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鋼材市場風險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非對稱信息下鋼材市場融資風險應對策略
篇2
(2)企業的形態。是指企業屬于哪一類的企業,一般分為:橄欖型企業形態、均衡型企業形態、啞鈴型企業形態、3+3型企業形態。橄欖型企業擁有龐大的生產制造系統,自己一般不具備新產品研究和開發能力,也沒有營銷功能或部門,甚至銷售能力都很弱。幾乎沒有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屬三流企業。均衡型企業擁有龐大的生產制造系統,而且具有比較強大的新產品研究和開發能力和部門,而且還有比較強大的營銷能力和銷售網絡和自己獨立的產品品牌,有一定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但還有風險存在,屬二流企業,啞鈴型企業主要的工作重點和內容集中在研究新的技術、建立新的標準、開發新的產品,并轉讓新技術。由于幾乎不存在龐大的生產制造系統,它提高了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屬一流企業。3+3型企業主要從事無形產品的交易和服務,如軟件開發、圖紙設計、技術標準、法律顧問、管理咨詢和信息服務等。這類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企業所得利潤率,以及對知識產權、技術專利的擁有程度和品牌的知名度,甚至對某些行業的市場壟斷性,都是其他類型的企業很難達到的,屬超一流企業。
(3)企業生產系統型態。選擇什么樣的生產線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問題和企業的管理模式。
2產業鏈分析。產業鏈的本質是用于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它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企業要分析自身在產業鏈中的環節,如鋼鐵廠,它的上游企業是鐵礦、焦炭廠、鐵精粉廠,它的下游是房地產、汽車、船舶、鐵路等行業。預測鋼材的生產和銷售狀況,先要看上游企業的產量和價格,再看下游企業的消化效果。
二、宏觀環境分析
1國內外宏觀經濟情況。2007年,經濟形勢普遍較好,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1.4%。2008年12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前3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前3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CPI上漲7.0%,其中9月CPI上漲4.6%,連續5個月出現回落。從GDP的增長情況來看,1季度是10.6%,上半年是10.4%,前3季度9.9%,呈現非常明顯的加速下降趨勢,而第3季度更是下降到只有9%。在“保增長”已經成為宏調經濟主要目標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會不斷出臺,如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以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減稅等財政政策,將努力擴大內需市場。宏觀經濟的增長情況,影響某個行業,從而影響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經營狀況,因此,宏觀經濟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
2國家政策的出臺。如國家鋼材關稅的調整,2008年鋼材出口退稅調整政策的公布,根據財政部關稅調整通知,自2008年元月1日起,焦炭、生鐵、普碳鋼坯等產品出口將實施25%的暫定關稅;鐵合金產品將加征20%關稅;不銹鋼、合金鋼坯錠等初級產品實施15%關稅;鋼材產品中,螺紋鋼、普通線材、普通棒材、窄帶鋼、焊管等產品加征15%關稅;大中型材維持10%關稅;熱軋板材包括熱卷和中厚板繼續保持5%稅率;冷軋等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有5%退稅。在目前國際市場對我國鋼材出口著力打壓,國內輿論日漸關注鋼鐵生產的環保問題的時候,出臺這樣的鋼材出口關稅調整政策,無疑是具有政策指導意義。只有吃透其中的深意,才能把握政策動向,規避貿易風險,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三、市場分析
1需求狀況分析。從市場產品結構的需求,分為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以及它們所包含的各種產品種類的需求量。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針對的客戶群,如手機分為簡單手機、音樂手機、智能手機;音樂手機又分為不同檔次的幾類,有1000元以下的、1000-2000元的、2001-3000元的、3001-4000元的、5000元以的幾類,分為不同的客戶群,從調查可以發現不同客戶群所占的比例均值約為3.3%、39.5%、41.2%、14.3%,方差分別為:0.62%、4.23%、4.63%、3%,從而可以按比例投資各種類型的手機,從而賺取最高利潤。
2供給狀況分析。生產每種產品都需要考慮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狀況是否達到平衡。根據市場需求狀況,調整市場供給。
3銷售狀況分析。根據銷售狀況驗證供給量是否適度。調整供給量,取得最佳利潤。
4價格狀況分析。現有的價格與生產成本、市場需求、市場競爭有關。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就高;反之,價格就低。市場競爭越強,價格會越低;產品占壟斷地位,價格會高。取得好的銷售業績,定好價格是關鍵。
5市場競爭分析
(1)市場競爭中所占地位及發展趨勢。市場競爭主要了解所研究企業所占的企業排名,行業前8名市場占有率及發展趨勢,研究企業市場所占份額。2001年全行業最大的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46.25%。根據《鋼鐵產業政策》,到2010年,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應至少占全國產量50%,而在2006年這個比重卻下降到34.66%,降低了11.59個百分點。全國70家大中型鋼廠,我們把小型鋼廠產量忽略不計,在粗鋼的產量上中型鋼廠達50~65%,算出60家中型鋼廠每家所占比率約8.3~10.8%。
(2)價值鏈分析。“價值鏈”這一概念,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中是無處不在的,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行業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之間也存在著價值鏈聯結。價值鏈上的每一項價值活動都會對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而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競爭力,就要做好價值鏈中各環節的工作,并協調好各環節的關系。
(3)行業生命周期分析。鋼鐵業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一般分成四個階段:一是“低成本、低鋼價”階段,這是一個走向復蘇的過渡期;二是“低成本、高鋼價”階段,這是行業成長性最好的時期,是“真金白銀”的利潤收獲期;三是“高成本、高鋼價”階段,這個時期“雙高”互推,行業得利是所謂的“紙面富貴”的特征。看上去大進大出,市場規模十分龐大,但真實的收益空間不斷收窄,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這個階段如果不控制風險,到了“高成本、低鋼價”的第四階段,那就必然帶來“大起大落”,嚴重損傷行業正常運行的內在“機理”。
四、行業風險分析
縱觀上述風險產生的環節,我們把企業風險細分為: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與宏觀經濟形勢的好壞有關。宏觀經濟形勢好,會帶動企業向高利潤發展,宏觀形勢不好,帶動企業利潤降低。
2政策風險。政策對自己有利,利潤會提高;政策對自己不利,利潤會下降。甚至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發展。
3企業內部管理風險。企業要明確自己在產業鏈中的環節,研究上游和下游產業鏈的供給和消化情況;了解自己產品的種類及在市場中的需求狀況,開發新產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明確企業的形態,向高一級的形態發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明確自身內部的價值鏈,在抓好每個環節的基礎上,協調好整個價值鏈的關系,優化價值鏈,使企業朝精益化發展,處理好內部領導與職工的分配關系,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如果上面幾點做得不好,都會帶來投資風險。
4市場風險
(1)供給風險。原材料的提價、減價,影響企業的利潤。作調查分析,所研究企業上游產業鏈的供給情況,并調查整個市場供給量及自己在供給量中所占的比例。盲目生產會出現供不應求的風險。
(2)需求風險。國外、國內需求市場的變化,產量同比上升與下降同市場的需求成正比。
(3)價格風險。同質量的產品價格與其他競爭者的價格偏差不大,風險較小;若比其他競爭者價格偏高很多。風險就增大了。
五、投資風險預測方法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投資風險的預測要調查以下數據:宏觀經濟增長情況的數據、政策動向、高端產品與低端產品在市場供給、需求情況的數據、價格與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關系數據、相互競爭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我們用概率統計中的均值與方差方法和同比、環比的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出企業存在哪一方面的風險?怎樣投資以減小風險,獲得最高利潤?下面就以2009年鋼材企業投資風險預測為例。
1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風險分析。隨著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華爾街金融風暴,進而金融危機蔓延全世界。我國的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出口市場的萎縮,國內房地產業的銷售量出現大幅萎縮,商品房銷售萎縮50%。汽車、船舶、集裝箱銷售也有一定量的萎縮,帶來鋼材銷售量的下降。
粗鋼、鋼材均呈負增長,出口進一步萎縮。去年9月份國內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3755、3961、459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6.1%、9.1%、5.5%,為2000年以來首次三者均呈負增長。出口:9月我國鋼材出口667萬噸,雖然同比增加223萬噸,合增幅50.23%,但環比下降102萬噸降幅13.26%。9月國內外價格差還處于高位,此時出口的下降進一步顯示出國外需求的疲軟。從10月、11月的情況來看,國內鋼鐵企業也在加緊限產,國內鋼材出口的難度加大、利潤空間變窄。
去年4月份粗鋼出口量達到844.4萬噸的歷史高點后逐月回落,鋼材出口在10月份和11月份連續兩個月出現同比下降。2008年我國鋼鐵產品出口量將減少2000萬噸左右,其中,長材減少800多萬噸,板帶材減少400萬噸,管材減少400萬噸。另外,鋼坯也會大幅減少。目前,淘汰落后鋼鐵產能工作取得較大進展,11月份粗鋼產量日產水平132.3萬噸,比10月份下降了6.15萬噸。
2供給風險分析。原料如鐵礦石、焦炭價格下跌。截至2008年11月4日,河北遷安國產66%鐵精粉含稅價格為760元/噸左右,較年內最高價格下跌850元/噸,跌幅53%;天津港63.5%的印度鐵礦石540元/噸,較年內最高價格下跌1030元/噸,跌幅66%;山西河津二級冶金焦價格1300元/噸,較年內最高價格下跌1700元/噸,跌幅為56%。目前,我國以30%原礦生產的鐵精粉成本大概在450元/噸,按目前鐵精粉的價格計算仍有40%左右的利潤,遠高于鋼鐵行業及其他用鋼行業,在目前周期向下的背景下,鐵礦石的高盈利是難以維持的,仍有一定下跌空間。而焦煤焦炭價格仍然倒掛,雖然目前焦炭行業已經陷入全行業虧損,但焦炭價格并未到達底線。
3需求風險分析。國家4萬億投資對我國鋼市的影響較大,將提升國內鋼材的需求量。
(1)建設保障性安居工作。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政策總體對鋼材中建筑鋼材影響較大。建筑鋼材的需求會有明顯的增加。由于中型鋼鐵公司建材長材比例較大,因此,在這一輪投資中受益會更大。
(2)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當然和住房分不開,包括農村的住房、公路、電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建設都和鋼材分不開,建設住房肯定要用到螺紋鋼、公路的橋梁要用到橋梁用鋼、電網建設要用到線材和一部分型材。鋼筋、水泥等建材,特別是鋼材都可以從中受益,住房保障其實拉動力是很強的。
(3)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帶動鋼鐵行業中的線材、橋梁用鋼及鐵路建設中軌枕的型材等。
(4)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預計需要消耗鋼材3700萬噸、水泥3.7億噸、木材2000萬方、標準磚2100億塊,是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相關行業的巨大商機。
(5)工程機械行業直接受益。工程機械受益最直接,是作為除了房產之外最大的拉動鋼材需求的行業,其直接受益也等于鋼鐵行業從中受益。
(6)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大型機械設備的出口,將給鋼鐵行業帶來一個新的契機。
綜上所述,此次政策的實施,國家采取“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十六字方針,加強民生工程、重點工程、特別是加快高鐵、鐵路干線、高速鐵路網、城鄉電網建設改造,以及災后重建、廉租房、經濟房、大型水利工程、核電站建設、污水處理項目等,將積極有效地促進建筑鋼材、型材、彩涂板等鋼材的有效需求,有利于鋼材價格的回穩,促進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
(7)20—55歲人群為潛在的主要購房者。而30—55歲人群是主要的儲蓄者,擁有大部分的社會財富,他們是購房的-核心人群。若30—55歲人群中,10%的人在2008年買房,依照2005年人均住房面積25.1平方米,將有11億平方米的住房需求,遠高于6.06億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積,這其中還未包括對商鋪,寫字樓等其他物業的需求。由于人口紅利的存在,導致2008、2009年商品房需求依然強烈。房產是鋼材產業鏈的下游產業鏈,商品房的需求會帶動建筑鋼材的需求。
(8)2007年,汽車銷量達到880萬,同比上年增長22%,其中,家庭轎車占45%左右,普及率達到每百戶家庭3.4輛。2008年前9個月,汽車銷量648萬,同比增長13%。這個水平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高生活質量的渴望將會驅使家庭轎車在未來5年內快速發展,預計到2012年,家庭轎車的銷量將突破800萬輛。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家用汽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價格風險分析。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鋼材出口銳減。2008年8月建筑鋼材價格直線下降(如下圖),同年11月建筑鋼材市場價格震蕩調整,上海、杭州等華東地區價格有上漲態勢,但很快又進入下跌的通道。北方市場在資源陸續補充后,價格一直在下調中。截至11月]4日,國內10個重點城市~25mm螺紋鋼平均價格3554元(噸價,下同),比上周同期跌99元,比上月同期上漲1元,比5月14日歷史最高點5664元下跌了2110元。其中,杭州、武漢比上周上漲150元和20元;國內10個重點城市6.5mm高線平均價格35t4元,比上周跌99元,比上月同期漲85元,比6月12日歷史最高點5997元下跌了2483元。上海、杭州市場價格較上周上漲80元。此時價格應是鋼材價格最低狀態。利潤很薄,中小型鋼廠呈負利潤。
近期,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價格繼續維持震蕩調整,而鋼廠雖然限產、減產,但對市場整體作用不明顯。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月我國鋼筋產量760.52萬噸,比上月減少15.43萬噸,同比降13.3%;1-10月產量7939.22萬噸,累計同比下降5.4%。10月我國線材產量567.43萬噸,比上月減少53.26萬噸,同比下降18.9%;1-10月產量6654.99萬噸,累計同比增長0.8%。從數據看,線材資源下降的比較明顯,而螺紋鋼市場資源依然壓力比較大。
5企業升級(競爭)風險分析。國家2008年1月出臺的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鋼材產品結構的調整起到長遠的作用,指導方向為從鋼材大國向鋼材強國發展。為了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獲得高額利潤,應該提高鋼材的質量,從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發展。
在此次鋼材銷售危機中,普通鋼材產品降價幅度大于優質型鋼材。在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引領下,國內建筑鋼材率先降價,因此,在本輪次鋼材價格下降過程中,以建筑鋼材為代表的普通鋼材下降幅度最大,其次為棒材和板材。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下降大約在1000元/噸以上,而棒材和板材多在200-500元/噸之間。如邯鋼去年9月初比7月初6.5mm高線下降13.370,2.0mm酸洗板下降11.0%,兩者降幅相差2.3個百分點。從8月份河北省工業品價格調查報表分析,調查的60種優質型鋼材中有19種價格比6月份出現下降,下降率為31.7%;而在79種普通鋼材中有50種價格比6月份出現下降,下降率為63.3%。大部分企業的低端產品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出現虧損,而高端產品則還能維持微利。
篇3
一、我國建筑業能耗現狀
1、我國建筑規模空前巨大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空前發展,現有建筑量多,并且發展速度很快,存在很大的耗能空間。據有關資料統計,至2002年全國已有建筑總面積388億m2,其中城市131.8億m2,現已超過420億m2;建筑速度巨大,每年均以16億-20億m2速度增加,其中2001-2003年,分別為18.2億m2、19.7億m2、20.3億m2。預計至2010年底,全國將達519億m2,其中城市171億m2;至2020年底686億m2,其中城市261億m2。
2、我國建筑用能效率低、浪費大
由于我國的建材更新技術落后,長期以來傳統的實心粘土磚占據墻材市場的主要份額,造成現階段建筑節能效果不佳的局面。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的建筑用能效率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與氣候相近的國家比,如北美、西歐,單位建筑采暖能耗多2-3倍;外墻熱量損失是加拿大和其他北半球國家的3-5倍;95%以上的已有建筑屬于高能耗建筑。其主要原因是墻體和外窗的保溫性差、建筑物門窗氣密性差。據有關資料分析,在大部分高能耗建筑物中墻體和外窗的熱損失占建筑物熱損失總量的85%左右。我國在墻體和外窗的保溫性、氣密性上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總體滿足不了建筑節能的要求。
3、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建設節能建筑的意識不強
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建設節能建筑,利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但不少地方對此重視不夠,在公眾中還沒有形成對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建設節能建筑的基本認識,還不了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建設節能建筑會帶來多方面的巨大效益。據統計,近年來在全國每年新建的16-20億平方米建筑中,達到節能建筑標準的建筑不到20%。
4、我國能源形勢嚴峻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戶將自發采取采暖、空調來改善室內熱環境。但煤炭、天然能源儲存有限,人均占有能源有限,石油緊缺,電力緊張,到2002年夏季用電高峰用電4500萬千瓦,相當于2.5個三峽電站。2003-2005年連續幾年夏季用電高峰拉閘限電(2003年10個省市;2004年24個省市)。到2020年全國建筑需能源為7.54億噸標準煤(不采取節能措施時要達10.89億噸標準煤)。因此,對建筑節能的研究與產品的推廣勢在必行。
二、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經濟價值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新型節能墻體材料,主要是用粉煤灰、煤矸石、礦渣、混凝土、石膏、水泥和鋁粉等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為主要原料,經過攪拌、澆注、發泡、切割與高壓蒸養制成,可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墻材及保溫隔熱材料。該產品具有保溫、隔熱、耐火、阻燃、吸音、隔聲、輕便、組砌靈活、施工簡單等特點,它無論在生產環節,還是在建造使用節能、資源節省、產業化等方面,都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1、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的經濟效益
加氣混凝土砌塊研發的系列產品較多,為分析方便,現以A3.5B06的蒸壓加氣砼砌塊項目為例(按年產20×104m3計算)。依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2006年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的要求和國家鼓勵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相關政策規定,按照投入產出相對應的原則,該產品生產過程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
(1)產品成本(正常生產年份):該產品成本由可變成本、不變成本和銷售費用組成,以年產20萬立方米的加氣砌塊產品為例,產品單位可變成本由原材料費、輔助材料費、動力費和損耗費等組成,目前,通常情況下約為85-90元/立方米,年可變總成本為1800萬元左右;產品不變成本:包括大修費、折舊及攤銷、工資及福利、其他費用等,約為1200萬元左右;銷售費用按8%計。則產品年總成本約為3200萬元左右。
(2)產品銷售收入、利潤、增值稅: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銷售價格,參照目前湖南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并考慮產品自身的特點可定為190元/m3。當生產達到20萬立方米加氣砼砌塊時,含稅銷售收入為3800萬元,利稅為600萬元左右。根據國家鼓勵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政策,摻粉煤灰、渣不小于30%的建材產品,五年免征增值稅。加氣混凝土砌塊項目一般都符合這一標準,故前五年的年利潤為600萬元左右。
(3)生產的經濟效益分析:從產品的靜態分析來看:生產20萬立方米加氣砼砌塊前五年的年平均利潤為600萬元左右,投資利潤率為20%左右,靜態投資回收期(不含建設期)為4-5年之間。從產品的動態投資回收期(不含建設期)來看,為5-6年之間。說明該產品的投資回收期不太長,投資利稅率較大,生產開發該產品是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的。
(4)產品生產的風險分析:從產品的盈虧平衡點BFP(Q)來看:以產銷量計算盈虧平衡點方法計算保本產量表明:生產20萬立方米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在成本構成與銷價不變的情況下,只要生產能力到達設計能力的55%-60%,項目即可保本,高于此水平,項目將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說明項目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從敏感性因素分析來看: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因素很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產銷量、產品成本、產品銷售價格等對產品生產利潤的影響較大,當以上三個因素變化率在±10%時,生產加氣砼砌塊的利潤的變化率分別在±40%、±50%、±60%左右變動。其中,產品銷價最為敏感。目前,加氣砼砌塊產品銷價為190元/m3,對照市場同類產品價格,該價位不高,市場接受不會有問題,風險不大。從生產成本、產銷量來看,對產品的利潤影響也較大,企業可以采取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提高產銷量等手段,形成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加氣混凝土砌塊在生產過程中,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有利于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供給量,解決目前新型墻材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且市場風險不大,敏感性因素的影響也能控制,是一個有發展前景的生產項目。
2、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使用、建造的節能經濟效益
(1)生產節能效益。以生產2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與生產20萬立方米粘土紅磚耗能比較,根據生產紅磚能耗標準和湖南實際情況,生產每塊標準磚需耗煤0.10kg,生產1立方米標準需耗煤71.3kg,則生產20萬立方米粘土紅磚需消耗14260噸標準煤;而生產20萬立方米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需消耗蒸汽60000,全部利用電廠廢氣,用電311.04萬度。用電轉化成標煤:311.04×1.2290=382.27噸標準煤。兩者比較,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可節省13877.73噸標準煤。
(2)使用過程節能效益。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和建筑實際工程情況,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需耗加氣塊0.15立方米,2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可滿足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的墻體砌筑,該墻體可滿足建筑節能50%以上的要求。對于夏熱冬冷地區,居民開放空調的時間較長,據調查統計,居民空調耗電量每年為5-10千瓦時/平方米,平均為7.5千瓦時/平方米,133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使用空調需耗電1000萬千瓦時,使用本項目墻體材料可節能50%,即500萬千瓦時,相當于614.5噸標準煤。按房屋使用壽命50年計,總計可節能30723噸標煤。應加強消費者在選購建筑物時對其全壽命周期費用的認識,引導他們消費目前建造價雖然稍高,但使用能耗減少很多的使用新型建材的建筑產品,使消費者的全壽命周期費用最省。
(3)房屋建造節省造價效益。(以10000m2多層框架結構房屋經濟比較分析為例)。第一,節約鋼材造價。由于A3.5B06級的加氣砼的絕干容重為575kg/m3,比一般的粘土磚要輕得多,使用在建筑產品中能減輕建筑結構荷載,相對多孔粘土磚和多孔混凝土砌塊而言,多層建筑物每平米鋼材含量至少節省5kg,則造價節省:10000m2×5kg/m2×4元/kg=200000元(采購價和加工安裝費合計約為4000元/噸,目前鋼材市場價格已超過這個價)。第二,節省保溫造價。加氣砼具有優良的自保溫性能,是目前用于外墻唯一達到國家節能標準50%的墻材,不須另作保溫層,而多孔粘土磚和多孔混凝土砌塊必須單獨作保溫層。根據生產常規可知,多層房屋1m2建筑面積約有2m2的墻體面積,外墻大概占到1/3,則造價節省:(10000m2×2×1/3)×60元/m2=400000元(目前市場保溫材料最低單價為60元/m2)。第三,降低墻體綜合造價。目前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明確指出加氣砼用于外墻、分戶墻時厚度為200mm、150mm、100mm可達到房屋節能隔聲標準.而多孔粘土磚和多孔混凝土砌塊必須做到240mm,所以加氣砼墻體既節省了砌塊和砂漿用量,增大了使用面積,又減少了人工和機械費用。多層結構中,外墻、分戶墻、內隔墻的面積比例一般為1:1:1,以目前湖南市場價格為基準,根據各種墻體經濟比較,生產10000m2的建筑產品,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與采用多孔粘土磚或多孔混凝土砌塊相比,其綜合造價可節省近40萬元。第四,增加造價部分。加氣砼砌塊粉刷時須作界面劑,墻、柱和墻體搭接位置貼鋼絲網或耐堿玻纖布,這方面增加施工造價5元/m2,即10000m2增加造價50000元;結合以上4點分析,每10000多層框架房屋使用加氣砼節省造價為90元/m2左右,因此,該產品的建造節能是較大的。
3、加氣混凝土砌塊循環經濟效益
循環經濟是采用先進生產技術、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和共生鏈接技術以及廢舊資源利用技術、“零排放”技術等支撐的經濟,不是傳統的低水平物質循環利用方式下的經濟。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是充分利用工業廢物、建筑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廢品等為主要原料而進行生產的,其循環經濟效益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對廢物的循環利用和生產工藝流程的循環使用上。工業廢棄物的利用可以減少對土地、農田的破壞。以年生產能力為2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為例,可替代1.42億塊標磚,因此,本項目每年可節約粘土資源30.9萬立方米,保護農田231畝(按挖土深度2m計算);同時減少了因廢物堆放而對土地的占有和環境的污染,與生產粘土磚相比,每年可減少SO2氣體排放量486.17噸,利用粉煤灰81428噸/年,利用廢石膏5816噸/年,利用廢汽60000噸/年,利用廢水40000噸/年,減少粉煤灰對環境的污染和因其堆放而浪費土地。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工藝流程是采用廢水、廢氣、廢渣余熱綜合利用的可閉式良性循環的工廠化模式,從整體上達到了節水、節電、節能、節材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