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平面設計領域的典范巨著。怎樣用已知的元素設計出專業的、有吸引力的版面?一名平面設計師為此必須掌握的一切知識,包括重要的設計原理、無可爭辯的設計技巧以及來自實踐的專業建議,都詳盡地呈現在這本內容的手冊中。
這本書是暢銷德國的設計類教科書,其中嚴謹、系統地講解了平面設計各個方面(諸如形狀、顏色、圖像、文字、排版、企業設計)的基礎知識,能讓平面設計師打下堅實的知識地基。本書會很快成為你的重要參考書,除此之外,你不再需要其他的指導和靈感源泉。
馬庫斯 韋格是有著20余年設計經驗的成功的平面設計師,并且是獲得Adobe認證的軟件培訓師。他對版式和設計十分狂熱,不斷開辦培訓班、舉辦講座和發表文章。
前言1
藝術與設計1
平面設計的核心2
怎樣學習設計?3
最重要的設計法則4
理論與實踐5
最重要的工具是頭腦6
1設計原理9
1.1設計原理的作用9
1.3平面設計的標準12
1.3.1功能與美觀性13
1.3.2和諧與對比14
1.3.3越少即越多15
1.4格式塔視知覺原理15 前言1
藝術與設計1
平面設計的核心2
怎樣學習設計?3
最重要的設計法則4
理論與實踐5
最重要的工具是頭腦6
1設計原理9
1.1設計原理的作用9
什么是設計?其實在一本關于平面設計的書的開頭應該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是平面設計?”,因為“設計”這一概念也有可能跟產品和時裝聯系在一起。盡管如此,我還是經常在只關乎“平面設計”時使用“設計”這個說法。設計的美學基礎在設計的所有分支領域都是相似的,雖然不盡相同。不論我們要談論的是建筑、攝影,還是產品設計、時裝設計、網頁設計或平面設計,總是會涉及線(軸)、比例、對比與和諧。
藝術與設計
線(軸)、比例、對比與和諧也是美術的核心內容。從這一意義上說,更應把平面設計看作藝術的分支,而不是設計的分支。畢竟平面設計師大多跟畫家一樣,是在二維平面上工作的。不過我還是認識到平面設計與美術的一個顯著差別。德國著名版式設計師及平面設計師庫爾特 魏德曼說過:“藝術家做他所想的事,設計師想他所做的事。”
一位藝術家創作作品并不一定要有某種目的。藝術本身就可以是目的,也應該是目的。一件美術作品可以讓觀賞者陷入沉思。藝術應該關注自身,并向人們呼吁:“思考吧!”
與之相反,好的設計是無聲的。好的設計是服務者:它服務于某一目的。設計總是在追尋一個目標!設計越不起眼、不被人意識到、隱藏在背景中,就越能凸顯和強化它的功能和目的,從而也就越成功。
實用主義大師史蒂夫 克魯格,這位設計方面的專家將他的某一本關于用戶友好型網頁設計的著作命名為《不要讓我動腦子》。
這恰恰就是設計區別于藝術的方面:藝術引導觀賞者去絞盡腦汁,而設計卻免去了人們不必要的思考。
成功的設計應該能誘惑我們對某樣東西產生欲望,讓我們愛上它。可是如果這種愛碰上了糟糕的實用性,那短暫的熱情之火就會瞬間熄滅。
在平面設計中不乏有缺陷的設計:一本因為行寬過大、行距過小而讓人讀起來疲憊的書,導航系統亂七八糟的網頁,用廉價排版為昂貴產品做廣告的宣傳冊,配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說明書,填寫區域幾乎寫不下字的表格,用于危險情況卻設計得無比糟糕的說明書(關于飛機在危急時如何操作的說明書出錯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
“形式服從于功能”,這是許多設計師的指導原則。我本人也堅信,一件物品的形狀如何應取決于其功能。然而,人們還不至于把每個超出功能要求,只是作為美學裝飾的東西都看作多余的,畢竟人類在文明發展中早就習慣并欣然接受了沒有實際功能的純裝飾性物品。只是在平面設計作品中,裝飾性元素不要太多了,以至于淹沒了其原本的功能,比如一段文字的可讀性。
本書中提到的“功能”一詞指的其實是功能的一個特殊方面,一個人們在對設計過于熱衷的情況下常常忽略的方面:付出—收獲關系。設計上所花費的成本應該與收益保持一定的比例。在本書中我們將非常詳盡地闡述怎樣合理地甚至是出色地進行平面設計。不過請不要忘記,出色的平面設計在花費上并不總是適當的。身為設計師,我們應該始終關注花費在一件作品上的時間和金錢。尤其是廣告設計師,不應過分追求華麗的設計而使用過于昂貴的技術和材料。如果在廣告上的花銷多過它可以帶來的收益,那就違背它的初衷了。你應該把一件設計作品完成和投入生產所需的成本看作其功能的一部分。
平面設計的核心
每個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目的。作為一名設計師,這一目的對他來說就是讓一件物品盡可能好用,并讓功能與美觀達到一定的平衡,同時將設計過程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等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我認為對于每次設計都至關重要的幾點是:
1.生產這件產品的目的是什么?
2.這件產品要怎樣發揮其功能以達到這一目的?
3.我應該給這件產品一種怎樣的形態,以較大限度地支持其功能?
4.設計和生產的成本與產品的目的是否協調?
怎樣學習設計?
迄今為止關于設計的說法都沒有顧及一個事實—每一條規則都有例外。比如說,某些廣告也會故意引人思考從而令其興奮。
好的廣告甚至很希望讓消費者思考一些問題,這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哈哈,我看穿你們玩的把戲了,看我多聰明。”受某種會引發快感的神經遞質的刺激,人會產生這種短暫的成就感。因此在看到一則有趣的廣告時,我們會把相應的品牌或產品和積極的情緒聯系起來。通俗一點兒說,我建議一個準備從事專職設計工作的人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白癡,也就是讓自己專注于設計的幾個特定領域,在這些方面做好做精,而不是什么都只懂一點點。我自己就是印刷工藝、企業形象設計、攝影和圖像處理方面的專業白癡。我努力在這些領域做到超過平均水平。不過要是有人找我設計一款包裝、一個價格不菲的主頁或者一段電視廣告,我總是建議他們找這方面的專家去做。我更喜歡從容不迫地做好某幾件事,而不是忙得熱火朝天卻一事無成。
但我并沒有忽視其他領域。恰恰相反,我對其他的設計領域(如汽車設計)很感興趣。同樣,我認識的一些平面設計師對時裝、日用品、建筑或出版物的設計很感興趣。設計的所有分支都適用幾乎相同的原理。了解一些自己專業之外的東西不僅會深化你對這些原理的領會,也會拓寬視野并帶來靈感。
你現在或將來也許可以每周抽出幾小時來做與設計相關的事并研讀專業書籍,但這在設計工作室忙碌的日常工作狀態下往往難以實現。不過設計經驗可以從你在雜志上看到的每一則廣告、在街上注意過的每一張海報以及你拿到手的每一個文件夾中汲取。你要睜大雙眼觀察這個世界,并問自己“為什么這張海報會引起我的注意?”“這則廣告上的什么內容比較醒目?”“是什么原理讓這件產品的設計如此激動人心?”或者“為什么我對這則廣告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最重要的設計法則
一旦你知道一條線能產生怎樣的張力或者顏色是多么神秘和有怎樣的表現力,你就會以另一種眼光來看待設計。下面的章節將闡述設計的基礎知識。然而,要想培養出對優雅的比例、和諧的線條以及正確的韻律的感覺,那就必須積累經驗,這只能由你在自己的設計實踐、在你對設計作品研究與評判的過程中獲得。
讓你成為更的設計師的,不是我在本書中向你介紹的這些理論,而是你隨著時間的推移培養出的訓練有素的雙眼和的領悟力。
在本書中你將了解一些法則,它們會幫助你迅速而有效地取得成果。對書中提出的所有在日常設計中出現的重要問題,你都要找到答案。在你想把顏色、形狀或文字組合在一起時,本書會為你提供方案。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初剛踏入設計行業時的不易,比如說在為某一作品挑選合適的字體組合時遇到的困難。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該用什么標準去判斷,后來是一系列的基本法則幫我做出了選擇。直到今天我還遵循著這些法則,但最終我還是會相信自己已具備豐富經驗的眼睛。
所有設計法則從根本上來看都遵循著清晰的邏輯以及我們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幾乎沒有哪一條法則是隨意地產生的,實際上總有一個合適的理由能解釋它為什么是這樣的,為什么應當遵循它。
每位設計師都應當認識并掌握這些法則,一方面它們可以讓你在做選擇時有章可循。設計師向客戶展示設計稿時,常常會被問到如此設計的原因。面對這樣的問題,能隨時給出恰當的答案并提出論據是彌足珍貴的,因為這將影響客戶的決定—是否買下這份設計。
另一方面,設計法則能幫助你更高效地進行設計。尤其是在設計項目的草擬階段,相比于從零開始、將所有東西都嘗試一遍的做法,以某些基本法則為依據和基礎進行設計要簡單得多,也快得多。
不過我們不可以盲目地運用這些法則。你更需要做的是在設計中不時抽出5分鐘時間來檢查各個階段的工作成果:這次是否理想地運用了這些法則?我們在這里是否考慮到了這些法則的例外情況?如果你覺得這些法則并沒有在工作中得到運用,就請你不斷改變,直至自己滿意—即使其間要打破某些傳統的法則。
上面所說的其實已經道出了設計的較高法則,它非常簡單,就是—看。每一個設計稿完成時,做出決定的是設計師的眼睛和感覺。
理論與實踐
設計并非一個要人去死記硬背各種原理的純理論學科,我們只有通過實踐和積累經驗才能培養出設計所需的自主性。當然也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具備這方面的天賦。
著名美術教育家約翰內斯 伊滕從根本上區別了三種類型的設計師:物質印象型設計師從觀察自然的多樣性出發,并將其質樸(沒有太多補充)地重現出來;智力構造型設計師從某物的構造入手,試著把握一切并加以清晰的整理、排序和分析;靈感表現型設計師任由自己的直觀感覺領路,不過也會因此忽略構造的形式。
我個人很欣賞靈感表現型設計師,他們用一種隨性的方式創作出看似雜亂無章的裝飾品,使其就像具有強烈表現力的抽象畫一樣。每當我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且明白自己永遠也做不出那樣的東西,就會嫉妒得要命。這可能是因為我本人更符合智力構造型設計師的特征,而且我的工作是與清晰的組織結構和系統的公司設計理念聯系在一起的。然而,屬于這樣的類型卻讓我不能跳出常規,做出富有表現力的設計。如果你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一件絕妙的設計作品面前羨慕得抓狂,可以設想一下:也許你會做的某件事是這位設計師無法企及的,他看到你的作品也會嫉妒得不行。你還要考慮的是,有些設計作品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所以請不要倉促評論一件與自己的設想相悖的設計。條條大路通羅馬,幾乎沒有哪樣工作只有正確的完成方法。
最重要的工具是頭腦
除了自由平面設計師的工作之外,我還教授InDesign、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等設計軟件的相關課程。聽這些課的大多數學員還沒有工作過或者還不是設計師。我總是看到,初學設計的人巴不得只敲一下鍵盤,電腦就幫他完成整個設計。這樣一來,電腦和其中的軟件就徹底成了傻瓜的工具。雖然電腦具備無數強大的功能,但它沒法解決創造性的問題,也不能計算出靠聰明才智才能做出的設計方案。智慧不是電腦而是使用它的人才擁有的。創意產生于頭腦。
因此,大多數專業的平面設計師在開始工作時用的不是鍵盤和鼠標,而是紙和筆。他們當然不能就這樣在紙上變出一件的設計作品,但是通過繪出草圖可以把腦子里的想法引出來,短時間內記下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
當然,是把設計想法詳細地描繪出來,還是像我一樣,用寥寥數筆很快地畫下來,這取決于你自己。無論怎樣,這樣都有助于你找到靈感,而不至于像前面提到的那樣被電腦軟件的功能所限制。你首先應該構思出一個想法,然后考慮怎樣在電腦上實現它!
你在實現某一想法的過程中可能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了想法并已經把它記錄到紙上,但卻不知道怎樣在電腦上將它付諸實施。可惜(或許是幸好)世界上沒有一種電腦軟件可以讓你只要按一個鍵,就能把想法變成現實。
找到與創意有關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后,你常常必須找到能通過電腦軟件將這一方案付諸實踐的創造性途徑。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盡管我能夠將我的電腦軟件運用自如,但有時候還是不知道怎樣把一個現有的想法完善成令人滿意的結果。 所以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放棄了那個在一開始看來很有希望的方案,轉而采用其他方案,這樣才不至于為了實現某個想法而糾結好幾個小時。
結論:創意源于頭腦,除了對整體布局要有創造性的想法,你還需要有獨創性的靈感,并用自己的方法把想法變成現實。
這本精心策劃的書內容詳實,列舉的案例十分有趣。是一本適合媒體設計師閱讀的著作。
——西北印刷媒體協會. 2015年一月
馬庫斯韋格在書中不僅提供了平面設計所需的所有知識,還不吝和讀者分享自己積淀多年的設計技巧,因而能夠幫助讀者更快、更有效率地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
——數碼攝影 Photoshop. 2014年7月
的平面設計教程,每個媒體設計師都能通過書中專家級的詳細講述掌握平面設計的所有知識,并且從中獲得樂趣。
——Mediavalley.de 2014年9月
對于不僅從事攝影、也自己設計印刷品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會是最稱心之作。讀者會從這本著作中了解有關平面設計的所有知識。這本書中有一部分非常詳細地涉及到了印刷環節的不同方面,印刷從業人員也能從中學習、提升自己。這本書能夠成為設計師的靈感來源,為設計師提供有實踐意義的指導意見,同時能作為設計師的工具書。不僅適合攝影從業人員、也適合平面設計師閱讀。
——webdigital.de 2014年7月
一本書中囊括如此多的基礎知識,這是非常少見的。因此它應該出現在每一個平面設計師的書架上!這本書傳授了初學者所需的所有重要的基礎理論,專業人員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技巧。書的文字講述部分也非常地清晰易懂。是一部非常杰出的教程!
——PHP Nuke 2014年10月
這本書的排版非常簡潔美觀,書中選擇了許多的示例圖片,非常好地補充了書的文字講述部分。這本書本身就證明了,好的設計能夠帶給人舒適的觀感。對于設計師來說,這本書是必備的。
這本書為設計師提供了裝備。它能為設計師提供靈感來源,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工具書。
——經管羅盤/法蘭克福匯報經管、市場媒體信息研究
指南書!
——奧地利畫報 2014年六月
沒有外包裝。。。。直接這個套個袋子就來了,不過還是挺快的
書不錯,紙質也很好,而且商家的發貨速度真的很暖心,超級快!這應該就是我想要的書了,開始奮斗啦!但是包裝太隨意了,就一個塑料口袋,來的時候已經破了,書也有輕微的磨損。但是也急著看書,就簽收了。
寶典一樣的書,覆蓋幾乎所有平面設計的知識,值得一讀!
配送速度快,紙質好,整體感覺不錯,是一本不錯的好書
知識點豐富的好書。只是這包裝差點把“書脊”都給撞成“駝背”了,好在不影響閱讀,也懶得折騰換貨。
非常好的一本書,物有所值,值得購買,值得推薦,非常實用
這個物流也是慢透了。要是不是看著大熱天的小哥看、怪辛苦的。所以心態就緩和了很多
里面全是彩頁,銅版紙質,內容細化,還有軟件教學
書籍很好,是很多理論性的東西,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到,是初學者奠定理論基礎的寶典
內容請詳盡的,很多經驗挺有價值的,就是沒談到創意方面的東西,案例不是很吸引。
書不是全新的,看起來像是貨架上拿下來的。書的內容很全面,非常值得一看。
德國平面設計理念 書挺不錯,講解細致,值得學習
整體感覺還不錯 ,印刷的也不錯 就是快遞過來的時候 有折痕 劃痕也有 唉 傷心,就一個包裝袋怎么行呢 一個包裝的紙盒子都用不起嗎 ·······
打開后發現書有半本是濕的,皺皺的,一點不像新的了。。而且還很臟,物流也是配錯區,3號發貨,10號才到
嚴格說來,這是一本關于設計的“科技”書,而不是像其他那些設計類的“感覺”書。德國的嚴謹令世人欽佩。
內容很全面,正好幫助將平時所學整理一下,適合專業學習的初級書,要深入的話,還是買單獨分類的比較好。
這本書可以說是平面設計初學者的擔當教材,內容詳細,講解易懂。從基礎的色彩,到板式,到設計的思維模式,值得學習。
還不錯,有些東西對于初級設計還是很有意義的,可以細讀、學習,整體內容還是很系統的,好好讀一下還是很有幫助的,到貨時商品完好,就是有壓痕,可以接受……
和書名一樣比較全面的介紹平面設計涉及的很多方面。畢竟如作者所說是其20多年的經驗。
這本書內容寫的不錯設計理論全面而切合實際、專業、富有啟發性很喜歡作者但是整本書部分頁面印刷失誤導致文字幻影很嚴重非常影響閱讀對于這點非常失望希望當當自營能檢討改進對讀者負責
書很全面,適合初學者,內容不是那么深入,但是對設計還是有幫助的
這本書質量不錯!講述的內容不太適合初學者!理論性很多,沒有經驗的人讀起來會比較難懂!有一定設計經驗的人我就比較推薦讀一下
盡管不是專業學平面設計的,買來主要是因為比較愛好設計,此書很適合初學者,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平面設計各個方面,值得推薦
對于設計師來說這是必須掌握的基礎標準知識!非常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一次這么成功的買到自己需要的書!對菜鳥設計真的是寶典
書的紙張挺厚的,是那種滑的紙,剛收到有點味道,放一天就好了,還沒看呢,總得來說還是可以的,我要去好好看書了,我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