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非英語專業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非英語專業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非英語專業論文

篇1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第一語言,是我們展示自我了解他人的重要工具。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新生力量,學習英語是時代對他們的要求。即使國內教育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教授英語,但縱觀目前大學生英語水平,除少數人可以靈活運用之外,多數人面臨聽不懂、說不出的尷尬局面。這主要是受了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學校開設課程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學生順利通過各種考試,并未真正從學生自我提升角度考慮。而實際上當代大學生應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養。第一,要聽得懂。聽懂英語是掌握英語的首要環節。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中,每個專業、每個崗位都可能會有與國際接觸的機會,只有聽得懂才能領會別人話語中的含義,與他人正常交流,從而真正參與到全球化大發展中來。第二,要說得出。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在生活中得以運用,而不是僅停留在研究其語法結構、詞匯含義上。在當代經濟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必不可少。大學生只有真正明白學習英語的目的,才能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把所學自如地用于口頭交際。第三,要讀得懂。在國際交流中,總是難免會接觸到各種文字材料,這些材料題材形式多樣,可能是學術論文、經濟評論,也可能是某黨派的政治主張,能否讀懂這些材料是對我們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語的一種檢驗。不論何種專業的大學生,投身于工作后,接觸到的英語材料都不再只是精讀課本中的文章。因此,大學生應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應對挑戰。第四,要寫得好。寫作一直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英漢語隸屬于兩種不同語系,雖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也不少。當今社會,大到論文的發表,小到程序的編寫,郵件的發送,無一不會用到英語。掌握正確的寫作格式,無誤地進行寫作已顯得日益重要。第五,要譯得準。也許有人覺得翻譯是翻譯工作者的事,與己無關。這種想法并不正確,翻譯工作者相對于其他人的確有更高的譯語水平,但他們中多數在過去的專業學習中因未能顧及聯系各種專業進行學習,而缺乏各種專業知識,比如一位醫生對臨床醫學術語的掌握往往要比一位普通譯者做得好。在某種程度上,一個英語水平達標的專業人才不亞于一位翻譯水平優秀的譯家,因此各種專業人才也應注重自身翻譯能力的培養,努力適應時展的要求。

3對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3.1改革教學制度

面對當代大學生英語教育的各種問題,改革教學制度勢在必行。大鍋飯式的教育已經不適用當代大學生的培養要求。首先各類大專院校應調整課程設置。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有全局規劃,英語教學應貫穿于學生本科四年的學習中。大一階段,學習內容應以基礎英語為主,并兼顧相關方面水平的切實提高,得到了切實提高的英語水平可幫助學生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每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自由添加如美文賞析、佳片欣賞這類的活動,豐富課堂內容。在大二到大四階段,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可以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結合的方式。必修課應體現出各專業的專業特性,采取小班教學或者討論組的形式,開設與本專業有關的英語學習課程,督促學生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同時可以開設不同方向的英語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如經貿專題、科技專題、文學專題,真正全方位培養人才。教材內容可趨向多樣化,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編寫資料,學生則可根據選擇的課程自行購買相關資料。與此同時,學校也應改革期末考試制度。很多學生總是在期末前一周才復習考試內容,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這已完全背離了大學教育的初衷。因此,學校對學生能力的考察應深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參與每一次教學活動后累計一定的分數,以便扭轉期末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同時也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另外,可多組織學生與外教及留學生的交流學習活動,將英語學習融入課堂之外的大學生活。

3.2提高教師水平,改善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一門課程開設成功與否不在于教師教得有多好,而是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是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全新要求。首先,大學教師要全面提升自我。大學英語教師多為英語專業畢業,英語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面不廣的問題,這點不容否認。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注重自我能力的培養,拓展知識面,積累所教專業的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其次,教師應改善教學方法。改變過去“教師教,學生記”的老舊教學方法,如設計小組討論、競賽發言、口語交流、情景劇表演等環節,給予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90后大學生排斥舊事物,喜歡新事物,有更強的探索欲和積極性,教師應利用這一特點改變教學思路,選擇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引導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順應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注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此外,教師應更多地參與到學生英語成績的評定中來,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交流機會,對學生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了解,故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真實可靠地評定學生的英語水平。

3.3注重自身興趣培養,主動參與教學實踐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態度對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大學授課方式與高中有較大不同,不再是教師一味地按照課本內容滔滔不絕地講授,而是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主。否則,盡管一節課的內容信息量很大,但因幾乎沒有時間消化而收效甚微。一般說來,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往往不適應大學的授課方式,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自己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改變學習思路,端正英語學習態度,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其次,因大學課堂集體學習時間有限,故學生應當自覺地在課余時間自行制定英語學習計劃,規劃英語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英語水平,與此同時,也可以多從欣賞外文歌曲或者歐美影片的角度,以輕松愉快的方式業余自主學習英語。當然,掌握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學活用,即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多與人口頭交流,加強翻譯與寫作能力的訓練,培養自身興趣,不斷成就自我。

篇2

我在仔細調研、努力實踐的基礎上,試圖找到一條具有時代性、實用性、創新性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新模式,現闡述如下。

一、視聽說課堂中文化教學、情感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胡文仲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講越深刻,越仔細地了解所學國家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細節,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個語言。”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文化性。英語教師應在“視聽說”課堂上有意識地輸入英語國家的人文特色,讓學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掌握語言,才能夠真正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杜瑞清(2010)提到會說外語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關鍵是解決說什么及如何說的問題。也就是說,既要“會說能道”,又要有內容,說得恰如其分。這就要求英語教學必須把對文化的學習和把握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始終。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英語生活和學習環境。在美國影片《DeadPoetsSociety》中,奇亭先生作為詩歌文學教師滿懷愛心,抒懷,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詩歌,而更多的是影響其一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奇亭先生運用了大量的情感教學法啟迪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情感教學結合英語視聽說教學實際,能使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愉悅、興致盎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二、視聽說課堂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更好地完成視聽說教學任務,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擺脫傳統的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的影響,趨利而避弊。如英文歌曲(MV)欣賞與歌詞填空、經典英語散文詩歌聽讀與背誦、英語視頻欣賞與模仿,新聞英語的引進等。

英文歌曲中包含了西方歷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學唱英語歌曲有助于學生英語語音技能的提高,英語詞匯量的增加,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夠消除大腦疲勞,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好地促進英語學習。帶有MV的英文歌曲,通常是短小的精品,將美妙聲音與生動圖像相結合,英語語言與特定情景相結合,深得學生喜愛。

缺乏語言環境及學生對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是當今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影視英語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些不足,影視材料不僅可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語,而且生動的畫面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激發熱情,既進行了語言聽說訓練又自然而然地學習了西方文化和風土人情,真正做到了“視、聽、說”相結合。

引進新聞英語完善和優化了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和內容。語言脫離了時代和社會環境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新聞英語的時事性和趣味性可以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生通過網絡等媒介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視聽說課堂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以學生學習為主,引導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如對子活動、小組活動、給角色配音、角色扮演、辯論、主題演講、做幻燈片等,使學生充分進行實踐。例如,每次上課后的前幾分鐘安排兩個同學上臺做英語自我展示。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除了視聽說的視聽材料與補充演講之外,我還挑選了一些英語經典劇,如《泰坦尼克號》《大話西游》《暮光之城》等,要求學生自主組合排演。有時,我要求學生給某電影編一個短小的續集或者對電影的結局進行改編,并表演出來。

另外,我通過每課跟讀單詞和繞口令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四、在視聽說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評價策略的科學性

教師應注重啟發和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表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精神。我認為,教師不應該采用點評式評價。情感教學法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是英語口語課堂氛圍的關鍵。如果教師不放過學生的每一個錯誤,師生之間就會缺乏尊重和信任。這樣會大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對于學生重要的錯誤,應該適時指出;而對對內容沒大影響的過錯,可選擇忽略。在調查問卷中,65%的學生表示“沒有自信,很怕出丑”。這就是焦慮,它是大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攔路虎”,必須趕跑。在評價策略中,如果過多運用點評式評價就會打斷學生的語流、思維,大大增加學生的焦慮感。

對于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自信、放松、積極熱情這一問題,還需要教師在情感教學法方面做更多的思考。

五、視聽說教學應注重課堂教學的輔助和延伸

課外我鼓勵學生欣賞或學習優質的音、視頻資料,如:英語演講大賽實況,VOA和BBC廣播,英文經典歌曲、影片,網絡上好的英語視頻及多套優秀英語學習資源,如:《新概念英語》,《走遍美國》,等等。

注重開辟第二課堂。我利用休息時間為同學們進行英語視聽說輔導,網上答疑等。我校英語角為愛好英語的同學提供了練習英語口語的場所。

另外,采用更多樣的形式,對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生加強引導和指導,使他們通過圖書館、網絡、相關課外交流活動、自發研討等,獲取廣博的知識和更深入的理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使學生很好地把握英語的運用和內涵。

六、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視”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突出“聽”的訓練,把視聽結合起來,是為了“說”。視聽說課程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好“視”“聽”“說”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教育部的《課程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際與外語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4.

[2]杜瑞清.跨文化交際學選讀.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3.

篇3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際能力指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往,使得交際目的得以成功實現的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評判標準通常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當”(“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經過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時間內,成功實現既定目標,得到應有回報。“恰當”指在交際過程中雙方認為重要的準則和規范,以及對他們之間關系的期望沒有受到嚴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與來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識,動機和技能。知識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識(本民族和外國的),也包括交際過程本身涉及的知識,還包括語言運用的相關知識。動機也可指代態度情感,指對待與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態度。偏見、成見以及民族中心論都是其表現。技能或行為層面往往指在交際語境中能夠進行有效恰當的實際行為。陳國明(2007)認為交際技能力指的是能夠使我們有效的與別人交流的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一位跨文化交際能力比較強的人應該具有一定的調適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下,運用各種不同的行為策略,己達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來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筆者認為,應該從知識,動機和技能三個層面全方位的著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知識層面包括很多內容具體來講,首先,英語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并積累文化知識。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胡文仲,1999)要想進行跨文化交流看,無論是本民族文化還是其他文化知識,我們都應該有所了解。文化是一個極其寬泛的概念,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道德,法律,藝術,習俗,信念,價值觀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疇。而其中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讀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人們文化行為的一把鑰匙。Nostrand(1985)認為文化的中心密碼在于人類主要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以及對人性,社會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應的外語和語言學知識。在英語學習中,對英語語言相關知識要有所了解。詞匯、句法都是成功的跨問化交流的前提。畢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高是以外語運用能力為前提。除此之外,學生對交際的語境知識也應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學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識

然而,僅僅向學生介紹文化事實不可能達到跨文化交際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Kramsch,1993)。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敏感度描述個人對待具有不同文化人們文化上和觀點上的差異的反映(Bhawuk&BriSlin,l992)。M.J.Bennett(1999)提出跨文化名感性發展模式(A Deve1opmental Mode1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這一模式將跨文化敏感性發展過程分為2個階段:民族中心主義階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和民族相對主義階段(The Ethnore1ative Stage)。學習者從最初的否認文化差異的存在漸漸發展到接受文化差異,調整適應文化差異,到最后的完全融入各種文化,即從民族中心主義階段到民族相對主義階段。民族中心主義對跨文化交際影響很大,是造成不能達到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礙。

篇4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華大學校級重點二級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資助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6-0139-01

目前CET4和CET6是檢查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不少高校把通過四級或六級而不是培養實際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這樣導致很多過了四級乃至六級的學生仍然難以用英語在實際生活中交際。跨文化交際課程的設立十分必要,跨文化交際課程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跨文化交際的歷史及其必要性,文化與交際等相關概念,文化差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言語和非言語交際以及跨文化的感知、適應和跨文化能力等。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本文將分析在已過大學英語四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中設置跨文化交際,作為一門等效學分課程,并將著重分析該課程設置應包含的內容和有效策略。

一、跨文化交際課程開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在當今世界,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推進,跨國交流與合作以及跨文化交際愈加頻繁,這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語言和文化緊密相連,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而更應是文化知識的傳授。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強調語言能力的培養,而較少涉及交際能力,這導致我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和交際知識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另外,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形勢下,很多高校和教師雖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始注意對文化的導入,但是在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跨文化交際一般是本科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熟悉英語國家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際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進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該課程一般在英語專業的大二或大三時候開設。由此可見,跨文化交際課程的設置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水平。在基于大學英語四級的分層教學下,已過四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經過第一和二學期的語言基礎的學習之后,具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學生語言水平而言,設置跨文化交際等效學分課程是可行的。

二、跨文化交際課程內容設置

1 常規跨文化交際課程所含內容的攝入。在對已過四級的非英語專業進行該門課程教學時,應包括跨文化交際的歷史及--其必要性,文化與交際等相關概念,文化差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言語和非言語交際以及跨文化的感知、適應和跨文化能力等。但在每部分具體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應該考慮非英語專業學生現有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文化及相關概念的知識,對較難或那些離實際交際相對較偏的知識(如理論)做適當的刪減或簡化,而對于那些較重要或跨文化交際中常遇到的內容應當做適當相關背景知識的補充或擴充,做到由點到面,從而讓學生對該部分有一個相對全面和系統的認識。

2 語言能力的再培養。盡管在已過四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中實施跨文化交際課程是可行的,但是非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特點存在很多差異。有鑒于此,非英語專業學生語言學習的情況,作為等效學分的跨文化交際課程的內容應該包含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再培養這一環節。首先,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學生聽懂英語,能說英語;二是要培養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應具備的聽力策略和會話原則,策略以及相關言語行為。其次,在該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擴充學生相關詞匯,使其掌握其外延和文化內涵。最后,有效地利用跨文化交際相關資料來繼續培養學生的讀、寫、譯等語言技巧和能力。

3 融合更多的中西文化。經過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相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非英語專業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仍然比較膚淺。因此,在該課程的內容中應當融合更多的中西文化知識,從而使他們對中西文化有一個相對深入的認識。教師引入中西方文化上可從兩個層面入手:一是社會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非語言層面的文化差異。如中西方的教育、宗教和政治、人際交往、對友誼以及年齡的認識等。二是語言層面上體現的中西方文化差異。例如,中西方動植物詞匯以及顏色詞所帶有的不同文化內涵、來自歷史文化典故以及宗教的習語表達、委婉語與禁忌語、含不同國家名稱的習語表達等。另外,現在跨文化交際是多元文化的交際,因此在文化植入中,教師可適當涉及一些非英語發達國家的相關文化。

跨文化交際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在于交際者對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兩方面的認識,有不少跨文化交際失敗不是因為對他國文化不了解,而是因為對本國文化的缺失,因此教師不能只注重對西方文化的介紹,而更應該同時注重中國相關文化的引入。

三、跨文化交際課程設置的有效策略

要使跨文化交際課程在非英語專業學生中有效實施,該課程的設置就必須從多方面人手并采取一定的策略,把相關內容有效地貫穿起來。

1 要使跨文化交際常規知識、中西文化比較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等相關內容有效、靈活地融合在課程中。對跨文化交際知識和中西文化的介紹,課程可通過視聽說,如英語影視、漫畫以及圖片等方式呈現。這樣,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相關跨文化交際知識和中西文化差異。另外,在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際和中西文化知識的基礎上,該課程還要采取多樣化、具體和直觀的策略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如Donn Snow在其跨文化交際教程中提出的critical incident exercise就是基于個案分析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這讓學生在操練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過程中學會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所具備的問題分析能力以及會話協商策略等。

篇5

Krashen(1982)的語言輸入論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聽和閱讀輸入來完成的,學生學習外語應先接觸大量易懂的實際語言即輸入語,然后通過具體的交際情況和上下文理解其意思。這樣寓于交際語言中的句子結構就自然學會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也會自然實現。他認為,這是第二語言與外語習得的唯一途徑,所以教學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語言輸入上,從而促進語言習得。由此看來,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輸入的作用。

Merril Swain(1985,1995)認為,可理解的輸入在習得過程中固然有很大作用,但是仍然不足以使學習者全面發展他們的二語水平。她提出了可理解輸出假設(Comprehensible output),其中并不否認語言輸入的必要性,但同時指出,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經過學習者內部機制處理后,并不能完全內化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只有當學習者受到推動輸出語言后,才算完成了學習的全過程,才可能使自己的二語或外語水平獲得全面提高。語言學習者正是在語言輸出的過程中不斷接近目標語的。

二、僅僅重視輸入是不夠的

1985年,Swain提出了輸出理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語言的產生,學習者就能習得或學習語言。她通過對加拿大的法語沉浸式教學進行調查研究,學校里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的一些課程全部由法語教授。然而他們盡管在聽力與閱讀理解方面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寫作和口語方面卻表現出了語法準確性方面的劣勢。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來自課堂或者社會的壓力,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理解和被理解的程度上,以至不能最大限度地運用他們的語言資源,充分發揮語言能力,提高語言輸出的可理解性和準確性。這表明僅有語言輸入對于習得語言形式和語言結構是不足的,要習得一門語言必須鼓勵學習者進行語言輸出,并且在使用目標語時注重語言形式的正確性。

作為語言學習者,我們也常常有這種經歷:我們所知道的和所能理解的往往并不等于我們在實際中能講的或能寫的。因此,真正能夠促進語言內化的是輸出活動,真正能夠檢測語言習得結果的也是輸出。而且,Swain在提出她的可理解輸出假說時并沒有否定可理解輸入的重要性。所以,輸出活動像輸入活動一樣也是語言習得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如果說輸入提供了語言知識,為語言習得提供了可能,那么輸出則促進了語言知識的內化和重構,是檢測語言習得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它的作用是輸入所無法替代的。

三、實現輸入中有輸出的雙邊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雙邊活動,學生的聽力輸入是以教師的首次輸出為起點的。聽力教學方式從表面上看只是信息大量輸入,而實際上是一個在語言材料輸入的同時,需要通過大量輸出強化輸入的雙向過程。在聽力教學中進行有效充分的輸出,可使學生在接受聽力材料的同時能夠領會和應用英語語言知識,從而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在具體的操練活動中,將顯露出學生在英語知識、技能及文化修養方面的差距或不足,從而激發學生對教學輸入的需求,形成輸入教學與輸出教學的良性循環和相互促進。而且教師也應轉變觀念,創造多維的語言環境,課堂上利用小組討論、新聞報告、角色扮演,課后指導他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中的英文節目,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演講比賽等,使學生由“被動的被輸入者”轉變為“主動的輸出者”。

中國外語界前輩董亞芬曾指出,“閱讀”是中國學生語言輸入和積累的主要來源,“聽”雖然也能吸收語言養分,但遠不如閱讀那么有效與可靠。如今國內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中,除了個別自主學習能力很強,或對英語很有興趣的學生會自覺尋找學習機會,大多數學生的英語輸入主要來源于課堂以精讀為主的教學模式,話題覆蓋面、詞匯和表達方式出現的數量和頻率非常有限。劉潤清先生曾提出外語教學應該“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讓學生在吸收百科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閱讀報刊就是我們日常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用英文報紙取代傳統的文選式課本,作為主要教材,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轉變。這不僅能保證語言輸入,還可以刺激學生的語言輸出。另外,列提綱、寫摘要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閱讀材料的關鍵詞、主題句上,從而鞏固詞匯知識、語法規則;同時,使學生理清閱讀材料的脈絡,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其銜接和連貫的手段,從宏觀上把握材料,提高語篇意識。良好的語篇意識必然會對學生口頭語和書面語表達的邏輯性、連貫性起到促進作用。改寫和評論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有助于激活學生語言輸出的潛能。

教師所提供的指導在學習者的外語學習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可理解的輸入材料之后,教學者應該及時為學習者提供輸出的機會;其次,在學習者進行嘗試輸出的過程中及時提供反饋信息和指導。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主動接受大量可理解的輸入固然重要,但是及時進行可理解的輸出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學習者要善于將輸入的知識消化、吸收,繼而嘗試準確地輸出。

參考文獻:

[1]尹輝.加強二語習得中的輸出環節[J].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

[2]段麗萍.從輸入輸出理論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3]鄭銀芳.二語習得中的輸入與輸出[J].廣州大學學報,2003,(2).

篇6

3.體裁分析與農業英語論文摘要

4.英語論文摘要的語篇模式與作者介入——英語本科畢業論文摘要的實證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建議

6.中國市場營銷研究英語論文綜述——基于內容及來源的描述分析

7.我國商務英語研究十年現狀分析(2002-2011)

8.英語專業學生撰寫英語論文常見錯誤評析

9.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國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標題的詞匯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

12.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題目對比分析

13.英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動機研究及其啟示

14.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學者國際期刊英語之對比研究

15.中外學者國際期刊英語學術論文摘要寫作的對比研究

16.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國外商務英語研究進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大陸與本族語學者英語科研論文模糊限制語比較研究——以國際期刊《納米技術》論文為例

18.基于語料庫的科技英語論文四詞詞簇特點研究

19.英語論文APA格式評介

20.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分析和對策

21.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現狀分析

22.生物醫學英語論文的語言特征及寫作技巧

23.英語論文寫作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4.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的言據性研究

25.淺談英語論文如何選題

26.論項目驅動下研究生英語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27.中國作者與英語母語作者英語論文中的介入資源

28.二語能力背景與隱喻思維關系的研究——在學術英語論文答辯語境下對二語隱喻的實證研究

29.英語論文自動評分系統探索

30.英語論文寫作與語言學習效果的關系——一項基于研究生論文寫作過程的實證研究

31.英語論文MLA格式要求評介

32.非英語專業多學科大班博士生英語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初探

33.課程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現狀調查與展望——基于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的論文分析(2004-2012)

34.語篇模式與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

35.研究生英語論文中連接副詞使用情況調查

3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規范操作思考——一次對全國112所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操作的調查

37.英語專業翻譯選題畢業論文的改革嘗試

38.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及構建寫作過程模型

39.淺析英語論文摘要結構要素之應用

40.模糊限制語使用的歷時對比——以1990—1994年與2005—2009年英語醫學論文中模糊限制語使用為例

41.關于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語類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路徑研究——以“文獻綜述”寫作教學為例

43.等離子體物理學英語論文的用詞與寫作特點

44.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ERPP寫作研究:回顧與展望

45.英語論文MLA與APA格式中參考書目格式的異同比較

46.英語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時態形式及其意義

47.中外學術語篇中的重述標記比較研究

48.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49.從講座到工作坊——英語輔修專業論文寫作課的任務性和互動性

50.改進英語寫作教學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51.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52.語類意識與英語研究論文寫作

53.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科技英語論文寫作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54.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之失誤例談(一):語體

55.英語論文寫作教學實踐研究

56.“以寫促學”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57.中國英語學者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的問題與出路

58.理工科英語科研論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間構建對比研究

59.模因論與英語論文寫作教學

60.英語科技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研究

61.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現狀與問題分析——基于國內CSSCI期刊論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調查與思考

63.基于網絡學習生態系統的英語專業學位論文質量監控體系

64.英語專業語言學類碩士論文英語標題的對比研究

65.科技英語論文編輯文字加工中的語態處理

66.中醫藥主題英語論文語言模式特點初探

67.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國內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研究

69.醫學英語論文的撰寫中英、漢表達差異的探討

70.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影響及對策

71.中國學生英語專業碩士論文“前言”部分的語類結構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語論文中語態使用的對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探究式學習體系的思考與構建

74.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語專業博士課程設置、學位論文評估對我國外語專業博士生學術能力發展的啟示

76.英語醫學論文寫作模式分析

77.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78.SCI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格式和技巧

79.過程寫作法在IMRAD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80.本科英語專業文學論文的選題

81.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82.科技英語論文寫作原則

83.再談英語論文寫作規范

84.“過程”與“體裁”的良性互動——過程體裁教學法在《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論證

85.模因論視角下的英語論文寫作研究

8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7.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及其語用交際功能——基于科技英語論文視角

88.學術論文體裁教學不可或缺——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引言寫作情況調查

89.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創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手稿中立場標記詞塊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語論文文獻自動生成工具

92.英語元話語在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中的應用

93.英語論文寫作研究——以“易得”論文寫作軟件專家系統為案例

94.語料庫驅動的科技英語論文詞束研究

95.淺談化學專業英語論文寫作

96.人際意義的創建與維系——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的互動問題研究

97.修辭結構理論視角下英漢學術論文摘要的修辭關系對比研究

篇7

嚴格說來,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技能在任何一門外語的學習中都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很難說孰重孰輕。若非要進行比較、分個伯仲,在以上幾項技能中,寫的能力當屬最重要。這是因為,寫作能力的高低往往會直接決定外語學習中聽、說、讀、譯等技能方面的好壞。英語寫作能力強,則有可能直接促進英語聽、說、讀、譯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一個人的英語寫作能力一般,就很難想象其英語的聽、說、讀、譯的水平與能力會好到哪里去。難怪在語言學領域內,有人提出了“一切課程均為寫作課。”(All courses are writing courses.)的主張。

作為畢業必要條件的英語畢業論文的寫作更能反映學了近四年英語專業課程的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用英語語言撰寫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實際上是英語專業學生大量閱讀有關語言學、文學、經貿、跨文化交際、英語學習、翻譯實踐與理論等選題方向文獻背景知識的輸入過程。同時,用英語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是英語專業大四學生輸出其近四年專業知識習得的過程,學生過去近四年所學的關于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寫作、英漢互譯、語言學、英語國家與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往往在整個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得以體現。另外,用英語撰寫畢業論文也能反映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的組織及表述能力,論文寫作的敘事論理過程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可以說,投入近半年時間寫成的英語畢業論文能從很大程度上反映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英語專業素養。作為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課程教師和多次同時指導英語專業三本和一本、二本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導師,筆者發現,相比英語專業一本、二本學生而言,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撰寫英語英語畢業論文的能力相對薄弱。下面筆者以指導的溫州大學甌江學院17位2010級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撰寫的英語畢業論文為例,窺探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英語學術論文撰寫能力的現狀。

2.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雖然經歷了大一、大二階段基礎英語、英語寫作、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閱讀,以及大三、大四階段高級英語、筆譯、口譯、英美文學、英語國家與文化、語言學等課程的學習和熏陶,但是很多即使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TEM8)行將畢業的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其英語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還是存在大量的錯誤,有的錯誤叫人忍俊不禁,有的讓人看了會暴跳如雷、不忍卒讀。

2.1單詞拼寫錯誤

筆者發現,行將畢業的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普遍存無法正確拼寫英語單詞的困難。一方面,許多學生未能記住不少英語原形動詞的正確拼寫形式,另一方面,他們往往拿不準一些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過去分詞和過去式的正確拼寫形式。同時,一些名詞的復數、副詞和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拼寫形式也令他們感到頭疼。與以往一樣,在指導溫州大學甌江學院17位2010級行將畢業的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撰寫英語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筆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遍又一遍修改他們出現的英語單詞拼寫錯誤。以下是學生在Word工具欄下的“拼寫和語法”識別功能的幫助下還存在的英語單詞拼寫錯誤案例:

(1)As we all known,China is not only a big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2)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ting and transla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3)The Frist Primary School of Shangcheng town,Longwan detrict,was brought up in September 1949...

(4)It is ture that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5)The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 in the translation.Many causes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phenomena.

(6)They never learn a word in deep,what they master just the surface.

(下劃線由筆者所加,下同。)

2.2字母大、小寫錯誤

英語單詞字母大、小寫拼寫錯誤是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英語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的又一常見錯誤。不少學生似乎不知道或者忽視了英語單詞字母大、小寫的如下規定:每個英語句子的首詞首字母始終要大寫;專有名詞中的實詞的首字母要大寫而虛詞的首字母要小寫(位于句首時例外);普通名詞表特指時其首字母要大寫;分號后面句子的首詞首字母要小寫等。舉例如下:

(1)A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china’s rel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r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economy ,culture and technology.

(2)In the late 20th century,western scholars began to further study abbreviations by emplo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linguistics.

(3)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Wenzhou city of syntax errors is also a wide range of variety.

(4)As everyone knows,Coca-cola is American famous trademark.In China,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可口可樂”,the transliteration“可口可樂”of the brand name “Coca-cola” not only keep the formal rhythm,but also make customers know what is it when they heard this brand.

2.3英語措辭錯誤

用恰當的英文詞匯表達恰當的意思是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一大要求。然而,筆者發現,眾多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英文行文措辭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往往存在詞不達意、犯中式英語的毛病。舉例如下:

(1)The translato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quality.

(2)At present,Wenzhou city public language translation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such as death problem translation,hard translation and printing,spelling,grammar errors.

(3)There hav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 in the translation.

(4)In general English,there are many words often used in our daily life.

(5)Medical English vocabulary is rather large,may be on general dictionary has collected more than 56,000 thousand items.

2.4標點符號使用混亂

標點符號在寫作與翻譯中的意義與作用非同尋常,對同一句子使用不同的標點符號會使句意相應發生變化。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當,除會造成誤會外,甚至會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巨大的損失。山東淄博一公司因協議錄入失誤,點錯逗號,從而損失35萬元[1],這一事件便說明了小小標點符號的重大意義。

漢語本無標點,現代漢語中的標點是借用英文標點而來的,在具體使用中又與英文行文標點略有不同。如:漢語的省略號為六點“……”,而英文行文表省略則用三點“…”;漢語中的句號為“。”,而英文則用“.”;漢語有頓號,英文卻無,而用逗號取而代之;漢語有書名號,英文則用下劃線或斜體字表示作品名;英文直接引語中說話人后用逗號,而漢語卻用冒號。另外,漢語中表選擇時也不用英文中的“/”符號,而用括號“( )”。只有在通曉中、英兩種語言文字標點使用原則的前提下,在中英文寫作時方不致出現標點使用上的尷尬和錯誤。然而,筆者發現,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英語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存在大量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現象。舉例如下:

(1)Many English major students want to be a translator in the future,but their translate skill is not so well,their knowledge is not so broade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ir vocabulary is small.

(2)People may wonder why it grows so rapidly?

(3)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usages of nouns,all the general terms such as the name of company and team and other proper nouns;

(4)Therefore,a large number of French vocabulary blend into old English,old English lost a lot of inflection,Middle English was formed.

(5)The ancientness mainly put up in the vocabulary usage,it remained and raised a large number of vocabularies which is become the “obsolete words” in British English.

2.5句法錯誤

英語句法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整個英語學術論文的質量高低。英語寫作中的句子成分的正確使用、主謂一致、句子銜接、人稱照應、時態、語態、語氣等,都是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筆者發現,英語句法錯誤是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寫作英語畢業論文面臨的最大障礙,句法方面的錯誤可以說俯拾即是。

(1)Search on the Internet,there is only a f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ds “unusual meaning”.

(2)When referred to how to illustrate “etiquette”,we can put it into two parts.

(3)From the investigation,the author have found:(1)88% of respondents rat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E-C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4)We all know that the role of the brand names is complex.It must perform a number of quite different functions satisfactorily.

(5)As China are presenting itself as one of the mayor partner for the world main economies,with much attention attached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a real China,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not only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economy system,but als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familiarizing with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and doing things,as the Sunwu has said in his strategy guiding book that if you know your opponent well,you can win a competitive edge and save half your work in gaining a victory,so doe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6)So most of time when they do translation,the don’t know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meaning of the word,sometimes they use the common meaning of the word,because they just know this one,which lead to the translation is not so pleasure.

(7)However,for people in England,the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localism.

3.問題分析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撰寫英語畢業論文的能力較為薄弱,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3.1英語基礎薄弱

事實表明,很多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就沒有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很多學生還不知道基本的英語句子寫作規范、不了解英語單詞的分類和大小寫要求,未記住眾多英語單詞的正確拼寫形式,更不用說各種詞類的語法變化形式,不知曉或不記得英語行文標點符號的寫作規范要求。薄弱的基礎直接決定了其在撰寫英語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無法正確地拼寫英語詞匯、無法正確地遣詞造句和準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更不用說用正確的英語語句和詞匯來進行推理和論證了。

3.2學習方法欠妥

處于信息時代的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過多地依賴電子媒體來學習英語,英語專業教師用PPT和其他電子媒介來授課,學生用手機來查英語單詞,一切與英語學習的方式都依賴電子媒介和快餐式的教學手段及方式。其結果是學生根本記不住英語單詞的拼寫形式,不了解英語單詞的具體用法,不會運用所學單詞正確地遣詞造句,記不得各種句法規范。由此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生很多都變成了只會說些不標準的英語,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而不會用正確的英語進行讀寫的現代“英語文盲”。

3.3疏于第二課堂的學習

英語并非中國人的母語,這就注定了英語的學習是困難的。要學好英語,就得下工夫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唱能力。然而,筆者的調查問卷表明,絕大多數獨立學院的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習做得不理想,鮮少有學生每天用英文寫日記,很少有學生經常用英語與外籍人士交流,沒有幾位學生堅持每天收聽英語廣播,幾乎沒有學生反映他們交了英文筆友,也沒有發現有學生喜歡練習演唱英文歌曲,少有學生在課后用筆記法復習英語單詞及其用法,沒有幾位學生有興趣參加“英語角”并講英語。獨立學院大多數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英語基礎本身就弱,而后天又疏于第二課堂的學習,從而制約了其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能力和水平也就不足為怪了。

4.提高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之我見

改變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和水平薄弱的現狀,關鍵在于學生本人。要提高其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應做到以下兩點。

4.1必須重視第二課堂的學習

筆者發現,獨立學院英語專業英語畢業論文寫得較好的學生往往都十分重視第二課堂的學習。英語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的遣詞造句、行文表述和敘事論理都與第二課堂的學習密切關聯。一位英語畢業論文寫作獲優秀成績的學生反映,她堅持每天寫英文日記,看到外籍人士就有沖動――想講英語的沖動,每年都訂閱《21世紀》英文報紙等。

的確,堅持寫英文日記是學生提高英文寫作能力與水平的最可行的途徑。大凡文豪或語言大師的語言積累與造化,無不從寫日記開始。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應與以英文為母語的外籍人士交筆友,感受他們原汁原味的文風。還要每天收聽半小時的英文廣播、觀看健康向上的英語電影,以及對報紙刊雜志或筆友的行文造句模仿與吸收到自己再創造,通過持之以恒地練習,從而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凡事唯手熟耳,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

4.2回歸傳統筆記學習法

電子媒介在方便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大大制約其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很多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患上了英語“寫失癥”,無法準確拼寫單詞,不能正確運用句法表達思想。有鑒于此,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應該回歸傳統的筆記學習法,每天用筆記憶單詞的拼寫和用法,記憶句法規范,用筆復習、整理學習的各種語法知識,從而為英語學術論文的撰寫打下基礎,否則,要寫出高水平的英語學術論文將永遠是個美夢。

5.結語

篇8

吳思鋒[1]對商務英語畢業生的論文選題做過調查:在360個選題中,但與商務英語有關的只有230題,占63.89%,與商務英語專業能力培養相關的不到10題,占2.78%;幾乎所有的選題都是理論性,且缺乏新意。應用英語專業的專業設置一般是英語專業與某一具體職業相結合。學生在大學的基礎階段以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訓練為主。經過基礎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逐漸接觸到某一職業領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以國際商務貿易為職業方向的英語專業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幫助學生掌握國貿實務、外貿單證、報關、報檢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以酒店商務為方向的英語專業則放在培養學生前廳、餐廳、客房等部門的酒店業務操作技能方面。雖然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之前已經學習了《商務英語》或《酒店英語》等以職業為背景的英語課程,但是在撰寫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往往避開職業話題。盡管現在國家加大了應用性英語研究生的培養力度,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在本科或研究生階段所學的專業為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的方向一般理論性較強,因此,有些教師喜歡指導中西方文化比較、跨文化交際研究、文學研究、語言研究、語言教學研究等畢業設計。

3.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創新思路

3.1論文選題依據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提出“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職業教育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高職應用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前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論文選題應該與學生所學的專業及將來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

3.1.1就業崗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往往對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素質要求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一般來說,一門專業的設置并非隨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對市場、行業,以及相關高校等多方面進行縝密調研的基礎之上的。在確定了某一專業針對的行業之后,必須對相關的崗位群進行分析。通過認真分析具體崗位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技能要求后確定某一專業畢業生的培養規格與目標。一個專業每門課程的設置都以培養學生具體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目標。畢業論文屬于一門課程,具有一定的學分,必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必須與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就業崗位和畢業生職業素質與技能要求是關鍵的內容。下面我將分別以應用英語專業(國際商務貿易方向)及應用英語專業(酒店商務方向)為例進行說明。

我曾經對常州市及周邊城市從事外貿業務的140家企業進行過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共100家企業需要外貿業務員,占62.12%;其次是商務行政助理,共25家企業對此類崗位有需求,占15.52%;需求商務貿易口譯/筆譯類人才的企業最少,共14家,占8.69%;其他類崗位占13.67%。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商務行政助理、商務貿易口譯/筆譯、外貿業務員為應用英語專業(國際商務貿易)專業的主要三大崗位,占畢業生從事崗位的86.33%。我曾經對常州及周邊21家酒店進行了調研。調查發現,在應用英語專業(酒店商務方向)學生目前從事的崗位中,酒店管理人員(前廳、客房、餐飲)所占比例最高,為26.56%,其次為服務員(前廳、客房、餐廳、康樂),占25%,再次為酒店行政業務人員,占23.44%。由此可見,酒店前廳、客房、餐飲三個部門的崗位應該為該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

3.1.2畢業生素質、技能要求

應用英語專業(國際商務貿易方向)的畢業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較強的團隊意識與創新意識。能懂得貿易流程與實務操作、營銷知識與策略、消費心理學、互聯網知識、行業知識。能進行單證制作、報關報檢實務操作,了解貿易活動中的國際經濟政策、法規等。應用英語專業(酒店商務方向)的畢業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較強的團隊意識與創新意識。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流利運用酒店服務用語。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會操作辦公自動化設備,具有較強的英語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酒店商務運作能力。

3.2選題舉例

為了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提高應用英語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可以跟學生一起確定實踐性較強、范圍較小的題目,學生只有通過實際調查或親身實踐才能獲得撰寫論文的第一手資料。如國際商務貿易向可以寫“常州大學城商務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現狀分析及建議”、“?搖?搖?搖?搖?搖(江蘇省某一城市)地板行業的外貿出口現狀及措施(問卷調查+分析)”、“?搖?搖?搖?搖?搖(江蘇省某一城市)機械制造業出口現狀及對策(問卷調查+分析)”、“常州恐龍園的運作現狀與策略”、“?搖?搖?搖?搖?搖(江蘇省某一城市)大型超市的促銷策略”等。酒店商務方向的學生可以寫“常州市酒店業員工流動率過高現象研究——以**酒店為例”、“嬉戲谷開元度假村SWOT分析”等。

3.3指導方式

為了寫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畢業論文,最好將畢業論文的撰寫安排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進行。學生通過實踐,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崗位有了親身體驗,寫出的論文能夠避免紙上談兵。高職教育的關鍵和重中之重是校企合作。在論文撰寫期間,可以采取校內專業教師與企業工作人員對學生共同執導。企業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校內專業教師具有豐富的論文和寫作指導經驗,以及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這兩類教師的共同指導能夠提高論文撰寫的質量及學生的職業技能。

3.4質量監控

3.4.1杜絕抄襲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學生由于所學課程與自身水平的限制,為了順利畢業,只好抄襲他人學術論文,造成畢業論文(設計)水平低下[8]。為了杜絕學生抄襲論文的不良風氣,指導教師特別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布置論文撰寫任務之前,通過學術界的一些事例說明抄襲論文的危害。第二,把好選題關。對于學生報上來的題目,指導教師要嚴格把關,對于那些經常的題目要毫不留情地讓學生更換,建議學生寫一些范圍較小的題目。題目范圍縮小,網絡上類似或完全一樣的文章幾率相對會減少。

3.4.2撰寫進度

畢業論文任務下達之初明確地向學生說明選題、開題報告、提綱、初稿、二稿的具體時間。由于畢業論文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進行,論文的指導方式與一般課程大不相同。一些學生往往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認為論文只是形式,只要其他課程通過就行了。由于學生已在頂崗實習,從某一種意義上講,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此沒有以前那樣寬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因一時疏忽耽誤了論文的撰寫或敷衍了事不顧質量,導致不能正常畢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指導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論文撰寫進度實施的跟蹤,對于不太自覺的學生,不可完全聽之任之,要多做思想工作,畢竟學生剛剛走出校門,社會經驗不足,需要老師在思想上開導。

3.4.3語言質量

應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通常用英語撰寫。由于英漢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往往會犯很多的語言錯誤,尤其是語法和詞語搭配上的錯誤。在指導論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把關,一方面通過不斷地修改,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會得到不斷提高,另一方面,能夠確保論文的語言質量。

4.結語

畢業論文撰寫是高職應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只有結合畢業生今后從事的就業崗位及需要掌握的職業技能,才能確定切實可行的論文題目。通過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從業人員的共同指導,創新立體的畢業論文指導方式。為了確保論文的進度與質量,指導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在思想上和專業上對學生耐心指導。

參考文獻:

[1]吳思鋒.高職商務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新模式研究——以應用英語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0,(10):27-29.

[2]楊志康.對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與形式多元化的探索[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2):50-51.

[3]劉敏.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畢業設計的創新探討[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105-107.

[4]陳蓓.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分析及創新探索——以南通職業大學應用英語專業為例[J].高職教育,2011,(5):178-179.

[5]洪琳.高職院校應用英語畢業設計監控體系研究[J].華章,2012,(28):272-273.

[6]馮秀紅.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畢業論文改革探討——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76-78.

篇9

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設計畢業論文時由于主客觀因素,完成任務常會感到困難。客觀因素包括:我國大多數高校把畢業論文設計安排在大學四年級最后學期。雖然理論上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本科四年所積累的知識與能力,但是在第八學期,有的學生在忙于找工作、面試求職,時常奔波在全國各地;有的學生在準備各種考試,比如公務員考試、研究生入學復試;找到工作的學生也要在單位實習一段時間。由此,指導教師很難期望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上投入時間與精力。 

另外,畢業論文設計是一個系統任務,要完成查閱文獻、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撰寫、畢業答辯,需要學生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和訓練,絕不能在短期突擊而速成。在本科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于習得教師傳授的知識,被動接受,自主性學習能力有限,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查閱文獻,也不知道怎樣閱讀文獻,對文獻的閱讀既沒有歸納總結,也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而且,歷屆來,寫文學、文化方向的論文居多,文學、文化吸引力強,但學生心中有個重要的主觀印象,認為文學文化方面的文獻豐富,文獻易懂,投入的工作量相對數據收集統計、實證研究要少一些。黃春梅(2007)曾對武漢四所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撰寫現狀的調查,88.1%的學生認識到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卻寫不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論文拼湊及抄襲現象嚴重。李淑琴(2012)課題組曾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08—2010年三屆英語專業畢業生近300篇畢業論文進行了調查分析,優秀率不及 6%。存在的問題包括:選題缺乏新意、論證缺乏邏輯、語言表達欠流暢、英文參考文獻短缺、論文存在拼湊現象、非正當引用等等。(卜友紅,2009;王春,2010) 

(二)論文寫作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現狀,應采取應對的策略:首先,建立“大論文觀”的理念(蔣亦華,2009)。“大論文觀”與“小論文觀”有別,前者認為本科畢業論文工作應視為“一個必須謹慎規劃的、長期的、動態的教學過程”,后者只是把本科論文設計視為本科階段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四年的學習中,打好寫作基礎,掃除寫作語言障礙是畢業論文寫作的前提,“做到寫作課程四年不斷線” (李淑琴,2012)。比如,為了避免母語負遷移,擺脫中式思維習慣寫作英文,其他課程的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文段篇章,從文化思維模式的視角給學生以指導,啟發學生意識到漢英思維模式的差異,使學生了解漢英兩種思維對語言的不同影響,了解漢英語言表達差異,使學生逐漸克服母語遷移心理,逐步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熟悉英語地道表達法。 

篇10

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是大學本科教育的必要環節。《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畢業論文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張紀英,2006)。本文以新疆塔里木大學為例,對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新疆塔里木大學英語專業四年級民漢族學生共134人,其中民族學生70人,漢族學生64人為調查對象。同時選取10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進行訪談。

二、研究方法

1.資料法:對隨機抽取的50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分析,其中民漢學生各25名。分析的內容涉及論文寫作結構;寫作技巧;文獻資料的編寫與引用等。除此之外,為了把握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動態,本研究搜集并整理168篇論文題目。

2.問卷調查法:問卷涉及四部分內容,包括有關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的要求和課程安排;學生畢業論文撰寫過程;有關學生對其畢業論文寫作的反饋與評價。問卷發放134份,收回130份,回收率為97%。

3.訪談法:訪談內容主要包括所在學校對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有無具體規定;學生的畢業論文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與規定;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解決這些的問題的建議等,并對整個訪談整個過程進行筆錄。

三、結果與分析

1.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現狀。①畢業論文結構松散且不完整,通過對所搜集的50名學生的論文分析發現:盡管所收集到的論文都包含開頭、主體與結尾,但論文的結構仍顯松散且不完整。首先,就論文結構的完整性而言。塔里木大學英語專業大多數畢業生的論文缺少文獻綜述與研究方法的陳述,除前言和結論之外,大多數論文僅有兩部分內容,其中民族學生畢業論文所占比例為98%,漢族學生畢業論文占80%以上。其次,論文結構顯松散。在對50名畢業生論文的分析中發現,有18名漢族學生、22名民族學生,即分別為72%的漢族畢業生的論文和88%的民族畢業生的論文缺乏嚴密的邏輯論證與具有說服力的觀點。②論文選題分布不均衡,本研究搜集并整理塔里木大學兩屆畢業生168篇論文題目,研究發現:盡管英語專業學生有以上五個研究領域可供選擇,但學生的選題較為集中,選題分布在每一個研究領域顯得很不均衡。比如民族學生論文選題較多集中在語言和應用研究方面,分別占比例為33.7%和45.7%。其次分別是翻譯、國際與文學研究,其中文學領域的選題最少,僅占2.2%;漢族學生論文選題多集中于應用研究,占44.7%。其次是國際與文學研究領域,分別18.4%與18.4%,比例相當。最后是語言與翻譯研究,尤其是翻譯研究最少,僅占5.2%。③寫作文體不正式,首先,民漢學生的畢業論文中口語化措辭、表達以及省略形式的使用比較普遍。例如:“Discourse analysis has a lot of methods.”。而且,通過對50名民漢民漢畢業生論文的分析發現,主觀性表述與非正式表達較為普遍,例如,“The author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data from 40 English major students...”,“下面我把文章的寫作思路簡單陳述一下.....”等。除此之外,論文中出現歧視色彩的語言,尤其是性別歧視。例如,“As a student learns to read more critically,he usually...”,④忽視寫作方法和技巧,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學生不遵循大小寫規范。如“Brief analysis on Gatsby’s idealism in The Great Gatsby”,“The Functions of brand names”等。其次是斜體的使用。研究發現,漢族學生經常在斜體使用上犯錯誤,比如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在直接引用原著的某些內容時不使其斜體。而且,在提到書名、期刊名、劇本名等,漢族學生不會對其斜體或下劃線,一些學生甚或直接用書名號代替,比如“in the drama《Hamlet》”。與此同時,論文中存在諸多語法和拼寫錯誤,比如漢族學生經常會把“born”寫成“borne”,“knowledgeable”寫成“knowledgable”,“由于缺少真時的語言環境”等。語法錯誤的例子更不計其數,如“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table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s Japan,to realized the difference of diet concept,diet culture,and from this to discover...”;“本文主要通過少數民族大學生英語聽力現狀,調查了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對策,旨在幫助這些學生消除聽力障礙,提高聽力水平”等。⑤文獻資料的編寫與引用不正確,畢業論文在引用和編寫文獻資料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一些學生在列舉附加的參考文獻很隨意。按照論文寫作規定,“如果參考文獻中包括英語與漢語兩種,則應將英文作者和中文作者分開排列。一般將英文作者(也可將中文作者)排在前面,并按其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中文作者按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張紀英,2006)。其二,參考文獻中出現拼寫錯誤,比如作者姓名、期刊或書籍的名稱。譬如Scollon,R&L.Philip.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 Confluence of Discourse and Techology[M]. 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4.其三,一些學生文內引用文獻時不標注出處。其四,還有一些學生在參考文獻編寫時不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常出現中文輸入法狀態的“,”與“。”等。

2.畢業論文寫作質量影響因素。①論文寫作指導與監督不力,據調查,論文寫作指導課程把論文寫作范式、結構與選題作為指導的重點,在論文的語言、具體的論文范文的講解與文獻資料的編寫方面給予的關注較少。同時,據了解,大多數學生把希望寄托于指導老師,然而由于指導老師數量有限,教學任務繁重,因此對論文寫作進行系統的指導與監督無法得到保證。②可供參考的文獻資料有限,網絡、圖書館與數據庫成為民漢學生論文寫作資料的主要來源,其中占民族學生人數比例分別為34%、28%與25%;占漢族學生人數比例分別為34.4%、26.8%與24.1%。除此之外,民漢學生中分別有1.5%的民族學生與2.6%的漢族學生自己購買可供參考書籍。少量學生選擇向指導老師與同學借閱資料,其中民族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3%與2.5%;漢族學生占比例分別為1.6%與1.6%。③學生英語水平有限、且寫作態度消極,據調查,約33.3%的民漢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對檢測四年大學學習質量有重要作用,51.6%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是反映其專業學習整體水平的重要方式。12.9%的學生認為撰寫畢業論文很有必要,2.2%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撰寫畢業論文。整體而言,學生對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約六分之一,即17.7%的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持有消極態度。④寫作策略運用不恰當,據調查,民族學生中31.4%的學生是認真且獨立撰寫并完成論文寫作;48.5%的學生借用網絡或數據庫的相關內容并進行相應的改述;2%的學生選擇網上復制相關內容并粘貼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畢業論文;漢族學生中56.2%的學生通過翻譯、總結等方式改述相關文獻資料撰寫論文;40.6%的學生認真且獨立撰寫并完成論文寫作;3%的學生從網上復制并粘貼形成畢業論文;其中民漢學生中均無找人。⑤論文寫作投入精力不夠、文字編輯能力不夠熟練,畢業論文寫作一般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學期,這也正是學生忙于找工作或準備研究生考試的階段。調查顯示,民漢學生中分別有約48.6%的學生與50%的學生把畢業論文寫不好歸結于時間和精力不足。除此之外,據調查,31.5&的學生認為他們不熟悉文字處理軟件,從而給他們在論文的編輯的上帶來了很多困難,諸如論文分頁、目錄編輯、全角輸入和半角輸入轉化不熟練導致的標點符號錯誤等。

通過分析民漢學生的畢業論文發現,民漢學生畢業論文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這個意義重大的教學環節卻并沒有受到普遍的重視,沒能朝著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目標邁進,相反卻是步履蹣跚,現狀堪憂,畢業論文整體質量在走下坡路。因此,提高我校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成為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篇11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 有關英語專業建設的規范中提到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要求學生具備:“掌握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在此基礎上,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重點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對英語專業人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更加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注重其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 翻譯方向教學的特點

翻譯是一種認知活動、一種技巧、一種藝術,是一種專業的交流工具。(仲偉合,穆雷)不同于一般英語專業,翻譯方向教學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重視實踐教學。翻譯本身就是一個實踐過程,因此翻譯方向的教學非常重視實踐環節。開設的課程緊密圍繞翻譯理論與實踐,結合各領域的專業知識,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摸索、體會翻譯這個復雜的語言轉換過程。翻譯的技巧要在反復的實踐中才能得以掌握。

2.培養雙語運用能力。英語翻譯涉及到英漢兩種語言的應用與轉換,不同于普通英語專業主要注重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翻譯方向兼顧培養學生中英雙語的運用能力。翻譯的藝術只有在具備熟練運用雙語的條件下才能得以展現。

3.關注跨文化交際意識。翻譯是一個跨越不同文化,連接不同文明的交流工具,這就需要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跨文化交際意識,從文字中感受文化差異,并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準確有效地傳遞信息。

三、 傳統翻譯類學術論文的普遍問題

從選題上來看,根據多位學者的調查統計,相較于文學或文化領域,英語專業的學生真正選擇翻譯理論研究方向的相對較少(張春芳,2009),這是因為翻譯方向的參考資料相對來說專業度高,抽象難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數據收集和統計,這些都使學生望而卻步。從形式上來看,英語專業傳統的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用全英文進行撰寫。這對于翻譯這一強調雙語運用能力的領域來說無異于“瘸腿跑”。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在畢業環節中更多的重視了英文表達能力,卻忽略了漢語表達能力的鍛煉。從效果上來看,目前本科生的論文普遍存在論文東拼西湊,質量不佳,甚至在答辯時還不清楚基本概念,也講不清所涉及的基本理論的現象。這就是因為學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沒有將理論與自己所經歷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此對于理論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了表面文字上。基于以上傳統畢業論文形式與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方向培養目標間出現的落差,對于傳統畢業論文進行改革讓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 論文改革方式

畢業論文,是大學本科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論文寫作更是語言的一次綜合性的訓練,是學習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它既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的全面總結,又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翻譯作為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畢業論文環節更應該將訓練重點放在實踐上,并且兼顧中英雙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切實貫徹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培養學生掌握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一要求。設計出適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畢業綜合訓練模式。

參考MTI(英語專業碩士)的畢業環節設計,學生可以采取參與翻譯實踐并撰寫翻譯實踐報告的方式完成畢業論文。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選擇從未有過譯本的中外原文本進行翻譯。出于對于學生雙語能力訓練的考慮,原則上要求學生選擇與翻譯譯文相反的語言進行實踐報告的撰寫。如:

進行漢譯英原文字數不少于5000字漢語的翻譯實踐,并寫出不少于3000字的漢語實踐報告;或英譯漢原文字數不少于3500英文單詞的翻譯實踐,并寫出不少于2000英文單詞的實踐報告。

所有翻譯活動不拘泥于第四年完成,可累計完成。

基本步驟為:

1.學生自主聯系客戶或尋找符合要求的題材確定翻譯內容。通過此環節可以讓學生直接與翻譯市場接軌,了解行業需求,建立翻譯職業服務意識。

2.根據工作量組隊或獨自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翻譯任務。在應用型本科培養方案中,學生是教學和實踐的主體,在此實踐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其分工合作意識,以及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查閱資料、借助各種翻譯輔助工具進行翻譯,起到監督、啟示、引導的作用。

3.組織校審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譯文。經過多輪校審學生要嚴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提交譯文。

4.對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進行分類整理。學生完成翻譯任務之后要對所經過的整個翻譯環節進行系統的回顧,找出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進行分類總結。不同于學術類傳統論文,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作品出發,用自己的實踐成果作為素材完成報告。這可以使學生更加細致地思考和整理翻譯流程中的具體環節,用審視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翻譯作品。

5.根據所學相關翻譯理論知識與技巧對案例進行細致分析。注重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使學生可以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6.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學生通過對實踐活動的總結和思考,提出自己對特定問題的觀點,以及針對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和應對策略,真正做的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論文評價方式為:

翻譯實踐報告從選題、工作量、結構、案例分析、語言和譯文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核。翻譯部分評分可以參照英語專業八級考試的評分標準,從忠實度和通順度兩方面對學生的翻譯作品進行評價。

五、 總結

根據應用型本科的培養目標和翻譯方向的教學特點,提出英語專業翻譯方向畢業論文改革的方式,即學生參與翻譯實踐并撰寫翻譯實踐報告的形式,譯文語言和實踐報告語言兼顧中英雙語。使學生在參與完整翻譯環節后,對整個實踐過程進行反思,充分運用其所學翻譯理論技巧、訓練雙語表達能力、案例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賈軍紅.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改革方案探索[J].宜賓學院學報.2013.

[3]李淑敏,閔悅.應用型本科教學體系初探[J].大家.2011.

[4]穆雷,鄒兵等.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參考模板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

篇12

按照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的要求,由在校大學生為核心的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課題研究和探索從而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和手段。該項目旨在培養大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本科生科研活動是美國高等教育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部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于1969年創立并實施的“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隨后美國眾多大學開展本科生創新或創業能力培養計劃,諸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的“本科生研究經驗計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學徒計劃”和“伯克利貝克曼學者計劃”、斯坦福大學的“斯坦福本科生研究機會”等,鼓勵獨立完成研究項目,為學生直接參與研究機構的工作提供機會。

我國部分研究型大學于20世紀90年代率先展開了本科生科研活動,如清華大學于1996年正式實施本科生科研訓練,浙江大學于1998年開始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計劃已經成為當今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北京多所高校以及重慶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眾多高校展開。

1 個案分析:“本科生科研機會計劃”

美國大學十分重視讓本科生參與研究工作,形成了以創新為主題的計劃或組織。筆者于2013年8~12月在美國東部一所公立大學進行訪學研究,對該校“本科生科研機會計劃”進行了初步了解,總結特點為:

(1)成立專門機構,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學術科研活動,本科生科研類型豐富。該校設置本科生科研辦公室,鼓勵學生深入挖掘本學科知識并促進知識理解,科研機會面向不同系不同專業學生。學生既可以參與由政府、私人基金會、公司或社區資助的教師科研項目,也可以個人獨立開展科研活動。

(2)為原創性或創新性的科研活動提供資金支持。本科生科研辦公室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為本科生科研提供幫助:科研撥款;旅費撥款申請;小型項目獎勵撥款。

(3)重視學生科研成果的認可與發表。該校本科生科研辦公室的網站推薦適合學術的期刊,為學生科研成果發表提供信息渠道。此外學校每年舉辦本科生科研成果展示會,學生通過口頭報告、藝術展覽、技術展示、電影展映等多種方式展示參與或獨立完成的學術研究和成果,既使學生和指導教師的科研努力在校園范圍內得到認可,也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為學生今后學術實踐提供鍛煉機會。

2 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引文和參考寫作問題

筆者將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與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英語畢業論文指導相結合,根據本次實踐和結合以往指導體會,發現學生在畢業論文的引用和參考寫作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對引用和參考知識的系統認識,或雖具備學術英語寫作的引用意識,但格式不規范。部分學生的學術英語寫作知識體系不完整,引用和參考使用規范模糊不清,在撰寫畢業論文時略去來源標注;或者雖具備了一定引用意識,但混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沒有使用雙引號標注,擅自改變直接引語中的內容、標點、大小寫及基本格式等。引用文獻來源隨意,對信息源出處可靠性和準確性缺乏辨別,有時對引用的文獻沒有認真閱讀和領會,信息獲取不全面。這些行為都可能造成無意抄襲他人的成果或發現。

(2)學生畢業論文中的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比重失衡。目前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術論文存在大量的二手引用,可能是我國的學術資源與可用性均不盡人意,很多文獻資料無從得到,學生只有通過二手引用這種間接手段來獲取有關資料。另外,學生缺乏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對畢業論文撰寫往往采取“拼湊”想法。

(3)參考文獻條目內容不完整,與文內引用不匹配。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要求文章中出現的引文必須在參考文獻中列出,通常根據書籍、期刊、紙質來源、數據庫來源、網絡來源等規定了不同的文獻條目格式,還涉及條目內容大小寫、斜體、標點、頁碼等細節。部分學生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條目排序雜亂無章,沒有按照姓氏拼音排序,文獻條目內容遺漏重要信息,期刊來源、頁碼、以及中英文標點混淆使用。

(4)不符合學術英語寫作的撰寫格式規范。國際上論文寫作常用的文獻引用的規范通常為MLA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APA格式(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和芝加哥引文格式(Chicago citation style)。這三類格式在文內引用、夾注和參考文獻方面均有不同要求,研究者通常選擇不同的格式作為論文撰寫格式規范。另外,絕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本校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撰寫基本要求及格式規范供學生參考,但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各種文內注釋交叉使用、腳注使用不貼切、文內注釋和參考文獻列表不統一、文獻條目格式不準確等現象,不符合學術論文寫作的科學性。

3 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學術英語寫作能力探討

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是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經過近四年學習后提煉和產生基本科研思想的過程。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與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學術英語論文寫作相結合,是培養學生科研意識、增強科研創新能力和促進教學相長的過程。結合科研訓練指導和美國大學本科生科研模式和課堂教學方式等考察,培養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學術英語寫作能力是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并提出以下舉措:

(1)將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訓練納入英語專業本科生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將學術英語寫作課程置于英語專業本科生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可能在初級和高級階段都有系統講授。高校英語專業相關英語寫作課程明確學術英語寫作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案、實施計劃、評估方式等。

(2)強化對學術英語寫作要領的掌握。目前,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生平時寫作練習主要是小論文,字數要求較少,沒有引用等格式要求,寫作練習機會較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美國無論是中等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對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都極為重視,往往從中學階段學生已經具備學術論文寫作基本技能,美國大學的課業要求大部分采用學術論文形式,是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培養途徑。

(3)充分利用師生“一對一”輔導、學術講座、討論會、書籍、互聯網資源等給學生提供各類學術英語寫作支持。美國眾多大學都設有寫作中心(Writing Center),目的是幫助學生改善自己的寫作能力,寫作中心的輔導員(tutor)以“一對一”方式面授輔導,主要服務內容涵蓋學術類和非學術類英語習作,如研究報告、小論文、項目報告、學位論文、選題報告、小說、新聞故事等,提供文章組織、風格、內容、文獻編輯、語體連貫等方面幫助,但絕大多數寫作中心不提供校對服務。美國大學的寫作中心為我國高校培養大學生學術英語寫作能力提供了借鑒,“一對一”輔導,學術寫作課程、研討會、學術寫作參考書籍、互聯網資源(如美國普度大學線上寫作中心、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寫作中心),是便捷和高效的教學輔助平臺,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要求指導教師以自身為準則貫穿求真、求實的科研精神,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和思考,啟發學生搜索、歸納、總結和科研活動思辨能力。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的開展幫助英語專業本科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學術英語論文寫作規范,促進學生采用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搜集、引用和評價相關研究問題的文獻資源,從而使論文的研究結果具有真正的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 IWCA:Starting up[EB/OL].Retrieved from.http:///basicsteps.htm,2006.

篇13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學培育基金項目“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70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7-0185-02

高校是培養科學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科學研究創新能力,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尤其是發表英文科技論文,是衡量其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參加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和學術活動,或作邀請報告、口頭報告則是擴大研究成果影響的重要途徑。因此,提高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對于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實際意義。

一、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目前,各個高校都開設了研究生英語課,研究生英語總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不少研究生達到了國家英語六級的水平。但是他們國際學術交流能力(聽說能力和用英語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較差。大部分研究生在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時還有較大的困難,例如,在聽外國專家作學術報告時,由于英語聽力障礙,只能理解很少一部分內容;寫英語摘要感到很困難,更不用說用英語發表文章或作學術報告。因此,大多數論文用中文發表,由于語言不過關,許多科研成果難以在高水平的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沒有機會與國外同行交流。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的主導思想是把英語看成是一種學習工具。這種指導思想在《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體現得非常明顯,如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專業的學習和研究。這種界定把英語視為學習工具而非交際工具,用于從文獻資料中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所以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點,而聽、說、寫等交際能力則被置于次要位置。學生對英語的接觸只限于閱讀,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應試能力。但忽視了語言的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生英語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以語言知識為主、應用能力為輔的階段上。

然而,他們迫切希望提高英語運用能力,要求在學術方面能自由地與國際上的高層次人才進行交流。因此,我們必須對傳統的研究生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更新,必須重視培養研究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培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目前使用的教材實用性不強,學生對使用的教材興趣不大,缺乏學習積極性。二是研究生英語課課程設置過于單一。大部分學校僅僅開設了閱讀和聽說課,課堂上學到的只是一些語言知識和應試技能,對學術交流能力的培養作用不大。三是口語課的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研究生英語聽說能力低下,無法與外國人用英語正常交流,更無法用英語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四是學生英語科研論文寫作能力仍有待提高。五是學生缺乏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的機會,對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和規則都不夠了解,根本談不到用英語作學術報告,進行國際學術研討活動。

三、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的路徑(一)學校層面的培養路徑

1.合理選用教材。目前陜西省大部分院校使用的研究生英語教材基本以提高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很少開設國際學術交流這門課程。研究生階段的英語課程應該注重將語言學習與專業學習和研究相結合。尤其對研究生來說,他們在本科階段應該已經基本掌握了英語語言知識,在研究生階段,尤其是后一階段,英語學習應該上升到一個新臺階,應該將英語語言學習應用到學術研究和工作之中。教材可以選用一些國際學術交流、科技論文寫作和翻譯方面的教材。目前,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的教材不多,例如胡庚申的《國際會議交流英語》、賈衛國的《國際學術交流英語》、吳裴的《國際學術交流英語》、郭繼榮的《學術交流英語》。而科技論文寫作和翻譯方面的教材較多,例如秦狄輝的《科技英語閱讀和寫作教程》等。也可以參考國外教材,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初步形成該領域的權威教材。選擇教材時應該考慮以下兩方面:(1)教材內容的新穎性。由于學術是常新的,知識發展的日新月異,前沿的科研成果不斷出現,作為國際學術交流英語教學的教材應該經常不斷補充新知識,吸收新成果。(2)教材的目的性、實用性強。教材應以培養學生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為主要目的,使學生了解國際會議程序和相關規則,學術交流所需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提高專業論文寫作水平。強調學以致用,突出教材的實用性,構建國際學術場景,營造語言應用的真實環境。

2.增設國際學術交流課程。目前,很多院校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英語課程一般只是單一的閱讀課和口語課。這樣的課程安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開設相應的國際學術交流課程,如學術交流英語寫作課,學術交流英語演講課、視聽說課,科技英語閱讀、寫作、聽說、翻譯等與學術交流有關的英語課程。

新增課程應該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來設置。根據調查,目前開設國際學術交流課程的院校,課程大多被安排在第一學年,甚至在第一個學期。許多學生都認為這種安排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學術交流能力,原因是他們剛開始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還沒正式進入研究階段。在還沒有有機會進行學術交流時,就讓他們在這個階段學習該課程,一是缺乏感性經驗,二是沒有思想準備,甚至認為這門課沒有實用價值,也就不能積極參與學習。而等到二三年級才認識到這門課的實用性時,已經沒有學習的機會了。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學術演講的感性認識,才能夠正確地認識這門課的價值,才能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學以致用。因此,第一學年的英語課可以安排科技英語閱讀、寫作、聽說等英語課程;第二學年再安排學術交流英語等課程。這樣才能保證各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據合理的位置,取得真正有效的成果。

(二)教師層面的培養路徑

1.提高研究生英語聽說能力。聽說能力是提高學習者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的必要前提。以往的聽力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的缺點。教師多數采用讓學生聽錄音,聽后給出答案的方法。教師沒有充分發揮課堂活動組織者的作用。教師應盡量采取多樣的形式組織聽力課教學。精泛結合是提高聽力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完成正常的聽力教學后可以給學生增加一些視聽材料,如VOA,BBC,CNN等;學生可以在業余時間利用語音室或接收機聽錄音材料。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對話或篇章,也可選擇英文歌曲或英文幽默小故事;水平較高的學生可通過看英文錄像、電影等多種渠道進行聽力訓練。這樣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對聽力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的。

目前大多數口語課是由外教講授,許多學生反映口語課上基本是教師不停地講,學生很少有機會訓練,只能被動地聽。口語教學的最佳途徑是交際法。“讓游泳者到水中去”是交際語言學理論的思想核心,即實踐是學習口語的唯一途徑。交際法是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方法。教師從講授者的身份轉為導演者和組織者來參與課堂教學。此外,還可以經常開展一系列有組織、有計劃的課外英語活動,鼓勵學生不斷實踐交流,如組織“英語角”或“英語俱樂部”,還可以每學年組織幾次英語晚會、英語歌曲大賽、演講比賽或辯論賽等課外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提高研究生英語科研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研究生英語科研論文寫作能力,這項工作可以由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合作完成。首先選用合適的教材,通過各種語言技能進行綜合訓練和培養。在研究生學位課中采用中英并用的雙語教學,黑板及投影片上一律用英語,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一部分用英語一部分用漢語。對專業術語和生疏的詞匯的講解用英漢對照。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記住許多英語專業詞匯并逐漸熟悉英語表達方式,最終掌握并運用它們。專業課教師也可以從國際著名學術雜志如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s選擇若干篇論文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深入了解科研論文的寫作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讓學生用英語進行科技論文或摘要的寫作訓練。然后,學生分小組對論文進行討論,英語教師從語言方面,即語篇語法結構上作具體講評。

3.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在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中,國際學術會議是最為典型的學術交流。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能鍛煉研究生各個方面的學術交流能力。很多學者認為,國際學術會議集學術思想、專業人才、學科信息、研究成果等不同形式交流于一體,融語言的聽、說、讀、寫、譯等多項技能于一室,既是一種國際高水平、高層次的智力活動,又是高度綜合、高度集中的語用場所。筆者認為,經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提高研究生學術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經常性的學術交流活動可以活躍思維,開闊視野,研究生可以同一些國際著名學術權威或某一學科的資深專家切磋交流,并從中獲得靈感,進一步開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推動科學研究。為此學校、院、系應多為研究生們創造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術交流的積極性,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提供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機會,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整體學術交流水平。

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模擬國際學術會議,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進行模擬學術演講、答辯、主持以及模擬其他學術交流中常見的情景,寓學于用,寓教于用,來有效地提高學術交流能力。學期中,分學科舉行小規模的模擬國際學術研討會,模擬國際學術會議可以先分班進行,學生將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以論文形式打印出來,使用power-point在模擬會議上宣讀論文,接受臺下教師和同學們的提問,并聘請專業教師或學術專家作學術點評,英語教師作語言點評。最后再將各個班在模擬國際學術會議中表現出色的研究生聚集起來,抽出時間舉行一次較為正式規模較大的模擬國際會議,讓全校本專業的研究生都來參加,同時對模擬國際會議進行錄像,制作成VCD,成為以后教學的輔助教材。經過幾次這樣的學術模擬會議后,研究生的英語學術交流能力會有很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高虹.拓寬國際視野,增強國際交流能力——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實施情況[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1).

[2]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編寫組.碩士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

相關精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金湖县| 岳阳市| 陆良县| 屏南县| 疏勒县| 许昌市| 墨江| 金乡县| 达拉特旗| 宜丰县| 林芝县| 礼泉县| 教育| 宁波市| 灵石县| 朝阳区| 德惠市| 喀喇沁旗| 萝北县| 宝山区| 荥阳市| 铁力市| 卓资县| 西乌| 盐边县| 永安市| 灵宝市| 城固县| 建宁县| 哈巴河县| 晋城| 池州市| 淮阳县| 民权县| 泸州市| 石屏县| 三穗县| 屯留县| 银川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