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致詞和致辭的區別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辭退是指解除聘任的職務,不再聘用。
(二)兩者的行為主體不同。
1、辭職的行為主體是國家機關公職人員或者勞動者。
(1)辭職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依法選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國家權力機關提出辭去當選職務的行為。
篇2
表1 三組患者療效比較(%)
組別例數快速出血控制率快速止血完全率完全成功止血率
雌激素組208(46.54)6(34.32)12(73.23)
孕激素組2013(76.00)13(63.65)16(94.74)
避孕藥組2016(76.43)14(65.12)19(95.13)
3 討論
少女處于青春期時,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系統發育不夠成熟,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都可能導致功能性不協調。由于下丘腦反饋雌激素水平較低,黃體生成激素在排卵前呈現峰狀分泌,導致單一雌激素過度或持續增長,導致陰道出血不規則。因此,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關鍵在于利用外在手段補充激素。
雌激素治療可同步增生、修復內膜,達到止血的目的,主要用于貧血較為嚴重、子宮內膜較薄患者;孕激素治療可快速轉化子宮內膜持續增生,使其轉至分泌期,促使子宮內膜逐漸萎縮,以達到止血的目的,主要用于大量出血、大于0.9cm的子宮內膜厚度的患者;避孕藥治療主要對卵巢雌激素的分泌產生抑制作用,促使子宮內膜逐漸萎縮,同時修復內部,迅速達到止血的作用[3]。
本實驗中,雌激素組的出血控制率、止血效果與孕激素組、避孕藥組對比,明顯低于孕激素組合避藥組(P
參考文獻
篇3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十國共同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國家級、國際性經貿盛會。于2004年起永久落戶于南寧。目前,中國-東盟博覽會已躋身全國大型展會之列。東盟地區幾乎是亞洲英語普及率最高的地區,作為東盟博覽會的英語官方語言,英語在博覽會上被廣泛地使用,翻譯特別是口譯在其中擔當著極其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口譯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跨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作為一種特殊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口譯有其特點和規律??谧g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或讀到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谧g的語言載體為口語,表現為輸入信息時的原語和輸出信息時的譯語;基本過程是輸入、解譯、輸出,表現為一個連貫單向的流程。(鮑剛,1998)因此信息輸入要求非凡的聽力、反應力和抗干擾力。在口譯中,長句往往句式比較復雜,并包含大量的內容和信息,長句處理的好會及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對口譯效果起著直接的影響。文章將通過分析長句的特點,再結合口譯,特別是交替傳譯的特點,并以歷屆東盟開幕式領導的發言中的長句為例,分析如何有效地處理交替傳譯中的長句。
二、中英文長句的特點對比與比較
(一)從句子本身構成看,由于傳統文化及思維方式的不同,漢英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陳定安(2000)在對兩種語言句式進行比較后將漢英句式分別比作竹竿和大樹。就是說,漢語的句式像竹竿一樣,一個分句接著一個分句展開,不受諸位結構框架的限制,形式上沒有明顯的銜接手段,雖然句式相同,但是句子之間的關系卻多種多樣。與漢語不同,英語舉止結構想一棵擁有許多枝干的大樹,并不是簡單句與簡單句并排,而是先確定主句,在由主句延伸出許多分句從句和附加定語、狀語等成分,并通過各種連接詞語緊密聯系(陳小全,2008)。
(二)從長句前后表達關系看,傳統中國注重“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主題思維色彩濃厚,習慣從整體上把握事物,重意合,屬于語義型語言。(許余龍,2005)而西方傳統哲學思想則習慣從個體上把握事物,通過邏輯分析以達到對事物的認識。而邏輯分析經常以完備為前提,因此英語注重形合,書形態性語言?!熬蜐h語和英語而言,也許在語言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形合與意合的區別?!保∟ida,1984)
(三)從長句的表達形式來看,中文的長句中動詞出現的頻率極高,且在正式場合中很少有被動語態。而英文的長句中,名詞使用頻繁,且被動語態被經常使用。(陳定安,2000)但是往往中英文中許多長句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言語或是套話,冗余度很高。在表達上也有一定的模式。
(四)從長句出現的場合看,中英文的長句都經常出現在一些正式場合,比如涉及政經的會議、講演以及帶“套話”的場合。正式場合的口譯,其原語都很正規,常有規范的詞匯、句法和大量的修辭,而中英文的修辭手法由于受其本身的文化影響又往往有很大不同。
三、口譯的特點對長句翻譯的影響
口譯的交流性質、表達方式決定了口譯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忠實性、即時性、口語性、和靈活性等幾方面(胡開寶,2007:2)。
(一)即時性的影響??谧g者從源語到目標語的聽力理解和信息轉換的過程要在極端的時間內完成以保證交際雙方能夠連續順暢的進行交流。在口譯現場,譯員沒有充分的時間推敲詞句,做不到筆譯那樣“形”“意”兩全。(梅德明, 2000)。因此口譯是一種即時性很強的語言交際活動,所以口譯時對詞語的選擇和語言的順序就會受到影響,未必能做到與原語完全相同。
(二)口語性的影響。口譯的語言載體為口語。由于口語轉瞬即逝,所以口譯的目的語的信息內容必須要明白易懂,在短時間之內被聽眾理解。而作為口語,只要能達到交流目的,并能明確傳遞信息,因此在口頭表達時,往往會出現遲疑、停頓、重復、詞匯貧乏等現象,而不能像書面語般用詞準確且十分通順。
(三)靈活性的影響。靈活性是指翻譯時譯員不應拘泥于字面意思以及源語的語言形式,可以根據場景和其他語境條件,在忠實的前提下靈活、創造性的進行翻譯。因此譯員在翻譯的時候往往會采用一定的策略在確保語義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語序上或是用詞上的調整,或是對句子進行斷句處理,從而確保信息即時流利的表達出來。因此譯文可能與原文的結構和用詞往往會大不相同。
四、口譯長句操作中的技巧
(一)斷句,即把一句譯作多句。
由于口譯具有“口語性”和“即時性”的特點,譯員可將句型復雜的長句切分成幾句來譯,使譯文結構利落,句意清晰,聽眾也能更容易理解。
例1:七年來,我們共同見證了博覽會在各方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下,連年邁上新臺階,每屆取得新成效,已經成為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成為中國與東盟友誼合作的象征。(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在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致詞)
參考譯文:In the past seven years, we witnessed the new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at each session of the expo with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great support from the concerned parties. The expo has served as a boost to the progress of CAFTA and the symbol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這個句子有5個分句,表達了兩層意思,且前半句在翻譯時,很自然的會用“we”作為主語開頭,若不斷句,容易造成主語混亂,所以處理成兩句話,能更準確表達出兩層意思。同樣,在英漢翻譯中,也可以用到斷句的方法,處理一些較長的有從句、插入語、分詞短語或是形容詞短語的句子。
例2:The Expo is meant to complem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FTA), which is deemed as the biggest FTA in terms of population with a market of 1.85 billion consumers and a combine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f almost US$2.5 trillion.( Welcome Remark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2nd China-ASEAN Expo By Ong Keng Yong)
參考譯文: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意味著配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一項具體行動正在實施。未來將要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成為擁有18.5億消費者,2.5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最大自貿區。
這句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從句部分很長,其伴隨狀語中包含有并列項和數字。譯成一句話容易使句子不完整。所以拆成兩個句子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且譯員在表達是也更容易表達得更完整,明確。
(二)變換語序或詞性,在邏輯分析基礎上確定狀語和定語的位置,按照目的語習慣加以調整,甚至根據需要改編詞語的詞性。由于中英文在語序上最大的不同主要體現于各自定語及狀語的位置不同,在口一種,譯員常常要處理好這些定、狀語的位置以使譯文聽起來更流利準確。(王躍華,2001)口譯具有“靈活性”的特點,譯員可以在保持“忠實性”的前提下,改變詞語詞性,從對長句進行處理,使其更便于表達和理解。
例3: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東盟博覽會,體現了雙方抓住機遇、深化合作的真誠愿望,搭建了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平臺,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在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的實質合作。(在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的致辭)
參考譯文: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China and the 10 ASEAN countries, the China-ASEAN Expo demonstrates the sincere desire of the two side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deepen cooperation,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mutually-beneficial and win-win collaboration, and promotes the substan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areas such as trade, investment and tourism.
在漢語里,定語一般放在修飾的名詞之前,“雙方抓住機遇、深化合作的”和“中國與東盟在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的”這兩個定語都較長,英語里,定語短語一般都要放在修飾的名詞之后。所以譯員需要靈活調整這些定語的語序以符合英語表達習慣。
例4:We are very encouraged to see that amid the economic uncertainty, the 5th China-ASEAN Expo has not only attracted enterprises from China and the 10 ASEAN countries, but also companies from outside the China-ASEAN region, including France, Russia, Swed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5th China-ASEAN Expo by Dr Surin Pitsuwan, Secretary-General of ASEAN)
參考譯文:雖然世界正經歷金融動蕩,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仍然吸引了來自中國、東盟10國及中國-東盟自貿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如法國、俄羅斯、瑞典、日本和韓國的企業的積極參與,這使我們倍感鼓舞。
這句話的從句中的狀語“amid the economic uncertainty,”中的介詞“amid”變成了動詞“正在經歷”,使其獨立成句,除了調整了定語的順序外,還把主句“We are very encouraged to see”至于句末,使得句子表達更符合漢語的習慣。
(三)省略,即刪掉重復或不影響實質性內容的部分,使譯文更簡潔明了。
例5:China and the 10 ASEAN Member States are building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one of the most populous Free Trade Areas in the world, comprising 1.3 billion people from China and 570 million people from ASEAN. (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5th China-ASEAN Expo by Dr Surin Pitsuwan, Secretary-General of ASEAN)
參考譯文:國和東盟10國正致力于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該自貿區擁有13億中國及5.7億東盟消費者,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之一。
譯員將“1.3 billion people from China and 570 million people from ASEAN”合并起來翻譯為“13億中國及5.7億東盟消費者”,避免了重復嗦還把“people”的隱形含義體現出來了。
在中文中有許多四字格或成語,為了體現句子對仗和氣勢,往往有許多次表述的都是同一個意思,此時可以省去一部分詞語,只需把主體意思表述出來即可。
例6: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東盟友誼之花盛開綻放,多領域交流根深葉茂,經貿合作碩果累累;我們共同見證了自貿區從共識走向行動,走向務實,走向共贏。(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在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參考譯文:Shoulder by shoulder, we have witnessed the blooming of the Flower of Friendship, and enjoyed the rich fruits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rapid progress gained in the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e also witnessed the CAFTA progressing from a paperwork consensus to a concrete act, turning into a pragmatic measure which brings about win-win results.
“根深葉茂”、“碩果累累”都是形容成果豐碩,因此可以合并起來翻譯,最后三個“走向”旨在通過運用排比體現氣勢,因此可以靈活處理,讓句子更符合英文表達。
五、結語
中國―東盟博覽會作為中國與東盟之間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對雙方加深了解、促進交流、深化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口譯的需求也日漸增多。譯員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也是文化的傳遞者。掌握好口譯中的技巧,以高質量的口譯更好的服務于博覽會是十分重要的。在翻譯長句時, 首先,不要因為句子太長而產生畏懼心理,因為,無論是多么復雜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組成的。其次理清原文的句法結構, 找出整個句子的中心內容及其各層意思, 然后分析幾層意思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 再按照目的語的特點和表達方式, 運用上述技巧,正確地譯出原文的意思, 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靈活運用斷句、詞性和句式轉換及省略策略,使表達的譯文更簡潔,清晰。
參考文獻:
[1]Nida, E.A. 1984, Translation Meaning, San Dimas, 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2]鮑剛,1998,《口譯理論概述》[ M ],旅游教育出版社
[3]陳定安,2000,《英漢比較與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4]陳望道,2002,《修辭學》[ M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
[5]陳小全,2008,《英漢翻譯中句法結構的轉換》[J],中國翻譯,第五期。
[6]胡開寶、郭鴻杰,2007,《漢英語言對比與口譯》[M],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7]劉宓慶,1992,《漢英對比與翻譯》[ M ],江西教育出版社。
[8]梅德明,2000,《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篇4
作為國內唯一一所以陶瓷為特色的高等院校,景德鎮陶瓷大學在陶瓷藝術研究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正如江偉輝校長在開幕式致辭中所言:“享有‘陶瓷黃埔’美譽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在百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依托本地的千年陶瓷文化底蘊,積極與行業保持互動以促進學科建設,如今,學校已建構了一批具有‘科藝結合’特色的優質學科,成為了國內乃至國外至關重要的陶瓷學術研究基地?!?圖3)然而,相關的理論研究如果依然還局限于傳統的藝術領域之內,勢必無法適應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藝術教育》雜志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社長代柳梅女士也在致詞中提到:“作為曾經用以走向世界的通用符號,陶瓷這一傳統的藝術門類更應當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延伸出豐富的社會意義?!?圖4)人文學科寬廣的視角恰好可為陶瓷藝術的深入研究提供更為豐富的工作手段,因此本次會議的召開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2人文視角下的多元陶瓷文化
此次會議最為突出的特色當屬“陶瓷”與“人文”之間的結合,較之于從藝談瓷的理論研究傳統而言,人文學科的研究視角更為寬廣,其涉獵點也更為豐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結合并非“無根之水”,從陶瓷文化的本質上來看,它無疑具有“為人服務”的天然屬性,由此出發不難看出,在陶瓷的發展史中,制作者始終以“更好地服務于人”這一質樸而日常的標準規范著陶瓷的設計與制作。換言之,陶瓷藝術自始至終便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因此,當研究者跳脫出單純的藝術框架,轉而以人文學科的理論來研究陶瓷藝術之后,其內容便更具多樣性了。
(1)從文化學看陶瓷
“文化”是一個含義廣泛的詞語,因此,在這一視角下進行的陶瓷藝術研究形式十分多元,其中既有二維平面上的語義分析、品類交叉,也有三維層面上的時空研究。
①“瓷”的語義研究。在人文學者的眼中,“瓷”既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實體,同時也是一個指向明確的詞語,厘清其文字內涵顯然可為以后的研究提供穩定的“基石”。因此,來自于北京語言大學的華學誠教授以《說“陶”解“瓷”話“陶瓷”》為題,從語言文化的角度對陶瓷的本源含義展開了饒有趣味的討論,他以“陶”為例,從“陶”這一文字本身的發生和演變、文字的意義變化與事物本身的變化、文字與精神文化世界的聯系這三個層次,對陶瓷語言解讀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這種由文入藝的研究方法無疑為陶瓷藝術的理論剖析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視角。江西師范大學的傅修延教授則從一個廣義的文化層面分析了瓷的本源,在以《瓷的文化分析》為題進行的演講中,他從敘事文化的角度深入闡述了瓷與“稻”、“易”、“玉”、“藝”以及“china”之間的復雜關系。這一研究成果認為,陶瓷制作的過程當與稻作文化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需要制作者付出極大的耐心與細心,而景德鎮瓷素有“白如玉”的美稱,因此,這應當呈現出陶瓷與玉器之間不斷進行單向模仿乃至替代的“親子”關系,這一理念也促成了中國傳統陶瓷審美中對“如玉”般生命內涵與品質的一貫追求。以此為基礎,景德鎮陶瓷行業的分工組織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西方工業的中國化發展模式帶來了思考的介質,即科學地從西方引入適合的生產與發展模式。
②“瓷”的跨界研究。自20世紀開始,藝術家們就開始探索瓷的跨界語言模式,無論是畢加索粗疏豪放的陶藝裝飾,還是八木一夫謹慎有度的陶藝造型,都可視作是藝術家們以陶瓷為媒介進行的探索型創作,但是,由于創作者的身份所限,這些作品中始終表現出明顯的西方文化印記,因此,如何將一水同源的陶瓷和中國傳統藝術進行融合就成為了擺在中國藝術家眼前的重要問題。此次論壇中,來自于北京語言大學的朱天曙教授在名為《陶瓷與中國書法篆刻三題》的主題演講中,從書法篆刻技法在陶瓷中的運用、陶文與早期中國書法史的研究以及陶瓷文獻的整理和利用三個方面分析了陶瓷材料及制瓷手法與書法篆刻之間的關系,為瓷上書法的創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徑。南開大學尹滄海教授則發表了名為《中國繪畫意象造型對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意義》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中國的現代陶瓷創作與繪畫同樣具有崇尚“意象”的審美觀點,也就是說,中國寫意繪畫與現代陶瓷藝術創作在對意境的塑造上天生就有著高度的統一性與共融性,所以,研究者應當重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找到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方法,做到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用全新的語言形式表現陶瓷藝術的經典性。
③“瓷”的時空研究。有著數千年歷史的中國陶瓷不僅伴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留下時間的烙印,更因由城市形態的更迭而在空間的維度上劃下了鮮明的印記,對于今天的研究者而言,探索陶瓷的時空轉變不僅是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其傳統價值,更能幫助我們從廣義上深入地理解陶瓷的內涵。來自于南京大學的趙益教授就《“壺”與“空間相對”觀念》這一主題,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在造物時會將觀念融入到器物之中,而器物又反作用于人類的思考關系。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侯鐵軍副教授則以“圣杯”為媒介,重點探究了陶瓷與宗教之間的關系,在他名為《追尋白色“圣杯”——16-18世紀歐洲傳教士筆下中國瓷器的宗教維度研究》的主題演講中,白色的“圣杯”不僅具有宗教維度上的意義,更真實地呈現出歐洲傳教士追求圣潔的內在靈魂訴求,這一釋義同時也為基督教義的解釋提供了話語修辭。此外,來自于清華大學的賀鼎博士以《景德鎮老城區傳統瓷業遺產體系化保護初探》為題,用定量研究的方式剖析以陶溪川文化產業園為例的傳統瓷業遺產保護所缺乏的內在聯系與全面認識,他通過研究景德鎮歷史城區的自然形勝、功能分區、空間布局以及建筑朝向等問題,揭示瓷業遺產是自然與瓷業要素緊密互動的產物,具有特定的功能結構和文化模式,因此,在重構與再造中,應當如何系統地規劃保護與發展的路徑應當成為傳統瓷業遺產保護的關鍵。
(2)從器物觀看陶瓷
在傳統的造物觀念中,陶瓷首先是一種可用以承載生活的器具,因此,本次論壇中有多位專家從造器、用器、品器的角度對古今陶瓷藝術的外在于內涵進行了多維度的解析,他們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為以下兩者:
①茶器。在中國的傳統生活模式中,茶具不僅是一種容器,更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內涵。臺灣交通大學的詹海云教授在《紫砂壺的造型藝術與中國人的品味和性情》的演講中展示了形制、裝飾和實用這三個因素對紫砂壺設計的影響,即紫砂壺的造型始終與中國的傳統雅俗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造就了中國人在傳統紫砂器具審美上表現出來的重情趣、拙樸的品味和恬淡自適的性情特征。江西師范大學的曹柯平教授以《陶瓷與茶:略論南朝碗托、五代執壺和南宋木葉盞》為題,運用詳實的實物和文獻資料,以陸羽《茶經》為例,探究了茶器與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呂金泉教授在《茶器設計的用與美》的演講中認為,就現代的生活狀態而言,設計應在不斷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飽含情感,即設計者應通過器物闡述工藝與文化的精髓,引導使用者感知生活中的幸福,特別是手工器具,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審美情懷,使之得以區別于工業化產品,能夠在不經意間為人們帶來內心的愉悅與慰籍,所以,設計師應當更好地感悟生活,具備工匠精神,使自己的設計品在展示手工韻味的同時,更好地傳遞美感與精神魅力。
②彩陶。在陶瓷的器具性質研究中,發端于遠古時期的神秘彩陶語言總是能夠引起研究者莫大的關注,此次論壇上便有三位研究者分別從裝飾和造型的角度對這一久遠的藝術品類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溫州大學的王小盾教授在題為《中國新時期時代彩陶中的撒種人形象化》的演講中解釋道,撒種人可看做中國新石器時代彩陶紋飾中影響最為廣泛的母題,這一主題的典型形式以及符號組合方式揭示了中國藝術符號傳統的形成軌跡,對彩陶紋飾及符號的深入解析,不僅能夠釋讀陶瓷紋飾的語義,更能幫助后人正確地理解陶瓷裝飾的藝術傳統與內涵。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的朱永蘅教授則從造型的角度發表了主題演講,她以《早期彩陶動植物題材器型演變》為題,過對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動植物題材進行歸納、比較和分析,同時,將之帶入到現代設計的仿生學、產品語義學以及功能主義的語境下,探析這種古老紋飾新的生命形式。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張亞林教授也以現代陶瓷的設計、造物觀為切入點,發表了名為《新時期時代陶器的造型設計觀》的主題演講,她不僅結合原始人類的生活狀態,解釋遠古陶器造型的功能性目標,更從生活方式轉變的角度凝練出其中所包含著的設計智慧。
(3)從社會觀看陶瓷
如今,研究者們普遍認同陶瓷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即陶瓷不僅是一種物化的存在,更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標記,這一類別的研究通??蓮臍v史與現代兩個角度著手,從中探究陶瓷的社會內涵。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寧鋼教授從歷史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題,在以《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陶瓷藝術》為主題的發言中講到,古代的絲瓷之路,不僅在歐亞大陸吹起了強勁的中國風,更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及至21世紀,重走絲綢之路的號召則使所有的研究者都應當關注到中國藝術品擔負起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之使命,作為“中國制造”的主角,陶瓷藝術教育更應被置于“一帶一路”的視野下進行多維度的發展,這樣才能再一次使中國的文化藝術“走出去”。原國家文物局駐英專家錢偉鵬教授則以《中國古代陶瓷對歷史重量與藝術價值》為發言主題,介紹了雍正、乾隆時期督瓷官唐英對景德鎮御窯廠的貢獻,分析了元代青花瓷的制作技法以及現代鑒定常識。事實上,正是因為特殊的歷史文化地位,才造就了景德鎮陶瓷輝煌的過去,同時也賦予其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