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抗疫黨建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參加下鄉65歲老年人免費體檢工作,完成體檢表的匯總、完善、回執等各項工作,服務人群達到了1586人。
二、上報國家疾控網死亡報表,已經上報157人,辦理醫學死亡證明書27人次。
三、目前全鎮建檔人數達到了27733人,常住人群21067人,流動人群6125余人,暫住人口650余人,系統修改和調整人數達到了4720人,清理出死檔357余人,新建立檔案410人,遷出、遷入戶籍人數為220,申請遷入18人,失蹤人數為:2人。
四、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始終保持虛心好學的態度對待業務知識的學習。平時,多看、多問、多想,,此外,認真參加各類培訓和工作例會,吸取他人的先進經驗,掌握了更多業務知識。在生活上發揚了艱苦樸素、勤儉耐勞、樂于助人的優良品質,尊老愛幼、真誠待人,嚴格要求自己。在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使自己業務水平有所提高,充分發揮崗位職能,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較好地完成各項工作。
篇2
二、統計業務核心、亮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大型普查工作序時完成。一是圓滿完成脫貧攻堅普查工作,同時在省脫貧成效專項調查中,區派駐上栗縣工作組扎實細致落實好脫貧普查各項要求,圓滿完成了對上栗縣脫貧成效專項調查工作任務。二是做好了經濟普查數據匯總工作,在市經普辦的統一布置和確定的表樣中,對我區的經濟普查數據進行了分專業整理、匯總、及上報工作。三是圓滿完成了人口普查的試點、摸底、短表與長表的登記及比對復查工作。
(二)高質量發展考評爭先進位。積極對接省、市統計部門,強優勢補短板求突破勇爭先,以位列第三的好成績榮獲2019年度全省高質量發展一類縣區先進縣區。今年也首次以全區第三的名次獲得全區“五年新跨越”2019-2020年度優秀單位,同時被市統計局推薦為全省先進單位。
(三)四上”企業入統成效卓著。今年,我區月度成功申報11家(其中工業6家、商貿3家、房地產2家);年度申報已上報32家(其中工業10家,商貿13家,服務業7家,房地產2家);規下工業企業已收集上報28家,商貿個體收集申報15家。
(四)統計基礎建設不斷夯實。鎮街委、園區全部成立了統計站,并全部做到人員到位、職責明確、制度可依、臺帳完整。年初開設了全區統計業務知識培訓班,每周一對局機關干部、各鎮街委統計員、區直相關部門的業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了統計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利用年報會對企業統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統計員對報表指標的理解能力和聯網直報填報能力,提升了基層報表報送質量。
(五)統計法制環境不斷凈化。多次召開會議再次學習了《意見》《辦法》《規定》。通過開展執法檢查、“統計法治宣傳日”、“統計開放日”等活動和“雙隨機一公開”、聘請法律顧問等措施,進一步凈化了統計環境,維護了統計信譽。
三、中心工作完成情況
(一)黨建工作強基固本
1.加強中心組理論學習。年初制定了《2020年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安排》,全年集中開展了12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
2.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以“三化”建設為抓手,引導黨員干部主動服務基層、奉獻社會,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開展“大手牽小手”志愿服務活動;配合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助推牛角坪社區創建已成常態化;開展抗疫捐款捐款活動等。
3.關心關愛黨員干部。通過主題黨日活動、談心談話等形式,了解掌握黨員工作及生活方面的情況,針對遇到問題的黨員,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二)全面有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一是組織學習《八項規定》《廉政準則》等各項廉政法規,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了工作主動性,全局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熱情高漲。二是為認真貫徹落實區委推進廉潔建設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及時召開“廉潔”建設專題工作部署會,成立領導小組全力推進,立足實際完善好每一項任務的具體工作措施,確保將亷潔建設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切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按照“兩走進、兩送到、兩幫助”工作要求走訪慰問石板村幫扶貧困戶,使這些困難群眾體會到黨和人民政府的溫暖的同時,也真正把“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落到了實處。
(三)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交辦的中心工作及綜治、婦女監測、創建、節能、文明等工作。
四、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專業方面
(1)固定資產投資明年下半年增長壓力大,因今年9月、10月市局把市本級萍蓮高速項目分別攤了6.4、5.1億給我區,固定資產投資因受往年數據調整不均衡的影響,上半年完成占全年比重達87%左右,意味著每年上半年增長壓力非常大,下半年再背負萍蓮高速基數,明年很難確保增長。
(2)商貿增長滯后,我區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總量過大,平臺優質企業個數少,基數過大,報數困難。涉及到GDP考核指標的批發業、零售業增長乏力,特別是住宿業和餐飲業,我區在庫僅7家限上住宿企業(其中一家已停業),10家限上餐飲業(其中一家已停業)。
(3)房地產銷售面積持續下降,今年以來我區無大型樓盤銷售,現有房地產項目已基本售罄,該行業近兩年均將處于持續大幅下降的趨勢。
(二)統計基礎建設方面
下屬事業單位市區城鄉經濟調查隊雖有名稱但沒有建制,隨著機構改革,市隊任務下放,無法接收統計調查業務。
五、2021年工作打算
(一)提早謀劃,打好基礎。早著手、早謀劃儲備好優勢企業和項目,抓好明年的固投工作和各專業“四上”企業月度申報工作,為全區經濟注入新鮮血液。
(二)加強調度,積極協調。加強與相關專業部門的聯系,確保各項經濟指標能爭先進位。同時,與上級統計部門加強溝通聯系,積極對接專業和高質量考評考核工作。
篇3
為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鄉黨委于4月2日成立關于落實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我縣認領的53個具體問題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對標認領,共認領4個類型32個具體問題,針對性制定了89條措施,六月初已全部銷號。
二、“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和“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兩類戶排查情況
為確保2020年順利實現全部脫貧,我鄉在3月初對我鄉所有貧困戶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全覆蓋大排查,在“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的了解,排查出涉及安全飲用水問題一戶,已解決;排查出需要進行危房提升7戶,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設,即將入住。通過認真開展對已脫貧戶進行分類管理工作,建立脫貧監測戶臺賬5戶10人,邊緣戶管理臺賬16戶52人,已脫貧不享受政策戶臺賬181戶680人、已脫貧享受政策戶臺賬719戶2077人。實行分類管理,實時監測。6月3日起,對我鄉21戶兩類戶進行了大排查,未發現明顯問題,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均有穩定保障。
三、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情況
我鄉積極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全面摸清疫情對全鄉貧困戶生產生活的影響。
總體來看,肺炎疫情對我鄉未產生重大影響,疫情期間全鄉各村領導干部及群眾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截止目前,我鄉無確診或疑似病例。疫情期間貧困戶均在家中務農,精細化管理茶園毛竹等,忙于春耕春種。在“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方面,未受到明顯影響,在讀學生全部實現在家上網課,無輟學或不能上課現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我鄉務工人口陸續實現外輸,已外出務工貧困人數為1370人,扶貧龍頭企業實有個數18個、均實現復產。1個扶貧車間已實現開工。光伏扶貧收益全額設置公益崗位數量41個、安排就業人數49人。在3月24日下午,我鄉舉辦了縣內用工招聘會,安排專人對貧困戶進行詳細介紹,提供就業崗位信息。
四、產業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產業扶貧開發”的總體要求,以茶葉為主導產業,探索“四帶一自”扶貧幫帶模式,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在和桃李河村新建2家高標準的茶葉加工廠。在4個重點貧困村(西溪社區、余家畈村、楊樹口村、桃李河村)建立生態茶葉扶貧基地面積達210畝,在打造傳統的“山野茶”的基礎上,開發大別山青茶和楊三紅茶項目,在印象三線資產收益性項目中建成農產品綠色直銷扶貧超市和香椿基地。通過“搭平臺、建基地、打品牌”持續的引導扶持,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大幅提高,2019年累計爭取種植業、養殖業等產業獎補資金647戶,獎補資金122.5萬元,自種自養貧困戶達標數494戶,產業發展覆蓋率為76.3%。完成4個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調整申報,均實現長期穩定帶動10戶以上貧困戶參與特色種養業發展,被帶動的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275戶,完成率達91.06%。2020年第一批產業驗收完成283戶,52.33萬元獎補資金。第二批產業驗收正在進行,6月底前全部完成。
五、志智雙扶(含涉輿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我鄉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將扶貧工作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黨建引領、榜樣示范、宣傳教育等方式,著力在全鄉營造一種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氛圍。一是通過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的扎實工作,幫貧困戶介紹工作崗位,制定發展思路,拓寬增收渠道,提振發展信心,增設貧困人口公益崗位,通過就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二是鄉黨委政府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平臺,廣泛宣傳脫貧光榮思想。用身邊的人和事來教育和影響人,真正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3月底,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致敬‘最美戰役人’”表彰活動,評選出“最美戰疫人”、“移風易俗之星”,對貧困戶方錫國、章家坤、徐重和防疫期間作出的貢獻進行了表彰并發放證書,得到了廣大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的熱烈回應,自3月份以來我鄉開展了8次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群眾參與度達1000人次以上;三是“中國月亮灣作家村”是鄉探索“文化扶貧、綠色減貧、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文旅結合的新發展思路,提高了鄉的整體經濟效益。為貧困戶設置公益性崗位、舉辦扶貧年貨節實現常態化。2018年我鄉4個重點貧困村投入192萬元扶貧資金,2019年3個非重點貧困村投入95萬元扶貧資金,按資金入股的形式投入到印象三線旅游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獲得8%的分紅收益,直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六、金融扶貧情況
是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扶貧貸款336筆,共1211.92萬元。截止2020年6月15日,新增貸款(續貸)4戶13.5萬元,現有逾期貸款7戶28.91萬,正在逐戶清收銷號。針對逾期問題我鄉與農商行支行保持密切溝通,根據《縣扶貧小額信貸清收處置工作方案》的要求,一是提前一個月梳理小額信貸即將到期名單,向借款人發出貸款催收通知書,給貧困戶準備還款資金的時間和空間;二是由鄉村干部和司法所、農商行、派出所聯合組建一支專業清收隊伍。及時與借款人溝通,因戶施策。積極發揮駐杭州拱墅區流動黨支部作用,結合流動黨支部活動,安排專題小額信貸政策講座,有條件的組織小分隊外出走訪,及時宣傳小額信貸相關政策,明確告知借款貧困戶逾期違約后果;三是鼓勵已脫貧戶、有能力的貧困戶提前還款,保持良好信用記錄。堅決扛起扶貧小額貸款清收的主體責任,提前介入,主動作為,在風險可控和縣清收處置方案的精神指導下,盡最大努力化解扶貧小額貸款到期逾期風險。
七、健康扶貧情況
一是已對需要續簽的貧困戶進行續簽,截至目前,全鄉進行簽約1468人,為全鄉491名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證,免費體檢178人,實現電子化辦公。二是2019年新建的村、村、西溪社區衛生室按照一個衛生室兩萬元的標準統一配置了電腦、床位、空調等辦公用品,其中村、村衛生室已投入使用。三是由鄉衛生院為西溪社區衛生室調配了一名村醫,負責聯系扶貧,等縣衛健委統一配備村醫。
八、教育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我鄉按照標準對各階段受教育貧困戶家中學生進行教育補助全額發放,2019年共計發放教育補助370人,58.2萬元,全年雨露計劃發放104人次,15.6萬元。2020年春季已完成春季教育獎補資金打卡發放,雨露計劃49人完成打卡造冊,即將發放補助資金。
九、易地扶貧搬遷情況
鄉易地扶貧搬遷共分布在7個村11個安置點中,總計95戶286人。全部工程在2019年全部完工。全部完成搬遷入住,其中66戶115人穩定外出務工,有務工收入;80戶在家進行產業發展,種植茶葉毛竹,養殖雞鴨,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完備,實現了搬遷戶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三年來總計為195戶貧困戶進行了危房改造,老房已全部進行拆除,持續進行幫扶。截止6月15日,針對全鄉25戶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重復享受政策戶,已完成50萬元危改資金回收。
十、生態保護情況
鄉2019年退耕還林總面積374畝,合計補助資金11.22萬元。其中貧困戶27戶,涉及退耕還林面積92.1畝,累計補助資金2.763萬元。實現47戶貧困戶森林撫育563畝,補助資金5.35萬元。實現14戶貧困戶長防林建設52畝,實現補助資金2.6萬元。實現48戶貧困在茶葉等其他造林方面79.6畝,補助資金2.39萬元。在貧困戶中設護林員崗位,總計25人,年均工資6000元,實現貧困戶增收。
十一、社會保障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