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針灸推拿實習自我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畢竟我是針灸推拿專業的,剛到推拿科,加上身體優勢,感覺比其他人要容易上手。推拿科的一個月,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多,每次都是給病人做推拿放松,然后等老師復位,接著就給病人走罐拔罐,或者扎針,刺絡拔罐等,熟悉了以后就操作很有效率了。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如不習慣高強度工作,體力和耐力較弱,推拿后自身的手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勞損和疼痛,對下次的推拿造成一定影響;沒有充分利用身體的優勢做推拿,發力不正確,干活起來很容易疲累;手法變化不多,病人容易耐受適應;推拿的套路不熟練,手法不到位,沒有明確的治療目的;手法從質量上還欠缺均勻柔和滲透,與高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影像學和觸診基礎薄弱,對患者的診斷不充分。
針對這些問題,我通過不斷的推拿實踐,并虛心請教帶教老師,逐漸地提高自己的水平。體力和耐力是在不斷的推拿中鍛煉出來的,至于手指上的勞損,只能多變換自己的手法,避免拇指過多用力。同時,在老師認真耐心的教育指導下,我糾正之前錯誤的站姿和手法,充分地利用到自身的體重、力量優勢,更好地發力和避免自己疲勞。套路上,由袁老師親自操作示范,我也感受了一遍,用他的話說的是:套路不是固定的,只是在大家沒有推按套路概念的基礎上,作為一個模板,不必拘泥于套路,但是推拿時套路上的原則都是一樣的要遵循的,總的來說,手法可以多變,順序都可以變,做出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套路。之后通過不斷的操作練習,我總結出自己的套路,并結合患者的病史操作,都獲得了不俗的效果。看x片、CT、MR都得到了一定的鍛煉,觸診患者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患者的病情診斷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但還需要不斷提高。
在推拿科的一個月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工作時,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患者和醫生之間都有說有笑的,相處得十分融洽!特別感謝張老師和袁老師,給予了我很好的教學指導,使我在推拿科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善于給學生問問題,肯放手給學生操作。還有李師兄,李師姐,狗爺等等,大家互相之間沒有隔膜,有說有笑,互相在身上練習,信任對方,相互幫助,氣氛十分***!還有學會了很多推拿科常見病(頸椎并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扭傷、落枕等)的治療和保健知識,還有跟病人的溝通和為病人著想。
總的來說推拿科是收獲很大的一個科室。下一站就是傳聞中很忙的脊柱骨科了,希望盡快適應吧!還有準備考研的復習,有空也要回回推拿科鞏固下,畢竟是自己的專業。呵呵!
附:康復科護士實習報告
我們醫院所有實習護士在康復科實習過程中的工作表現,均得到了主任和帶習老師的好評,對于康復科未來的發展,和整個康復醫學今后幾年的發展,給我們同學們樹立了以后就業的信心和積極性,我相信這也是即將面臨就業的我們最關心的話題吧!我們起步就要比別人低,以我們現在的學歷我想工作還是很難找的,但是又因我們這個職業的非凡化,所以在目前的就業應該是黃金時間,我也希望我們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穩定的情況下繼續深造提升自己,社會在進步我想我們應該向前看我們也需要進步,明白活到老學到老,時時刻刻都要學習豐富自己的真理!胥主任的話肯定我們的工作,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之后護士長對我們在康復科的成長發言,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實踐護士長都一一具體說到,提出表揚和指出我們同學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也祝愿我們今后會更好!同樣與我們在一起教導我我們的帶習老師也對我們7個月以來的實踐操作做出了評價,各治療室老師一再對我們給以好評,在實習紀律上 ,操作技能方面都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給老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老師們也很喜歡我們,從一開始我們的不懂到后來能獨立操作,這些同學們所收獲得到的都離不開老師耐心的指導和不斷灌輸我們知識讓我們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條件,我們操作中出錯的時候老師并沒有嚴肅的批評我們,而是很耐心的教我們正確的操作,讓我們加深印象不在出錯!在主任老和師對我們的評價下,同學們得到的遠遠不不止這些,在為人處世醫患關系中我想我們已經融入了社會中,這些我們得到的都離不開主任和各帶習老師對我們關心和幫助!
篇2
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維護高校穩定的重要組織保證和長效機制,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研究構建專職輔導員與兼職班主任相結合的高校基層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充分發揮兩者相結合的“雙引擎,立體化”作用,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賦予創造性,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高校輔導員、班主任工作的主體是大學生。大學生是可塑性極強的群體,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他們有著青年人共有的特點,如對新鮮事物有旺盛的求知欲、表現欲,反應快但耐心不足,有較強的自尊心但控制情緒能力較弱,工作熱情高但不易持久,等等。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及其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當代大學生群體又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文化價值觀念多元化。當代中國大規模、持續性的社會轉型,使大學生群體的文化價值觀念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突出表現為部分群體價值觀念急劇物質化。二是網絡化。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網絡生活對大學生思維和行為模式產生極大的影響,其生活已經從現實世界延伸至網絡空間,因此帶來管理工作的延伸和新的可能。三是個體差異大。社會轉型期社會階層的分化明顯,使來自不同地域與家庭的大學生個體差異大,且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承載著社會、家庭的高期望值,成才欲望強,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由經濟問題引發的沖突、道德倫理問題日益突出;問題家庭子女、獨生子女帶來的交際問題日益明顯。四是就業壓力大。學習和教育方式由單一轉向多元選擇,由積累知識轉向能力培養,但諸如考試等的誠信危機也日漸加深。此外,當代大學生同樣存在成長中的煩惱,如一年級新生離開父母的“斷乳期”,二年級學生易出現青春期感情困惑,三年級學生可能會因興趣分散而影響專業學習,四年級學生則可能面臨戀情、就業、考研焦慮,等等。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正確引導,可能會影響其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從而波及班風、學風,影響到高校成人、成才的環境。
二、“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優勢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輔導員、班主任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揮著特別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變化了的教育環境和發展中的教育對象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專職輔導員與兼職班主任的合力作用,來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育人的目標。
1.輔導員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方面,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一般為教育學、管理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學科畢業的專職學生工作者,他們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專業背景優勢,可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化。另一方面,目前高校輔導員多為80后,這一年齡優勢能夠較好地適應90后大學生日益活躍的思維和行為特征,與大學生群體具有更加密切的關系,更多的共同語言。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分工合作的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可以使輔導員從繁重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利用專業特長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選擇座右銘,確立人生目標;或是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志愿者等活動,鍛煉品質,錘煉性格,成為“自立自強之星”。這樣,既豐富了校園文化,又使教育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學生心中,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學生能夠及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責任意識和社會公德。
2.班主任重專業學習和技能發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兼職班主任通常都是某學科的專職教師,有著較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基礎,他們可以通過日常課堂教學與學生經常保持接觸,將自己以前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切身經驗拿出來與學生交流,還可以結合目前學科的發展方向,發揮專業優勢,指導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苗圃工程”等科研活動,在抓學習、抓學風的同時,也引導和影響了學生的意志品質、思維方法,為學生畢業后的進一步深造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還有一些兼職班主任,在實驗技能、操作技能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風建設。如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針灸推拿專業的兼職班主任,課余時間帶領學生深入居民社區實習,既方便了群眾又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又如由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級藥師擔任中藥專業的兼職班主任,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上山采藥,寓教于樂,豐富學生的實際經驗。通過這些工作,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點”“面”結合,形成合力
輔導員主要是“面”上的工作,主要負責一個年級或一個院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和學生的日常事務工作,具體包括開展學生黨建、班風建設、指導學生組織社團、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勤工助學、助學貸款事宜,等等,而班主任則主要是“點”上的工作,一般負責一個班級學生的生活指導、學風建設、學業指導與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等事宜,并同時擔任所管班級的教學任務。他們主要通過課間找學生談心,課后下宿舍等方式抓好班風、學風建設。
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形成合力,有利于形成系部教師人人參與的氛圍。以我院為例,目前有26個班級,且單班人數均超過70人,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壓力很大。通過設置兼職班主任,2011年有26名專職教師加入到學生管理隊伍中,其中近三年引進的年輕博士占80%之多,這不僅有利于青年教師的鍛煉成長,更有利于形成學生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積極探索發揮合力作用的新機制
1.明確工作職責
專職輔導員的優勢在于熟悉學生的各項管理規定,具有較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兼職班主任的優勢則在于其親和力強,易于進行專業引導和思想熏陶。二者同時具有教育和管理的職責,是分工合作的平等關系。凡是班級學生工作,兩者都有責任主動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立的《專職輔導員工作實施細則》和《兼職班主任工作實施細則》,把各自的工作范圍予以細化,變成可操作的規定和規則。例如,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系列活動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和人生導師。而班主任則“重在熏陶、淡化管理”,具體負責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思想建設,通過合理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使每一位輔導員和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都能夠有依據,有思路。
2.完善考核激勵機制
加強和完善考核機制是發揮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合力作用的制度保障。責任與獎懲制度并重。在明確各自工作職責的基礎上,通過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以及學院評價,從下班級、下宿舍、對班級學生的情況掌握和問題處理等方面,綜合量化考察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的工作情況,逐步實現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科學合理的考核不僅促進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及時進行自我總結,而且鼓勵、鞭策、督促二者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
3.增加研討交流機會
專職輔導員與兼職班主任本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有著“教育學生”的共同目標。因此,為了發揮“1+1>2”的效能,學校可以為二者要搭建溝通的平臺,創造交流的機會。比如召開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定期生活會、研討會或者提供共同學習接受培訓的機會,使他們能夠互通有無、互相學習,既達到了交流思想、共享智慧的目的,又調動了工作積極性,統一了認識,最大程度地發揮這支隊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更好地服務學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N].中國青年報,2006-8.
[2]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Z].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