實情況,參加科內的教學查房,了解護生的理論操作成績以及運用護理程序能力,護士長和科室總帶教老師隨機提問和抽考專科理論和操作能力,并將成績反饋給帶教老師,督促其不斷提高。帶教老師定期檢查學生的周記,了解護生的能力和需求,不斷調整教學方法。護理部及病區定期組織帶教反饋會,運用PDCA管理循環法進行帶教質控,PDCA循環就是按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不斷循環,螺旋式上升,使質量持續改進[6]。每次循環都有新的目標,都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接著又制定新的計劃,開始在較高基礎上新循環,從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帶教水平。
3.2.4 分項考核綜合提高實習成績 護理部嚴把考核質量關,統一制定臨床實習成績評價方法,實習成績以百分制計算,考核內容包括理論考核(平時15%,出科25%)、護理技術考核(平時15%,出科25%)、綜合素質(20%)三方面。平時理論考核包括提問、病例討論考核、護理病歷書寫,出科理論考核在實習結束進行統一試卷筆試。平時操作考核包括基礎護理和專科技術操作,護理部把26項基礎護理操作為必須考核過關的項目分到各個科室,制定各項操作的評分標準,各科安排帶教老師示教每項基礎及專科護理操作,并由帶教老師平時對學生實習手冊規定內容進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檢查和評分,每周進行抽查和評分,出科操作考核在實習結束由科室總帶教老師和病房其他帶教老師共同進行護理技術操作考核,根據評分標準評分。綜合素質評分包括思想素質(專業思想、個人修養、人際溝通、學習態度、勞動紀律)、能力(觀察、分析、學習、適應、表達能力、基礎、專科護理能力)、教學活動(小講課、大課、教學查房、病例討論),由帶教老師對護生表現按優(4.5~5.0分)、良(3.5~4.4分)、可(2.5~3.4分)、差(<2.5分)的四等級評分,科室總帶教老師負責在護生出科后3d內及時把成績上報護理部備檔,作為選拔優秀實習生的主要依據之一,我院將優先錄用優秀實習生。
3.2.5 “教”、“學”雙評共同提升教學質量 雙向評價有利于調動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持續改進教學質量[7]。帶教教師對護生出科時在本科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與此同時每一輪護生要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價,科室實習結束發放護生對帶教老師評價表,將評價結果直接上交護理部。護理部每個月召開總帶教老師會議及實習小組長會議,并及時反饋評價結果,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認真實施,加強督查,從而提高了帶教質量。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醫院需要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全方位的服務,對臨床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護生實習階段通過有特色、有成效的教育,更好地培養出適應現代護理發展需要的護理人才,是我們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者需要探索與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近兩年我院堅持“以人為本”的帶教理念,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帶教老師的競聘上崗,動態管理,加強帶教老師隊伍建設,改革教學方法,實行多維評價,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和帶教水平顯著提高,調動了護生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結果顯示:護生臨床實習考核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護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翠屏. 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9):12-14.
[2] 鈕美娥,薛小玲,孫志敏. 護理臨床教學中的環節質量控制[J]. 護理雜志,2001,18(2):33-35.
[3] 陳慧敏,史平,徐玲芬,等. 以病例為引導的問題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6,5(1):64-65.
[4] 孫雙玲,楊淑芬. 反思性學習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0,8(20):1863-1864.
[5] 秦淑玉. 臨床護理教學中師生滿意度現狀調查[J]. 護理管理雜志,2009,9(1):22-23.
篇5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術室是一個專科性強、護理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實踐性強且無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術室專科知識一直是臨床學習過程的難點。而目前手術室護理教學一直沿用傳統帶教老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隨著現代醫學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需要,急需尋求適合現代護生能力發展的實習教學模式[1]。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首創, 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模式之一[2]。有研究顯示PBL教學模式能將學習內容簡單具體化、易于理解、增加護生學習興趣以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3]。因此筆者提出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教學中,將PBL教學模式有常規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4-2015年進入手術室輪轉實習的護生50名,年齡19~22歲。所有護生均為臨床護理學專業學生,均經過系統的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等常見病均有一定認識。將上述50名實習學生隨機分為常規組與PBL組,每組25名。兩組護生性別構成、學歷層次、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帶教老師年齡、職稱、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1.2 教學方法
1.2.1 常規組 護生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帶教老師使用常規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識的傳授以“帶教老師講,護生聽”、“帶教老師做,護生看”的方式進行。
1.2.2 PBL組 護生采用PBL教學理念,從“構建設問”到“討論”到“總結”三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根據手術室教學計劃,首先根據手術室教學內容設計特定教學環節,由帶教老師給出常見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氣的定義、發病原因及分類、臨床癥狀體征、疝氣的解剖特點及洗手與巡回配合要點及疝氣的預防等逐漸深入的構建問題;其次以問題為中心循序漸進地制定討論主題,啟發護生提出問題,對涉及相關問題督促護生查閱護理教材、文獻期刊、互聯網等渠道獲取相關資料。最后對于護生給出的結論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討論,并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同時回答開始構建問題,由護生扮演手術室護士和患者角色,根據“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增強了護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及護患溝通能力。
1.3 效果評價方法
護生實習周期均為4周,帶教老師均由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
1.3.1 問卷調查 第4周末對兩組護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兩組護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內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理論結合實踐能力、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增強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1.3.2 出科成績 第4周末對兩組護生進行考試、出科成績主要由理論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論考試內容涵蓋了手術室相關專科知識,題型為單項選擇,采用閉卷方式作答。實踐操作考試由兩名老師負責評分,按操作統一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取兩名老師分值的平均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入科成績和出科成績比較
兩組護生入科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理論和實踐操作)比較,PBL組在理論和實踐操作成績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2.2 兩組護生問卷調查情況比較
兩組護生對常規教學模式在是否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等方面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教學作為臨床護理實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專科性強、實踐性強、多學科交叉綜合、對護生解剖和生理知識要求高、護理實習涉及內容范圍廣且有一定難度。傳統帶教方法,有悖于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規教學以灌輸手段為主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對護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2]。
采用PBL模式教學,將臨床常見問題拋給護生,讓護生以帶著問題的方式來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轉變了思維方式,促使護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臨床實踐中,有利于提高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帶教老師在PBL教學中拓寬了教學視角,在對護生進行引導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激發護生發揮個人潛在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接受到護生不同思維方式的啟發,做到了教學相長[4]。
PBL教學模式在手術室實習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比如一些傳統教學經驗的帶教老師不太熟悉PBL的教學方式;PBL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教案需要設計;傳統教學中帶教老師作為知識灌輸者,護生則扮演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但PBL教學模式中,帶教老師主要作為學習的引導和啟發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需進行規范和監督,因此帶教老師需要有扎實臨床護理理論,并且要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PBL教學模式在手術室教學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了思維方式,提高了教學質量,維持了知識的系統性連續性[5]。PBL教學模式適合于手術室護理教學,但需要不斷加強對帶教老師的培訓,逐步完善PBL教學中護理教案設計與編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現代臨床護理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文東,劉秀琴,李紅,等.PBL 結合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兒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146-147.
[2]王鳴明,鄒麗芳,竇紅菊,等.PBL 結合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血液腫瘤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11):1678-1682.
[3]趙愛娟,朱勁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18):5-7.
篇6
1加強畢業實習期間護理隱性知識管理,提高了護生的綜合能力
師生間隱性知識的流動主要體現在實習護生對技術經驗豐富的帶教教師的觀察和模仿。帶教教師通過親身示范、指導,傳授實習護生一些護理操作訣竅和經驗,提高護生的技術水平和培養其心智模式,增強醫療糾紛防范意識等。當前各大醫院臨床帶教教風的主流和本質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臨床帶教教師只顧傳授專業知識,卻沒有把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和相互滲透。有些教師不安心臨床教學,把教學看成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認真備課,不注重學生的反饋,對教學效果不關心。有的帶教教師只是讓學生去做,不及時給予指導,學生操作手法不對,或臨床經驗不足出現一些紕漏時,只管接替學生把操作做好,任務完成,而不愿耐心給學生講解和傳授經驗和技巧。因為剛入臨床,實習護生的能力和技巧還是很差的,有的帶教教師不愿給實習護生創造機會,嫌帶學生麻煩,干脆自己去處置。這些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使學生很有意見,直接影響帶教教師的威信,喪失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師生關系冷淡,挫傷了學生學習興趣,大大地降低了教學效果,更談不上師生間隱性知識的流轉。本研究嚴格把控帶教教師的資歷和師德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師生間、生生間的深度會談中互相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各自的技術水平,能夠將分散的個性化的知識整合成有機的組織知識體系,促進了隱性護理知識的流動與共享,并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在討論、磋商過程中,人人參與其中,百家爭鳴,也提高了護生的溝通能力。護生在研討過程中某個點可能會觸動他聯想起許多事情,此時帶教教師啟發該生進行深入思考,提煉個人觀點,并用書面或口頭的形式表達出來,又使學生的思維及表達能力得到訓練。
篇7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roving role of teach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by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clinical nurse.Method:68 cases of clinical nursing graduate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4 to March 2016 in Haematology Departmen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mod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mprove group and normal group,34 cases in each group.Norm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improv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was given the model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FOCUS-PDCA),the department of examination and operation assessment were used to adopts the male nurses on clinical teaching teacher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of satisfaction,analyzed different mode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Result:Clinical nursing students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cores of impro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linical; Teaching;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34
FOCUS-PDCA是美國的ATC公司借鑒了通用電氣的“群策群力法”所形成的一種管理模式,指在全面質量管理前提下將每個環節的質量管理作為關注要點的新型質量管理模式,主要由發現問題(F)、組織(O)、澄清(C)、選擇(S)、計劃(P)、實施(D)、檢查(C)與處理(A)七個步驟組成,由于FOCUS-PDCA持續質量改進程序嚴謹,適用于各種管理環節中,在國內外各行業強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現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科室中[1-2]。近年來,隨著醫療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臨床護生的帶教效果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故如何提高其帶教效果對提高醫療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對此,本研究通過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對臨床護生進行帶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廣東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實習的護理畢業生68名,依據帶教模式分為改進組和常規組,每組34名。改進組:年齡20~22歲,平均(20.35±1.69)歲,本科19名,大專15名;常規組:年齡20~23歲,平均(20.41±1.71)歲,本科20名,大專14名,兩組年齡、學歷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臨床護生給予常規帶教模式帶教,即采取常規師徒傳承式帶教,改進組在常規帶教模式的基礎上采用FOCUS-PDCA:(1)發現問題(find,F):科室總結以往存在的帶教問題和征求帶教意見,在積極實施帶教計劃的同時不斷調整帶教方法。(2)組織(organize,O):成立質量改進小組,成員由護士長、帶教組長、帶教老師組成。打破以資排輩舊的帶教模式,開展帶教老師的競聘選拔方案,考核方法包括:理論考核、操作考核、個人述職。(3)澄清(clarify,C):明確現行血液科的帶教計劃,啟動臨床帶教路徑,并對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4)理解(understand,U):帶教老師與臨床護生的溝通:帶教老師給護生進行一周的小結,帶教組長在中期時召開護生座談會,平時有問題隨時在微信群上反映和討論。患者與臨床護生的溝通,前者對后者操作熟練度缺乏信心,帶教老師必須幫助和鼓勵護生如何與患者相處,爭取獲得患者的信任和增強護生自身的信心,這樣才能創造更多的操作機會。(5)選擇(select,S):①帶教老師:在血液科工作≥3年,學歷大專以上,護師職稱,具有耐心與責任心,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臨床經驗,熱愛護理專業與帶教工作;②制定具有專科特色的帶教方案:經過文獻檢索、結合本院護理部的教學計劃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采用循證醫學的方法,制定了符合具有血液科專科特色的帶教方案)。(6)計劃(plan,P):做好帶教老師的培訓工作,讓老師們重視帶教,由護士長統一安排帶教組長與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必須熟悉本科室的帶教計劃,帶教目標和方法。(7)實施(do,D):①入科介紹:要求帶教老師對每位實習生進行評估,介紹科室規章制度、科室文化、紀律要求等,詳細介紹帶教計劃中需要掌握的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推薦需要重點學習的教科書目,將臨床路徑表發給每位護生;②操作示范:由經過培訓的帶教老師進行專科操作示范,并將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發給每位護生,作為日后學習實踐的參考;③方法:帶教老師按照臨床路徑規范施教,注重護生的核對,培養臨床護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與觀察動手能力,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布置作業與隨時提問的途徑加強學習內容。定期開展課堂教學,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強化師生互動,深化護理知識。(8)檢查(check,C):不定期檢查并提問護生在護理工作中需掌握的知R與操作要點,通過持續強化記憶,提高帶教效果。最后出科護生要進行護理查房、講小課、綜合考評。(9)處理(act,A):總結臨床護生的各階段學習情況,完善帶教老師與臨床護生的溝通,確保護生及時將學習進度反饋至帶教老師,同時護生可采用匿名方式及時向帶教工作提出建議,客觀評價帶教水平。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于干預前后由科室進行理論考核與操作考核,并采用《臨床護士對帶教老師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滿意情況,統計分析不同模式的帶教效果與滿意度。出科成績:由理論考核成績與操作考核成績組成,其中兩者成績≥85分評定為優秀,75~84分評定為良好,60~74分評定為合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護生生出科各分段成績比較 改進組臨床護生出科成績優良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x2=4.610,P
2.2 兩組臨床護生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優秀臨床護生留院、執業考試通過情況 改進組臨床護生理論考核成績、操作考核成績、優秀臨床護生留院率、執業考試通過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臨床護生滿意度比較 改進組臨床護生對帶教老師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x2=4.570,P
3 討論
3.1 持續質量改進模式(FOCUS-PDCA)的應用 在臨床護理帶教期間,帶教老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臨床護理教學的信息提供者、指導者與組織者,同時可作榻萄Ч芾碚[6-7]。規范的帶教能幫助護生適應角色的轉換,從而更好的走向臨床,帶教質量在保證未來臨床護理能力與職業素質中具有重要的意義[8-9]。有研究結果顯示,FOCUS-PDCA是美國醫院組織創造的持續質量改進模型,通過延伸PDCA循環,有助于更了解與分析程序中每個環節,以促進質量改進[10-12]。而胡珠等研究顯示,通過總結分析現行帶教流程的利與弊,系統化組織,澄清、選擇并計劃帶教流程,促進帶教方案的順利實施。通過檢查帶教質量,采用反饋系統由臨床護生提出帶教建議,以提高帶教水平[13-15]。
3.2 FOCUS-PDCA的優勢 帶教檢驗是FOCUS-PDCA的重要環節,帶教老師通過不定期抽查并提問護生在護理工作期間應掌握的知識,通過持續強化記憶,強化臨床護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16-18]。同時,在持續質量改進期間應總結護士各階段的學習近況,完善帶教老師與護士之間的溝通交流,并及時反饋,匿名提出建議與意見,使帶教老師能客觀評價自身的帶教水平[19-20]。因此,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顯著改善臨床護生帶教效果與滿意度。
3.3 結果分析 本研究通過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對臨床護生進行帶教,并與常規帶教模式的臨床護生比較,發現改進組臨床護生出科成績優良率、優秀臨床護生留院率、執業考試通過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前者理論考核成績、操作考核成績、對帶教老師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組,表明該模式可有效改善臨床護生帶教效果與滿意度,提高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提高優秀臨床護生留院率與執業考試通過率。在帶教過程中,常規師徒傳承式帶教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1)臨床護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護理操作技術不合格,不能有效結合理論與操作時間,缺乏與患者的溝通交流。(2)帶教老師理論知識不足,臨床經驗不足,缺乏帶教意識,帶教方法較為保守。(3)受患者個人因素與病情影響,臨床護生的操作機會較少,臨床帶教老師由于工作繁重,難以適應帶教工作,弱化了帶教意識,從而嚴重影響帶教效果。而在FOCUS-PDCA的帶教過程中,可通過完善臨床護理帶教質量管理體系,改進帶教流程,帶教方案,提高雙向互動技巧,組織系列課堂教學與護理教學查房,可有效彌補常規師徒傳承式帶教模式可能存在的不足,從而達改善帶教效果的作用。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顯著改善臨床護生帶教效果與滿意度,提高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提高優秀臨床護生留院率與執業考試通過率,值得臨床護理帶教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程瑞蓮,禹繼敏,顏美霞,等.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法在NCU實習護士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5):118-122.
[2]馬婉芬,葉志芳,季芳.持續質量改進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4):123-124.
[3]柴劍麗,吳春燕,王文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續質量改進[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170-174.
[4]鄢紅兒.操作風險等級評定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5):59-61.
[5] Gjolaj L N,Campos G G,Olier-Pino A I,et al.Delivering patient value by using process improvement tools to decrease patient wait time in an outpatient oncology infusion unit[J].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2016,12(1):95-100.
[6]鄭春芳.持續質量改進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30(5):123-124.
[7]王依貴,王昀,李忠萬,等.手術室護理帶教方法的持續質量改進探討[J].重慶醫學,2012,41(11):1139-1140.
[8] Jin H,Hu ang H,Dong W,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PDCA-cycl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2,176(2):409-422.
[9]劉麗.持續質量改進在骨科護生帶教工作中的應用[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4):78.
[10]金霞,劉梅,尹春艷,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骨創傷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4,40(7):867-868.
[11] Yeon Hwa Park,Myung-Ha Lee,Seok Hee Jeong.Development of QI Activ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PDCA and Case Study on Quality Improvement Activities[J].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2,18(2):222-233.
[12]蔣菊娣.手術室護理帶教方法的持續質量改進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8):16-17.
[13]胡珠,謝艷梅,賴青青.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4,34(5):704-706.
[14] Navipour H,Nayeri N D,Hooshmand A,et al.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 on patients,satisfaction:a semi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Iran[J].Acta Medica Iranica,2011,49(1):38-43.
[15]林育英.持續質量改進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8):67-68.
[16]郭依桂,鄧少華.雙向評價表發放時間對護理臨床帶教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316-317.
[17]陳曉萍,林覽峰,王厚亮.以PDCA循環管理提高內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4,4(1):50-53.
篇8
護理臨床教學是對護理學院課堂教學的延續,是理論與實際的重要承接點,也是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關鍵環節,在臨床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護生學校教育的提升,傳統的護生帶教方式日新月異,教育觀念也要與時俱進,教學模式也必須改革。近年來,我院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的桎梏,將問題認知教學法逐步實施于臨床教學,在嘗試中逐步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7~2015年6月在我院頸椎外科、小兒骨科、手外科、綜合外科、關節外科、胸腰椎外科、神經外科、創傷科、康復科進行實習的護生180名,各科室帶教老師20名。護生的文化水平為本科35名,專科145名;男生22名,女生158名;年齡在19~24歲之間。臨床帶教老師本科16名,專科4名;職稱為副主任護師6名,主管護師14名。將以上護生按時間段法隨機平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護生在年齡、文化水平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2014年7~12月,由帶教老師向對照組實行傳統教學法帶教,每周一下午進行一次授課,周三、五下午進行兩次課堂提問,護生整理筆記并回答老師問題,出科時向帶教老師和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統計雙方的教學滿意度和護生的出科成績。2015年1~6月,由同一組帶教老師向研究組實行問題認知教學法。護生每人準備一個筆記本,每天進行學習內容的記錄,一是記錄當天已經學會的問題(即已認知問題)。二是記錄當天不明白或需要咨詢的問題(即未認知問題)。帶教老師每周五收回筆記本一次,將問題匯總后在課堂上集中回答,這樣可同步了解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知識掌握情況,同時也可為他們答疑解惑,最后帶教老師針對護生的總體提問及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出科時向帶教老師和護生發放調查問卷,統計雙方的教學滿意度和護生的出科成績。
3.調查問卷內容: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帶教老師問卷內容包括:帶教活動是否順利、帶教時護生的理解情況、與護生的配合默契情況、護生對知識的認知及提高情況、與護生的交流溝通情況等。護生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對目前帶教方法是否認可、能否達到促進主動學習的目的、老師是否按需帶教、是否增加知識面等。
4.觀察指標:帶教老師及護生的問卷調查、護生出科考核成績等。其中滿意度=(總人數-不滿意人數)/總人數。
5.統計學方法:全部數據在SPSS17.0軟件上統計,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通過表格可以發現,兩組護生入科時成績無明顯差異,說明基礎水平相當,但經過帶教,研究組護生的平時成績和出科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
表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X±S)
組別 例數 入科成績 平時成績 出科成績
對照組 90 74.97±4.53 79.94±8.73 80.63±9.27
研究組 90 74.83±4.74 83.74±8.62 88.71±6.83
t 2.854 1.959 1.421
P值 0.741 0.005 0.003
2.帶教老師對兩種帶教方法的問卷調查對比:通過表格可以發現,帶教老師對兩種帶教方法的滿意度有明顯差異(P
表2 帶教老師對兩種帶教方法的問卷調查對比(n,%)
組
別 例
數 很滿意 比較
滿意 一般
滿意 不滿意 滿意度 X2 P值
對
照
組 20 2
(10.0) 4
(20.0) 9
(45.0) 5
(25.0) 15
(75.0) 2.431 0.024
研
究
組 20 13
(65.0) 5
(25.0) 2
(10.0) 0
(0) 20
(100)
3.護生對兩種帶教方法的問卷調查對比:通過表格可以發現,研究組護生對問題認知教學法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的傳統教學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護生對兩種帶教方法的問卷調查對比(n,%)
組
別 例
數 很滿意 比較
滿意 一般
滿意 不滿意 滿意度 X2 P值
對
照
組 90 24(26.7) 42(46.6) 16(17.8) 8(8.9) 82(91.1) 2.843 0.015
研
究
組 90 63(70.0) 22(24.4) 5(5.6) 0(0) 90(100)
三、討論
1.傳統教學法的不足之處:傳統教學法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過程,多是根據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教師主要負責講解,護生只需認真聽講,照葫蘆畫瓢,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較難發展學習積極性和批判性的思考方式。最大的問題就是,護生缺乏主動性,只管死記硬背,考試通過便萬事大吉、缺乏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能力;另外,傳統教學法一概而論,忽視個體差異、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只重視課堂授課、下課后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帶教評估僅限考試成績,無法追上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
2.問題認知教學法的優點:認知學習理論及建構教育理論、現代教育理論認為:人們的學習是不斷對知識的認知和知識信息的再加工過程。由于每個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不同,認知過程不同,換言之,學習方法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學習過程。為了使不同水平的學習者都能激發出學習動機,應創造吸引學習的環境與系統。認知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學習應更加看重人的智能培養,建構教育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而傳統教學只是把知識從課本上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這忽視了學習者的主動認知作用,達不到主動學習的目的。建構教育者以學生為中心,把重心從“教”轉移到“學”上。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現代教育學理論和觀點逐步運用于教學實踐,從而產生了問題認知教學法。
3.問題認知教學法的臨床意義:研究人員受問題認知教學法的啟發,總結出一套以護生書面總結、提問與解決問題為主的帶教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增強了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帶教老師也能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而進行計劃的修改,體現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規律,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此次研究發現,研究組護生的平時成績和出科成績均明顯優于使用傳統教學法的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
4.總結:臨床帶教是護生由理論走上實踐軌道的橋梁,也為將來走上護理崗位奠定了基礎。問題認知教學法不僅培養了護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創新能力,也發揮了他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養成了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帶教老師真正了解護生的個人所需和不足之處,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與此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方便,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帶教和實習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彩霞,趙振普,蘇小花.產房臨床護理學生帶教管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3).
[2]方萍,沈國文,夏瑩.目標帶教結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法在ICU護理專業學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10).
[3]孫素麗,史偉麗,李彩云,等.兩種帶教方法在產房助產士學生帶教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
[4]余維.不同帶教模式在剖宮產產后護理帶教中應用的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4).
[5]李瑞英.以患者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外科護理學課聞見習帶教方法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32).
篇9
我校專科護理專業學生一般于每年6月份結束四個學期的理論學習,隨后分配到實習單位進入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階段。護理操作技能伴隨基礎護理學的教學進行,根據教學安排,在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進行,同時重要的操作技能實行老師和學生一對一的考核并及時點評的方式以加強學生的熟練程度。為了使學生順利的進入實習生角色,在第四學期的下半學期,針對較重要的操作技能如靜脈穿刺、青霉素皮試液的配置等加強訓練,使學生更加牢固掌握操作過程。
1.2舉辦實習講座,堅定學生完成實習任務的信心
在學生實習之前,請有經驗的老師講解護生在實習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如聘請醫院的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到學校舉辦講座,介紹醫院規章制度,講解同學們到實習單位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加強護生的法律意識,護生必須要明確自己的法律身份,是正在學習護理專業的學生,只能在帶教老師的嚴密監督與指導下,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進行護理操作。還可請實習結束即將畢業的學生現身說法,打消實習前的顧慮,堅定護生完成實習任務的信心[1]。
1.3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消除異常心理問題
許多研究資料表明護生在實習前存在焦慮,抑郁,緊張等心理問題,主要為以下幾點因素:
1.3.1害怕不能勝任實習工作
護生在校期間所學的護理操作都是在實驗室模擬的病房環境中進行,許多同學擔心進入醫院之后不能適應醫院的規章制度,不能很好的處理護患關系,不能對病人熟練地進行護理操作。
1.3.2擔心分配的實習單位不理想
有的同學希望實習分配到離家較近的醫院,一方面食宿較方便,另一方面畢業之后有利于直接在此參加工作;有的同學想到省級醫院去實習,主要是因為省級醫院管理規范,技術先進,設備齊全,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操作水平。因為有特殊要求的同學較多,學校不可能考慮到每一個同學的情況,又因實習單位所要名額限定,即使學校按照就近的原則分配,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實習前,同學會過多的考慮實習分配而出現焦慮、抑郁、緊張等心理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在實習前一段時間,學校一方面針對性的設心理咨詢室,另一方面通過輔導員談話,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盡量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使學生愉快的進入臨床實習。
2、院校緊密合作,強化醫院教學意識
學校每年會安排專兼職輔導員到實習單位巡查,檢查帶教老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實習情況。
2.1注重帶教老師的選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帶教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護生的道德榜樣,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護生的身心發展。帶教工作的優劣,關系到護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職業素養的形成。因此,在選擇帶教老師時,要根據其個人素質、學歷水平、業務水平、教學意識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擇優選拔。帶教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專業知識和經驗,規范的護理技術操作,還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要通過考評評出真正具有臨床帶教資格的護士來擔任帶教老師。
2.2召開座談會,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分別召開帶教老師及護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在醫院的表現如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水平、出勤情況等,以及醫院希望學校在教學方面有哪些改進。對個別學生出現曠班,私自停止實習等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2.3制定雙向考核制度,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
通過雙向考核制度,讓護生與帶教老師相互考評,每年評選出“優秀帶教老師”及“優秀實習生”,嚴格執行獎懲制度,評議極差的取消其帶教資格。并對醫院帶教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以利于把護理帶教工作做得更好。
2.4抓好出科考試和出科小結
出科考試是檢驗護生實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可以激發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考試內容主要是與本科室有關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將考試成績與平時的服務態度、組織紀律、技術水平等掛鉤。同時在實習生轉科結束時,召開實習小結會,總結實習經驗和教訓,以順利進入下一科實習,圓滿完成實習任務[2]。
3、校系兩級管理,努力提高實習質量
實習學生分配到各實習單位后,依舊實行校系兩級管理:一是學校教務處,實踐教學管理科管理,二是各系部、班級管理。學校各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加強對實習生的管理,努力提高實習質量。
3.1學校統籌管理
篇10
1 手術室帶教中的難點與困難
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專科性強,無菌要求高,需要護士掌握的知識結構復雜[3]。而手術室護士的實習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作為一個極其特殊的科室,手術室的環境、工作氛圍、操作技能、患者的認知情況等等都與病房及課堂教學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要在短短的1個月時間內讓實習護士熟悉手術室的環境,掌握一些基本的手術配合及無菌操作的技術等顯得比較的困難。而且手術室分工明確每個護士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要想在很好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再出色完成帶教任務顯的比較困難。帶教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環境的陌生,手術室不同于病房,工作氛圍緊張,工作節奏快很多的實習護士在進入手術室后有較大的心理壓力。
1.2實習任務重,進入手術室實習所有的關于手術室護理的內容要重新學習,而且實習生要完成實綱的要求,這需要實習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的熟悉環境,盡快進入角色。
1.3實習的要求多,手術室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個科室,對無菌的要求很高,包括穿衣及行走的路線都是固定的。
2 如何更好的提高帶教老師的水平
2.1要充分調動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對于帶教老師要給予時間及物質上的傾斜,使得更多的優秀護士愿意去帶教,從而引發競爭機制。
2.2提高帶教老師的專業素質及自身的認知修養,多組織一些學習,科室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努力的提高帶教老師自身專業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以身作則,熱愛自己的工作,規范自己的行為準則,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的職業。
2.3加強帶教老師與實習護士之間的溝通,國外的教育學者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通暢體現在人格上的平等、教學中的合作、心理上開放和諧及交往的真誠等方面,這種師生互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使知識得到了很好的傳播和交流[4]。帶教老師要熱情,對于實習護士的不懂的地方要盡量的讓其明白,多溝通,使得實習護士很快的熟悉環境,更好的進入工作狀態。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講究方式方法,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的有效。
3 制定帶教計劃
由于我們是三級甲等醫院所以面臨的帶教任務很重,這就需要我們要有一套完善的帶教計劃去實施。第1w由總帶教負責帶教,熟悉手術室的基本環境,無菌物品的擺放,及一些常用的手術器械等等。后面幾周由各個帶教老師分別進行帶教,原則上一名帶教老師帶一名學生,教會學生掌握無菌技術,認清手術所需要的器械及物品,能夠配合醫生完成一些簡單的手術,了解手術房間的一些儀器及設備等,最后出科前進行理論及實踐的考核,重點是無菌技術。
理論授課階段由護士長統一進行安排,此階段為手術室實習的宣講階段,包括手術室的基本理論知識、操作等等。
4 多媒體教學與模擬演示流[5]
由于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將多媒體運用到教學中,將實習護士的操作錄入電腦中,隨后大家一起觀看來指出其中的不足,這樣更加有利于實習護士的提高。在實習護士進行操作前先進行模擬演示,這樣更加有利于實習護士發現不足,及時的得到糾正。所有的實習護士在出科前完成一份手術患者的整體護理病歷及護理查房,通過查房能夠使得實習護士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樹立學習的興趣及動手能力。促進了帶教工作的進行。
5 規范考核標準
出科前所有的實習護士必須進行理論及操作的考試,按照制定的標準選出優秀的帶教老師及優秀的實習護士,考核的標準如下:實習護士能夠掌握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熟練掌握無菌技術,能夠按照實綱的要求出色的完成實習任務,各項護理操作技術熟練,考核優秀。帶教老師的評比則有實習護士進行打分,對于評分高的科室進行獎勵,評分低的進行懲罰。
6 結果
實習護士的理論考核分數平均為98分,操作的平均分為96分,帶教老師的平均分為95分。
7 討論
本結果顯示在我們科實習的護士理論及實踐的評分比較高,帶教老師的滿意度也不錯。主要原因還在于我們手術室的團隊合做的好,護士長能夠合理的分配任務,對于每個人的優缺點能夠很好的拿捏。對于實習帶教有一個總的綱要,帶教老師及實習護士有一個目標去實現。能夠主動的需找工作中的不足,而且利用多媒體的教學也使得學生更加的有積極性。每天對前一天的帶教工作都有一個小的總結,發現問題就去解決,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而且老師和學生之間互相的評分也起到了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作用。
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地方,與病房的護理有著本質的區別手術的配合更加復雜細致,臨床帶教的質量和安排決定了培養的目標。臨床教學質量直接影響所培養護理人才的素質和護理教育的整體質量[6]。通過目標的確定我們選擇優秀的帶教老師。而且由于大學的普及化,選擇的臨床護理呈現高學歷的情況,實習護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及主觀的能動性,這需要我們的帶教老師去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手術室的帶教在整個外科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帶教老師言傳身教對實習護士的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臨床的實習,是實習護士在學校教育的繼續,也是實習護士走向社會的開始,在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好好的去培養他們,改善醫患之間的關系從自身做起。要多鼓勵實習護士,給予他們正面的引導,樹立他們為祖國奉獻的精神。
只有不斷的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積極的去與實習護士進行溝通,制定詳細的實習帶教計劃,實習護士就能很好的完成實習。我們作為一名白衣天使,有責任有義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去學習去帶教去創新,去為了國家培養優秀的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顧超瓊,許家麗.淺談手術室進修護士的帶教體會[J].廣西醫學2009,31(5):757-758.
[2]孫秀玲,程穎,孫桂芝,等.手術室帶教見習護士的帶教體會[J].黑龍江醫學,2009,27(9):696.
[3]郭俐.最新醫院手術室護理操作技術與質量控制標準及考核評分指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57.
篇11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56
目前臨床路徑已較成熟運用于臨床醫療與護理之中,臨床路徑能夠改善醫護質量,降低住院費用,提高病人滿意度。我們將臨床路徑的管理理念引入到臨床護理教育中,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時間管理具體化,管理者更容易控制帶教質量,隨時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給予干預,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1]?。康復科護理實習教學專業性強,帶教涉及面廣,而臨床護理實習的學生在康復科實習的時間有限。而且,在目前康復護理學未納入大學本科教育的形勢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護理本科生在康復科的實習效果,樹立早期康復理念。為此,我科把臨床路徑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康復科護理教學中進行試驗性探討,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康復科實習的45名護生為對照組,沿用傳統帶教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康復科實習的48名護生為實驗組,應用臨床教學路徑教學方法。兩組護生均為全日制本科,每批3~5人,在康復科實習時間4周。兩組護生均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湖北醫藥學院、嘉應大學、河南新鄉醫學院,由護理層級相同的老師帶教,護生的教育經歷、學歷層次、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沿用傳統教學法。?
1.2.1.1護生入科當日,由護長或教學組長集中護生進行入科介紹,包括科室環境、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教學計劃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1.2.1.2護士長安排護生跟相對固定的帶教老師,帶教老師根據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帶教。?
1.2.1.3本科室教學組長于實習第1或2周內任意一天對實習護生進行小講課及操作示范。?
1.2.1.4科室實習期間學生自行收集一例在院典型病例,上交一份護理查房個案,并由學生組織個案討論,帶教老師參加并點評。?
1.2.1.5出科前由護士長組織一次師生座談會,總結學生的實習及教學情況,為后期臨床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
1.2.1.6出科前進行理論與操作考試。?
1.2.2實驗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
1.2.2.1臨床教學路徑的制定:以臨床路徑為理論框架,結合康復科護理的具體要求及護生反饋的信息和建議,由臨床護理班主任、片區教學秘書、護士長及臨床帶教老師共同擬定了本科護生康復實習路徑表。?
1.2.2.2對帶教老師的培訓:護士長組織全科護士學習臨床教學路徑基本知識,了解教學路徑的觀念。對科室護士重新進行帶教資格認定,對有帶教資格的老師進一步培訓康復護理教學路徑的實施方法、具體內容、目標和細則。最后將康復科教學路徑手冊擺放在病區教學資料夾內,便于帶教老師及護生隨時了解教學內容和進度,同時方便進一步督促路徑的實施。?
1.2.2.3根據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安排護生跟相對固定的帶教老師,我院康復專科實習期限為4周,采用五個階段進行帶教。具體如下:①入科1~2天:帶教組長在實習護生入科當天詳細介紹環境、規章制度、入科須知、實習帶教計劃及專業發展現況,完成護生的入科評估。每位學生手頭上發一張康復教學路徑表,使每位護生清楚地了解康復科實習的內容和進度。②入科3~7天:對護生的工作能力進行初評,使其熟悉工作流程及工作職責,同時向其示范路徑涵蓋的護理技術操作,專科用藥相關知識介紹、臨床檢驗結果的分析與判斷、常見及專科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③入科8~14天:專科常見病的康復護理常規介紹并示范;康復護理病歷書寫;康復科護理知識講座、專科護理查房、工作能力階段評估。④入科14~21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專科常見病護理 2~3例并完成護理病例書寫2~3例、護理操作訓練各10例;護理教學查房1次、工作能力階段評估。⑤入科22~28天:護理管理帶教、組織學生小課、征求學生意見、理論考試、操作考試、出科鑒定填寫、學生出科綜合測評。?
1.2.2.4帶教質量控制:護理教學組長與臨床帶教老師嚴格按照路徑的計劃與要求,到具體時間點落實具體教學內容;帶教組長定期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給予修正,對于因故延誤的,在剩余的時間進行補充。?
1.3評價指標?
出科前由臨床帶教老師、帶教組長和護士長中的兩個人對每一位學生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儀表素養占5%,實習態度5%,綜合能力30%,技能操作20%,組織護理查房20%,專科理論知識20%。專科理論:實驗組、對照組均采用同一套試卷考核;專科操作:兩組的考核均為同一種操作;護理病例查房:查房的成績為帶教組長、護士長、帶教老師根據護生查房的準備情況、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學生互動情況按比例打分。出科后三天內,由護生對帶教科室進行教學氛圍20% 、教學安排60%、教學效果20%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使用SAS9.1分析軟件,對兩個組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test, H?o(零假設):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教學效果相同,H?1(備擇假設):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教學效果有差異。顯著性水平取?α?=0?05,變量的?p?值<0?05,拒絕H?o(零假設)。?
2結果?
2.1兩組護生實習期間各項考核成績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test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實習態度、綜合能力、技能操作、護理查房及理論知識較對照組均有顯著提高(?p?<0?05),同時,?t?值的絕對值越大,說明兩組的差異越大;而兩組護生儀表素養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實習護生對帶教科室評價比較?
按照康復醫學科護理本科生教學路徑表帶教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生對科室教學氛圍、教學安排以及教學效果的評價均有顯著改善(?p?<0?000 1),其中,兩組對比后,實驗組教學氛圍?t?值絕對值最大,說明實驗組中教學氛圍的改善較其他兩項突出。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對臨床教學路徑模式教學方法滿意。見表2。
3討論?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護理學生走進護士職業生涯的里程碑,是護士樹立專業素質的關鍵一步。臨床路徑是一種高效、低耗、程序化、標準化、有時間性、有計劃性的先進的管理模式??[2]?。在護理教學方面,教學臨床路徑也為臨床護理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臨床路徑教學法能顯著提高臨床教學效果??[3-4]?。康復科的病種多,康復涉及的范圍廣,需要康復護理專業指導和宣教的內容也廣。而傳統的教學隨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統性,護生對學習的內容和進度也不清晰。使帶教容易和教學目標產生沖突,我們通過使用臨床教學路徑對本科生進行帶教,使教學目標、帶教方法、教學內容具體化,有利于教學管理者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給予干預,從而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3.1規范教學流程,明確教學目標?
傳統帶教方法屬于跟班式帶教,帶教內容局限于班內臨床護理問題,易于忽略康復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術操作,尤其是康復護理學涉及的病種繁多,康復護理所涉及的病種很多,傳統的帶教容易使護生產生不知所措的感覺,不能清楚地判斷康復護理中了解、熟悉、掌握的理論及操作內容。與此同時,由于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并非專職帶教,工作繁忙時,易出現對護生帶教內容的遺漏或忽視。因此通過制定康復科護理臨床教學路徑表,將教學內容具體規范到每個環節, 使教與學雙方明確教學內容,一方面使護生預先明確整個實習期間所需要掌握的內容,促使其提前預習,查閱相關資料,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使帶教老師查找在帶教過程中產生的遺漏,從而在空余時間進行彌補。本次調查中也發現臨床路徑教學組的護生的在實習態度方面的得分要高于傳統帶教組。?
3.2使教學內容系統化,提高了教學質量?
傳統的帶教方法,實習護生因帶教老師所掌握知識的差異,導致學生學到的東西很片面、零散或者與教學大綱脫離。同時,帶教老師能力和資歷的差異易造成帶教質量的偏差。而臨床教學路徑要求師生雙方按照路徑有計劃、有目的、有時間限制地進行教學活動,避免教學內容中出現缺漏、重復或隨意教學,臨床教學路徑發揮了教學的指引作用并增強了教學的系統性??[5]?。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注重要求護生掌握康復科常見的典型病例和康復科常見的康復護理操作,有的放矢的講解、示范教學內容的重點,以避免在教學內容出現重復或缺漏,有利于護生掌握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我們在設計教學路徑時除了對本科實習護生臨床護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外,也加入了對實習的本科護生的護理管理能力和護理教學能力的培養。此外,通過學生的反饋和不斷評價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對教學路徑進行及時、恰當地修改,保證了臨床教學路徑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有利于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學內容的系統化也有利于教師和教學管理者控制教學進程和教學質量。?
3.3有利于帶教老師和護生進行溝通,提高教學滿意度?
姚瑞芳等??[6]?的研究指出,通過路徑式的集中帶教使護生〖HJ1.95mm〗能夠盡快熟悉環境,為實踐打下基礎,減輕護生的心理負擔,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本研究的結果也表明,護生對教學氛圍、教學安排及教學效果的評價明顯高于傳統的教學法。而且,臨床教學路徑明確了護生在本科室要求掌握的內容,要求師生根據教學路徑共同完成實習計劃并進行階段性評價,這就促使帶教老師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通過溝通,一方面,帶教老師能夠及時的了解護生的思想和對臨床康復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密切了師生關系,使護生對臨床教學的滿意度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陳亞梅,任健鳳,陳翠萍.ICU本科護生臨床教學路徑的建立與應用成效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221-222.
[2]戴紅霞,成翼娟.臨床路徑-科學高效的醫療護理管理模式[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08.?
[3]張潔婷,鄧麗麗. 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 現代醫院,2012,12(3): 112-114.?
篇12
1.1外部因素
1.1.1社會因素
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上某些人重醫輕護,這樣就導致了對醫護人員的差別態度,使護生對護理的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大大降低,從而嚴重制約了護生的積極性。
1.1.2學校因素
近年來,護理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護生的無限增加,造成學校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以致學校整體教學質量降低。(就我院而言2013年12級護理專科護生就有1800名左右,而基護專職老師僅8名)。
1.1.3醫院因素
醫院作為護生實習的教學基地,其接收護生的數量必須和醫院規模相符。現在某些三甲醫院已經難以應付日益增多的臨床實習要求,這樣就導致護生直接接觸病人及動手操作機會相應減少,也就難以保證護生的實習質量。(2013年單我院就有11級護生300名到市某三甲醫院進行臨床實習,這樣就形成了一名帶教老師身后常跟著4―5名護生)。
1.1.4病人因素
護生初入臨床,操作技能不熟練,溝通技能欠佳,加之帶教老師對護生放手不放眼,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護生的操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護生積極性,從而制約了臨床實習的質量。
1.1.5帶教老師因素
帶教老師在帶教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雙重的任務造成帶教老師有時忽略臨床帶教工作。這樣就導致了某些帶教老師缺乏責任心,對護生態度生硬、沉默寡言以及對護生的指導講解少,嫌護生做事慢,怕出差錯事故,事事自己動手,親力親為,只讓護生做簡單勞力工作,例如:去測體溫、鋪床、換液等簡單操作,大大影響了護生的實習積極性,以致臨床實習收效不大。
1.2內部因素
1.2.1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現階段大部分護生是獨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呵護和寵愛,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怕苦,怕臟,怕累,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工作責任心不強,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質量。
1.2.2基礎知識薄弱
部分護生不熱愛護理專業,是由于家長填報志愿、為了文憑、好找工作而進入學校。學習沒有積極性,在校期間的學習沒有壓力,平時不注重看書、復習,經常是考前突擊,使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容易遺忘。
1.2.3專業知識缺乏
實習中后期的護生認為每個科室都差不多,無非是注射、輸液、測生命體征、發藥、鋪床等瑣碎事,不需要高深專業理論知識,自己能夠應付。這時實習態度開始放松、思想懶散,表現為每項操作大多是機械地執行。由于護生機械性的操作,護理專業知識水平沒有得到提升,致使遇到病情重、癥狀復雜的重病人時,護生憑借自己貧乏的專業知識,很難透過表面現象去分析其病情的實質,預測病情變化,做出相應的處理,故此時護理工作往往由帶教老師完成,大大影響了護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護生的臨床實習質量。
2對策
2.1科學管理,資源的合理分配
就目前護理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個人覺得學校、護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學校和實習基地,同時實習醫院也要根據護生情況分層次教學。做到資源統籌管理,科學分配,這樣能有利于臨床實習質量的提高。
2.2加強學校與醫院的合作交流
學校應與醫院緊密結合,經常邀請一線臨床護理專家到學校開講座和座談,傳授臨床經驗。同時護理專職教師要定期到醫院臨床一線學習,提高臨床實踐工作能力,以便運用于日常教學,縮短所授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的差距。
2.3重視護生崗前教育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帶教老師應全面介紹醫院情況,包括醫院環境、規章制度、各科設置、人員配置及醫院對護生的要求,組織護生學習相關的法律文件、護理服務、護患溝通技巧及醫院感染知識等,提高認識,規范行為。使護生盡快地適應從教室到病房,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轉換。
2.4嚴格選拔臨床帶教老師
帶教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擔任著雙重角色,一是護理工作者的角色,同時還是老師的角色,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護生的言行舉止。因此,應該選擇德才兼備的老師帶教護生。個人覺得臨床帶教老師應選拔各個科室中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操作過硬、責任心強,并具有5年及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擔任。在帶教過程中,老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護生正確認識護理工作的社會價值,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在帶教過程中引導護生愛崗敬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使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
2.5改革出科考試方案
出科考試既是對護生實習效果的檢驗,又是對護生學習的有力督促,應引起學校和醫院的共同重視,醫院應和學校緊密聯系,統一制訂出科考試方案、項目、評價標準,以確保考題全面、規范。已過關的項目在下一科室不必重考,這樣既可對護生的多種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進行評價,又可避免漏缺和重復,從而達到全面考核護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2.6實行帶教雙向評估制度
帶教老師與護生之間實行雙向評價,定期總結分析,了解師生工作不足與長處,不斷完善臨床帶教工作。臨床實習是鞏固護生所學理論、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培養護生獨立工作的關鍵環節,因此,臨床帶教老師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臨床帶教質量,培養合格護理人才。
綜上所述,隨護理模式的轉變,如何培養合格的臨床護士是現今每一位護理老師,每一所護理學校,每一所教學醫院面臨的首要任務。因此醫院和學校攜手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加強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完善和改進實習質量的評價編制和帶教老師量化選拔的指標體系,探索醫院與學校合作共同管理實習過程,共同參與臨床教學、護生考核和帶教老師培訓等,最終達到教學質量持續提高,從而推動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宏等.影響護生在臨床實習中角色轉變的因素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8):52
[2]何紅英等.影響護生實習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2,16(4):237
[3]郝青凡,徐艷寧.影響護理帶教的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5B):1304-1305.
篇13
外科中的護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檢查與手術前后。能看著病人在病房得到優質的治療護理后安返回家則是給我們最好的獎勵與鼓舞。
感動老師給與的耐心指導,無論是知識或技能,抑或者工作習慣等方面。在這里,不僅是我的帶教老師,還有肝膽科所有的護士老師。就在肝膽科我還是 個新生,很多方面都不甚熟悉明白時。不管是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回答不上問題,護理操作技能不嫻熟時有違規操作的,老師都微笑的鼓勵,細心點評不足之處,沒有絲毫的生氣與不耐煩,所有的點滴都烙在我的心頭。
即使只是測血糖這種小治療在可以熟練操作之后,老師說了句“以后會越來越好”,就這么一句短短樸實的話 語,給與我的卻是莫大的鼓勵,也會與我之后的實習生活一塊走過實現。
收獲的不僅是工作中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工作總結 。每周一次的教學查房也讓我受益匪淺。像教學組長講的胰腺疾病、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及護理,帶教老師講的膽囊 疾病的特殊檢查與護理、膽道疾病病人的護理。所有的這些都是對我理論知識的鞏固與補充,讓我更好的掌握基礎的專科疾病及護理等知識。
感謝,即將出科,把深深的感謝與祝福獻給肝膽胰腺外科的所有醫護人員,還有阿姨們!祝各位在未來的時間里身體健康,在各方面有新的突破與進展!
外科實習護士自我鑒定2
思想上我將在校所學與外科護士的職業道德結合起來,無論是出于對護理工作的熱愛還是對病人的責任心都應當做好當前的任務,而且單從平時的培訓中我也十分注重對優秀外科護士事跡的學習,這種做法即便對眼前護理能力的提升沒有幫助也能為今后的正式工作提供指導,能夠在思想上對當前職業有所規劃也是自己在實習期間的學習成果之一,而且有時護士長為我們這批實習護士開展的會議之中也會著重強調護理工作的職業道德,將其當成精神上的指引便能發現自身所從事的護理工作是光榮而神圣的。
工作中則比較注重護理基礎的穩固性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由于在校基本都是學習課本知識的緣故讓我十分重視這次護理實習的機會,即便很少有護理實踐的機會也會讓我著重觀察其他護士的操作手法,將其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并配合護士長的講解便能讓我有著深刻的體會,而且通過這次實習也讓我明白平時所學的護理知識其實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夠應用得到,關鍵還是要聯想到實際的用法才能對眼前的護理工作產生效果,至少相對于死記硬背來說活學活用才是在護理工作中進行學習的正確方式。
生活中熱衷于與同事之間的人際交往以及自身心態方面的調整,考慮到局限于個人的思維往往會在護理工作中陷入錯誤的境地,因此在工作之余我會虛心請教其他的同事并從中獲得護理知識的感悟,從其他同事的角度來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便能很好地解決外科病室中的各種狀況,而且培養好與同事之間的情感也能在護理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獲得相應的幫助,至于心態方面的調整則是通過自身的方式來排解護理工作中的壓力。
從容不迫地應對護理工作的難題便是自己在實習期間的良好表現,至少通過這次自我鑒定讓我明白身為實習生的自己在護理工作中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要珍惜這次外科護理實習的機會并在剩余的時間里積極表現才行。
外科實習護士自我鑒定3
護士這個職業,看是一回事,親身做又是另一回事。見習和實習中的感受是完全的不同,見習看的多,做的少,實習卻是看的多做的更多...
在普外科的六周實習中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在循序漸進的學習成長。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和病人的理解。給我的進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廣闊的空間。
尤記得第一天來到外科的我,帶著惶恐不按的心情在護士站,聽著護士張介紹外科的情況,直到跟著慢慢熟悉環境之后,心情才放松下來,隨著我的帶教老師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活。護士這個職業,看是一回事,親身做又是另一回事。見習和實習中的感受是完全的不同,見習看的多,做的少,實習卻是看的多做的更多。
周日是我待在普外科的作后一天,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自己的知識完善自己的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與努力帶給病人健康的信心。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爭做一名默默唱歌,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