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土木學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可開設專業軟件技術應用的課程
土木工程路橋方向可開設軟件技術應用的課程很多,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類。
1.2.1道路橋梁方向設計類課程
路橋類可開設軟件應用的課程主要有:道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專業軟件具體又分道路和橋梁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系統兩種類型。目前國際主流道路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CARD/1,Bently,Civil3D。國內常見的道路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緯地三維道路設計系統,路線大師,EICAD,海地,天正市政道路,鴻業市政道路及路面結構HTDS2003。國內常見的橋梁輔助設計軟件主要有:橋梁博士,橋梁大師,橋梁通等等。
1.2.2道路橋梁施工組織及造價類課程
工程施工組織及工程造價類可開設軟件應用的課程主要有:土木工程施工,建設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標等課程。專業軟件主要有:同望公路造價軟件、海德縱橫公路工程造價軟件、廣聯達系列軟件、上海魯班系列軟件、清華斯維爾系列軟件、神機妙算軟件、南京未來清單軟件等等。
1.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社會上存在的工程類軟件如此之多,各個地區及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對軟件的購買也不一樣。各大高校對于軟件的購買以及開設相關課程,也是針對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學校年度設備采購計劃而定。對于高校中,要熟練地掌握這些軟件需要學生在課后花費較多的時間去練習,而這往往是很多學生不愿做的,只要教師不作硬性規定或要求,主動學習和應用這些軟件的學生鳳毛麟角。因此,直到大學畢業,真正能夠掌握或部分掌握這些軟件的學生極少[3]。鑒于以上的情況,高校路橋方向開設軟件信息技術類課程,主要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1.3.1現有軟件開發合作不理想
現有軟件開發缺乏統一部門的管理,從而導致很多軟件功能基本相同,只是適用地區不一樣。同時,很多軟件公司里面的員工大多數是計算機等專業出身,對工程實際并不很熟悉,從而設計開發出來的軟件,在處理真正的工程實際時,會產生一些偏差。
1.3.2教學資源及人才的缺乏
各大高校中的教師,絕大部分是本科—碩士—博士畢業而來,教學經驗雖然非常豐富,實際工程經驗相對較差,因此教學缺乏與工程實際接軌。
1.3.3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還不強
學生在校階段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對于軟件應用類的課程,必須要求學習者經常上機操作,熟能生巧,應用軟件來解決實際工程圖紙中的問題,這樣,軟件應用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1.3.4地區行業標準相對獨立
由于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建筑行業標準,這就使得教師在訓練學生軟件操作時,必須選擇采用某一個省份的地區定額作為教學需求,很多教師都是選擇學校所在地的省份的定額,但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因此,當學生畢業后如果回到家鄉,對于工程軟件部分就必須按照工程所在地的操作來進行。
2提高專業軟件化程度的措施
2.1高校方面
1)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編制教學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慮,在滿足學生修滿學分,不額外增加學生學習壓力的前提下,開設專門的軟件應用課程,而不是僅僅在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的時候集中培訓。2)對于軟件的選擇,高校在購買軟件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市場對軟件的評價或用戶的多少,而不能單純考慮價格,盡量購買專業方向的主流軟件。我校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先后購買了有關專業軟件。如天正建筑CAD、魯班系列軟件、PKPM系列軟件,EICAD,橋梁博士。為我院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學生全面提高計算機專業軟件應用能力和水平,實現理論與應用有機結合,路橋方向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奠定了基礎。3)機房的管理。專業教研室應建立自己的專業機房,同時配備專業的維護人員。4)教師培訓。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軟件培訓,然后服務于教學。5)積極參加各種軟件開發商舉辦的高等院校軟件競賽。目的不是在于獲得獎勵,主要是能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學生同臺競爭,從而找出自己的差距。6)校企共建“雙師”結構的實踐教學團隊。通過引進、培養補充緊缺專業人才,加強專業帶頭人培養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7)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高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水平。
2.2學生方面
1)鼓勵學生認真學習路橋方向各種軟件,而不是僅僅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對于軟件課程的考核,不應采取課堂考試的形式,可采取機房上機考試,或者布置大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思考后獨立完成,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已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在畢業設計中加入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內容,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4]。我院根據教改項目的構思,在畢業設計中加入了專業軟件應用。目前已經在2013,2014屆畢業設計中實施,同時計劃在往后的畢業設計中進一步加大專業軟件的應用。通過畢業設計環節的鍛煉,學生專業軟件應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學工部組織成立軟件應用興趣小組或社團,讓學生充分了解軟件信息后,才會更認真的學習。3)鼓勵學生報名參加各種軟件競賽,走出校園,了解其他兄弟院校的同學情況。同時,對于獲獎的學生,應給予表彰。
篇2
目前,我國各高校的學位論文大部分都是用中文撰寫的,也有一小部分是用外文撰寫的。高校圖書館將學位論文收藏至自建特色數據庫,就需要對學位論文進行編目,對學位論文編目時要保證編目產生的關于學位論文的數據的質量,以方便讀者檢索并利用學位論文。
1 中文MARC編目學位論文存在的問題
高校圖書館對文獻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類標引和主題標引,并用相應的著錄、編目格式使文獻資源的主要檢索項及特點形成書目的形式就是高校圖書館的編目工作[1]。學位論文編目的工作流程一般為:回溯編目―審校―典藏―貼書標―入庫上架。學位論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獻資源,其編目具有自己的特點:1)編目難度高。高校大學生研究的學術領域及學術方向繁多,其具體研究方向小而專,對非專業編目人員來說,分類編目比較困難;2)編目工作量巨大。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各高校每年都在擴大招生,進而各高校每年產出的學位論文數量激增,而高校圖書館編目人員有限,而且圖書館每年還要有其他書目入館需要編目,因此編目人員總的工作量非常大。3)學位論文撰寫語種不統一。部分高校設有外國語學院,這些學院的部分學生所撰寫的學位論文所使用的語種一般為外文。
中文MARC是以UNIMARC為基本依據,根據我國出版物的具體情況制定的[2]。中文MARC機讀記錄字段區有如下10個功能塊:0―標識塊;1―編碼信息塊;2―著錄信息塊;3―附注塊;4―款目連接塊;5―相關題名塊;6―主題分析塊;7―責任者塊;8―國際使用塊;9―國內使用塊[3]。中文MARC通過對每個功能塊增設功能不同的多種字段及子字段、對每個字段又增設不同要求的標識符的方式更為詳細的記錄文獻信息。
高校圖書館編目學位論文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1)精準、全面、直觀的反映出學位論文所表達的科研成果,包括科研成果的領域,關鍵詞等信息。2)準確標引學位論文,形成規范數據,方便讀者進行檢索。編目學位論文是讀者可以使用學位論文的前提和基礎,學位論文編目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讀者對學位論文的使用情
況[1]。因此,學位論文編目工作是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各高校對學位論文編目工作都很重視。但是由于學位論文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中文MARC編目具有的高技術性,導致中文MARC在對學位論文進行編目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學位論文編目的質量,進而影響到學位論文在高校圖書館乃至整個學術界的正常流通。中文MARC在高校圖書館學位論文編目中存在如下問題。
1)標準不統一。當前我國使用比較普遍的中文MARC編目標準有兩種:一種是國家圖書館編寫制定的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系統標準;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寫制定的中國高等教育文獻資源保障系統,即CALIS系統標準[3]。雖然采用這兩種中文MARC編目標準編目的數據覆蓋面都很廣,共享性也比較強,但還是應該將這兩種標準結合,制定一套唯一的編目標準。有了唯一的標準,各高校圖書館在選擇編目系統時也不需要進行比較,既方便了高校圖書館編目工作,也能使圖書信息流通更順暢。
2)標引不規范。《中國圖書分類法》是高校圖書館編目分類的主要依據。由于部分高校圖書館還有自己編寫的《圖書館編目分類細則》,并結合這兩個規范來進行編目,因此在很多編目細則上出現了不一致現象。
3)著錄字段不完整。中文MARC編目雖然具有詳細的編目規則,但是不同的編目員對規則的理解會有所不同。在中文MARC著錄中,字段和指示符都有詳細的規定,如果出現指示符的漏著、錯著都會直接影響到學位論文的檢索。
4)外文語種撰寫的學位論文編目格式不統一。當前我國圖書館使用USMARC對外文圖書進行著錄,而有些圖書館認為只有原版外文書籍才應該用USMARC進行編目,其余外文圖書應該按中文MARC格式來著錄。因此,使用外文撰寫的學位論文編目格式就出現了兩種,即USMARC格式和中文MARC格式。這種不一致的編目格式會嚴重影響到學位論文的網上共享,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也有不利影響。
高校圖書館每年進書量都很大,新進圖書只有經過編目才能入庫上架,讀者才能在館藏書目檢索系統中檢索到圖書,而高校圖書館專業的編目人員非常有限,因此就會出現非專業人員對圖書進行編目,比如燕山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的編目工作就是由勤工助學的學生來完成的。編目工作對人員專業要求比較高,編目細則又非常繁雜,雖然專業的編目人員已經設定號學位論文編目格式,但是非專業人員在對學位論文進行編目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出現漏著、錯著的現象,而在對學位論文編目中出現的錯誤只有非常專業的編目人員才能及時發現,這樣就會導致很多編目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到最后都沒有被發現,從而影響到讀者對學位論文的檢索。
篇3
主辦單位:黑龍江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2095-008X
國內刊號:23-1566/T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4
主辦單位: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0185
國內刊號:22-1288/TU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5
評價是一種高層次的學術規范,它對學術系統的運行起著關鍵性的控制和指揮作用。論文評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否公正客觀地進行論文評價關系到廣大專業人員的切身利益和學術的健康發展。因此,制定學術論文評價標準,應該把握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原則,以達到激勵科研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增強學校的科研綜合實力,提高學校學術地位的真正目的。
一直以來,我國學術評價體系主要是采用量化(等級化)考評制度,主要看論文數量及發表刊物的等級,卻忽視了對論文本身質量的評價。這種貌似公平的量化考核機制,使有些專業人員如同戴上了“緊箍咒”,急于求成,學術精品減少、庸品激增。這種“一年磨十劍”的后果自然是成果質量大幅度下滑、各種學術不端行為屢禁不止。王綬等35位院士聯合署名發表的文章《正確評價基礎研究成果》一文中明確提出:“對研究論文或著作的評價有質和量兩方面的問題。總體說來,首先應考慮的是質,其次才是量”。
2.評價學術論文的方法
近年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一些國際通用的論文評價標準也逐漸被采用。目前評價方法主要包括核心期刊論文、三大檢索論文、期刊影響因子、論文被引次數。本文簡要介紹目前常用的論文評價方法。
2.1核心期刊論文數期刊是學術論文的載體,根據出版地域可將學術期刊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國內期刊又存在核心與非核心之分。所謂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刊載某學科文獻密度大,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對較高,代表該學科現有水平和發展方向的期刊。目前核心期刊有不同的劃分方法,應用較廣的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版、《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SCD)版、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版、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版。尤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確定的核心期刊目錄影響最為廣泛。考察核心期刊論文數的方法,主要缺陷在于不區分論文本身的質量、不區分核心期刊刊物間的質量差異。這有可能從政策層面鼓勵了科研人員為了多發論文、快發論文,選擇一些質量較低、影響較小但容易發表的核心期刊。因此,不能簡單地把期刊水平等同于論文水平,由于種種原因,核心期刊中也有低水平的論文。
2.2 三大國際檢索系統論文數三大檢索系統是指SCI、EI和ISTP。SCI是《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簡稱,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創建。按照SCI源期刊數量的不同又劃分為核心版SCI和SCI E。核心版SCI是指源刊約為3 600種的SCI印刷版或SCI光盤版,這些刊物亦被稱為SCI的核心刊物;SCI 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版,收錄了約5 600種源期刊。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包括生物、醫學、農業、技術和行為科學等自然科學,側重于基礎科學研究。所選用的刊物來源主要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一定數量的中國刊物,如《中國科學(英文版)》A、B、C、D、E輯、《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科學通報(英文版)》、《理論物理通訊(英文版)》、《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等。核心刊物圈中的論文一般全部被收錄,而非核心刊物的論文需經專家評議后有選擇性地收錄。SCI源期刊的信息可通過ISI免費網站(省略)及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冊的來源出版物目錄中查找。同時,中國許多高校圖書館網站上都會報道SCI收錄期刊目錄作為免費資源供讀者共享。
SCI被公認為世界范圍最權威的科學技術文獻的索引工具,能夠提供科學技術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收錄或引用的數量,已被科學界作為評價其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SCI適合評價基礎研究和部分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對應用研究成果和開發研究成果的評價則不能借助SCI,而應該以專利的數量以及成果轉化后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來評價。
EI是《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的簡稱,由美國工程索引公司編輯出版,其中文網站為省略.cn。EI的源期刊分為三個檔次:①擴充期刊(EI page one),有2 800種以上,只收錄論文的題錄,不進行深加工,近年開始收錄文摘;②選擇性收錄期刊(EI compendex),約1 600種,其論文有選擇地收錄,收錄論文的題錄、摘要、主題詞和分類號,進行深加工;③核心期刊,約1 000種,其論文全部被EI compendex收錄,屬于該數據庫的核心領域。EI的信息源包括期刊論文、會議文獻、學術專題報道、科技圖書、論文集、學位論文、標準、政府出版物等。EI覆蓋生物工程、土木、地質、環境、礦業、石油、冶金、機械等所有工程領域,通過它可以了解當今世界工程技術的發展概況。對數理化、生物學、醫藥、農林等學術理論論文和專利一般不予報道。
ISTP是《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的簡稱,由ISI編輯出版發行的關于國際科技會議錄索引的出版物。利用ISTP可以快速地檢索到科技會議的內容和會議錄。ISTP是查詢世界科學技術會議文獻的最重要的檢索工具之一,它所收錄的國際會議種類和數量多,信息量大,且報道速度快、檢索途徑多。
應該注意的是,三大檢索系統都是國外的檢索工具,其收錄的期刊能否反映中文期刊的水平值得商榷。社會、人文、經濟等學科的收錄率相對于理工科較少,學科差異巨大。刊物之間的質量差異明顯,SCI收錄期刊同樣存在質量較低、影響較小的刊物。過分強調三大檢索論文數,也會出現在政策層面鼓勵科研人員在收錄刊物上多發論文,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論文的質量。
2.3期刊影響因子 為了客觀評價期刊的水平,自1975年開始,美國ISI在SCI的基礎上發表上一年度世界范圍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給出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的概念。按照不同學科將SCI所收錄的源期刊進行分類統計。IF是一個相對統計量,即該刊兩年發表的論文在即年的被引次數除以該刊在此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可以通過查詢JCR數據庫來獲得期刊的當年IF。在網上訪問ISI(省略)能免費得到相關的最新信息。此外,國內許多高校圖書館網站上也提供SCI每年收錄源期刊目錄以及期刊IF。
IF是國際上評價期刊的重要指標,可以讓人們清楚地了解到在某種學科內何種期刊的影響力最大。在學科范圍內進行IF高低的比較,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實際意義。目前國內高校也將其作為論文評價的硬性指標。需要注意的是,刊物的IF并不代表論文的水平,一些IF較大的期刊也會發一些水平較低的論文。因此,期刊的IF是否能代表期刊的影響力也存在爭議。
2.4論文被引次數目前,論文被引次數常被用作評價論文水平。通過SCI檢索系統、引文索引數據庫以及部分檢索系統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可以很方便地得到被引用的信息,根據被引次數的多少評價論文影響力的大小和質量的高低。但是,在針對某篇論文的引用次數上,要考慮自引、偽引的問題。自引就是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而偽引則是轉引、代引、批評性引用、功利性引用等因素而導致引文與引文基本假設不一致的引文現象。一些學者為提高自身論文的引用率,大量引用自己曾經發表的論文,但被別人引用的次數卻很少,造成其論文水平較高的假象,這一點也逐漸引起學術界的關注。
Jorge Hirsch在2005年提出了一種定量評價科研人員的學術成就的新方法――h指數(high citations index),即高引用次數指數,指一個人至多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例如,某教授的h指數是40,這表示他已發表的論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0次的論文總共有40篇,但該指數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沒有考慮到自引和他引的因素。
2.5 同行專家評議 同行專家評議是由部分同行專家對科研人員的論文進行審核、綜合評價,最終確定優劣。從理論上講,同行專家評價法是最科學的方法。因為同行專家的觀點代表了相應學科的權威觀點,同行專家對相關論文學術觀點、方法意義、理論意義最具發言權。只要專家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并且專家的人數適當,專家的評價是可以反映學術論文的實際學術水平的,評價結果是可信的。但這種方法存在諸如花費時間較多,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以及人情票、跨學科評審等問題。
以上是目前常用的論文評價方法。應當說,任何評價方法的優劣都有其相對性。公正客觀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對于科研學術工作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術論文評價體系應該是發展的、科學的、合理的,真正發揮其正確的導向作用,促進整個國家的科技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含暉.醫學論文評價方法的探討.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7,20(1):1719.
[2 ]桑萊絲.SCI論文在科研水平評價中的地位和作用.統計與決策,2007,(8):5960.
[3]賈萍.關于三大檢索系統的分析與科學評價.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1):7374.
[4]張錦波;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作用及著錄原則[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5]袁曉萍;科技論文參考文獻著錄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S1期.
篇6
主辦單位:邵陽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邵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2-7010
國內刊號:43-1429/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7
主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7037
國內刊號:42-1698/TU
郵發代號:870150-6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8
主辦單位:武漢工業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4881
國內刊號:42-1592/T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9
主辦單位:南昌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0456
國內刊號:36-1194/T
郵發代號:44-3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10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3961
國內刊號:37-1391/T
郵發代號:24-22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6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11
主辦單位:常州工學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常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0887
國內刊號:32-1732/C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篇12
主辦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7333
國內刊號:31-1880/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13
主辦單位:西華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159X
國內刊號:51-1686/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