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聯
妙 趣
紀昀巧對乾隆聯 /2
李東陽自題聯 /2
古文、詩句聯 /2
寒士賀禮聯 /2
聯 /3
禁中觀獵聯 /3
戴大賓巧對太守聯 /3
邱●答聯顯壯志聯 /4
李東陽妙句答英宗聯 /4
左宗棠趣答啟蒙師聯 /4
白藕巧對聯 /4
同音巧對聯 /5
書名集稱對聯 /5
巧對續錄聯 /5
民間俗諺對聯 /5
巧對鄉紳聯 /6
無情對聯 /6
聯癡巧對聯 /6
地名趣聯 /6
民國總統聯 /7
喜與悲聯 /7
觀花鳥圖聯 /7
自題聯 /7
缺衣少食聯 /8
秀才妙對聯 /8
土地廟聯 /8
父女妙對聯 /8
杭州寶寺山麓大佛寺聯 / 8
山海聯 / 9
贊春聯 / 9
學童妙對聯 / 9
巧對聯 /10
太虛幻境聯 /10
新婚妙對聯 /10
君臣妙對聯 /10
店主妙對天子聯 /11
月下漫步聯 /11
相思草聯 /11
詞牌巧對聯 /12
父子妙對聯 /12
渡江聯 /12
妙對知府聯 /12
老少互祝聯 /13
登山觀水聯 /13
師生巧對聯 /13
巧對"將軍"聯 /13
諧 諷
諷教官聯 /14
諷李鴻章、翁同●聯 /14
譏諷袁世凱換聯 /14
諷吹牛拍馬者聯 /14
鄭板橋以聯諷時聯 /15
諷秦檜夫婦聯 /15
譏諷老童生聯 /15
諷袁世凱、聯 /15
諧音譏諷舊政府聯 /16
諷時局諧聯 /16
改字諷權貴聯 /16
譏諷科舉取仕聯 /16
言舊社會層層盤剝聯 /17
譏諷某縣令聯 /17
題土地廟諷時局聯 /17
巧改成語咒列強聯 /17
聯句罵漢奸聯 /18
譏諷官樣文章聯 /18
譏諷不學無術者聯 /18
諷兩江總督聯 /18
譏諷依勢待人者聯 /19
吳淞間縉紳聯 /19
巧對聯 /19
中丞籌辦妓捐聯 /19
王畏巖巧諷六秀才聯 /20
解縉對權臣聯 /20
嘲安徽霍山縣令祝壽聯 /20
諷縣令王寅門聯 /21
福州鼓山涌泉寺彌勒座聯 /21
愛國志士自題聯 /21
慈禧太后生日聯 /21
蒲松齡故居畫像聯 /22
"智通寺"門聯 /22
諷西太后聯 /22
宋湘羞舉子聯 /23
戲挽袁世凱聯 /23
巧諷主考官聯 /23
巧諷慈禧聯 /23
口大欺天聯 /24
諷糞稅聯 /24
諷本欽聯 /24
兵敗山海關聯 /24
槐樹聯 /24
挽諷秦檜聯 /25
炭聯 /25
諷"公局"聯 /25
妙諷國民政府聯 /25
諷挽光緒與西太后聯 /26
巧諷洪承疇聯 /26
嘲諷知府聯 /26
諷袁世凱聯 /26
勝 跡
清乾隆帝題故宮三希堂聯 /27
清劉淳題南京莫愁湖聯 /27
四川劍閣劍門關聯 /27
貴州修水龍崗山陽明洞聯 /27
故宮太和聯 /28
故宮中和殿聯 /28
故宮保和殿聯 /28
故宮乾清門聯 /28
故宮養心殿聯 /29
故宮昭仁殿聯 /29
北海大悲真如殿聯 /29
故宮太和門(左門) /30
故宮乾清門(左門) /30
故宮乾清門(右門) /30
故宮交泰殿 /30
故宮文華殿 /31
故宮弘德殿 /31
故宮太極殿 /31
故宮長春宮 /31
故宮景陽宮 /32
故宮齋宮 /32
故宮永和宮 /32
故宮景仁宮 /33
故宮文淵閣(一) /33
故宮文淵閣(二) /33
金鰲玉●東橋聯 /34
頤和園佛香閣聯 /34
頤和園樂壽堂聯 /34
園明園九洲清宴殿聯 /34
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聯 /35
山海關聯 /35
太原明遠樓聯 /35
南京秦淮河風月亭聯 /36
揚州史可法祠聯 /36
泰山極頂聯 /36
高密鄭康成祠聯 /36
蓬萊蓬萊閣聯 /36
洛陽白馬寺聯 /37
南陽武侯祠聯 /37
南陽醫圣祠聯 /37
鞏縣杜甫墓聯 /37
岳陽樓聯 /38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聯 /38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聯 /38
德陽龐統祠聯 /39
瀘定鐵索橋聯 /39
鳳陽大龍興寺聯 /39
杭州岳飛墓聯 /39
山海關孟姜女廟聯 /40
楚霸王愛妾虞姬聯 /40
川南雪山關聯 /40
湖北石首秀林山劉備與孫夫人合祠聯 /40
陜西咸陽荊軻墓聯 /41
浙江府貢院聯 /41
北京通縣運河河樓聯 /41
浙江杭州云棲寺聯 /42
南京莫愁湖公園內有勝棋樓聯 /42
湖南岳陽樓聯 /42
山東曲阜孔府聯 /42
浙江杭州于謙祠聯 /43
廣東廣州蘿崗寺聯 /43
杭州吳山極目閣聯 /43
曹娥孝女廟聯 /43
泰山岱廟聯 /44
題嵩山少林寺聯 /44
題廣州西樵山倉頡祠聯 /44
題 贈
題官署聯 /45
書巢聯 /45
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聯 /45
贈徐達聯 /45
書院聯 /46
自勵聯 /46
誠實做人聯 /46
墨竹聯 /46
慎思堂聯 /47
自題聯 /47
自警自勵聯 /47
題贈屈復聯 /47
贈好友紀昀聯 /48
贈趙翼聯 /48
贈魏成憲聯 /48
論讀書學習聯 /48
贈忘年之交丁宴聯 /49
勸學聯 /49
自題聯 /49
贈魏源聯 /49
贈主席聯 /50
贈蔣經國聯 /50
自題聯 /50
湖南長沙天心閣聯 /50
自題聯 /51
挽莫愁聯 /51
抗美援朝書畫義賣展覽會聯 /51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聯 /51
教人處事讀書聯 /52
題船山土室聯 /52
贈孫中山"同盟會"聯 /52
贈湯增璧聯 /53
贈王起聯 /53
自題聯 /53
行 業
開明書店聯 /54
舊時文具店聯 /54
舊時刻字店聯 /54
畫店聯 /54
治印家常用聯 /54
西湖綠楊茶社聯 /55
天心閣茶社聯 /55
武昌戲院聯 /55
酒業戲臺聯 /55
北京老字號仁和酒廠聯 /55
舊時剪刀店聯 /56
舊時豆腐店聯 /56
飯店佳聯 /56
茶館佳聯 /56
郵電局佳聯 /56
婚姻介紹所佳聯 /56
眼鏡店佳聯 /57
題工廠聯 /57
題工業戰線聯 /57
題工廠聯 /57
成都青城山茶園聯 /57
題某餐館聯 /58
裁縫店聯 /58
生意興隆聯 /58
題理發店聯 /58
榨油聯 /59
糖果店佳聯 /59
照相館佳聯 /59
商業通用佳聯 /59
中藥店佳聯 /59
保險公司佳聯 /60
文具店佳聯 /60
燈具店佳聯 /60
樂器店佳聯 /60
化妝品店佳聯 /60
陶瓷店佳聯 /60
珠寶店佳聯 /61
自來水廠佳聯 /61
火柴廠佳聯 /61
傘店佳聯 /61
扇子店佳聯 /61
油漆店佳聯 /61
花店佳聯 /62
舊貨店佳聯 /62
賀 慶
中秋節聯 /62
元宵節聯 /62
賀周梅初七十壽辰聯 /63
賀光緒帝婚禮聯 /63
賀王子章入學聯 /63
賀康有為七十壽辰聯 /63
賀李鴻章七十壽辰聯 /63
賀潘蘭史六十壽聯 /64
賀潘蘭史六十壽辰聯 /64
賀金子如新婚聯 /64
賀新人七夕成婚聯 /64
賀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聯 /64
賀郭沫若壽聯 /65
春日婚聯 /65
賀馬寅初壽聯 /65
冬日婚聯 /66
楹聯叢話聯 /66
百歲老人賀壽聯 /66
千叟宴聯 /66
閱微草堂聯 /67
賀袁枚壽聯 /67
群臣宴聯 /67
賀乾隆皇帝五十壽誕聯 /67
祝乾隆皇帝八十壽誕聯 /68
孟瓶庵師德配何太恭人七十壽辰聯 /68
除夕聯 /68
賀壽聯 /69
自壽聯 /69
賀鎮江某知府官廳翻修聯 /69
賀友人新居落成聯 /70
臨湘樓聯 /70
愛春樓聯 /70
賀學生陶亮生續弦聯 /70
楊浦大橋聯 /70
賀馬相伯壽聯 /71
賀黃侃壽聯 /71
賀女新婚聯 /71
喜得貴子聯 /71
祝壽聯 /71
賀張大千壽聯 /72
賀馮玉祥壽聯 /72
賀賈敬之壽聯 /72
祝雙壽聯 /72
寄 挽
挽朱筠聯 /73
挽桑調元聯 /73
挽錢大昕聯 /73
自題生壙聯 /73
挽林則徐聯 /74
挽周翠琴聯 /74
挽曾國藩聯 /74
挽譚嗣同聯 /74
挽秋瑾聯 /74
挽宋教仁聯 /75
挽曾樸聯 /75
挽蔡鍔聯 /75
挽聶耳聯 /75
挽魯迅聯 /76
挽魯迅聯 /76
挽孫中山聯 /76
挽馬本齋母子聯 /76
挽母聯 /77
挽蔡元培聯 /77
浙江杭州岳王廟聯 /77
浙江杭州岳王廟聯 /78
挽亡妻聯 /78
哀挽劉先生聯 /78
挽鮑桂星聯 /78
挽討袁英雄蔡鍔聯 /79
吊烈士秋瑾聯 /79
挽黃興聯 /79
挽傣族愛國人士刀安仁聯 /79
挽葉挺軍長聯 /80
挽格達活佛聯 /80
挽張沖聯 /80
挽廖仲愷聯 /80
挽關天培聯 /80
挽續范亭聯 /81
挽齊白石聯 /81
自挽聯 /81
挽宋教仁聯 /81
集 聯
顧炎武集經書句聯 /82
金安清集聯 /82
麟游泰山集聯 /82
姜白石詞句聯 /82
古詩詞聯 /83
古詩詞聯 /83
梁羽生集聯 /83
集唐詩飲酒聯 /83
三國演義》佳聯(一) /83
三國演義》佳聯(二) /84
水滸傳》佳聯(一) /84
水滸傳》佳聯(二) /84
西游記》佳聯(一) /84
西游記》佳聯(二) /85
西游記》佳聯(三) /85
封神演義》佳聯 /85
警世通言》佳聯 /85
紅樓夢》佳聯 /86
老殘游記》佳聯 /86
集李杜詩聯 /86
集蘇軾詩聯 /86
集詩詞聯 /87
春聯 /87
蘇州滄浪亭集句聯 /87
集句聯 /87
登鸛鵲樓聯 /87
題李凝幽居聯 /88
浣溪沙聯 /88
書湖陰先生壁聯 /88
浣溪沙聯 /88
巴山道中除夜有作聯 /89
無題
錢塘湖春行聯 /89
賦得古原草送別聯 /89
月夜憶舍弟聯 /90
漫興絕句聯 /90
春望聯 /90
常州遺中聯 /90
浣溪沙聯 /90
流溪沙聯 /90
寄李白二十韻聯 /91
不見聯 /91
言志聯 /91
浙江杭州岳廟聯 /91
任三防主簿聯 /92
勸誡酗酒者聯 /92
邵銳集句聯 /92
鄭成功集句聯 /92
朱彝尊集句聯 /93
楊法集句聯 /93
紀昀集句聯 /93
徐宗干集句聯 /93
住宅聯
自題門聯 /94
大門聯 /94
題住宅聯 /94
題何廉●●寓宅聯 /94
住宅聯 /94
廳堂聯 /94
住宅聯 /95
題住宅樓閣聯 /95
曲阜孔府書室聯 /95
住宅聯 /95
自題住宅聯 /95
棲鳳室聯 /95
題住宅聯 /96
住宅聯 /96
題住宅聯 /96
門聯 /96
廳堂聯 /96
廳堂聯 /96
書室聯 /97
宅聯 /97
自題所居聯 /97
自題萬松精舍聯 /97
住宅聯 /97
書齋聯 /97
對 聯 故 事
八歲王洪對佳聯 / 99
程敏政妙對雙關聯 / 99
諸葛亮周瑜筆墨相譏 / 99
李白聯罵胡鄉紳 / 99
老鼠偷皇糧 /100
黃庭堅應聯服眾 /101
佛印巧對蘇小妹 /101
王彝巧對客 /102
村童聯諷"周不行" /102
于謙不謙 /102
邱●應聯爭座 /103
農夫出聯難孔子 /103
李白應聯退敵 /104
小丫環與馬遠斗對 /104
秀才弄聯反被嘲 /105
聯諷洪承疇降清 /105
蕭燧巧改聯 /105
粗毛野獸石先生 /106
曹雪芹應對罵財主
魏源應對罵文痞 /106
窮書生聯嘲張之洞 /107
蔣燾妙對拆字聯 /107
小萬安巧應對 /107
李自成即景妙對 /107
這人沒有心肝 /108
李調元叔嫂端午趣對 /108
李時珍續對娶妻 /108
"神童"李仕彬 /109
紀曉嵐替兄應對 /110
周漁璜答對索書 /110
牧童聯諷酸秀才 /110
童子縣試答對 /110
林則徐以父作馬 /111
史致儼巧應拆字對 /111
獨眼才子劉鳳誥 /111
劉墉山西認義女 /112
鐘耘舫聯斗朱秀才 /113
劉道真戲婦遭諷 /113
州官放火 /114
鄭堂應對戲宦官 /114
小販成大官 /114
知縣快走 /115
秀才改聯罵貪官 /115
嵌名聯巧罵大官僚 /116
針鋒相對巧答聯 /116
學正巧對縣官 /116
跛腳學生對獨眼老師 /116
八歲孩童續妙聯 /117
三分只是三分 /117
王羲之三寫春聯 /117
蘇東坡改聯 /118
歐陽修答對過關 /118
乾隆私訪 /119
秦澗泉恨題岳王墳 /119
蘇東坡寺廟題聯 /120
娃娃戲知府 /120
大堂六部小畜一院 /120
嵌字聯諷貪官 /121
后人改聯諷太守 /121
烏龜總姓烏 /121
熊卞斗對相諷 /122
飛黃騰達思舊對 /122
趙爾巽遭罵 /123
蘇、黃趣對 /123
替兄改對 /123
罄有魚 /124
欽差弄巧成拙反遭羞 /124
秦少游與蘇小妹 /125
修改奇聯妙句 /125
妙題商聯 /126
唐玄宗親試神童 /126
巧對成雙喜 /126
藥聯良緣 /127
添字改聯 /128
文丑顏良 /128
閻王怕和尚 /128
以牙還牙 /129
一聯嚇走兩教諭 /129
游士傲對富家子 /130
辱人反遭人辱 /130
新娘巧罵歪生員 /130
滿朝薦諷對縣太爺 /131
"六一居士" /131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131
包公出對破奇案 /132
學臺大人改匾 /133
林大欽巧對求渡 /133
徐文才贈聯 /134
醉酒妙聯 /134
二才子對妙聯 /134
戒珠寺其名由來 /134
拆字聯拾趣 /135
"光棍"直聯刺總督 /135
買官遭譏 /136
晏殊請客
蘇東坡改聯 /137
兄妹巧對互戲聯 /137
解縉應對不甘受辱 /137
解縉諧音巧改聯 /138
解縉巧聯寫婚喪 /138
"神童"出口成對 /139
葉宰相留宿狀元家 /139
巧聯同名人 /139
張居正自傲招禍 /140
唐伯虎野外拾趣聯 /140
一聯兩讀 /141
陳也罷 /141
周漁璜對聯趣事 /141
金圣嘆臨刑對佳聯 /143
周秉成臨亂不驚 /143
劉基巧對朱元璋 /144
侯補道湖畔刁難李調元 /144
君臣內廷趣對 /145
君臣斗妙聯 /145
紀曉嵐妙聯趣事 /145
王爾烈顯才奪魁 /146
學子妙對不讓師 /147
書生妙聯出囚籠 /147
結巴對對戲學監 /147
狀元對聯拒客 /148
十年難答一對 /148
弟子應對諷先生 /148
考官趣批卷 /149
鄭板橋一聯值千金 /149
何子貞揮毫成妙聯 /149
街頭妙對 /150
八十老翁求壽聯 /150
鱸魚螃蟹對 /150
學究有約才女無心 /151
對課聯佳偶 /152
孫、朱二知縣互嘲 /153
農夫妙對氣闊少 /153
對聯擇偶受教誨 /153
龜鱉得言 /154
子解父難 /154
童生巧對刁先生 /154
學童羞秀才 /155
宋之問巧遇駱賓王 /155
神童王勃胸懷奇才 /156
杜牧親訪賣酒女 /156
月下美景佳聯 /157
紅白對聯 /158
知府恃才討沒趣 /158
廳聯顯品性 /159
小姐羞先生 /160
惡財主弄巧成拙 /161
夫妻佳聯賀壽星 /161
大名鼎鼎莫宣卿 /162
王禹●幼年妙對 /163
御花園中巧對句 /163
李解蘇聯 /163
蘇東坡即景聯對 /164
煮雪吟聯 /164
兄妹巧得聯 /165
"神童才子"非虛名 /165
全家牛 /165
巧罵皇親 /166
爹對媽 /166
巧聯譏諷吳省欽 /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樣式,其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歷史、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風俗、民情、醫學、農事等多方面的知識。
謎語是一種語言技巧、文字藝術。廣義上的謎語,還包括射覆藏鉤、拆白道字、手勢畫謎、詩鐘酒令等各種斗智比巧的游藝活動,乃至讖謠簽文、測字詳夢等出于某種目的,而故意"回互其辭,使昏迷也"的雜占形式。迄今仍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燈謎,正是從廣義上的謎語中游離而出,并獨立發展起來的,在發揚民族文化傳統、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和增長知識、啟迪智慧等各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八歲王洪對佳聯
明朝人王洪,為閩中十才子之一。王洪中進士后授翰林院檢討,曾參與修訂《永樂大典》。后來,有一次因事不應詔,被同僚排擠。
相傳王洪小時候就多才。八歲那年,家人在舊屋上建造新樓,有人見此景作了一聯:
地樓上起樓 樓間無地
聯中連用了三個"樓",且首尾兩字相同,一時無人對出。小王洪也思索著,院內天井里有口井,不是井中井嗎? 于是順口對出了下聯:
天井中開井 井底有天
大家一聽,拍手叫好。
程敏政妙對雙關聯
古時有個人名叫程敏政,自幼多才,人稱"神童"。宰相李資愛其文才,便把他召入京城,隨后又將女兒許配給了他。
一日,李資宴請程敏政,當著滿堂賓客出了一上聯,請程敏政來對:
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指著席上的果品,出口對道:
有杏不須梅
有個客人不以為然,說這副下聯太一般了。李資聽了大笑:"你難道沒看出來嗎? 我們是言此而喻彼,別有一層意思呢!"客人仍不解,向程敏政請教,程立即寫道: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須媒
客人始而領悟,不禁佩服,連稱"妙聯"!
諸葛亮周瑜筆墨相譏
諸葛亮在江東與周瑜、魯肅共商孫、劉兩家聯合破曹大計時,常與周瑜打一些筆墨官司。
周瑜氣度窄小,卻常常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諸葛夫人黃氏面丑為題,對諸葛亮吟道:
有目也是● 無目也是丑 去掉●邊目 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 百里難挑一個妞
諸葛亮聽罷略略一笑,即刻反唇相譏:
有木也是橋 無木也是喬 去掉橋邊木 加女便成嬌 江東美女數二喬 難保銅雀不鎖嬌
二喬指大喬小喬,小喬是周瑜的妻子,而曹操慕二女美名,特筑銅雀臺欲以金屋藏嬌。
李白聯罵胡鄉紳
唐朝開元年間,十四歲的李白已在南浦(今萬縣)名揚全城。有位姓胡的鄉紳不學無術,卻愛附庸風雅,常常胡謅幾句打油詩,俗不可耐。胡鄉紳五十大壽之日,宴請全城富戶名流,并請"神童"李白赴宴。
酒過三巡,胡鄉紳虛情假意地對李白說:"聽說賢侄才華橫溢,老夫這里有一上聯,卻苦于沒有下聯,今特請玉成。"說完,搖頭晃腦地念道:
梁山栽大竹 無須淋水
梁山為今梁平縣,"淋"是"鄰"的諧音。
胡鄉紳自以為這上聯是川東三個縣名組成的,哪知李白隨口答道:
南浦人長壽 何懼豐都
眾人聽罷,頻頻點頭稱贊對仗工整。胡鄉紳亦無話可說。過了一會兒,胡鄉紳想尋機諷刺李白好喝酒,便指著墻壁上掛的一幅畫讓眾人看。畫上有一個老神仙,懷抱一只大酒壇,睡在石巖上,不知是喝醉了還是睡著了,壇口朝下,酒正在往下流。胡鄉紳裝腔作勢地說道:
酉加卒是個醉 目加垂是個睡 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 不知是醉還是睡
眾人一聽,不由暗暗替李白擔心。李白卻不慌不忙地指著肥胖如豬的胡鄉紳答道:
月加半是個胖 月加長是個脹 胡鄉紳挺起大肚當中站 不知是胖還是
眾人一見胡鄉紳那副模樣,不禁捧腹大笑起來。胡鄉紳非常尷尬,可又不便發作,只好強裝笑臉,暗自打起了鬼主意。
這時,酒席已散,胡鄉紳陪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中有幾只小鵝在戲水,便借題發揮,指著小鵝譏諷李白年少恃才:
白鵝黃尚未脫盡 竟不知天高地厚
這時恰好有一只烏龜從水里伸出頭來,東張西望,李白便脫口答道:
烏龜殼早已磨光 可算是老奸巨猾
話剛一出口,眾人又忍不住大笑起來,氣得胡鄉紳干瞪眼,無話可說。
老鼠偷皇糧
唐朝時,武康縣出了個才子名叫孟郊。孟郊出身低微,但讀書用功,文才出眾。
一年冬天,有個欽差大臣來到武康縣視察工作。縣太爺大擺宴席,為欽差大人接風。正當縣太爺舉杯說"請",欽差大人點頭應酬的時候,身穿破爛綠色衣衫的小孟郊走了進來。縣太爺一見很不高興,眼珠一瞪喝道:
"去去去,來了小叫花子,真掃雅興。
中國文學,種類繁多,光彩炫目,異彩紛呈。對聯以其悠久的歷史、精煉的語言、獨特的風姿、神奇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躋身于中華文學之列,成為具中國特色、最使人們傾倒、擁有眾多讀者的文學之一。可以說,神州大地、舉國上下,處處可見其蹤影,人人倍對其寵愛。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藝術樣式,其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歷史、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風俗、民情、醫學、農事等多方面的知識。
在中國古代多年的文人創作和民間創作的過程中,流傳著許多妙趣橫生、寓于哲理、充滿睿智、意味深長的對聯和對聯故事。鑒于此,我們選編了《中國古代對聯·謎語故事全書》一書,希望能為讀者在茶余飯后、閑暇之余增添一份樂趣。
本書集古今對聯故事之大成,編有二百余則故事,種類比較齊全。尤其在"奇"、"妙"、"趣"上下了很大功夫。
謎語是一種語言技巧、文字藝術。廣義上的謎語,還包括射覆藏鉤、拆白道字、手勢畫謎、詩鐘酒令等各種斗智比巧的游藝活動,乃至讖謠簽文、測字詳夢等出于某種目的,而故意"回互其辭,使昏迷也"的雜占形式。迄今仍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燈謎,正是從廣義上的謎語中游離而出,并獨立發展起來的,在發揚民族文化傳統、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和增長知識、啟迪智慧等各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有了謎語,也就有了謎語故事。中國古代謎語故事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她以其特有的幽默、風趣、機智,歷來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傳誦不衰。故事中涉及的謎語品種有字謎、物謎、詩詞謎、書畫謎、啞謎等,五光十色;謎底涵蓋語言文學、歷史典故、名勝古跡及數學、醫藥學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讀之情趣盎然,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本書所收謎語故事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既可鑒賞,又可為學習創作新謎語故事提供借鑒和參考。
本書編排嚴謹,校點精當,并配以精美的插圖,以達到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效果。此外本書版式新穎,設計考究,雙色印刷,裝幀精美,除供廣大讀者閱讀欣賞外,更具有極高的研究、收藏價值。
……
書很好,值得一看,價格也很實惠,好評
一直當當上買的,很好
這一系列的書我買了一大半,每本都很滿意。
整體感覺還不錯,值得一看!
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書
書很好,很喜歡,價格也很實惠,不錯!
好
內容豐富,到貨也很快。
與網上描述的基本一致。
內容豐富,故事有趣!
好
應該是正版,不錯,速度快,質量好,價格低。
很好的賣家,絕對支持
值得鑒賞下,了解下
不錯
正版,價格便宜。
好
收到之后很滿意 推薦大家購買
看后在評價。
很喜歡,又重買了一次送人
內容挺全的,就是太簡略了
這個商品不錯
書很好!!
這些年,斷斷續續給孩子買了許多書。孩子很喜歡
書的質量不錯。
內容挺豐富,涵蓋面還是少些,用禮品卡買每次付款都不順利,收到書才知道連買了2本。
對聯故事,故事楷趣,內容豐富,很喜歡這個系列,快遞包裝到位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