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魔法一樣的生活”
讓日本王太子妃雅子都贊賞不已的生活情境。
一個日本女人,遠嫁到意大利的托斯卡納,在陽光普照的佛羅倫薩開始了她在日本城市中無法想象的鄉村生活,大到和家人一起建造山上的房子,小到從簡單的蔬菜開始種田、養一窩可愛的小雞相伴,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托斯卡納迷人的四季中。欣賞著春天窗外綠色的田野,感受到初夏大自然的恩惠,在秋天的林中散步,冬天自制好吃的普利亞風味蜂蜜杏仁糖,意大利人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對工業化的擔憂,所以要與鄰居們團購綠色無公害食品。原來,與天、地、自然萬物共同生活,是植根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之中的。
人與自然,原本就密不可分。
托斯卡納州位于意大利中部,擁有蜿蜒起伏的山丘和美麗的海岸線。自古以來被稱之為“一幅美麗的畫”。佛羅倫薩,又稱精致之城、百合之都,它是田園風格神話《達芙妮》的盛大舞臺,是托斯卡納州的首府,保存了大量文藝復興時代的遺產。
田園牧歌,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態度
我們每個人馬上可以開始擁有的生活態度
豆瓣讀書實用推薦。讓你我的田園生活夢觸手可及。
“這是魔法一樣的生活。”讓日本王太子妃雅子都贊嘆不已的生活情境。
甫一出版就躍居日本旅游類圖書第三名,作者博客在日本擁有數十萬粉絲。
數十萬日本網友追捧的日本女三毛的故事,比《不會去死》更加平易近人,比《普羅旺斯》更加切實可行。田園牧歌,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態度。
不僅可以學到如何做風味獨特的意大利牛肉卷,如何養一窩小雞、制作番茄罐頭、種蒜瓣等非常實用的田園生活小方法,還能深入到意大利南部民眾趣味盎然的生活,看看他們是如何躲避食品工業化,團購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如何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
全彩精排內文,讓你享受視覺的盛宴,陽光下美麗的托斯卡納村莊將在你眼前一一呈現。
奧村千穗
女子美術大學美學美術史系畢業,之后前往佛羅倫薩留學。在意大利留學期間不僅學習了它的語言、文化,還有它令人陶醉的美術史和音樂史等,回日本以后在一家意大利企業做翻譯,1996年,因為一段機緣巧合的跨國婚姻,作者再次踏上了意大利的土地,從此一直隨夫定居在佛羅倫薩。她在自己的博客中描繪了托斯卡納的鄉間生活、讓人垂涎欲滴的意大利菜、在意大利教育孩子的情況、佛羅倫薩的相關信息等,獲得了巨量粉絲的追捧。粉絲的熱情讓這些雅致、溫馨的文章結集成書,從而有了這本書的誕生。著作另有《酒吧意大利語》、《美妙的意大利鄉村菜譜》。
及時部分 來到一個小村莊
我最親愛的家人們
享受鄉村生活的秘
和家人一起建造山上的家
第二部分 春
田地
從簡單的蔬菜開始種田
和小雞相伴的日子
孵蛋的雞
集體購買的喜悅
每天烘烤面包
春天的喜悅和復活節
森林里的住戶
柴火爐烤蛋糕
菜譜小牛肉卷用橄欖油腌漬洋薊灑滿黑圓白菜的面包切片
放入熟雞蛋的牛肉卷春天的含羞草蛋糕
第三部分 夏
初夏森林的恩惠
意大利的小學
被大海撫育的孩子們
普利亞豐饒的田地
公公的手工生活
真正的鄉間生活
口袋形狀的石窯面包
普利亞人的保留食品Frisa
一碗面和一口驢拉的井
婆婆親手做的PASTA
托斯卡納豆子的種類
菜譜制作番茄醬罐頭小章魚蔬菜煮飯
油炸意大利青瓜花肉丸子醬塞入餡料的烤烏賊
第四部分 秋
秋天的散步
森林里的青蘋果
收獲核桃
去附近的村子撿栗子
古老的葡萄樹
經濟實惠的萬能柴火爐
愛吃豆子的托斯卡納人
山上過冬的準備
菜譜杏仁核蘋果蛋糕栗子葡萄斑豆湯洋薊燴飯
西西里島風味花菜PASTA
第五部分 冬
溫柔的小女巫到來的日子
孩子們才是狂歡節的主角
小村莊的教會的動物祝福日
赤陶壺熬煮的菜
鄉村生活用具
壁爐的溫暖
冬天的樂趣
和家人一起度過的圣誕節
熱鬧的意大利的除夕夜
菜譜醋漬小青魚澆蜂蜜的油炸點心普利亞風味的蜂蜜杏仁糖
雞肝切片面包三種油炸面包黑卷心菜和豆子面包濃湯
托斯卡納風味的T形帶骨牛排烤PASTA
博洛尼亞風味的RAGU肉醬寬面條
意大利的蔬菜
我最喜歡的佛羅倫薩
我喜歡的風景、店鋪、博物館等的介紹
鄉村料理教室
后記
和小雞相伴的日子
在托斯卡納的鄉間,經常可以看到在田地旁邊放養雞的農戶。
男主人在田里干農活的時候,小雞們在周圍自由自在地散步,不時翻翻土找找蚯蚓,啄幾下看似美味的野草,看起來還挺忙的樣子。一到傍晚,男主人就會把雞送回雞窩,可是那些雞們已經迫不及待地等在了自己小窩的木門前,而且還排成了整齊的一列。
看著那樣悠閑逗趣的場景,我不由得有些羨慕,于是幾年前起我也開始養雞了。
契機是附近的雜貨店的 “小雞雛節”。
這是由販賣雞飼料的廠家主辦的,在附近的小村莊的雜貨店舉辦。活動的主題是“購買10千克玉米飼料,贈送20只小雞雛”。我想著10千克也許不夠用的,所以買了20千克。誰知道真的贈送了40只小雞雛。
又小又可愛的小雞雛們精力非常充沛。為了讓它們晚上不冷,我給40只團在一起的小雞雛們身上蓋了一層布,我突然有點當母雞的感覺,真希望它們能夠快快全部長大啊。幾乎所有的小雞都長成了成年雞。等它們稍微長大一點之后,白天我會把雞窩的門打開放它們出去,小雞們自由地在森林和草叢中間散步,也許是出于保護自己的本能吧,它們總是以雄雞為中心,以群為單位行動。小雨過后,它們把被淋濕的翅膀展開,面朝著太陽公公,看起來很享受的樣子。白天如果干燥的話,它們就會坐在松軟的土里,看起來很舒服似的把身體埋進土里,翅膀還啪嗒啪嗒地撲扇著,據說這樣可以清理翅膀上的臟東西。傍晚我去關雞窩門的時候,它們咯嗒咯嗒地叫著跟在我后面,因為它們知道我手里拿著的橘黃色水桶里有小麥啊玉米以及碎菜葉之類的食物。
40只雞的話確實有點多,所以五個月之后開始偶爾吃一兩只。安多納羅負責殺雞,我拔毛。殺掉之后肉比較硬,好先冷凍一下,或者在冷藏室里放幾天再吃。及時次吃到放養雞的時候的感動,我到現在也忘不了。
為了添加香味,我在雞肚子里放了一個檸檬,在壁爐里耐心地翻轉,慢慢地用小火烘烤,只用鹽來調味。小雞幾乎沒有皮下脂肪,所以皮很焦脆。毫無疑問放養的雞比普通的小型肉用雞的肉硬,可是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肉的口感,好吃得令人感動。我真正體會到了柔軟并不等于好吃這個道理,嘗到了真正美味的雞肉。
雞除了吃檸檬以及橘子等水果的皮之外,廚房里剩下的東西以及碎菜葉它們也幾乎都吃。所以自從養雞以來,我們家廚房的垃圾量也大大減少。
雞糞可以作為田里的肥料充分加以利用。直接撒在地里的話太硬了,可以先集中到一個地方,然后和枯葉一起發酵后使用。把雞糞泡在水里,把上層的液體撒在蔬菜苗上,對于蔬菜的生長促進效果顯著。把雞糞混在枯葉和雜草的堆肥里,第二年變成腐葉土之后撒在地里。
小雞大概出生十個月以后就可以產蛋了。
原來只會咯嗒叫的雄雞的叫聲開始變成“咯嗒咯咯嗒”,雞冠和尾巴也突然變得鮮亮起來的時候,雌雞很快就可以產蛋了。
說句閑話,意大利的雞叫聲是 “Chicchirichi”,聽起來也有點像“咯嗒咯嗒”,可是仔細聽的話也許還是能聽出獨特的意大利風味來。
心想差不多到時候了吧,我特意給它們鋪好了草,誰知道好幾天了連個雞蛋的影子都沒看到。有24小時,小雪意外發現大概20枚雞蛋隱藏在森林的草叢里,蛋下面還鋪了枯草,這個窩看起來還挺舒服的。到底為什么要去那兒下蛋呢?
我問了一下鄰居戴薩: “小雞們到處下蛋,到底該怎么辦呢?”戴薩的建議是“在蛋上畫上一個×號,然后把它放在你想讓母雞們下蛋的地方試試看。它們以后肯定都會在那兒下蛋的”。
我立刻把用做樣品的蛋放在雞窩里,果然,從第二天開始它們就在雞窩里下蛋了。
小雪每天從雞窩里取出蛋,然后用鉛筆在上面寫上當天的日期,這已經成了她的習慣。春秋天氣好的時候,下的蛋就特別多,現在八只母雞幾乎每天都下蛋,每天差不多能收六至七枚。雞蛋多得吃不完的時候,就把蛋磕開三個,一起放在碗里冷凍上。這是在普利亞的婆婆給我出的主意。這樣的話,嚴冬或盛夏雞蛋不夠用的時候,就可以取出來解凍,用在菜里。
用剛下的蛋做的烤面條加奶酪沙司,或者加雞蛋的手工pasta,以及戚風蛋糕,味道都特別好。我有一只雞每天準時12點左右下蛋,平常如果我在雞窩里發現還微微溫熱的雞蛋的話,那天我的午飯就會是熱騰騰的米飯上滴點醬油,然后用新鮮雞蛋拌一下。這款雞蛋拌飯的風味很特別。
孵蛋的雞
在意大利,他們把孵蛋的母雞稱作 “Chioccia”。我自己養雞以后才知道,通過孵蛋器生出的雞成年以后也不知道抱蛋,只有通過母雞孵蛋出生的小雞長大以后才會孵蛋。
五月的一個星期日,聽說戴薩家的雞開始孵蛋了,我特意去看熱鬧。她養的一直都是通過孵蛋器出生的雞,這次特意從附近的鄰居家里借來的會孵蛋的母雞。
這只有經驗的母雞立刻把一枚雞蛋放在身下開始孵蛋。戴薩把其他母雞下的蛋也滾到它旁邊,母雞用翅膀把雞蛋撥過來之后都放在了自己身體下面,和自己的蛋一起孵化。它一邊咯嗒咯嗒地叫著,一邊把12枚雞蛋弄到自己身下,之后的21天它都會坐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哪怕是把水和食物放在旁邊,它也幾乎不吃,拼命地用體溫溫暖雞蛋。難道是為了暖蛋本能地能讓體溫升高?母雞好像熱得喘不過氣來。
剛開始的時候,像在繪本里看到的那樣,母雞端坐在蛋上,可是隨著孵蛋的時間越來越長,身體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平,好像在用整個身體包圍住了雞蛋,給它們溫暖。母雞半睜著熱得有些惺忪的眼睛,一動也不動,因為幾乎沒吃過什么東西,所以過了15天,脖子也垂下來了,看起來很虛弱。及時次看到孵蛋的母雞,有種很神圣的感覺。
有24小時早上,戴薩給我打電話,到她家之后,聽到昏暗的儲藏室里傳來唧唧的聲音。小雞雛孵出來之后,母雞不會立刻給人看。幾天之后,活潑的小雞雛們才會悄悄地從母雞翅膀下露出小腦袋。
再過一段時間之后,小雞雛們開始在母雞周圍跑來跑去。可是只要發現一點危險的苗頭,它們就會立刻鉆到母雞翅膀底下。即使到外面去,小雞雛們也不會離開母雞,高聲唧唧地叫著告訴母雞自己的位置。母雞要是發現了蟲子或者蚯蚓等食物,就會用“咕咕咕”的獨特叫聲召集小雞雛,把吃的分給它們。喂小麥或者玉米給母雞,它也是先把小雞雛們叫過來,然后用嘴把食物分割成合適的大小喂給它們吃,自己總是才吃。這種場景往往讓人誤以為是在看人類的父母和兒女。
在普遍用孵蛋器的時代,這樣的場景的確很罕見。可是我覺得母雞親自孵蛋生出小雞,小雞長大以后又變成母雞,這樣的自然循環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是不應該被忘記的。
初夏森林的恩惠
我們家周圍的森林據說以前是果園。話雖如此,戰爭結束以后,人們紛紛離開大山去鎮上,再也沒有人精心照顧果園,所以現在荒蕪成了長滿落葉樹的森林。可是偶爾還能找到幾棵殘留的果樹,雖然已經變成野生的了,每年仍會結很多好吃的水果。因為沒有人照顧管理,所以天然無農藥。有的年份有蟲害,有的年份因為異常的寒冷花蕾全部脫落..幾年中才能有一年是豐收年。2009年的夏天正好是森林的果樹的大豐收年。
六月的一個星期天,我們約上隔壁的保羅一起去采櫻桃摘桃子。
櫻桃樹沒有人剪枝,所以很高的地方也結著紅艷艷的果子。安多納羅爬上梯子從上面搖晃樹枝讓果子落下。櫻桃果實雖然很小,可是非常甜,味道很濃郁。小雪充分享受著初夏森林大自然的恩惠,放入籃子里的櫻桃還不如她扔進嘴里的多呢。
森林里的大桃樹上有很多紅紅的熟透的桃子。在樹下鋪上一大塊布,安多納羅拿著一根長棍搖動樹枝,好多桃子落在了布上,小雪興奮地大叫:“下桃子雨嘍。”
輕輕咬開一口熟透的紅桃子,微酸的果皮和大量甜美的果汁同時在嘴里擴散開來。我一邊吃著熟透的桃子一邊對桃樹表示感謝:“謝謝你今年結了這么多桃子給我們。 ”我們沒有貪心地采摘所有豐收的桃子,摘夠吃的就行了,剩下的留給森林里的動物們吧。
把收獲的桃子分成熟透的和不太熟的。同一個筐里,把硬桃子放在下面,柔軟的正適合吃的桃子放在上面保存,把熟透的柔軟的桃子帶皮和砂糖一起煮,做成果醬。
品嘗著顏色美麗的桃子果醬是冬天的一大樂趣。
用柴火爐烤蛋糕
到了三月,森林的枯葉中間開始冒出各種植物的新芽。寒意漸漸消退的24小時的早上,農田角落里的番紅花突然開出了可愛的黃色小花。漫長的冬天終于要結束了,令人期待已久的春天到了。
雄雞開始“咯嗒咯嗒答”地鳴叫,這也是春天將近的征兆之一。母雞開始勤勞地下蛋,24小時一枚,每天早上一共能收集六七枚。也許是因為雞飼料是玉米的緣故,意大利的雞蛋的蛋黃顏色都很深,接近橘黃色。我們家的雞為了保持膳食平衡不僅吃草也吃蟲子,而且進行適度的運動,它們下的蛋的蛋黃也是深橘色,在碗沿上磕開之后,蛋黃一下子冒了出來,非常有彈性。因為經常吃院子里的小石子,鈣質也很充足,所以蛋殼很堅硬,磕開的時候能聽到“砰”的一聲。春天的復活節傳統大餐里經常出現各種以雞蛋為原材料的菜,這不僅僅是因為把耶穌的復活比作由雞蛋孵出小雞,更主要的是因為這個時期雞開始大量下蛋。也只有這個季節大家伙兒才舍得用大量新鮮雞蛋烤制蛋糕。
我們家的柴火爐右邊附帶了烘烤功能。因為沒有附帶溫度計什么的,只有通過加入柴火的時間和柴火的大小來調節溫度。把用斧頭劈的小塊木材和干樹枝放進去,“轟”的一聲就點著了,溫度也開始升高,放入大點的木材的話溫度就會比較穩定。有時候爐子本身也有它自己的特點,所以大多是要靠直覺。我們家的爐子比較容易烤焦,所以中途要把蛋糕轉一下。在煤氣和電烤箱普及之前,以前的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像這樣想盡一切辦法用柴火爐來烤蛋糕點心的吧。
我剛開始用柴火爐的時候,一直用不順手,無論怎樣都烤不出好吃的蛋糕。可是幾年來在不斷使用的過程中,我也可以用柴火爐烤出好吃的蛋糕了。能夠熟練地使用以前人用的這種柴火爐烤箱,不知道為什么覺得有點接近以前的人了,而且還覺得有點自豪。
也許是心理作用吧,總覺得用柴火爐烤出的蛋糕口感非常柔和、鮮美。每年春天的早餐最期待的就是加入了大量雞蛋和蜂蜜的鮮美的蛋糕了。烤好這個蛋糕的第二天早上,平常愛睡懶覺的小雪早早的就起了床,就著溫熱的牛奶,吃著加了大量新鮮雞蛋的蜂蜜蛋糕,春天的早餐真美味啊。
普利亞豐饒的土地
普利亞的土地非常肥沃。普利亞州在羅馬時代就是羅馬人重要的糧食產地,現在依然盛產小麥、橄欖、葡萄、番茄等蔬菜。公公退休以后買了一塊很大的田地,持續不斷地為家人種植蔬菜和果樹。安多納羅的爺爺奶奶原本是在阿爾貝羅貝洛(Alberobello)經營農場的,所以公公從小就很熟悉種田和養家畜的活計。巨大的橄欖樹、很大的葡萄架,無論是橄欖油還是葡萄酒都是自己產的。還有雞窩呢。
因為氣候溫暖,所以一年到頭都可以收獲蔬菜,這點讓住在寒冷的托斯卡納的我非常羨慕。
我很喜歡來公公的田里,早上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兩人一起開車來到田里,默默地開始做農活。公公總是會冷不丁地說:“我年紀也大了,以后也干不動了。千穗,你們想離開佛羅倫薩回普利亞嗎?我把這塊田都讓給你們。”
每年只要一回普利亞,公公總要說這套話。
而我每年的回答也是千篇一律,“可是我們已經在佛羅倫薩買了房子了..我喜歡海可是也同樣喜歡山,每年暑假能來普利亞我就很滿足了”。
收獲番茄或者杏仁,除雜草..一邊在一望無際的農田里干雜活,一邊和公公聊天。對我來說這樣的時間是非常珍貴的。
公公的田里種了很多圣女果。他的圣女果和日本產的甜甜的圣女果不一樣,皮有點硬,而且還有點酸,味道非常濃郁。
每年圣女果快下市的時候,從果實里取出種子,曬干,第二年,撒在土里。幼苗移種到田里,長一段時間之后就不用澆水了,任其自然生長。根會為了尋找水源朝地下生長,僅僅靠夜晚的露水就可以堅強地活下來。乍一看苗像枯萎了似的,仔細看會發現已經結了很多小圣女果。毫無疑問大量的圣女果都會做成罐頭,婆婆親自做的美味的飯菜里這些圣女果罐頭可是不可或缺的哦。
公公田里的一個角落長滿了高大的刺山柑。這種植物被稱為cappeli,摘取花蕾的部分,用鹽腌一下,做飯的時候可以用來調味。它是普利亞菜中不可缺少的食材,六月至七月,開始長出小小的花蕾,仔細地一個一個地掐掉,用鹽腌上,如果不摘的話會開出白色的楚楚動人的小花,之后結出像小黃瓜一樣的果實,被稱為 “frutto di cappeli”。果實用醋腌一下就可以作為西式泡菜食用。
田里種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果樹,因為田里一年到頭都可以收獲水果和蔬菜,所以除了牛肉和豬肉以及乳制品之外幾乎都是自給自足。
對我來說,種田方面的老師就是我的公公,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是我的理想,早晚有24小時我要實現這個理想。
精美的小樹,精致的文字構成了經典的旅居故事,這是每個心中有愛的人向往的田園生活,靜謐,悠遠,沒一個章節感覺就像一幅油畫,充滿美和情趣,不可多得的好書,喜歡這本書的設計,很歐洲,贊。
前一陣買了《塔莎奶奶的花園》,非常喜歡,看了這本書的介紹就買了,也很不錯哦,我現在很喜歡看這種關于生活態度的書,可能是我太向往那種田園風情了吧,這本書內容更加豐富,有鄉間鄰里之間的趣聞軼事,很有看頭,而且感覺圖片更好,本本也很小,看著很方便舒服。
賦有詩意的隨筆,記錄的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在美麗的意大利生活的故事,看完,我也開始憧憬擁有那種恬靜的生活,無憂無慮,充滿情趣。推薦給熱愛生活的朋友,尤其是女性哦。
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書,里面有我喜歡的生活,美麗的景色,鄉村生活的清凈,令人垂涎的美食,還有那種最淳樸最自然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真的很憧憬。這本書里有我神往的一切,文字優美,美圖多多,我會多看幾遍的。
就像許多評論說的,這本書很精致,我也想不多用其他詞匯來描繪它,這個詞應該比較準確了,設計,圖片得布局都是精心考量的,很用心,內容也很好,文字很出色,不像有的圖文書那樣,圖片精美,文字乏善可陳,文圖配合很完美,喜歡。
之前讀過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系列,也看過《托斯卡納艷陽下》,可能是中西方有文化差異,雖然這些書很暢銷,但是總覺得隔了一層,沒有特別的感動。但是這本同樣介紹意大利的鄉間生活,更契合我的心意。有西方人的灑脫,更有東方人的細膩。這就是理想的田園生活,晴耕雨讀,春種冬藏。
平平淡淡的一本書,作者用平平淡淡的語氣講述自己在佛羅倫薩小村莊里的平平淡淡生活。盡管書中描述的內容全是一個小村子每年里的春夏秋冬,一戶農家里每天里的柴鹽米醋,但是讀起來卻讓人心曠神怡,無限向往。
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寫的作者日常的生活小事,處處流露著平淡溫馨,作者遠嫁弗洛倫撒的鄉間,整個小村總共55人,生活悠閑愜意,書中展現了不少作者研制的菜單,看上去可口誘人,這種溫馨富足的生活讓我為之向往。
悠閑的鄉居生活,在恬淡和寧靜中追求一份不俗,于自然是美麗的,于心情更是五彩的,平復了自己的心態,對別人又有實際的指導作用,絕對值得大力推崇,一定要大贊一聲。另補充一句,書后的幾頁指南中的信息很有用哦。
超喜歡這個書的感覺,從封面到版式都超喜歡,作者真是用心了。內容也沒的說,文字清新細膩,如蜻蜓點水,娓娓道來。呈現的又是讓人無比羨慕的生活狀態,能那樣活著真是不枉一生,當這樣的女人才是幸福的。
這書很好看!不僅可以感受異國的鄉村風情,展現給我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里面還有不少實用的東西,比如很多意式菜譜,意大利菜是我的最愛哦,希望材料在中國能買到鄭總,找時間一定試著做香香的牛肉卷給閨女吃!好書,頂。
周末就要去近旅行了,這是人生中的第N次,從上學期有這個想法,然后開始賺錢,還有現在到看了這書,更堅定我的想法,都是為了接下來的這個不平凡的夢想。青春,總要瘋狂一次。我們活著就要出去看看。這本書是你走出人生的第一步的動力,加油吧!
書不錯,全彩,就是比想象中的薄,內容沒有特別豐富,用圖片結合文字的方式描寫一個日本女性在異國的鄉村生活,里面有種菜,整理花園還有和孩子的生活上學等等,對于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世界中的人來說閑暇時光了解一下另一種人生是個樂趣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書中有很多美麗的照片。書中描寫的福羅倫斯鄉間生活,悠閑,美好,情趣,即使是一些生活中的苦難也顯得那么有味道,就如同是幸福生活的調節劑。適合在勞累緊張之時閱讀。一定會讓你身心得到休息和寧靜。
很喜歡這本書,剛收到的時候隨便翻了一下,覺得有點失望,可是當我仔細讀下去,會發現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這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什么都自己動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不就是自己藏在心里的回歸自然又不失現代的生活方式嗎?!
這是一本很柔軟舒心溫情的小書,將意大利鄉間的生活娓娓道來,把繁瑣的家務瑣事寫得很真情別致,向往這樣的生活!對于意大利的教育感觸很深,我覺得從小鼓勵孩子的自信與獨立真的很重要!有些美食自己也可以學著做~~
很美的生活,很美的環境,永遠未知的生活方式,不知道她們是超前的還是超俗的,只能讓人心生向往,別的只剩遺憾了。
非常好的一本書,連上學的女兒都很喜歡。如果不是看到書中真實的主人公的描述,怎么會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自然的生存方式,這簡直就是淘淵明的世外桃園啊。如果有來生,這就是我要追隨的生活,這才應該是人類的健康生活。
看到同事說這本書蠻不錯的,也想買來看,本以為應該是旅游類的,沒想到在休閑,看了內容,我明白了,這完全是一本講述生活狀態的書,介紹了作者一家人在意大利過著怎樣幸福的生活,很有看頭,讀起來也蠻開心的,不錯的書,我會推薦給其他盆友。
作為一般的消遣來看,非常不錯,配圖很多,傳達很準確。而且這種愜意的鄉間生活的確令人羨慕,看完以后自己也想搬到國外某個村莊去生活。不足之處在于,詞句貧乏,很多詞句重復,看多了有點疲憊。不過畢竟作者沒有專職寫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個日本女人好有福氣哦,寫得東西也確實挺好看的,讓人看得如癡如醉,把我帶到那個美麗的地方,流連忘返,贊!
看了書,只能說這樣的鄉間生活誰能不羨慕?作者雖然遠嫁海外,但是也樂在其中。有的人可能會抱怨鄉下的生活枯燥,文法差異巨大等等。而作者卻是善于從這種生活中去發掘和體會的不同的樂趣。正是她的這種心態,才能帶給讀者同樣的感悟。
這套書與其說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不如說告訴我們一個生活方式,一種人生態度,一種高貴的格調。以一個日本女性的視角,想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西方式的田園生活,年輕的時候我們喜歡烏托邦,但什么是真正的世外挑源,我想看了這本書,姐妹們就有答案了。
很佩服作者細膩的觀察和文筆,對意大利鄉村生活、文化傳統和家庭親情的描述很詳細頗為深入。非常喜歡他們自己自足,尊重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書里面大量的菜譜介紹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太有用,但是其他內容還是非常有意思的,推薦!
樸實無華的文字,結合著一些溫馨可人的圖片,將作者在意大利鄉村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與她的質樸的鄉村生活相比,久居于城市燈紅酒綠的環境中,我們的生活顯得如此貧瘠,也許返璞歸真才是人類解救自己的最終選擇。
買這本書之前以為是本介紹托斯卡納風光風情的書,收到之后才發現是一本描述鄉間生活的書。文字質樸,字里行間透出作者生活在小鎮的悠閑、寧靜,讓人羨慕不已。欣賞著窗外綠色的田野,感受初夏大自然的恩惠,在秋天的森林中散步。。。原本人與天、地、自然就應該這樣共同生活。
作者筆下的鄉間生活太讓人向往了,所有的事情都經由自己的手來完成,就象小時候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感覺,讓我有沖動也擁有一份鄉間生活,太美了,大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來生活,生活簡單而充滿詩意。但不是一顆純樸的心是不能熱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