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秸稈市場分析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秸稈市場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肝內膽管結石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效果較差的外科良性疾病之一。對肝內膽結石患者的危害也較強。嚴重時常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導致死亡,是臨床上導致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肝內膽管結石是指左右肝管以上的結石,疾病發作時常常會因結石的部位、大小、數量以及復雜的解剖位置常常會導致病情復雜,難以開展有效的手術治療[1]。此外,肝內膽管結石病程長,反復發作,手術難度大,殘石率高,給外科治療帶來了挑戰。選擇能夠取盡結石、療效較高、較合理,能減少殘石率、防止復發的手術方法,一直成為外科醫生努力和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60例,比較了保守治療方法、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肝切除術以及肝膽管腸吻合術4種不同治療方法的長期療效和并發癥情況。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160例,其中,男82例,女78例,年齡15-72歲,平均年齡43歲。病程1天-10年。平均病程為3年。其中,有36例患者進行了1次以上的手術治療,有12例患者進行過2次以上的手術治療。膽管炎發作的患者有110例。結石部位分布于左外葉患者有40例,占25.0%,左半肝患者有80例,占50.0%,右后葉患者有16例,占10.0%,右半肝患者有24例,占15.0%。

1.2 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組患者有16例,占10.0%。主要進行非手術治療,給予口服肝膽結石片治療,每次7片,每天3次。主要適用于癥狀較輕或者患者拒絕進行手術的情況。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組患者有24例,占15.0%。可經膽總管切開取出結石并聯合T管引流來進行,主要適用于患者難以耐受較大的手術的情況。肝切除術組患者有80例,占50.0%。主要進行肝段切除并聯合T管引流來進行。肝膽管腸吻合術組患者有40例,占25%。主要進行肝膽管腸吻合口取石,主要用于結石分布廣泛的情況。四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無顯著性差異。術后對患者進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8年,平均隨訪時間為4年,全部患者均得到隨訪。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以下標準評價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1)優良: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結束后再無明顯的腹痛、嘔吐、黃疸、發熱等癥狀;(2)較差: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結束后腹痛、嘔吐、黃疸、發熱等癥狀仍有發作。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對統計學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x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2 結果

經隨訪觀察,保守治療組的優良率為50.00%,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組的優良率為66.67%,肝切除術組的優良率為93.75%,肝膽管腸吻合術組的優良率為80.00%。手術治療組的治療優良率明顯優于保守治療組(P

不同治療方法療效比較情況表(例,%)

此外,160例患者中有8例出現死亡,死亡原因多為、急性心肌梗死或呼吸功能衰竭、膈下感染等。有20例患者出現了手術并發癥,其中,肝斷面膽漏患者有3例,傷口感染患者有14例,腹腔感染患者有3例,均經積極非手術治療后癥狀緩和或消失。

3 討論

肝內膽管結石疾病的臨床特點為結石會沿肝內進行病變按膽管樹分布,并通常會合并多出膽管的狹窄,而狹窄又極易造成膽汁淤滯,反復的膽道感染,這是結石形成和復發的重要病理因素,嚴重時還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發展成為膽管癌。對于肝內膽管結石,其治療的困難之處在于結石無法徹底取凈、由于肝內膽管狹窄常會導致膽汁引流不暢、造成結石復發等。單純的進行膽總管切開取石或聯合T管引流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術后并發癥較多,復發率較高。以上難題常規的取石術難有顯著的效果。目前肝葉或肝段切除術是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徹底及安全的方法[3],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肝切除是以肝段為標準進行嚴格規則性的切除,可以完整切除病變的膽管及其引流的區域,這樣不僅可以清除結石,還可以解除了膽管狹窄問題,保障了膽道的通暢。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治療具有較高的優良率。此外,由于肝內膽管結石多伴有肝功能損害及膽道感染,術后極易出現并發癥,需要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如果術中能夠有膽道鏡的配合可以幫助手術醫生探明膽管狹窄的部位,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更有利于減少術后膽瘺的發生。

此外,盡管肝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可明顯提高療效,但在臨床應用中必須結合臨床實際的情況合理選擇手術時間,擇期手術。在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時,還要綜合綜合、靈活運用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肝實質切開取石術等方法,術后還要積極聯合消炎利膽的藥物進行治療,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2

目前,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國內外農業科學家關注的熱點,而面對人口增加、需求增長、資源減少、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如何保持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點話題。在可持續的農業系統中,營養物質的循環是營養物質管理的關鍵[1],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備受重視。產量豐富、分布廣泛的生物質資源不但可以提供能源產品,還可用于生產飼料、肥料、化學品及建筑材料[2]。

農作物秸稈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中的副產物,其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資源。秸稈還田不僅能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耕地質量,而且能夠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發掘農業土壤的固碳潛力,對于緩解氣候變暖與實現農田可持續發展具有雙重的積極意義。Tuyen et al[3]提出,水稻秸稈含有0.6%的氮元素、0.1%的硫元素和磷元素、1.5%的鉀元素、5%的硅元素和40%的碳元素,是一種較好的養分資源,所以秸稈還田比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焚燒更能促進土壤肥力的增加和農民的增產。除此之外,秸稈還田對農村的建設和發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傊斩掃€田具有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然而,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使用越來越趨于多樣化,秸稈還田率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秸稈大肆焚燒,浪費了寶貴的能源,也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在農戶趨于秸稈焚燒的同時,農場卻積極忙于秸稈還田,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農場和農戶行為差異背后的原因,對秸稈還田的效益進行分析顯得十分重要。

1樣本來源及研究假設

1.1樣本來源

該文所使用數據主要來源于對江蘇省鹽城市新洋農場及周邊農場(戶)的實地調查。其中,對農戶的調查采用直接入戶問卷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問卷220份,問卷有效率為95.7%。

1.2研究假設

為了便于農場和農戶秸稈還田效益的對比,該文假設新洋農場與周邊農場、戶的氣候條件、耕地條件及質量及其他一些自然條件基本一致,新洋農場的秸稈還田技術也可以輻射到周邊農戶。

2秸稈還田的效益分析

2.1秸稈還田的生態效益分析

秸稈還田的生態效益不僅體現在環境污染的減少、空氣質量的提高,而且表現在土壤性狀、肥力的進一步改善方面。

新洋農場進行秸稈還田已有30多年的歷史,它地處黃海之濱,江蘇省射陽縣境內,處于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有明顯的季風性氣候特征。屬于麥、稻棉、豆兩熟制地區,主要農作物有大小麥、水稻、棉花及大豆等。目前,農場分為5個分場、25個大隊,有土地總面積6 233.33 hm2,其中耕地面積4 000.00 hm2,林帶1 066.67 hm2,以糧食作物為主。在新洋農場秸稈還田的30多年中,土壤的有機質、養分及物理性狀發生了演變(表1)。

2.1.1土壤有機質含量的變化。據新洋農場506個土樣的分析結果,土壤有機質由1980年的平均含量10.2 g/kg、1990年的13.0 g/kg、2000年的17.4 g/kg,提高到2010年的21.8 g/kg,比1980年提高了11.6 g/kg,比1990年提高8.8 g/kg,比2000年提高4.4 g/kg。1980—1990年平均每年以0.278 g/kg的速度增加,1990—2000年平均每年以0.442 g/kg的速度增加,2000—2010年平均每年以0.628 g/kg的速度增加,以國家的3級標準衡量主要屬3級,有待于進一步培肥。

2.1.2土壤養分的變化。①全氮。隨著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土壤氮素營養亦有所增加,耕層(0~20 cm)全氮含量范圍0.85~1.69 g/kg,平均為1.34 g/kg,比1980年的0.62 g/kg提高了0.72 g/kg,比1990年的0.92 g/kg提高了0.42 g/kg,比2000年的1.15 g/kg提高0.19 g/kg,按國家分級標準屬2級和3級,比1980年提高2級,比1990年提高1級。②堿解氮。據測定,2010年堿解氮平均含量105 mg/kg,比1980年的34 mg/kg增加71 mg/kg,比1990年的87 mg/kg增加18 mg/kg,比2000年的68 mg/kg增加了37 mg/kg。按國家的分級標準為2級和3級為主,比1980年提高1級,堿解氮范圍64~231 mg/kg。③土壤中磷、鉀含量。土壤速效磷的測定結果,條田之間的差異相對1980、1990年大幅度縮小,幅度8~55 mg/kg,所測條田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為19.4 mg/kg,所測條田5~10 mg/kg占1.6%,10~15 mg/kg占23.7%,15~20 mg/kg占30.4%,20~40 mg/kg占39.4%,\>40 mg/kg占1.5%。按國家的分級標準主要為2級和3級,比1980年提高3~4級,比1990年提高1級。速效鉀含量幅度86~252 mg/kg,平均131 mg/kg,由于常年鉀肥施用很少,速效鉀含量逐年下降,由1980年的278 mg/kg、1990年的179 mg/kg、2000年的127 mg/kg,到2010年的131 mg/kg,部分條田出現缺鉀現象。

篇3

一、空調設計常見問題

1、空調設計中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空調水管道穿過伸縮縫處未設膨脹節,空調水系統平衡未做好,既未做平衡管,又未設計平衡閥。

(2)對噪聲級有要求的建筑,其空調設備靠自然衰減不能達到允許噪聲標準時,應設置消聲器或采取其他消音措施,系統消音量應通過計算確定,而有的設計未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3)對空調實際使用中今后將碰到的管理收費問題,未作細致考慮,如各出租、出售辦公室及功能不同的場所,有必要考慮能量計量的未設計能量計量儀器。

(4)大型商場,不設新風補充與排風系統或有考慮新風補充但未考慮機械排風系統。

(5)大型風冷熱泵機組及空調循環水泵設置在裙房架空層中或距離住戶過近,其運轉噪聲及振動對住戶生活造成影響。

(6)詳圖不夠,如缺走道中風管與空調水管豎向之間相對位置標高剖面詳圖。缺集水器與分水器詳圖,制冷主機基礎詳圖,空調水泵基礎詳圖等。

(7)膨脹水箱膨脹管設置止回閥,導致制冷機停機后系統中水溫回升或采暖時水溫上升壓力升高膨脹水箱失效,系統中三通爆裂。

(8)新風設計進風口設置位置不合理,進風口設置在廁所、廚房旁邊。

(9)直燃溴化鋰空調機組與柴油發電機共用一個煙囪,導致煙氣反流及直燃溴化鋰空調機組頻繁報警停機。

(10)變風量空調機組送風區域太大,集中回風困難,影響空調效果。

(11)高層建筑高度在100m左右,空調水系統靜壓大于1.0MPa,系統沒有豎向分區,循環水泵采用壓入式,造成設置在地下室設備承壓過大。

2、通風設計中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變配電機房、電梯機房、浴室、更衣室未設機械通風系統。

(2)地下多層機械停車庫,應視建筑功能按每輛300~500m3/h指標計算排風量。有的設計往往只按6次換氣次數計排風量,未進行比較分析。

(3)風管穿過防火分區處及重要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處,未設防火閥。

(4)公共建筑廚房間排油煙管道在與垂直排風管連接處,未設置150℃防火閥。

(5)柴油發電機房的儲油間沒有設排風系統。

(6)對工業廠房沒有了解工藝布置格局,對一些散熱、蒸汽或有害物質的工藝點,沒有考慮局部排風與事故排風裝置。

(7)化學實驗樓排毒系統風管沒有選用耐腐蝕材料。

3、防排煙設計中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地下室新風補風機進風管上未設防火閥。

(2)建筑高度超過50m一類公共建筑,樓梯間與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煙方式,而有的設計采用了自然排煙方式。

(3)消防排煙系統與排風系統合用時,聯鎖互換關系未做到位。

(4)內走廊機械排煙口距最遠點距離超過了30m。排煙口與安全出口距離小于規范規定的下限值1.5m。

(5)防火閥未靠墻或風井布置,對剪刀梯構造不夠清楚,正壓風口設置層數不正確,造成其中一張樓梯間沒有正壓送風系統。

(6)高規對排煙口、正壓風口、正壓風井、排煙井的風速有上限值的規定,而有的設計沒有對風速進行校核,超過規定的上限值。排煙口應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往往缺手動開啟裝置。

4、人防地下室通風設計中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接入擴散室的風管接法有側壁和后墻之分,具體做法應按規范GB50038-94執行,但往往做得較隨意。

(2)在人防防護單元中用于平時的排煙井,沒有采用帶集氣室的可實行戰時轉換的排氣井,而是采用臨戰封堵措施,造成較多的需臨戰封堵口部,不符合規范要求。

(3)二等人員掩蔽所人防防毒通道換氣次數沒有校核,往往小于規范規定的下限值30次。

(4)擴散室的防爆波活門未按人防清潔通風量選取,掩蔽人數超過800人防護單元的防爆波活門的型號往往偏小。

5、水系統設計

(1)冷凝水排水距離太遠。冷凝水排水距離太遠,會因天花高度的限制導致排水坡度不夠。常有設計人員將整層的冷凝水只通過一條冷凝水管排放,導致冷凝水排水不暢,發生漏水事件。因此,必須盡量縮短排水距離。冷凝水應就近排放。

(2)空調處理機、風機盤管共用一個水系統。由于水阻力不同,阻力難于平衡,水系統用太多的調節水力平衡裝置,各水系統間未進行水力平衡計算。

(3)水系統的流速取得過大,導致浪費材料,增加了工程的造價。

(4)排氣閥設置不夠,管內空氣難于排出。許多設計文件都沒有指出排氣閥在何處設置、設置多大的排氣閥,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在實際運行中,因管內空氣排不出,導致空調效果不好的案例卻很多,因此需對其予以重視。

二、節能設計的若干措施

在設計管理中,許多設計對中央空調的節能考慮得不多。如果對方案把關不嚴,就會導致運行費用過高。根據設計經驗,可在如下設計中考慮相應的節能措施。

1、優化建筑設計

(1)建筑方案階段,暖通和建筑充分溝通,對建筑能耗進行模擬分析。

(2)使用新型材料。如采用外墻保溫和隔熱、屋頂保溫與隔熱,使用傳熱系數小的外窗和玻璃幕墻,使用低輻射的鍍膜玻璃、夾層充惰性氣體的雙層玻璃。

2、優化空調方案

(1)合理選擇制冷量,對空氣調節區進行逐項逐時的冷負荷計算,而不是靠經驗選取。

(2)制冷機組的選取。應使每臺單機都運行在高效率區,并且能量調節范圍要寬,即使是低負荷運行也使其有較高的效率。充分比較當地的能源政策和價格,優化選擇用電、燃油、燃氣的空調主機。

(3)使用變頻泵。由于水泵按滿負荷設計,而實際運行中負荷是變化的,實際運行耗電量就會增加。對此如果采用變頻水泵便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4)選擇效率曲線較為平坦的水泵。這樣水泵在設計工況和偏離設計工況時都有較高效率。

(5)采用熱回收裝置。采用新風回收排風能量的熱回收裝置,降低新風負荷。

(6)在過渡季節采用全新風運行工況。

(7)采用二氧化碳檢測器。利用二氧化碳檢測器來控制新風量的大小,達到既降低新風負荷又能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目的。也可利用二氧化碳檢測器來檢測地下車庫二氧化碳的濃度,從而控制補風機和排風機的開啟,達到節能目的。

(8)降低輸送系統能耗。盡量使得各水系統阻力一致,少用調節閥;盡量用水輸送冷量,因為用水輸送冷量所耗的能量為用空氣輸送冷量的10%;采用供回水溫差在4℃以上的冷凍水,從而減少水泵耗電。

(9)采用分層分區控制,不用的功能區可關機并不輸送冷凍水。

(10)設置電了水處理器和化學水處理裝置,減少管道阻力和增加換熱器傳熱量。保證保溫的密度和厚度,減小輸送損失。

3、優化控制技術

(1)冷卻塔設置水溫控制系統。當冷卻水溫較低或制冷機部份開啟時,關閉冷卻塔風機,利用冷卻塔自然降溫,以利節能。

(2)設置最佳冷凍水出水溫度。冷凍水出水溫度越高,制冷機組的制冷系數越大,就越節能。所以可根據每天的氣候變化和一年的季節變化,設置不同的出水溫度,以提高制冷機組的制冷系數。

(3)控制制冷機開啟的臺數。通過控制制冷機開啟的臺數,使每臺制冷機都運行在高效率區。

結束語

在空調設計中,只要多總結和多留意,上述設計常見問題是可以在設計過程中避免的。節能設計的各項措施均可根據具體項目和投資費用情況加以運用。其中制冷量的確定不僅影響空調效果、工程造價還影響運行費用,對此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而優化控制技術也可作為空調設備運行管理中節能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士遷,徐硯斌.暖通空調設計方案的若干思考[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

篇4

前言

在石油化工行業應用螺桿式壓縮機生產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程度不同的各種故障和問題,需要我們提高對螺桿式壓縮機的原理和性能的認識,提高我們對螺桿式壓縮機的運行規律和故障機理的了解,在應用方面操作者及時對壓縮機的故障進行診斷和分析,不斷地積累經驗和提高技術水平。

一、螺桿式壓縮機簡介

1.1 螺桿式壓縮機工作原理

螺桿式壓縮機工的工作過程分為吸氣、密封及輸送、壓縮、排氣4個過程。通過進氣過濾器吸入周圍的空氣,使之進入壓縮主機內,陰陽轉子通過嚙合運動來改變主機內的容積,同時腔內不斷噴油、和冷卻螺桿,由此產生了受熱后的油氣混合物。升溫升壓后的油氣混合物通過排氣單向閥進入油氣分離器,主機腔內大多數的油在油氣分離器內與壓縮空氣進行分離,然后經冷卻后回到主機循環利用。當油氣分離器內空氣達到所需最低壓力時,最小壓力閥開啟,高溫的壓縮空氣進入冷卻器冷卻后,即得到了我們所需的壓縮空氣。

1.2 螺桿式壓縮機的優缺點

主要優點:(1)可靠性高。壓縮機零部件少,沒有易損件,因而它運轉可靠,壽命長,大修間隔期長。(2)操作維護方便。螺桿壓縮機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員不必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可實現無人值守運轉。(3)適應性強。具有強制輸氣的特點,容積流量幾乎不受排氣壓力的影響,適用于多種工質。(4)多相混輸。螺桿壓縮機的轉子齒面間實際上留有間隙,因而能耐液體沖擊,可輸送含液氣體、含粉塵氣體、易聚合氣體等。

主要缺點:(1)能耗高。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平衡性,能高速運轉,因此功耗相對稍高。(2)造價高維修費用大。長期運轉后螺桿間隙會變大,定期修復或更換費用較大。(3)不能用于高壓場合。由于受到轉子剛度和軸承壽命等方面的限制,螺桿壓縮機只能用于中、低壓范圍。

二、螺桿式壓縮機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2.1 壓縮機不加載

故障原因分析:(1)管路上壓力超過額定負荷壓力,壓力調節器斷開。(2)最小壓力閥失靈,加載時不動作,高溫壓縮空氣無法進入冷卻器。(3)分離器與卸荷閥間的控制管路上有泄漏,檢查管路及連接處,若有泄漏則需修補。

解決方法:若氣源壓力超出額定壓力,此時不必采取措施,管路上的壓力低于壓力調節器加載(位)壓時,壓縮機會自動加載。若最小壓力閥失靈,拆下檢查,必要時更換。如果分離器與卸荷閥間的控制管路上有泄漏,檢查管路及連接處,若有泄漏則需修補。

2.2 油路阻塞、噴油不足以及油過濾器與油分離器元件壽命短、運行溫度偏高。

故障原因分析:螺桿式壓縮機均采用冷卻油封閉循環,長時間處于較高溫度下運行,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油品積炭、積垢、酸化等變質現象。由于積炭等原因,就可能導致油路元件的電磁閥、溫控閥損壞,油路阻塞,換熱效果不佳等故障。

解決辦法:進行油路系統保養,更換油、空濾、油濾、油分元件,如為水冷機型,應用水垢清洗劑浸泡水路系統。油路清洗時應采用積炭清洗劑,首先確保排出足夠的壓縮機油以便把油加入到儲存箱內。然后連續運行壓縮機40到60h。為了防止懸浮污染物的再沉積,當油還是熱的時候,要徹底排掉壓縮機內的油,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3 壓縮機油劣化,換油周期縮短

故障原因分析:機房環境差,空氣含塵量大。運行中空壓機頻繁出現油劣化,過濾器堵塞等故障,換油周期縮短,運行維護成本大大增加。

解決方法:(1)正確選擇油,建立完善的空壓機油采購、檢驗、驗收管理制度。(2)確定合適的供油量。若油供給過多,則易形成積碳。然而也不能過少,供油過少,缸體、轉子不良,容易燒缸。(3)建立經檢查和清掃為主的小修周期。

2.4 主機排氣溫度過高

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若機房溫度在許可的范圍內,油位是在正常狀態,首先確認機器測溫元件是否有故障,可以用另外的測溫儀器進行校對,如果確認測溫元件無問題,然后檢查油冷卻器進出口的溫差,正常在5~8℃之間。溫度如果大于此范圍,說明機油流量不足,油路有堵塞,或溫控閥未完全開啟,需要檢查機油濾清器。如果以上方式未能解決,就要考慮油路是否有異物堵塞。

如果溫差小于正常范圍,可能是散熱不良,檢查水冷機是否進水量不足,進水水溫是否過高,水路部分是否冷卻器結水垢,油路部分是否冷卻機內有油垢,檢查散熱器是否太臟,散熱器內是否有油垢,散熱風扇是否異常等。如果溫差在正常范圍,機器依然高溫,說明機頭的發熱量超出正常范圍,應檢查是否超壓運行,是否油品不對,是否油質老化,是否機頭軸承問題甚至端面摩擦。

2.5 排氣壓力過低(氣量過低)

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1)檢查“分離前”和“分離后”二位手動閥及壓力表是否漏氣,如果漏氣,更換手動閥或排除泄漏故障;(2)檢查調節電磁閥是否漏氣,如果是漏氣,排除故障;如必要則更換調節電磁閥;(3)檢查管路有無泄漏。如果有,需排除泄漏點;(4)檢查蝶閥是否全部打開。如果是,檢查蝶閥機構及電磁閥;檢查電磁閥是否漏氣,如果是,查明原因有必要更換電磁閥;(5)檢查調節器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問題需重新更換電磁閥或重新調整壓力開關;檢查壓力開關上下限是否正常,如果是,需重新調整壓力開關,如必要則更換

2.6 排氣溫度過高

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1)檢查是否超過規定的環境溫度及排氣壓力,如是,調整到規定的環境溫度或排氣壓力下;檢查油是否清潔及油位是否正常,如是,更換油或補足油量;檢查油牌號是否正確,如是,更換正確牌號的油。(2)風扇風量是否降低,如是,檢查風扇電機轉速、排氣口是否堵塞;檢查后冷卻器外表是否清潔,清洗冷卻器外表面。(3)檢查環境對機組進風及排風有無影響,如是,排除外來因素保證機組通風正常。(4)檢查溫控閥元件是否損壞,如是,更換元件;檢查電磁閥、電磁線圈是否損壞;檢查電磁閥膜片是否損壞,如是,更換線圈和膜片。(5)更換油過濾器芯。

2.7 壓縮機耗油量高

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如下:(1)疏水閥排出的冷凝水含油量是否大,如是,檢查機組內泄漏點并予以排除;檢查壓縮機油位是否偏高,如是,降低油位;(2)最小壓力閥開啟壓力是否正常,如是,排除故障,有必要更換閥門;檢查回油管是否堵塞,如是,清洗或更換回油管;(3)更換油分離器芯子。

2.8 螺桿式壓縮機出氣口跑油

篇5

行為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關系:環境是行為的潛在因素,只有在適當的行為配合下才能產生影響;行為是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決定因素,它可以激活環境因素,也可以創造環境。行為的發起者——人,是城市空間的主體,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據。人們對交往的需求,對知識的需求,對激情的需求等,都可以部分的在公共空間中得到滿足。城市中的公共空間應該是富于吸引力并且易于接近的,以便能鼓勵人和人的活動從私密走向公共環境。

《希臘游記》的作者,古希臘旅行家和地理學家保薩尼亞曾經說過,“沒有大型公共建筑和廣場的城市不配稱作城市”。城市廣場,作為公共空間中極具代表性一種形式,已經越來越成為城市中不可替代的標志性區域,常被譽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和“客廳”。顯而易見,城市廣場上的人的使用活動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具有多樣化和人情化的特點。本文所選擇分析的區域,便是位于典型公共空間中的使用空間。

1區位環境分析

臨沂城作為魯東南地區商貿中心,山東省最大的行政區,擁有常住人口為63.7萬(2002年),旅游、打工造成的流動人口達到70萬次。城市生活的豐富多樣及市民們在城市中對休閑活動需要的日益增多,從而促進了人民廣場的形成。

臨沂市人民廣場位于臨沂市中心區——東起臨沂市主干道沂蒙路,西至新華一路,南起銀雀山路,北至紅旗路(圖1),用地面積20.18hm(本文在此不討論其面積的合適與否)。為保證廣場與周圍環境在交通組織上的協調與統一,南北向的八一路在大約廣場東西向中心從廣場地下穿過,將廣場地下功能分為2個部分:八一路以西為大型地下商場和超市;八一路以東為大型地下停車場以及部分以保齡球館、KTV等為主的公眾娛樂設施。廣場西面為住宅區與商住樓,西南角為以電子產品銷售、服務為主的商住樓;隔紅旗路相對的是臨沂師范學院分校及新開發的高層住宅區和商場;隔沂蒙路相對的是多層住宅區,廣場東南角為桃園美食城、桃園商場及桃園超市;廣場南側為黃姑橋小區(多層)以及新開發的高層商住樓??傊瑥V場周圍分布有市民及旅游者感興趣的地點,可以解決衣、食、住、娛樂、健身等多種需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能吸引眾多的使用者。

2小環境分析

從平面圖中可以看到,人民廣場本身作為城市中的一個區域,其四周的綠化起到軟化邊緣的作用,使得廣場與周圍的區域之間存在一個富于柔性的自然過度,形成空間上交融和滲透的和緩的過度區。

廣場具有明顯的布局及視覺上的軸線關系,有較明顯的功能分區,每個區域有鮮明的標志物,使得每個區域具有較強的可識別性?!吧礁咚L”雕塑,無論從平面布局還是視覺關系與色彩,都具有明顯的形象特征,使之成為人民廣場附近較大區域范圍內一種方位感導向,成為該空間結構的暗示。本文所選擇分析的為包括該標志在內的節點A。A點位于廣場東西主軸上,西側為大型圓形集會廣場,東、北、西均為可進入式綠化(圖2)。

3典型節點

該節點平面如圖所示,其本身也可看為是一個大區域中的小區域。由于其所含元素的特異性使得該區域成為整個廣場大空間范圍內的典型小空間(圖3、4)。①領域性。美國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瑪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要等級”理論,他認為人類有5種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個階層。這5種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自尊需求指的是空間的私密性和歸屬感。相對于整個廣場而言,本區域屬于半公共空間。②使用活動分析。人類生來就有“湊熱鬧”的本性, 喜歡觀察別人也希望別人注意自己。使用活動或活動支持和允許這些活動發生的形體環境條件滿足了人們的這一要求,他們是相互影響和補充的兩個方面。

3.1活動類型分析

簡·格黑在《建筑物之間的城市生活》一書中,把城市空間的戶外活動按活動對形體環境條件與質量的依賴程度劃分為3個類型:必要性活動、選擇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圖5)。針對活動類型,筆者進行了調研與分類結果如表1。

3.2步行線路分析

人民廣場的地理位置是決定人流方向與大小的主要因素(圖6)。人的行為本身具有就近的天性,尤其在目的地可見并且障礙物可穿越時,必然會選擇最直接的線路。由于該節點位于幾個較大的商業服務與飲食娛樂之間,必然增加了該處的被穿越人次,從而使穿越該區的線路變的較為復雜(圖7、表2)

映最為直觀。通常情況下停駐時間的長短與環境質量的高低成正比。高質量的環境能吸引人的選擇活動,給人以良好的空間感受從而刺激人從私密環境走向開放的公共空間。研究人的停駐行為尤其有利于空間模式的創造和使用者取得感情上的認同和共識。

筆者通過對該節點調研可見,雕塑周圍A、B、C、D4塊草坪邊均設置可坐設施,在統計時間內A、B與雕塑東北的E點停駐行為使用頻率最高。仔細分析原因,發現此三處多有樹陰或陰影可遮陽。1、2、3、4的使用頻率不同也是同一個道理。停駐行為反映環境質量的直觀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圖8)。

3.4坐與座的分析

人們在選擇與人交往或長時間停駐時多選擇坐著的方式。坐姿利于人在交流中克服心理障礙,人們往往選擇坐姿來體味物質環境之美。當然,只有可以選擇坐姿的良好的物質環境才可以吸引人長時間停留。

通過對該節點座位使用情況的統計(圖9),仍是南側兩處的使用頻率較高。雙向座位人們選擇面對雕塑(即a、b、c、d方向)的比率為30%,有多數人選擇面對綠化——柔性的綠色空間的方向(即圖中A、B、C、D方向)。可以看到,物質環境的優劣不僅影響人們的行為模式,而且影響到人們的行為取向。如同自然界的向光性一樣,人類對于優良的物質空間環境也有潛在的趨向性。

4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4.1存在問題

4.1.1可停駐空間與該區域缺乏有機的過渡

各類公共空間之間應該是和緩、流暢的過渡。從總平面圖可見,廣場四周空間質量好的區域僅占據了廣場進深的1/5左右,人的步行本身具有就近的愿望,有一個例外就是遠處的空間環境質量優于近處。中心標志區與周邊柔性環境距離過遠且中間缺乏可停駐的綠色空間過度,自然會使得該空間使用活動較少。

4.1.2缺乏柔性邊界,場所

感有待提高過硬的硬化處理以及綠化處理上的不足使得該區域缺乏領域感、安全感和從屬感。整個廣場公共空間關系不明確,尺度過大且缺少明晰的邊界,因而無人問津。

4.2相關建議

我們知道,戶外活動的綜合景象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與影響,物質環境就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它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這些活動。自發性活動只有在外部條件適宜,天氣和場所具有吸引力的時候才會發生。戶外空間質量不理想,就必然限制了自發性活動的展開。而改善該區域白天使用活動的頻率及性質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它的小氣候——也就是它的微環境。因此,對于問題一,筆者建議進行景觀修正,將通往核心區域的路徑改為可遮蔭的綠色走廊以引導步行者的進入;對于問題二,筆者建議廣場周邊增加喬、灌木的種植,改善邊界柔性,增加廣場與周圍城市空間的柔性過渡。

5結語

建筑與空間的設計都是把“以人為本”作為準則的。公共空間的目的便在于吸引人們從私有地域向公共地域的過渡,它必然要求空間使人能夠看到正在發生的一切,使人有外出的借口與動機,使人有地方可走,有事可做。空間的利用頻率及人利用空間的方式直接反映了空間設計的成功與否。環境的良與否在于人的對話中被淋漓盡致的表現與表達,也只有經過與環境的對話方能感知環境得當與否。

筆者所做的分析一方面在于研究身邊熟睹之場所中人的行為與環境互為因果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通過分析發現問題,其一可以在以后的設計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其二也在力所能及的小尺度上為完善空間質量而努力。

參考文獻

篇6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患者各50例,具體如下: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8例、22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0歲,下限值45歲,年齡平均值(53.44±10.28)歲,其中升結腸癌17例,橫結腸癌10例,降結腸癌13例及乙狀結腸癌10例;I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40例;依據文化程度對其進行劃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6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3例,小學文化程度者21例。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6例、24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2歲,下限值47歲,年齡平均值(52.13±10.40)歲,其中升結腸癌18例,橫結腸癌12例,降結腸癌12例及乙狀結腸癌8例;I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8例;依據文化程度對其進行劃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5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4例,小學文化程度者21例。對比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及文化程度等各項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方法:實施圍術期傳統護理,包括術前腸道清潔,體征監測,術中配合及術后相關并發癥護理等。

觀察組方法:實施圍術期優質護理,主要措施為以下幾個方面:(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于疾病不了解,易產生不安、焦慮及抑郁的負面情緒,為此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方法、目的及相關配合事項,向患者分享手術成功案例,使之建立面對手術的信心。②腸道準備,清除患者?c腔內的異物,維持腸腔通暢、清潔,于術前1天采取肥皂水予以灌腸清潔處理。③血糖控制:于術前對患者的血糖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并依據具體情況予以降血糖藥物的維持治療,控制患者空腹血糖為6.0~8.0 mmol/L間,餐后2 h血糖為10.0 mmol/L左右,待血糖處于最佳值時行手術治療。④飲食干預:盡量為其攝入半流質的少渣食品,避免難消化、堅硬的辛辣食物攝入,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提高免疫力。

(2)術后護理:①切口護理:由于患者機體內血糖水平過高,故受感染的概率較常人高,醫護人員需嚴格依據無菌換藥規程對患者進行干預,加強傷口周圍的清潔,依據患者的血常規指標予以有效的抗感染藥物治療,可降低感染率,于此基礎上嚴密監控患者的血糖指標,并維持降血糖藥物的治療,消除誘發感染的因素。②營養干預:于術后早期應予以外源性熱量,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靜脈營養輸注或半流質食品的攝入,以此促進患者術后恢復。③術后心理干預:告知患者手術的成功性,并將恢復期間的注意事項向患者仔細講解,使得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不規范的術后行為對恢復情況造成影響,并依據患者的疼痛情況予以科學的鎮痛治療,可通過鎮痛泵輸注或鎮痛藥物的攝入治療,還可播放輕音樂,主動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量表(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方法

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量表(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為均數,并用t值檢驗,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核對,P

2 結果

觀察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SAS評分為(39.45±6.13)分,SDS評分為(38.79±5.58)分,切口愈合時間為(7.11±2.02)d,住院時間為(11.25±3.63)d,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為(3.25±0.69)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25±9.29)分,均較對照組具有顯著優勢(P

3 討論

篇7

Study to Result of Type B Hepatitis Detecting in Service Workers of Public Places in Kunming

WEI Cong

Control Disease Centre of Kunming City,Kunming 65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ze infect and immunity of type B hepatitis detecting in service workers of public places in Kunming,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phylactic immunity. Methods Report of type B hepatitis detecting were sampled in 2000,2004 and 2008 annum form control disease centre of Kunming,sample size was 1000 cases in every year,ratio of injection,immunity and unimmunity was contrasted. Results From 2000 to 2008,ratio of infection decreased from 12.4% to 8.4%,and ratio of immunity increases from 56.4% to 70.6% in type B hepatitis detecting in service workers of public place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in statistics. Conclusion Ratio of infecting type B hepatitis detecting had a tendency for decreasing but keep on a higher proportion in service workers of public places,the measure of epidemic prevention should be take in further.

[Key words] Type B hepatitis;Service workers;Public places;Infection;Immunity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經體液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在我國,攜帶乙肝病毒人員比率達到10%,部分具有傳染力。乙肝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傳染性疾病,近年來雖然免疫預防、治療等手段不斷進步,但仍存在大量的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每天接觸不同人群,對公共場所服務人員乙肝免疫狀況進行檢測對乙肝免疫預防及監控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抽樣調查了2000~2008年昆明市公共衛生場所服務人員的乙肝檢測報告,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1.1抽樣對象

本資料共抽樣選取我免疫室2000年度、2004年度、2008年度公共場所服務人員乙肝五項檢測報告各1000份,其中來自餐飲行業服務人員1360份,來自酒店業服務人員1120份,來自美容美發服務行業324人,其他公共場所服務人員196人;其中女1892人,男1108人,年齡19~42歲,平均28.4歲。

1.2檢測方法

所有檢測結果標本來源均為清晨空腹靜脈血,均經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得出,檢驗方法無差異。

1.3結果判定

乙肝五項化驗結果檢查依據下表判定:抗-HBs陽性,其余陰性,判定為具有免疫力;全部陰性,判定為無免疫力;其余判定為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數據為計數資料,統計學方法采用卡方分析,檢驗水準取α

2結果

2.1三年度檢測結果比較

具有免疫力者呈上升趨勢,乙型肝炎感染率及無免疫力者呈下降趨勢,見表1。

2.2不同行業比較

各行業感染率無顯著差異;美容美發業免疫率最高,餐飲業中無免疫率最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乙肝是對人類危害較大的傳染性疾病,中國是乙肝感染率較高國家,感染率一直維持在很高的水平[3]。乙型肝炎危害極大,嚴重影響感染者的生活質量,加重家庭及社會負擔。乙型肝炎的預防及治療,一直是預防及臨床醫療的工作重點;建國以后,隨著衛生防御機制的健全,乙型肝炎的感染及傳播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伴隨社會生活結構及經濟結構的變化,乙型肝炎的傳播、防疫出項新的特點。公共服務行業人員是特殊群體,接觸的人群復雜,流動性大,如果該群體出現具有傳染性的病毒攜帶者,容易造成感染擴散;經濟發達地區的一項調查表明,該人群的乙肝感染率維持在6%以上[2]。在我市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市的感染率高于經濟發達地區,但近年來持續下降,感染率2008年已經下降到8%左右。在行業比較中,各行業之間感染率并無明顯差異;美容美發行業并未表現出與既往研究感染率高于其他行業的結果[3],可能與該行業人群的衛生防疫意識增高有關,因為在該行業中,免疫人群的比例最高。近年來的研究在餐飲行業從業人員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較高,也可能造成疾病傳播,值得關注[4,5]。近年來對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臨床診斷及治療,大規模的普查活動及多地區的聯合評估報告非常之少,可能也從側面反映了對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的結構變化,其可能對乙肝的防疫造成影響。本次對昆明市公共服務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在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感染率仍較高,仍需要大力防控,同時仍有大量的非免疫人群存在。加強預防接種工作,也是防疫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曉軍,張榮珍,胡苑笙,等. 我國病毒性肝炎流行現狀研究[J]. 疾病監測,2004,19(8):290-291.

[2] 蔡梅英,舒桂梅,陳義忠. 廣州東山區公共服務人員攜帶HBsAg調查[J]. 中國熱帶醫學,2007,7(4):637-638.

[3] 馮鐵建,何建凡,段立華. 深圳市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病毒性肝炎和性傳播疾病的血清流行病學監測[J]. 中國公共衛生,1999,15(6):482- 483.

篇8

肝膽管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 在臨床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黃疸、下胸部疼痛以及肩部疼痛等癥狀, 患者發病后, 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往往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 比如低蛋白血癥、慢性膽管炎、貧血、膽汁性肝硬化等[1], 加大治療難度。臨床上在治療肝膽管結石時, 比較常用的是手術療法, 但是復發率和殘石率較高, 治療效果差, 不利于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因此, 本文重點探討了不同膽腸內引流手術在肝膽管結石治療中的運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2年5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肝膽管結石患者6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齡26~66歲, 平均年齡(38.11±9.35)歲, 其中6例合并左右肝管結石, 8例合并右肝管結石, 11例合并膽囊結石, 5例合并左肝管結石;觀察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齡27~68歲, 平均年齡(39.04±9.54)歲, 其中5例合并左右肝管結石, 9例合并右肝管結石, 10例合并膽囊結石, 6例合并左肝管結石。兩組患者病情、性別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采用不同膽腸內引流手術。給予對照組膽總管十二指腸側吻合術治療, 即在膽總管上段1 cm處, 對十二指腸進行吻合, 吻合深度控制在2.1 cm左右;而觀察組則運用間置空腸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治療, 具體操作如下:在十二指腸邊緣處將膽總管切斷, 于十二指腸懸韌帶下20 cm處進行吻合, 將遠端封閉, 距離約為11~16 cm, 同時吻合后端側, 距吻合口50 cm處, 將空腔切斷, 吻合十二指腸懸韌帶下20 cm近端處的空腔與遠端, 并將十二指腸間置與中點的空腔部位選定為第三吻合口, 寬度控制在2 cm左右。

1. 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上在評價治療效果時, 主要依據以下3個標準:優: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良:黃疸、寒戰發熱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存在輕微疼痛癥狀, 生命體征基本正常;差:上腹部疼痛、黃疸等臨床癥狀沒有出現任何變化, 甚至病情越來越嚴重。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 觀察組的30例肝膽管結石患者, 優28例, 良2例, 差0例, 治療優良率為100.00%;而對照組的30例肝膽管結石患者, 優12例, 良8例, 差10例, 治療優良率為66.67%,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 我國肝膽管結石患者的人數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并且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 由于該病具有病程長、治愈難度大以及復發率高等特點, 不僅威脅患者的人體健康,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在對肝膽管結石患者進行治療時, 手術是比較常用的方法, 但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 從而會引起病理和生理的改變, 會對肝臟和全身都危害極大, 一旦手術失敗, 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大損傷。另外, 在對患者進行手術之后, 還會有一定的殘石率以及復發率, 雖然及時給予膽腸內引流手術, 但是出現膽道感染的幾率較高, 同時也容易加重梗阻現象, 治療效果較差。反之, 如果在肝膽管結石手術中, 徹底清除掉結石, 然后再行膽腸內引流術, 不僅不容易出現膽道感染, 還會減輕患者疼痛, 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研究資料表明, 膽腸內引流術是治療肝膽管結石比較有效的一種措施, 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在切開整形后將擴張導致的膽流淤帶解除, 避免炎癥再次復發, 同時對結石的生長進行抑制,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2]。但是臨床上行膽腸內引流手術時, 應該對適應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并將清除病灶和接觸梗塞作為基本前提, 不可隨意亂用, 以確保治療效果。此外, 膽腸內引流手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預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治療費用少以及治療效果好等優點, 更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3, 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高、殘石率低, 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膽腸內引流是確保實現膽道通暢引流的重要技術手段, 而臨床上運用間置空腸膽總管十二脂腸吻合術治療肝膽管結石, 不僅操作簡單、創傷小、不良反應小, 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具有一定的推廣和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謝曉. 膽腸內引流手術在肝膽管結石治療中應用.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9(4):194.

[2] , 姚厚山, 胡志前. 膽腸內引流術在肝膽管結石治療中的應用評價.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1, 23(3):185-186.

篇9

ERCP技術在治療肝外膽管結石中的地位是公認的(1)。但即使在專家級別的內鏡醫師手中,ERCP仍然有其固有的手術風險(2)?;颊呦澜馄式Y構改變增加操作難度,降低成功率 ,并發癥增加。膽腸吻合術后病人消化道結構改變,并發肝外膽管結石時行ERCP取石,操作有自身特點,在經驗不足操作者中成功率低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我院應用ERCP技術成功治療5例膽腸吻合術后肝外膽管結石病人,探索了一些技術技巧 ,取得一定經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膽腸吻合術后肝外膽管結石病例5例,均為男性。年齡52-72歲,5例均為膽腸吻合術后肝外膽管結石病人 。入院癥狀為上腹痛,發熱,黃疸,化驗檢查提示膽管梗阻,經CT證實為肝外膽管結石,臨床診斷:肝外膽管結石,膽道感染。

1.2 器械 用Olympus公司TJF-260型電子十二指腸鏡、普通胃鏡以及其相關治療附屬設備,選用Boston公司黃斑馬導絲,鼻膽管采用Boston公司鼻膽管套具。

1.3 治療方法:常規ERCP取石術前準備。術前肌注安定10毫克, 654-2 10毫克,左側臥位,插入十二指腸鏡或前視鏡,過幽門找到膽腸吻合口,由于膽腸吻合術后吻合口位置變異較大,此處需耐心、細致尋找膽腸吻合口。以切開刀或取石網籃進行插管,造影,以取石網籃或取石球囊取石,取石后予以造影,充盈缺損消失,常規留置ENBD引流,術后觀察3-4天,無并發癥,拔ENBD引流管,出院。

2 結果

全部患者均為一次性取石成功,術后癥狀體征明顯好轉,化驗檢查恢復,24小時后進食水,3天左右拔除鼻膽引流管。無出血,穿孔,胰腺炎,膽道感染等并發癥。

3 討論

膽腸吻合術后期主要并發癥結石結石復發,膽腸吻合口狹窄或肝內膽管狹窄、膽汁引流不暢、膽汁淤積等是膽道感染和產生結石的誘因(3)。膽腸吻合術經典方式為ROUX-EN-Y式手術,手術改變了消化道局部解剖結構,術后膽腸吻合口無結構,但因有較長輸入袢此部分病人并發膽管結石及膽道感染幾率較低,而另一部分膽腸吻合術將肝外膽管與十二指腸上段吻合,此種手術后因解剖結構關系容易招致反復膽道感染并發肝外膽管結石(4)。本組病例患者均為肝外膽管與十二指腸上段吻合術后并發肝外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者常規行ERCP取石療效好,成功率高,并發癥低,操作技術成熟,而膽腸吻合術后ERCP因消化道解剖結構改變,在ERCP術前評估,術中操作中有其自身特點,現總結如下:1.尋找困難,本組患者應用前視鏡或十二指腸側視鏡操作均遇到尋找困難,分析原因與消化道解剖結構改變,無典型十二指腸結構相關。尋找吻合口時要耐心仔細,注意膽汁流出方位,注意吻合口處有氣泡涌出均有助于找到吻合口。2.吻合口無括約肌,均無需行括約肌切開,插管較容易??捎们虚_刀,取石網籃插管,插管困難時可用取石球囊帶導絲引導插管。3.解剖結構改變,取石時無法使用常規右旋-推鏡手法順應膽管軸向取石,更需注意取石手法,取石順序遵循先下后上,先小后大原則。4.使用前視鏡時因無抬鉗器,注意術者與助手的配合,防止導絲脫出及鼻膽管脫出。5.本組病例均未行括約肌切開,未行吻合口擴張,與吻合口無括約肌,原吻合手術時吻合口預留較大有關。6.并發癥,本組病人未見出血,穿孔,胰腺炎,膽道感染等并發癥。分析原因可能與吻合口無括約肌,無需行括約肌切開,穿孔及出血幾率減低。未經胰管開口操作,胰管未顯影,未發生術后胰腺炎。未發生膽道感染可能與無結石殘留,吻合口無括約肌,吻合口較大腸內容物可自由進出膽管有關。

總之膽腸吻合術后ERCP有自身特點、難點,但做好術前評估,術中仔細操作,膽腸吻合術后ERCP也是可以完成的,本組5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而且有并發癥低的特點。但本組病例較少,尚缺乏大樣本資料比較其與普通ERCP取石術在成功率,并發癥方面的異同,而且本組病例均為肝外膽管與十二指腸上段吻合術后并發肝外膽管結石,對于經典ROUX-EN-Y式膽腸吻合術能否行ERCP診治無研究,在這方面還需完善。

參考文獻:

[1] 高級消化內鏡:ERCP/(美) 科滕(cotton ,P.),(美)梁 (Leung,J.)著;宛新建譯.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1 ISBN 978-7-5478-0015-7

篇10

概論:先天性巨結腸,屬于消化道發育畸形疾病。主要是母體懷孕早期病毒感染,引發代謝紊亂或中毒狀態,造成胎兒胃腸壁肌間神經叢的神經節細胞減少或缺失所致,邳遺傳性,男性多女性。臨床表現:生后24-46小時無胎便排出或只有少量,長期便秘且愈頑固,通過回流灌腸、服用瀉藥促進通便;時有嘔吐,次數不定;腹脹明顯,甚至脹得腹壁發亮、靜脈怒張,可看到胃腸蠕動情況;左下腹可觸到糞石塊物。腹部X線檢查部分結腸異常擴大,腸內有多量氣體和糞便。我科在2012年1月――2012年11月期間,共收治56例新生兒期先天性巨結腸患兒,通過手術治療護理均獲滿意效果,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共收治先天性巨結腸患兒56例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兒35例,女性患兒21例;年齡2個月-2歲,平均年齡(5.6±1.2)月.均有腹脹,伴有嘔吐42例,伴有便秘46例、觸及腹部糞石塊32例。生后24-46h無胎便排出43例,39例每3-4天,需用開塞露后排便,16例需用生理鹽水回流灌腸促進排便。

2護理措施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心理護理患兒長時間不排便或排便困難,在檢查治療中易哭鬧,造成家長情緒焦慮緊張,為緩解狀態,醫護人員要耐心向家長宣教先天性巨結腸有關醫學常識,說明術前、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本院手術根治疾病成功范例,消除家長恐懼和緊張感。醫處置時,護士用熟練技術可親的面容、溫和語言,減輕患兒及家長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

2.1.2術前飲食護理患兒因長期便秘及腹脹引起身體素質差,營養不良,易患貧血、低蛋白血癥,術前補充營養來提高其抗感染能力。多飲高蛋白,高維生素食品,鼓勵母乳喂養,嚴重營養不良的患兒,可采用靜脈途徑改善其營養狀況,必要時輸血漿,提高患兒對手術耐受力。

2.1.3術前常規檢查心電、肝功能、血常規檢查、腹部B超、尿便常規、x線檢查、血漿蛋白及血清電解質含量等。低蛋白血癥或貧血應予糾正。必要時輸全血或血漿。

2.1.4腸道準備清潔灌腸,排出積糞,術前每天1次,用1%生理鹽水清潔灌腸,灌腸液溫度應為37℃-41℃度為最佳,灌入量每次為100ml/kg。插管前要用石蠟油食指和中指,然后塞入擴肛2分,插管應輕柔,忌暴力操作,防止損傷腸壁,應有節律性按摩腹部,分散患兒注意力,避免哭鬧,減輕腹壓。根據病變腸管長度,決定插入深度,一般超過痙攣狹窄段3-4cm灌腸間。灌腸灌入量和灌出量相等,盡量不讓灌洗液滯留結腸內,反復灌洗,直至澄清為止。觀察流出量的顏色,有血性液體流出,立即停止灌腸。此外,為防止患兒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嘔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術前需禁食水,嬰幼兒需禁食4-6h,兒童禁食6-8h,必要時行胃腸減壓。

2.2術中護理手術時,室溫26-28℃,濕度55%-60%,患兒入室后,給保溫,防止患兒出現低體溫。術中輸液時,要無菌操作,輸液速度適當,不易過快或過慢,輸速過快,引起患兒心力衰竭,過慢達不到藥效。此外,患兒對物耐受性較差,術中變化快,護士術中嚴密觀察患兒病情,發生異常情況,需立刻配合醫生搶救。

2.3術后護理

2.3.1病情觀察采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出現窒息,如發現患兒呼吸困難應使用呼吸機,保持患兒呼吸暢通。嚴密觀察心率、呼吸、體溫、血壓及尿量肛滲血滲液情況,發生異常情況,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2.3.2基本護理保持室內新鮮空氣,保持室內的溫度,一般在25-28℃,注意保溫,一般采用熱水袋進行保溫,對于低天35.5℃低溫體兒應采用保溫箱進行保溫。由于術后禁食,胃腸減壓患兒體液流失多,容易致水、電解質紊亂,糾正水電解失調。術后排氣后可開始進流質,量為平常1/3,逐漸過渡由半流質飲食過渡正常飲食。

2.3.3胃腸減壓及引流管護理術后易腹脹,實施胃腸減壓。觀察抽出物的顏色、性狀,準確記錄抽出的液量,腸蠕動恢復正常、排氣、排便后,可將拔除胃管。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氣味,詳細記錄,妥善固定好引流管,每日更換引流袋及尿袋,并對留置尿管尿道外口定期消毒,記錄尿的顏色和量。

2.3.4肛周皮膚護理術后幾天內患兒排便稀,而且排便次數多,易導致肛周部位皮膚紅腫及糜爛等,為防止肛周部位皮膚感染,每天用0.5%的碘伏擦洗肛周部位,保持肛周皮膚的清潔干燥。

2.3.5并發癥預防護理術后常見并發癥有小腸結腸炎、鞘內結腸假性梗阻等。如果患兒術后4-7d左右患兒出現進行性腹脹、排氣、停止排便,同時伴有嘔吐、惡心等癥狀,提示鞘內結腸假性梗阻癥狀,發現及時采取禁食、排氣治療、保留肛管等方法,緩解病情,若不及時治療,可繼發小腸結腸炎。

2.3.6出院指導指導家長學會擴肛及指檢方法。出院后術后15d需開始擴肛,每天10min/次,要持續3-6個月。易飲消化的高維素的食品,保持大便通暢,出院后需定期回醫院復查。

3小結

為確保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手術成功率,術前、中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術后護理得當,可減少繼發癥。因此,強化護理人員,對患兒心理護理、肛周護理、胃腸減壓護理、營養支持及健康宣教的工作意識,采用適宜的技巧交流和方法,可促進患兒早日康復,使疾病得到良性轉歸。

篇11

1.炭化時間快:炭化時間縮短至4—8個小時。

2.環保:在整個炭化過程中無煙無味無污染。

3.炭化成品成色高:整個炭化過程中不使用電源,不會出現夾生料或者炭化過度現象。

4.炭化成本:比傳統工藝炭化成本幾乎不用花錢。

5.應用范圍廣:可將自然界中多達300多種農作物可燃物和機制炭成型棒進行迅速炭化。

6.炭化溫度高:可達500℃—1200℃。

市場分析

因機制木炭應用范圍廣,因此每年市場需求量都十分龐大,約6000萬噸,而且最近三年還在以每年增幅17%的速度增加。國內生產機制木炭主要原材料都是秸稈,在此過程中秸稈炭化十分重要,傳統的炭化過程都是用土窯、炭化爐、炭化池、地面碼堆法炭化,其普遍存在炭化時間長,炭化過程不完全,容易產生夾生料,或者炭化過度變成灰,而且對周邊環境有污染。而本項目可以改變市場現狀,不僅可以確保100%秸稈炭化成秸稈炭,而且沒有任何污染。目前該項目已經在江蘇、浙江等地應用,產品頗受當地市場歡迎。

投資條件

炭化罐分為2罐、3罐、4罐、5罐等組合式一體化設備,價格分別為2.8萬元、3.8萬元、4.8萬元和5.8萬元不等。

以2罐炭化設備為例,投資者只需要投入3.5萬元即可,其中設備投入2.8萬元,流動資金約7000元,一個人每天可炭化1.5噸,可制成約2噸機制木炭。

效益估算

目前加工一噸成品木炭成本大約1500—2200元,市場銷售價約3800—4200元/噸。若投資者每天按生產一噸計算,每月可獲純利潤3—5萬元左右。

篇12

1.秸稈顆粒燃料的特點:顆粒燃料是在常溫條件下利用壓輥和環模對木屑、秸稈等原料進行擠壓而造成的。原料的密度一般為1100千克/立方米左右,成型后的顆粒密度大于1100千克/立方米,輸送、儲存極方便,同時,其燃料性能大為改善。

2.秸稈顆粒燃料的用途: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燃燒利用率高,便于儲存。生物質工業鍋爐;作為工業鍋爐的主要燃料,替代燃煤,解決環境污染。發電:可作為火力發電的燃料。

市場分析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 能源供應主要依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資源的有限性及其開發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生態造成的巨大壓力,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領域的一個緊迫課題。

另外,我國每年產生廢舊秸稈60―80億噸,其中大部分都被焚燒浪費,而本項目將這些廢物充分利用起來,并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具有廣闊的投資空間。

投資條件及效益估算

篇13

技術分析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唯有其技術的不斷更新,方能使其發揮優勢,不斷開拓市場。目前生物燃料生產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法主要有水解發酵、氣化發酵、氣化催化合成和熱解。雖然這些技術現在都還處在實驗階段,但是近年來各國及各大企業都投入巨資研發,成果不斷。

我國擁有豐富的纖維素資源。據估算,我國每年生產的農作物秸稈、谷糠和餅粕的總產量高達7.8 億噸以上,其中玉米秸稈占3.3億噸(占總量的42.4%)、小麥秸稈占1.5億噸(占19.7%),而稻草秸稈占1.2億噸(占15.3%),此三類纖維素占全國總纖維素產量的77.4%以上。不過,目前大量的秸稈主要被用于生物質直燃發電,燃燒轉換效率并不高。由于缺乏成熟的秸稈制備燃料乙醇技術,纖維素制備乙醇的轉化成本偏高。一旦該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無論從單位秸稈生產出產品的熱值還是產品的價值計算,都將構成生物質直燃發電的有力競爭對手。

纖維素乙醇所應用的技術主要是水解發酵技術,該技術首先采用弱酸、弱堿或者酶水解原材料,破壞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使其轉化成為C5、C6糖類。這些糖類再進一步發酵成為酒精。

纖維素乙醇技術的優點是以熱水和酶作為基礎,流程簡單,碳排放明顯低于其他生物燃料技術。全程不需要高溫高壓。纖維素預處理階段基本就能將纖維素全部水解,而不能處理的木質素也可以通過分離燃燒產生能源。當然它也有其缺點,比如預處理成本比較高、產率較低等等?,F在各主要公司的研究團隊和相關科研機構都加大了對預處理過程及新型水解酶和酵母的研發力度,使該技術的發展充滿機會。帝斯曼公司于2010年6月28日宣布研發出新型的酵母技術,據稱能將水解和發酵效率提高一倍。

市場分析

第二代生物燃料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國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生產?,F在國內主要的生物燃料公司,包括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天冠集團、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龍江華潤酒精有限公司,都屬于第一代生物燃料企業。但是隨著近年來糧食價格不斷攀升以及中國政府引導發展非糧生物燃料政策的出臺,這些企業在積極研發下一代生物燃料技術。08年以來,重點發展的非糧燃料企業多采用1.5代生物燃料技術,原料主要采用木薯(華南)、甘薯(華中、西南)與甜高粱(華北、華東)等作物。隨著近年來薯類成本上升較多,薯類制備生物乙醇能否維持盈利也是該產業的一大疑問。

中國參與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研發的只有河南天冠集團等少數幾家企業,但運營規模還非常小,諾維信公司已經同中糧集團和中石化開展合作,研究纖維素乙醇。2008年,美國纖維素乙醇的成本為約2到4美元每加侖(3.6-7.2人民幣/升)。第一代乙醇工廠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的成本約為每加侖1.5美元(2.7人民幣/升),但加上稅收和分銷支出,其價格比燃氣價格更高。纖維乙醇的價格必須通過可行的技術達到降低目的。

技術發展及市場競爭

由于整個行業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偏小,因而沒有激烈的市場競爭。先期進入的企業一旦確立了技術優勢,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隨著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和新進入企業增多,預計未來技術進步的步伐會越來越快。

替代品的威脅

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生物燃料的重要性會隨著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儲量減少和價格攀升逐步增強。然而,由于目前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技術尚不成熟,生物燃料也受到包括生物質直燃發電、太陽能、風能、水電在內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威脅。不過,在可預計的未來,生物燃料有望憑借其能夠兼容現有汽油機、柴油機、能與汽油、柴油摻雜使用而且能量密度高、蓄能方便等優勢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穩定的銷售模式

在中國,生物燃料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兩個組成部分。生物乙醇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是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而生物柴油市場因為規模小,目前的主流渠道是廠家直供輔以民營加油站。由于生物乙醇的售價是與成品油聯動的,收購價格也按發改委相關文件執行,因此受渠道議價能力影響不大。但生物柴油市場由于沒有相關文件指導,生產、供應量偏小,客戶分散,市場渠道尚不穩定。有待政府更進一步的指導和扶持來實現常規化和穩定化。

原料供應分散且不足

足量、穩定的原料供應才能支持生物燃料的快速發展。以中國纖維素乙醇為例。纖維素乙醇主要以農林廢料為原料。據中國農業部統計,全國每年秸稈等農業廢料產量在7億噸以上,但去除農民焚燒填埋和生物質直燃消耗等去處,僅剩余3億噸以上。目前中國國內沒有統一的秸稈供應商,主要依賴于生物燃料企業自己從農民和大型農場所在地收購,這也增加了秸稈收購和儲運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洛川县| 宿迁市| 东乌珠穆沁旗| 根河市| 岳池县| 合作市| 聂拉木县| 三亚市| 赣州市| 贡觉县| 南江县| 松阳县| 五峰| 富蕴县| 淮阳县| 兰考县| 漾濞| 荔波县| 句容市| 五家渠市| 濮阳县| 桃园市| 全椒县| 望江县| 中山市| 鄢陵县| 洛阳市| 龙井市| 桂东县| 田东县| 南华县| 沅陵县| 韶山市| 高安市| 察哈| 峨山| 博野县| 张北县| 临猗县|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