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小草教案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小草教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草教案

篇1

1.知道人人都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2.知道花草樹木對人們有好處,必須愛護。

情感:

1.喜愛花草樹木。

2.愿意愛護花草樹木,以愛護花草樹木為榮。

行為:

愛護花草樹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樹枝,不搖小樹。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

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蘊含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內容。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十分密切,保護大自然即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人類負有共同的責任。

花草樹木是人類的朋友,當前為改善人類的居住環境,世界各國都十分注意在城市中保存適當的綠地面積,我國城市建設也開始注意安排綠地,種花、種草、種樹。城市綠地的保護,要靠每一位市民參與。城市綠地的保護情況,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標志,是社會公德水平的標志。教育學生從小愛護花草樹木,遵守社會公德十分重要。

小學生在生活中已接觸到花草樹木,家居附近有綠地,學校美化校園種了花、草、樹木,街道公共場所有花、草、樹木,家長帶他們去公園更是尋求在有花、有草、有樹木的優美環境里休息、游玩。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已經知道一些花草樹木對人們的好處,要充分利用他們的感受,加深他們的認識,使他們懂得花草樹木是供大家欣賞的,對大家有好處,人人都要愛護。使學生懂得愛護花草樹木是文明行為,是遵守公德的表現,要克服只為自己不顧大家,破壞花草樹木的行為。

教法建議:

1.本課屬于遵守公德教育,重點是要讓學生認識到愛護花草樹木是文明行為,是遵守公德的表現。在活動中既要突出花草樹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對大家的好處,還要突出體現出自己要為大家約束自己。列舉的花草樹木應是公共場所的,如:街心花園、學校花園、街道兩旁、公園等,不宜涉及自己家種的花、樹。

2.講“花草樹木是大家的好朋友”時,不必涉及過多過寬,否則容易脫離公德教育的主題。

3.為了加強針對性,一方面教師應事先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把有針對性的內容安排進去,另一方面教學活動應與迎接奧運、綠色奧運相聯系。

4.本課是活動課,應把每一個活動組織好,對活動意圖要清楚,在活動中要體現教育意圖,活動后要有小結,切實達到目的。

教學設計示例

第十二課我愛花我愛草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人人都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2.知道花草樹木對人們有好處,必須愛護。

情感:

1.喜愛花草樹木。

2.愿意愛護花草樹木,以愛護花草樹木為榮。

行為:

愛護花草樹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樹枝,不搖小樹。

教學重點:愛護花草樹木的道德意義以及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教學難點:愛護花草樹木的道德意義。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使學生懂得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

出投影片(“想一想”中圖1、圖2)

1.小組交流:下天,人們為什么喜歡到樹陰下?人們為什么喜歡到公園去玩呢?

2.小結:大樹的枝葉就像一把大傘,為人們遮蔭,樹下不僅涼快,而且空氣新鮮。公園里的花草樹木很多,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使人心情愉快。

3.想想:你們都在哪些地方看見過花草樹木?

出投影片(沒有花草樹木的“想一想”中的2幅圖)

1.討論: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花草樹木會怎么樣?

2.小結:

夏天人們就無法到樹下去乘涼,我們的環境就不美了,而且空氣也不新鮮,所以說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了它們,可以美化環境,有益人們的健康,使人精神愉快。

師:所以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

板書:我愛花我愛草

過渡導語:那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呢?大家看

二、學一學(使學生知道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出示課件:(場景一、二)

1.說一說: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如果你是花兒,你會怎么說?

聽錄音(花兒說的話:“請不要摘下我,我要向更多的人微笑”)

請你告訴她,應該怎么做?

板書:不摘花

2.小結:

花兒可以美化環境,使人心情舒暢,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花,就去摘花,影響大家賞花,愛花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是人人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

出示課件:(場景三)

1.同桌互相說說

(1)這個小朋友想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樹,你會怎么說?

聽錄音

(小樹說的話:“請不要折我的枝條,我要長成大樹,讓更多的人乘涼”)

(1)請你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折樹枝

(2)為什么不能折樹枝,愛護小樹還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亂搖

2.小結:

樹木可以為人們遮蔭,讓人們乘涼,還可以清新空氣,所以不能因為自己想玩,就去損壞樹,影響樹的生長。破壞小樹是不講公德的行為。

出示課件:(場景四)

1.同學四人一組互相說說。

(1)這兩個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他們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踏草

2.小結:

小草可以美化環境,清新空氣,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想玩,就影響小草生長,這多不文明呀!

1.說說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2.小結:愛護花草樹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樹枝、不亂搖。

過渡導語:

現在大家知道怎樣愛護花草樹木了。老師想請你們當小老師,看看下面這些同學做得對不對。

三、評一評

看書

1.請在你認為做得對的同學下面畫“√”

同學判斷對錯

2.請同學說說做得對的同學好在哪?做得不對的同學應該怎樣做?

四、議一議(深化遵守公德的教育。)

師:在公園里,小海摘花,小新折樹枝,小生踏草坪。大家都說他們做得不對,可他們都說(聽錄音小海說:“我只摘了一朵花。”小新說:“我只折一根樹枝。”小生說:“我只踩了一點小草,有什么關系。”)

1.討論:

他們說得對嗎?為什么?

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2.小結: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我破壞一點兒沒關系。很多人都這樣做,就會造成很大破壞。所以,愛護花草樹木一定要從我做起,從愛護一朵花,一根小樹枝,一點小草做起,這也是一個人講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現。

五、兒歌總結:

1.讀兒歌

我愛花,我愛草,

我愛青青小樹苗,

不摘花,不踏草,

不折樹枝不亂搖。

花草樹木是朋友,

我們都要保護好。

2.提問:

讀完兒歌你記住了什么?

1.師:花草樹木是人類的朋友,它可以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使人們精神愉快,所以人人都要在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要折樹枝、不搖小樹,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讓我們都來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愛護花草樹木吧!

板書設計:

十二、我愛花我愛草

美化環境不摘花

篇2

健美操運動這一融合了體育的“力”、文化的“和”、藝術的“美”和教育的“育”等諸多元素的,富有朝氣的新興健身運動項目,它可以充分的展現新時代大學生健身、健美、健心的運動理念。然而不管什么樣的課程,教師在課前的充分準備是保證課程質量的重要因素,而充分的課前準備中最終要的一點就是教案的準備和編寫,因為教案承載著整個課程計劃、課程內容、課程執行、以及課后總結等多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健美操課程也不例外。健美操課程教案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課時為單位編寫的供健美操課堂教學所使用的具體實施方案。

2.相關概念

(1)我國對健美操的定義。想要構成健美操這一具體事物的概念,就應該遵守概念的運動性這一要求,一切客觀事物本就與運動這一詞語緊密相關。通過分析整理,本文認為健美操運動發展到今天,其概念應當定義為:健美操是在鮮明的音樂節奏伴奏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體標準姿態的基礎上實現身體控制節律性彈動技術,達到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實現人類追求以健身、健心與健美為鍛煉目的的一門體育學科。本文所研究的“健美操”所指的是現代健美操運動,并非包括健美操的起源形態。

(2)教案的概念。所謂的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①由于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關于什么是教案,即教案的內涵這一問題的論述,常見于許多教育學、教學論方面的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四種:第一種觀點認為將課程分為學期備課、課題備課和課時備課這三種備課方式較為科學。教案是教師將課時內容以文字、圖形等形式呈現出來,這里也稱教案為課時計劃;第二,人們看到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教學應遵循的規律,也是教學應達到的目標,教學步驟設計的目的是為學習的發生和進行創設內部和外部條件,想要使教學過程有序、有效的進行就必須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第三,有學者他們認為,教案可以按照模式分為表格式教案與條目式教案兩種不同模式的教案,也可以按照寫作篇幅的長短分為詳細教案和簡要教案兩種;最后,另一部分專家則認為課前準備的教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以前對課上教學活動的一種策劃和準備,并且可以在教案的編寫過程中體會如何將收集來的信息進行組織和編排,如何安排學生的課上活動以及學生的活動順序和課堂時間的掌控,逐漸培養出“教學慣性”和“教學智慧”。

經過對以上幾種教案的歸納和其內涵的闡述,我認為教案是指教師以教學理論為基礎,根據授課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教師自身所擁有的授課風格、授課經驗以及教學觀念,運用科學的方法與系統的觀點,分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不同的教學需要,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方法步驟,對各種教學要素進行合理組合和安排,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而制定的實施方案。

(3)健美操教案的概念。當前健美操作為我國高校體育課教學中極其熱門的一種體育活動和健身方式正在迅速的蔓延和普及當中。健美操包含內容廣泛,他包含了體育、藝術、文化等多個領域,其涉獵之廣泛是其他運動無可比擬的,是一項讓學生身體、心理、審美都能得到良好發展的平臺。而學校的健美操教學的完成就是以健美操教案的編寫為前提的。

由于對健美操教案的研究,目前少之又少。但經過對教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歸納,我認為健美操教案是指健美操教師以健美操教學理論為基礎,根據具體的健美操教學人群的特質和健美操教師自身所具有的教學風格、教學經驗,運用不同的觀點與方法,分析出健美操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教學需要,確定其教學目標,擬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舉措,恰當的安排健美操課程中的各種教學要素,為使健美操教學達到最優而擬定的教學組織方案。它既可以是健美操教師的一種授課方案,也應是教師成長的“錦囊”。通過健美操教案教師可以積累教學案例,反思健美操教學中的困惑和不足,綜合分析解決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健美操發展。

3.健美操教案現狀分析綜述

健美操運動進入高校校園以急速發展的態勢風靡高校體育課教學。但是對健美操教案的關注并不是很高,教案是完成課程計劃、教學計劃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此對健美操教案的現狀作如下分析。

(1)健美操教案的分類。健美操課程由于是一個近幾年以來新興并快速崛起的課程還沒有一個科學完整的教案分類體系,本文通過調查分析做出如下的健美操教案分類。按授課對象分類可大致分為:小學健美操課、初高中健美操課、高校健美操課;根據授課類型可分為:健美操專項課、健美操選修課、健美操普修課。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健美操課程教案就是針對高校的健美操選修課教案所進行的分析。當前高校所開設的體育課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意愿所開設,所以健美操選修課是針對廣大在校大學生所開設的,涉及學生最為廣泛。并且,選修課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挑選、自主選擇,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對健美操抱有很高的興趣課求知欲來進行學習的,如此一來就保證了授課對象對教學內容有較高的積極。

(2)健美操教案的價值。經過對健美操以及教案兩種概念價值的研究,健美操教案的價值就淺顯易懂了。價值是主客體之間的需要與被需要關系,那么作為主體的人也就是教師以及授課對象,而作為客體的教案就需要滿足主體的需要,也可以稱之為教案的客體表現了教師主體的意愿與需要。由此可見健美操教案的價值在健美操授課過程中不容小覷,并且至關重要。

健美操教案對于教師是健美操教師步入健美操教師步入健美操教學的重要“起跑器”。健美操教師由教學初期直至教學后期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成長的過程,它是教師在教學中期遇到課堂教學問題時的“解藥”。健美操教案可以輔助教師完成健美操課程并且使教師得到成長。

(3)健美操教案的設計。健美操教案是教師根據學期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內容并綜合教學實際情況對一節健美操課做出的課時計劃,是健美操教學課的基本教輔材料。

由于健美操課教學內容相對復雜,所以受場地、器材能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果因課前準備不充分很有可能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出現無法預知的突況甚至是學生的傷寒事件,所以防患于未然的前期準備是必不可少的,而健美操教案就是健美操課前準備的“對照表”,完整的“對照表”保證了課前準備的萬無一失。此外健美操教案的編寫也是體現教師業務素質、提高業務水平的很好途徑。

總之,健美操教案對健美操課的開始直到結束做了全方位的預案展示,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是教學經驗有限的年輕教師還是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健美操教案的認真編寫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邱影、王宏君.淺談如何寫好教學教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1

[2]李成武.高校教學應當重視教案編寫[J].泰安師專學報.1997(3)

[3]吳忠義.關于體育課教案設計與編寫規格的思考[J].體育學刊.1998(1)

[4]李淑芳.高校公共體育課創新教學模式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2004:44(4)

篇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2月~2012年2月大冶鐵礦醫院住院患者,對診斷為CHB住院患者128例。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實驗組65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30例,年齡平均23~63歲,平均39歲。對照組63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29例,年齡平均21~67歲,平均41歲。兩組患者在病程、病情、年齡及肝功能差異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治療組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連云港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50m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對照組甘草酸二銨注射液(連云港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50m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以上各組藥物1次/d靜脈滴注,14d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另輔以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治療。每日觀察患者癥狀與體征變化,并測定血清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及藥物不良反應。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包行t檢驗。P

2結果

2.1癥狀和體征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癥狀乏力,腹脹、惡心、嘔吐、納差、肝區疼痛等均明顯緩解,肝功能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兩組相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2.2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2.3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檢測結果,見表2。

3討論

乙型病毒肝炎在我國發病率較高,據統計,全世界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超過2.8億人,我國約占1.3億人。每年約有30萬人因晚期肝病而死亡。可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嚴重影響我國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慢性乙肝的治療原則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近年來隨著新藥的不斷問世,治療慢性乙肝有了新的選擇,異甘草酸鎂具有親脂性好,抗炎活性強,肝臟靶向性高,和不良反應少等優點。

異甘草酸鎂為天然甘草酸的立體異構體鎂鹽,現代研究證實,甘草酸由一分子甘草苦質(屬藥理活性分子)和二分子葡萄糖醛組成。存在18a和18B兩種立體異構體。通過作用 于激素受體,影響離子通道(抑制鈣離子內流),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調節物質代謝和膽

堿能神經的興奮性,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而且還有明顯的抗炎、減輕免疫病理反應作用[2]多種資料顯示甘草酸制劑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癥細胞浸潤,有抗炎,保護肝細胞膜,調節膽紅素代謝,抗肝纖維化等作用。其中,異甘草酸鎂為單一的18a甘草酸鎂鹽制劑,靜脈注射后藥物的分布較為迅速,分布半衰期為(1.46±0.35)h,消除速度慢,消除半衰期為(23.95±4.72h),起效快,真正做到1次/d給藥;純度高,可避免由非活性異構體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比以往的甘草酸制劑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藥效試驗表明,異甘草酸鎂對四氯化碳引起大鼠慢性損傷具有治療效果,改善CCl4引起慢性肝損傷大鼠的肝功能,降低NO水平,減輕肝組織炎癥活動度及纖維化程度,降低血清轉氨酶及血漿NO水平,在異甘草酸鎂治療后可顯著提高血清中皮質醇水平,具有抗炎、穩定溶酶體,保護肝細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對慢性乙肝治療效果明顯優于甘草酸二銨。

異甘草酸鎂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能顯著降低總膽紅素,谷丙、谷草轉氨酶水平,安全性較好,不良反應較小,對慢性肝炎有較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篇4

[5]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w育出版社.2000:26-32.

[6] 周登高.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8-162.

[7] 張強.“自助式”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

篇5

1教學設計的內容

將護理人員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培訓中,需要先做好教學的設計。教學設計以護理技術操作為基礎,其主要內容是護理操作的目標和目的、操作的措施、教學結果標準。護理人員需明確技術操作的目標和教學的結果標準。而整個護理技術操作的過程分為評估、尊重患者意愿、操作步驟和操作后記錄整理等步驟。這些步驟都要作為教學設計的一部分。

1.1評估護理中的細節

評估患者的病情,是護理人員操作的必要條件。護理人員需了解好患者的病情,是否滿足預實施的護理項目。仔細調查患者的病情是否對護理工作造成隱患,以及其損害的范圍和程度。護理人員要把握尺度,注意防范安全隱患。除了對患者進行評估,護理人員還需對周邊環境進行察看,所用的機械、藥物是否滿足護理要求。這些小細節,都可能會加重病人的病情,影響護理的安全,因此是培訓教學的重點。

1.2尊重患者的意愿

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必然要包括尊重患者的意愿。患者是護理人員服務的對象,是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護理人員要尊重患者的意愿,比如知情權、同意權等。整個護理操作的程序、目的,以及治療藥物的負面影響,都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和告知。護理人員要及時的為患者和家屬提供護理的材料和醫療同意書。在教學之中,護理人員要學會與人溝通的言辭和方式,并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如若發生醫療的糾紛,需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1.3護理操作的正確方法

護理人員要掌握護理操作的正確方法。護理操作是護理安全的重要隱患。如果護理人員沒有做好護理操作,那么承擔事故的主要人便是護理人員自身。護理操作中,注意預防、隔離的操作原則,以及無菌技術的操作步驟。護理人員既要懂得操作的正確方法,也要懂得注意事項,對患者病情變化做好記錄。如果患者突發病情,及時的選擇最佳的方法和途徑解決。等到護理操作后,保證患者有著較舒適的躺臥姿態。護理人員將所用過的醫療廢物,特別是一次性的,按照嚴格的分類放置處理,并用筆做好記錄。而這些復雜的護理方式和步驟,在培訓教學中需要求學生實踐體驗,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設計的方法

護理技術操作培訓中納入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使得其內涵和過程不斷的深化和拓展。在教學培訓的過程中,讓護理人員建立整體的操作理念,確保系統性的護理技術操作。護理安全教育,是安全執業的基礎。

護理技術操作可以分成精神運動、情感和認知三個領域。其教學設計的方法,可采用馬杰模式,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分析階段,對護理人員學習的需求、目標、任務進行分析。第二個階段是教學設計階段,說明護理安全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并探討其教學條件。第三個階段是教學開發,選擇教學方式、安排教學工作。制定好測試的標準,實施針對性練習。其后,評價教學的效果,做好教學的反思。

3案例分析

為了能夠證明護理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后的教學效果。我們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安全培訓教學。

選擇同期的51人,將其分為實驗組25人,對照組26人。兩組成員之前的學習成績、教學背景、考核成績都沒有過大的差異,基本保持平行。兩組成員的教師是相同的,但教學方法不同。對照組的成員以傳統教學方法授課,根據護理的培訓手冊講述護理的個案。教師一邊試教,一邊教授臨床的應用。實驗組在以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時,還把護理安全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經過近五六個月的培訓,考察學生的護理理論和技能,并模擬真實的護理糾紛場景,給每組成員的表現打分。

打分完畢后進行整理統計時發現,護理理論考核對照組分數在89.21±7.4,而實驗組分數在91.37±8.1。技能考核中對照組分數在81.22±6.5,實驗組分數在90.65±7.2。在護理糾紛場景中,對照組護理錯誤操作發生15件,調節好糾紛問題的只有3人。而實驗組護理錯誤操作發生3件,調節好糾紛問題的有21人。由此可以發現,操作培訓中融入護理安全教育,確實是行之有效的。

結束語:

護理技術操作因患者不同的病情而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難點。之所以頻發醫療糾紛,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通過實踐證明,在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的教學中,增加護理安全教育的內容,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擁有安全的思維習慣和護理意識。對于護理安全教育的教學設計,需含有科學合理的內容,采用優異的方法,才能使得護理人員經過培訓之后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魏睿宏.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9).

篇6

例1:患者,男,50歲,于1周前無誘因面部出現紅斑小水皰,自覺灼熱劇癢1周,于2009年11月17日就診。

皮膚科檢查:面部散在淡紅斑丘疹,丘皰疹,部分融合成片,見滲液、糜爛,少許結痂。頸項、頭皮少量相同皮損,皮損邊界不清,兩耳廓對稱性水腫性紅斑,粟粒大小的水皰集簇分布,少許滲液,結痂。患者發病來無發熱,耳后淋巴結無腫大,無燙、染發及可疑護膚品接觸史(排除接觸性皮炎)。

診斷:急性濕疹。

給予復方甘草酸苷膠囊3粒口服,3次/d,依匹斯汀片20 mg口服,每晚1次,外用硼酸溶液濕敷,2次/d,每次15~20分鐘,用藥1周后復診,原發皮損干燥,結痂、瘙癢減輕,未見新發皮損,予原藥繼續服用,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乳膏,2次/d,10天后原發皮損全部消退,無癢感,未見新發皮損,1周后復診,病情無復發。

例2:患兒,男,12歲,體重35 kg,軀干、四肢散在皮疹癢反復發作半年余,經多家醫院診斷為“皮炎”、“濕疹”予以抗過敏治療(具體不詳)時有好轉,但反復發作,于2010年7月12日就診。

皮膚科檢查:軀干、四肢散在豆大的暗紅小丘疹,少數丘皰疹,部分融合成片,見抓痕、結痂、鱗屑,尤以胸腹及四肢屈側為甚,無明顯滲液、糜爛。

診斷:亞急性濕疹。

予以復方甘草酸苷酸2粒口服,3次/d,氯苯那敏片0.35 mg/(kg?d),分3次口服,外用中效復方糖皮質激素(含抗生素成份)2次/d,1周后原發皮損好轉,瘙癢減輕,散在少量的新發皮損,予以原藥繼續服用10天,原發皮損基本消退,偶有癢感,未見新發皮損,留淡褐素沉著,原藥繼用1周,病情痊愈,2個月后隨診無復發。

例3:患者,女,45歲,雙手皮疹瘙癢反復發作2年余,經多次按“手癬”、“濕疹”治療,效果不顯,于2012年3月18日就診。

皮膚科檢查:兩手背、手掌、指側皮膚增厚、粗糙,觸之浸潤感,部分苔蘚樣變,指端、掌側皮膚干燥、皸裂,邊界較清。

予以復方甘草酸苷膠囊3粒口服3次/d,依匹斯汀片20 mg口服,每晚1次,強效皮質激素軟膏外用,2次/d(夜間封包)2周后,皮損變軟,瘙癢減輕,皸裂好轉,繼續外用治療2周,皮損明顯消退,皸裂好轉,再重復2周,皮損明顯消退,皸裂痊愈,偶有癢感,無新發皮損,繼以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減量至2粒口服,3次/d,依匹斯汀片10 mg每晚1次,服用1周后原發皮損全部消退,無明顯癢感,3個月后復診,手部皮膚正常,偶有小復發。

討 論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其特點是皮疹多樣性,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分布基本對稱,瘙癢明顯,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好發于各個年齡,性別、部位不限。

臨床上手足部濕疹還需注意與手足癬鑒別,后者常單側發病,進展較慢,損害邊緣清楚、真菌檢查陽性可以確診。傳統治療濕疹常予抗炎、抗組胺藥及外用糖皮質激素,短期療效尚可,但長期療效不理想,尤以慢性濕疹為甚。復方甘草酸苷膠囊主要成分為甘草甜素,經藥理研究證實,該藥具有類固醇激素樣作用而無激素樣不良反應,且具有抗過敏、抗炎、抗病毒及免疫調節作用,故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結果證明,我們應用復方甘草酸苷膠囊聯合抗組胺藥治療各型濕疹,效果良好,不易復發,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值得推廣。

(由于版面限制,參考文獻已略,如有需求請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醫學數字(4)

42%

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和國立癌癥研究中心通過5年的跟蹤調查,最終發現,男性吃肉越多,患糖尿病風險越高。每天食用牛肉和豬肉約83克的男性,與只吃15克左右的男性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2%,而女性則沒有顯示這種關聯。

――吃肉也男女有別

篇7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ilibinin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ZHUANG Jin-ti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Lanl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nyi 2777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ilibinin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lcoholic liver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ilibinin capsul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vitamin C tablets combined with silibinin capsules for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decreased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lcoholic liver injury;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Silibinin capsules;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酒精性肝損傷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所致肝臟病變, 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我國是一個酒消耗大國, 隨著嗜酒人群比例的上升, 酒精性肝損傷的發病比例也呈上升趨勢。最常見的就是酒精性脂肪肝。對于酒精性肝損傷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1]。本院對2011年7月~ 2014年6月門診診斷40例酒精性肝損傷患者, 采用口服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聯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 收到較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本院門診診斷的80例酒精性肝損傷患者, 納入標準:①有長期大量飲酒史;②無明顯癥狀或有輕度乏力、納差、右上腹不適等;③實驗室檢查:ALT、AST、GGT均不同程度升高;④彩超檢查:均符合肝回聲改變聲像;⑤排除病毒感染、藥物及非酒精引起的肝損傷;⑥無藥物應用的禁忌證。按照就診卡號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 各40例。治療組男33例, 女7例, 年齡26~61歲, 平均年齡45歲, 病程0~5年, 平均病程1.6年。彩超結果示脂肪肝輕度11例, 中度21例, 重度8例。ALT異常40例, AST異常33例, GGT異常39例。對照組男35例, 女5例, 年齡28~64歲, 平均年齡46歲, 病程0~4.6年, 平均病程1.8年。彩超結果示脂肪肝輕度14例, 中度17例, 重度9例。ALT異常39例, AST異常34例, GGT異常3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飲食指導相同, 禁止飲酒、適當運動等。以此為基礎, 治療組給予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150 mg, 3次/d, 口服;水飛薊賓膠囊3粒, 3次/d, 口服。對照組給予維生素C 0.1 g, 3次/d, 口服;水飛薊賓膠囊3粒, 3次/d, 口服。兩組療程均為8周。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 ALT、AST、GGT水平變化。觀察肝臟彩超影像學變化。①臨床治愈:癥狀消失, 肝功能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 肝臟彩超示肝回聲或密度恢復正常, 或者較前明顯減輕。②有效:無明顯臨床癥狀, 肝功能恢復正常或基本恢復正常, 肝臟彩超示肝回聲或密度較前減輕。③無效:未達到臨床有效標準或病情進展。總有效率=(臨床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治療后, 兩組ALT、AST、GGT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 2 治療組中臨床治愈25例, 有效12例, 無效3例, 臨床治愈率為62.5%,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中臨床治愈12例, 有效20例, 無效8例, 臨床治愈率為30.0%, 總有效率為80.0%。治療組臨床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攝入人體的乙醇95%以上在體內代謝, 而90%是在肝臟代謝。酒精性肝損傷主要是因為乙醇本身及其在人體內的衍生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人體攝入的酒精主要在肝細胞的乙醇脫氫酶作用下變成乙醛。乙醛可以干擾肝細胞的多方面功能, 如影響肝臟代謝以及與肝細胞膜結合形成新抗原, 造成自身免疫反應等。以上所述均造成肝損傷, 基本的病理變化有脂肪浸潤、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逐步進展為肝細胞脂肪變性、肝炎、肝纖維化, 最終進展為肝硬化等不可逆損傷[1]。酒精性肝損傷的治療主要是在戒酒、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的基礎上, 合理應用針對以上造成肝損傷的各種因素的保肝降酶、修復肝細胞損傷等藥物治療[2]。

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甘草酸二銨, 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解毒、保護肝細胞膜、免疫調節作用。甘草酸通過選擇性抑制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的活性, 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質無法產生, 而發揮抗炎、穩定細胞膜的作用[3]。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是甘草酸二銨與卵磷脂等的混合制劑, 兼具抗炎、抗氧化、修復肝細胞膜的藥理作用。在化學結構上類似于醛固酮的類固醇環, 發揮皮質激素樣作用, 無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口服方便、易吸收、患者依從性高。酒精性肝損傷治療療程長, 傳統針劑應用時間長會導致體內藥物蓄積, 易引起不良反應[4, 5]。

水飛薊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水飛薊賓, 具有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酶系統、清除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 還具有抗肝纖維化、降血脂、抗腫瘤及調節免疫等藥理學效應[6]。水飛薊賓膠囊是水飛薊賓與磷脂酰膽堿絡合而成的復合物, 能夠清除氧自由基、穩定肝細胞膜、保護肝酶系統, 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促進肝脂質代謝, 避免脂肪在肝臟內沉積和浸潤[7]。避免肝細胞在飲酒、吸煙、長期接觸毒物、服用肝毒性藥物等情況下受到損傷, 適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等治療[8]。

綜上所述, 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與水飛薊賓膠囊聯合治療酒精性肝損傷, 可以改善臨床癥狀, 促進肝功能恢復, 減輕肝細胞脂肪浸潤、炎癥壞死, 提高治療有效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田德安. 胃腸道和肝臟病的診斷步驟. 德國醫學, 1997(3):165-168.

[2] 賈夢山.酒精性肝病70例臨床治療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09, 8(25):154.

[3] 陳冬裕.甘草酸類藥物在藥物性肝損傷中的應用.海峽藥學, 2007, 19(8):6.

[4] Koga K, Tomoyama MK, Takada K. Pharmacokinetics of glycyrrhizin in normal and albumin-deficient rats. Biopharm Drug Dispos, 2008, 29(7):373-381.

[5] Hu YJ, Liu YJ, Wang JB, et al.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J Pharm Biomed Anal, 2004, 36(4):915-919.

[6] 田靜.水飛薊素抗肝損藥理及其復合物的研究進展.海峽藥學, 2004, 16(5):7-9.

篇8

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

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裝著“自己”和“他人”這兩樣東西。在許多情況下,這兩樣東西都在進行著斗爭。斗爭的結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無私。經過不斷的自我修養,人應該逐步達到無我的境界。雷鋒心中裝著他人,惟獨沒有自己,成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課后學習伙伴提示“我想對林園園說……”,對這一擴展性活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評或說理上,最好結合一些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結合生活實際,讀句子識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讀一讀。

(1)“李明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趴在桌上準備上美術課。”(“術、鉛、盒、削。”等字,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認讀、識記)

(2)林英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可結合“皺紋、把書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語幫助識記)

2?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3?“術、吐、注、鉛、桌”是既要求認識又要求會寫的字,可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術、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寫字指導。本課要求書寫的字較多,建議在描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其中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二)朗讀感悟

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要注意李麗從頭到尾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表現得比較自私,不肯借綠鉛筆又不好明說,找了一個又一個借口推托。在朗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可將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作為指導的重點。

李: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可結合課后“讀一讀說說”進行擴展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呢。(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聲音較低緩)

李: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李:我小心一點。(讀出誠懇、小心謹慎的態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放心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還要畫小草?(讀出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

以上對話中人物的語氣,可讓學生自主體會,老師可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感悟。課文插圖非常形象生動,可結合插圖感悟課文語言。

林園園的言行,明顯不對。但生活中這樣的事是很多的。可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結合林園園最后的表現(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猜猜她為什么臉紅,她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讓他們和林園園一起進行反思。

課后練習“讀讀說說”是讓學生練習說句子。可結合指導朗讀進行。

(三)實踐活動

畫一張有綠綠的葉子的樹的圖畫送給李麗。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朗讀感悟

1?揭示課題提問:樹葉一般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怎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說說“藍色的樹葉”是怎么回事。

2?課文中的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讀讀有關的句子,說說理由。

3?出示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她們可能在想什么。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注意結合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要想到她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所以林園園會用行動改正錯誤的。)

看了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藍色的樹葉教案的人還看:

1.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藍色的樹葉

2.二年級上冊語文《風娃娃》教案

3.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教案

篇9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五、教學反思

圍繞幼兒所需的、感興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決的,并且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從活動中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教案

活動目標:

1、根據作品內容,幫助幼兒理解蝴蝶、小草、小花等和春天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2、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畫面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鮮艷的色彩描畫春天;

3、幫助幼兒分析詩歌的感情基調,學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4、培養幼兒的形象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圍裙(上面貼有小花、小草、春姑娘)蝴蝶指偶

2、幼兒繪畫工具、紙張

3、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教師: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花蝴蝶飛來了,讓我們聽著音樂跳起來吧。(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問:你有朋友嗎?他是誰?(幼兒討論)你們知道嗎?春天也有朋友,那它的朋友是誰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春天的朋友》。

二、學習理解詩歌

1、教師隨配樂有表情地朗誦一遍詩歌提問:春天的朋友是誰?你聽到詩歌里是怎么說的?(幼兒回答)

2、教師系上圍裙,拿著蝴蝶指偶邊朗誦詩歌,邊進行表演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掌握朗誦時語氣

(1)我們小朋友見到朋友的時候,心情會怎樣?

(2)花蝴蝶見到小草、小花和春天的時候,心里也很高興,那么高興的時候會怎樣對朋友說話呢?

3、幼兒學習朗誦詩歌(1)幼兒集體朗誦,(2)請個別幼兒上來朗誦。

三、繪畫《春天的朋友》

1、教師:春天還有許多朋友,你們想想,還會有誰呢?(幼兒討論)小朋友又為春天找到許多好朋友,春天真高興呀!老師想請你們把你們找到的朋友畫下來。

2、幼兒繪畫

3、請幼兒拿著自己畫的春天,去找好朋友,告訴好朋友:我為春天找到了××、××。

四、仿編詩歌《春天的朋友》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繪畫的內容,進行詩歌的仿編

2、請仿編好的幼兒朗誦給大家聽,教師給予適當鼓勵

3、教師:春天的朋友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還有誰可以做我們的朋友。

(幼兒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兒童詩歌是開展幼兒文學欣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材料。孩子們,通過愉快地學習和觀察,知道春天是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季節。她在哪兒呢?原來春天就在你們的眼睛里,春天就在你們的手中,春天就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一起期待春天越來越美!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教案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安全工作始終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中,幼兒的人身安全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前提。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經常在生活中會有一些不安全的舉動,并不知道那些危險所帶來的傷害,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應從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種方式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幼兒園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應該和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和學習緊密相連。讓幼兒知道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行為是安全的,提高幼兒的自我防范意識是必要的。因此,開展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時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

《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于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于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小衛士》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于力圖通過強調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

隱性之處在于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于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三、活動準備:

在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動的準備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的活動。因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材料準備:

1.安全教育情景錄像、安全標志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四、教學重、難點:

1.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2.設計標志。這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但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五、教法、學法:

整個教學活動中,采取了許多教學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法:1、演示法,2、交流討論法,3、自主探索法,4、觀察法。

學法:主要采取了體驗法,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設計自己的標志圖,感受游戲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快樂。

六、活動過程:

利用身體語言,激發興趣。觀看、交流討論、探索。設計標志。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本活動利用肢體語言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標志的意思。如小心觸電的標志:身體表現觸電時的狀態。

然后請幼兒猜猜教師表達的是什么意思。教師先不拿出標志,請幼兒大膽猜測是什么標志,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肯定與尊重幼兒的想法,不能因為幼兒說得不對,而批評幼兒。)

把標志拿出來,驗證幼兒的想法。并認真仔細觀察標記的形狀、特征。

第二次的標志可以采用另外一種方法,如拿出標志,請幼兒各自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標志的意思。(提高幼兒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的能力。)

銜接語:這些標志在我們的幼兒園都能看到,那在幼兒園我們應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關于幼兒園生活安全的情景錄像。

進行生活中的情景錄像觀看,具有真實性、綜合性、寓教育于情境中。八個安全教育小故事選擇的都是幼兒園生活安全的故事。讓幼兒切身體驗幼兒園生活存在的危險。

組織幼兒觀看八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朋友們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幼兒園或家里的帶電的插頭。

3.在玩游戲時(如滑滑梯),不按游戲規則,爭先恐后,發生摔跤的情景。

4.在玩石區,拿石頭和沙子你扔過來,我扔過去。

5.將如珠子、筆帽等小東西,放入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6.拿鉛筆等尖利的東西打架、玩耍。

7.在教室里到處跑、追追打打。

8.在幼兒園迷路了怎么辦。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上面的行為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該如何改正。

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結八個安全小故事的正確方法。

銜接語:在幼兒園有這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有沒有別的危險的事情需要注意的呢?

組織幼兒討論幼兒園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并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一些安全標志,再討論哪些標志適合放在教室里使用。(幼兒對于自己設計的標志放在教室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后,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如歹徒來了怎么辦、著火了怎么辦、地震來了怎么辦、迷路了怎么辦等等。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教案

一、教育教學目標

1、鞏固幼兒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規和各種生活習慣。

2、引導幼兒實現以家庭生活為主到以幼兒園生活為主的轉變,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各個活動環節中。

3、學會關心和幫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學會和同伴團結友愛,學習用關心愛護的語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學準備

1、保教人員檢查活動室內外的安全。

2、課前帶孩子參觀幼兒園,進一步熟悉周圍的環境。

3、毽子

三、活動過程

(一)入園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入園,師幼相互問好。

2、通過“問、看、查、摸“對幼兒晨檢,消除安全隱患。

(二)談話活動

1、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新變化,新感覺,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2、啟發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怎樣做,才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三)如廁

在分組排隊上廁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戶外活動

師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兒在戶外不亂跑,聽從教師的指揮。

(五)室內活動

1、說說自己的新發現: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隱患?

(2)廁所有哪些安全隱患?

(3)戶外有哪些安全隱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長輩,講安全。

(六)離園活動

1、仔細聽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緊家長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搶行。

篇10

新課程更加突出了學生是教育主體的思想,除了備知識,更突出了備學生。在農村,英語這一學科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小學階段,因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等諸多原因,有的六年級學的是四A,有的學的是五A,學生情況良莠不齊。初中階段,到了初一下學期,兩極分化現象就十分嚴重。怎樣才能在真正上新課前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教師可設計一些問卷調查,如:

1.我學英語的主要途徑有:A.聽磁帶;B.課堂學習;C.參加課外輔導班

2.我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A.考大學;B.應付老師、父母的壓力;C.將來工作的競爭

3.我目前需要提高:A.英語口表達能力;B.聽力;C.閱讀能力

4.我認為英語學習最困難的是:A.詞匯學習;B.語法學習;C.語音學習

5.我課堂上不張口說英語的主要原因是:A.害羞恐懼;B.怕說錯被老師批評;C.老師設置的話題沒有趣味性

6.閱讀理解的主要障礙是:A.生詞多;B.句子結構復雜;C.背景知識不熟悉

7.書面表達中的主要困難在于:A.詞匯量太少;B.詞語搭配欠妥;C.時態錯誤

8.我喜歡的教學方法是:A.師生討論;B.教師講解為主;C.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看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問卷調查的結果分類。這樣,學生的情況一目了然,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

不少農村教師一提到教學設備就唉聲嘆氣。的確,農村沒有城里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但大自然給了我們大地和小草。如果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而略去引導、發現、認識的過程,直接把結論推給學生,把學生置于被動的地位,就犯了越俎代庖、以教代學的大忌。教的再多,效率也不會高,同時也辜負了新教材編寫者的良苦用心。在教胡蘿卜、豌豆等這些蔬菜時,學生們隨老師一起走向田野,嗅著泥土的芳香,看著各類瓜果蔬菜,認一個,學一批,記一片,不亦樂乎。

教師要注重教前案與教后案的有機結合

通常所說的教案是指教師在授課之前的教學計劃,可稱為教前案,但課改要求的新教案還應包括課后的反思,我們稱其為教后案。課后,教師在教后案中可以設置課后教學追記與反思等內容,及時進行總結、反思和補充。教前案與教后案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水平上升一個新的高度。教后案記錄了教師摸索出來的教學規律、教法上的創新方案、知識點的新發現、組織教學的新見解以及解題的突破點等。及時對這些心得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可以幫助教師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改進之后的教前案還可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注重教學反思,加強教案的二度設計

篇11

記得我曾經教過的一位學生曹同學,他是唯一一個上初一卻不會26個英文字母的孩子,英語基礎相當差,但是這個孩子有超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擔任班里的生活委員,給班里做出了很大貢獻。于是,我就想從他的長處入手給他機會。一天,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說:“老師有一件事請你幫忙。”他一聽,站直了身子,拍著胸脯說:“老師,您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吧!一定給您辦好。”我說:“好的,每天上課時,幫我到辦公室拿老師的書和教案本,可以嗎?”他一聽,喜出望外,連連點頭,高興地說不出話來。我接著說:“還有一個忙也需要你幫,老師很健忘。每當給老師拿書時,把本節課學過的單詞至少給老師背兩個!”孩子高興的說:“老師,放心吧!一定完成任務!”從那以后,每當課前,他都到我辦公室給我拿書,在往班級走的時候背幾個單詞。一次月考成績下來后,他興沖沖地跑到辦公室告訴我:“老師,我英語及格啦!這是我英語頭一次及格,我對我的英語學習現在特有信心!”我說:“好呀!祝賀你。老師相信你會有更大的進步!”看著孩子歡呼雀躍的背影,我暗自慶幸:這棵小草馬上要開花了!

二、從細節入手,走進孩子的心靈

每一個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課堂的主人。我在課堂提問時,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

一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有個孩子英語成績進步神速,上英語課積極發言,他的好朋友告訴我說:“他每天很期待上你的英語課!”作為老師,我們都很高興聽到這樣的話。最近一次期中考試他英語考了全班第一名。家長會時他媽媽來了,并表示十分感謝,同時告訴我一件事情:剛開始上學時,這孩子有些想家,有一次上課時,我看到這個孩子不高興,就走過去摸了摸他的小臉說:“怎么了孩子?想家了是嗎?看看你周圍這么多同學,專心學習,你學完以后也可以看看散文之類的書,轉移一下注意力,時間會過得很快的,你很快就會看到你的爸爸媽媽了!”因為他家離學校很遠,所以在他叔叔家里住。他媽媽說完之后,我愣住了,好大一會才想起這件事。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的這幾句話竟然對孩子起到這么大的作用!這一刻,我覺得我很幸福,因為有了他們。

三、學會等待,尋找時機

給每一棵小草開花的時間,這需要耐心地等待,對學生的教育也需要等待。做教師的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所以我們要學會等待,等待會讓我們以最合適的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最恰當的教育。面對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急于批評學生,更沒有必要對學生大發雷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需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學生的真正想法,再做出合理的處理。不要有時還沒有等到花開,或者根本就沒有耐心,就已經著急下一步了,這使得許多原本鮮艷的花朵因為我們不恰當的做法與我們失之交臂,錯過了最佳的花期而過早的夭折,讓可愛的小草永遠失去了開花的機會。

篇12

2、通過朗誦、歌唱、表演、討論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形式,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禮贊和祝福。

3、通過問答競賽形式,了解有關教師節的知識、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使學生備受教益,既激發學生的愛師、尊師的情感,又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活動準備:

1、教師精心制作活動方案。

2、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獻給老師的節日禮物。

3、確定活動的主持人(葛香、楊溢、吳璇、程芊),編寫串詞。

4、學生學會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和《感恩的心》。

5、邀請參加活動的老師。

6、布置好教室精選教師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教師節主題班會教案。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主持甲:是誰,播下萬古遠點的夢幻

主持乙:是誰,耕耘遍野燃燒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主持甲:您將青春融入滴滴燭淚,記下了人類永遠的贊嘆。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園里把希望澆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寫出無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譜寫世間最壯麗的詩篇;

主持甲:您的愛,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

主持乙:讓我們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摯地問候一聲——

主持合:老師您好!

主持乙:《謝謝您,老師》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表演:

1、歌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主持甲:今天的主題班會,從歌聲開始,讓我們用真誠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給我們最尊敬的人:

主持乙:全班齊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2、詩朗誦《窗前一株紫丁香》。

主持甲:老師,似春蠶,如蠟燭,比慈母,他們心聯學子,鞠躬盡瘁,奉獻所有,也收獲希望。請聽,詩朗誦《窗前一株紫丁香》(小組分角色)

3、禮贊。

主持乙:是啊!老師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價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詩句正是我們老師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贊美老師的詩詞和文章。

主持甲:同學們,我們的老師平時指導我們學習,教我們做人,像父母一樣關心我們的生活,對我們奉獻出無私的愛!你們說,我們可以把老師比作什么?(舉手發言)

主持乙:同學們的比喻真是太恰當了!老師,您就是春蠶,就是紅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默默無聞但精神高尚!您還是我們心中隱形的翅膀,助我們成長高飛!

(三)競答

主持甲:教師節即將來臨,你對教師節了解多少,你還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呢?下面進行知識小競賽。

(四)祝福

主持乙:我們的每一點知識,我們的每一個進步,都滲透著老師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甲:在此,讓我們用自己的話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和祝福之愿吧!同學發言表達心聲!全班齊唱《感恩的心》。

主持乙:尊師,愛師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實際行動才能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個別學生發言。

(五)結束

甲:老師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師是火,點燃生命之燈;

甲:老師是燈,照亮前進之路;

乙:老師是路,引你走向輝煌。

篇13

2 感悟隨記式。聽課過程中,有時面對活動現場或多或少地會產生一些聯想,有的時候教師的提問方式可能有所欠缺,孩子們反應茫然,這時可以用簡單的文字或符號在旁邊加以注明。對于教師引導有方,隨機應變能力強的內容,也要及時記錄。如有的教師在幼兒回答問題后,常常不知道以什么樣的語言回應,可以在聽課時特別留意這樣的情況,及時記錄上課教師是如何運用教學智慧來回應幼兒的。

3 圖文摘錄式。聽課時經常看到教師提供的圖譜生動形象,為課的成功提供了幫助。對于教師出示的圖、表、符號等,現場臨摹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有些復雜的內容是不可能當場記錄的,這時可以用簡單的符號、文字記錄,等到課后再作補充。

二、以思促研

1 看文本思考。聽課如果有教案的話可以結合文本材料進行思考,看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是否包含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適合幼兒實際水平等。看的時候要結合《綱要》精神,仔細分析。還要看活動過程是否圍繞目標。層次清晰,有重難點之分,給幼兒留下了多少主動探索或操作的時間與空間。對活動延伸部分也要結合思考,看思考活動是否有延續性、持續性和可行性。有沒有留給孩子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2 看現場思考。現場最真實地反映了教師教學行為與幼兒的具體表現,所以對現場活動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分幾方面進行:

看教師:可以從教師的教學態度、提問設計、教學方法、回應方式等方面考慮,看教師的語言是否科學準確,富有感染性、激勵性,關注孩子的面是否廣,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發生的情況是否有效回應,是否具有應變與調控能力等。

看孩子:看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否有參與學習的興趣、積極性,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學習,還要看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思維的活躍與否,與老師是否有情感交流等。

看過程:可以看是否圍繞目標,層次清晰,環環緊扣,重難點突出;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否真實,孩子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發展和提高。

看效果:教學效果是檢驗活動是否到位的試金石。如果活動目標過高,目標達成度就低,整個活動可能還要有重復。如果活動過程過于順利,全部達標,活動就沒有考慮到最近發展區,沒有真正促進孩子的發展。

聽課過程中如果覺得教師在活動中有失誤或者缺憾時,課后更要多想如果是我該怎樣上,如果我在活動中碰到類似的意外該如何應對等。

友情鏈接
相關精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靖江市| 綦江县| 砀山县| 雷州市| 易门县| 南靖县| 华亭县| 临湘市| 阿图什市| 恩平市| 元阳县| 永善县| 临夏县| 五大连池市| 西林县| 锦州市| 眉山市| 庆阳市| 凤凰县| 孟津县| 阿城市| 莱芜市| 交城县| 桦甸市| 海晏县| 宝兴县| 平遥县| 东方市| 克东县| 绥阳县| 龙海市| 三河市| 读书| 洪泽县| 五河县| 辽中县| 蒙山县| 清河县| 梁平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