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和“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兩部分構成,系統探討了傳統社會轉型的一般模式以及現代社會結構在其擴張過程中碰到的社會整合危機,討論了現代社會結構以及現代價值在20世紀的自我改進和存在的問題。
作為當代重要的思想啟蒙讀物,本書討論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過程和原因,以及傳統社會轉型的各種理論問題。議題雖宏大,但作者敘述深入淺出,有助于普通讀者清晰地把握“什么是現代性?”“現代社會演化的邏輯是什么?”以及現代社會在今天遇到的問題。
金觀濤教授全新著作,當代重要的思想啟蒙讀物
思想深刻,討論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過程和原因及傳統社會轉型的各種理論問題 語言樸素,敘述深入淺出,便于閱讀
本書入選《新京報》2015年度好書書單,書評周刊評論:作為金觀濤在大陸出版的著作,這本書仍然延續了作者一直關注的現代社會起源和西方社會結構演變的話題,進一步系統地探討了傳統社會轉型的模式以及現代社會構建的過程。在作者看來,現代性的兩大要素工具,理性和個人以及立足于個人的民族認同,建成了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而現代社會轉型中所遇到的種種危機,皆由這三者而來。從這種意義上講,把握住這三條脈絡,便摁住了現代社會發展的脈搏。這本書是作者一生經歷所搭建起來的社會演化模板,有著自己的邏輯和解釋方式,在林林總總的現代化解釋理論中,可謂獨樹一幟。其娓娓道來的敘述手法,被一些讀者稱為“庖丁解牛”,而從歷史本身的價值而言,這本書可謂傳統史學的接緒之作:以史為鑒,則知興亡更替之理。至于這本書所提供的理論框架是否真的能把如此一個復雜的現代社會塞入其中,則見仁見智。
金觀濤,現任臺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曾長期與劉青峰合作學術研究,合著的主要代表作有: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及時卷),《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等。
序
及時章從馬克思到韋伯
第二章現代性的兩大要素:工具理性和個人
權利
第三章現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個人的
民族認同
第四章系統論的綜合:現代社會的基本
結構
第五章追溯西方現代價值的起源
第六章價值和社會的互動:系統演化論的
史觀
第七章現代社會第二個層面的建立: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
第八章傳統社會的現代轉型:學習、立憲與內部整合
第九章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第十章在俄國革命的背后
第十一章現代價值的危機和及時次全球化的終結
第十二章否定個人權利以及種族主義的畸形發展:
法西斯主義
第十三章現代社會結構的自我修正
第十四章告別二十世紀:軸心文明與大歷史觀
后記
附錄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從古羅馬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金觀濤唐若昕著
及時章從古羅馬看社會組織的秘密
1.1羅馬帝國奇特的商品經濟
1.2城市生活和羅馬帝國的政治與意識形態
1.3羅馬、中國、印度――不同的社會結構
1.4社會組織的結構功能分析
1.5羅馬共和國怎樣演變為羅馬帝國
第二章古代社會的衰落
2.1是什么因素侵蝕了羅馬共和國的小農經濟
2.2羅馬帝國滅亡之謎
2.3沒有萬古長存的帝國
2.4互相維系的狀態破壞的原因:功能異化
2.5一個比喻:赫胥黎之桶
第三章新社會結構的誕生:西歐封建社會和拜占庭帝國
3.1潛組織的成長和取代
3.2查理曼帝國和西歐封建制的確立
3.3東羅馬帝國:斯拉夫人入侵和君士坦丁堡
第四章為什么資本主義社會首先在西歐確立
4.1中世紀城市和古希臘羅馬城市、東方古代城市的差別
4.2影響資本主義確立過程的三種因素
4.3議會和三角形均勢:英國捷足先登
4.4官僚機構的阻礙和法國疾風暴雨式的大革命
4.5王權衰落和再版農奴制:德國的道路
第五章結構取代和社會進步
趁著這次雙十一搞活動,一次性買全了金觀濤劉青峰的著作,慢慢看
歷史的巨鏡的演變過程J和原因及傳統社會轉型的各種理論問題 ★語言樸素,敘述
金觀濤教授的又一經典之作,將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過程和原因講解的十分清楚。
書太多,來不及看,先收著,希望是打開腦洞的又一門。
以前看過金觀濤主編的《走向未來叢書》。90年以后就基本看不到他的新作了,現在又能看到,真的很高興。
好書,對西方,特別是三百年的歷史,分析的好、透切!
質量極高的一本書,金觀濤作品集,隆重推薦。雜志之家也硬氣了一把,活動很給力!
金觀濤的書不是很多,我大概買齊了。畢竟是我青春期的八十年代青年導師
金觀濤、劉青峰兩先生的書,早有耳聞,沒有拜讀,這次一下買了好幾本,有深度,慢慢讀
本書作者長期研究歷史,對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深入。讀歷史可以知興亡輪回,歷史是一面鏡子,值得好好閱讀。
這個作者的第一本書,講歷史的人很多,而我又對歷史這門學科始終保持懷疑,且多看看聽聽,當做經驗的啟發吧。
專業性很強,作者對歷史演進的邏輯分析很透徹,準備拜讀“中國的超穩定結構”系列叢書。
《觀念史研究》金觀濤先生全新著作,議題宏大,當代重要的思想啟蒙讀物!
對于中國社會思想層面的研究,相當深入有見地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收到的書被折得不成樣子,而且看起來不是快遞的問題,因為外包裝沒有問題。拜托當當的員工仔細點嘛,畢竟你老板沒有不發工資給你嘛!
20多年前,金觀濤、劉青峰伉儷在《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一書中運用自然科學中的系統論來分析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及其循環動蕩,展現了讓人嘖嘖稱奇的解釋力。90年代以來,隨著思想淡出,學術凸顯的趨勢的發展,這種宏觀的理論體系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然而,這本1984年問世的舊作,在如今的小字輩讀者這里仍有許多粉絲,究其根源,最為重要的恐怕還是它展現出一種非凡的理論構建
這是我第一本接觸的金觀濤先生的作品,如大日噴薄,不可收拾。該書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新作,后一部分是舊作。其對現代性的層層推進,邏輯縝密令人拜服。
本書作者花費二十年時間苦心鉆研,以系統論史觀,全面闡述甚麼是現代社會,認識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處境。
這是一本也很有思想深度的好書,作者對了中國思想史的變遷進行了系統地梳理,思想深刻,語言樸素。值得好好滴看看。有一種給人一種思想觸手可及、歷史通透可察的感覺。好書
講述了歷史各個斷層中文化、經濟、政治之間的穩定結構以及演進過程,并對現代國家的行程做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規律闡述。
本書作者花費二十年時間苦心鉆研,以系統論史觀,全面闡述甚麼是現代社會,認識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處境。非常有啟發意義的一本書。
作者研究范圍橫跨科學與哲學領域,兼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學術界難得之奇才。面對今日這個危機重重卻又思想消退的時代,本書提出的典范或許對尋找當代問題邏輯原點以實現「思想再出發」有意義。
歷史的巨鏡: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都曾出版過單行本,本人也都曾讀過,但見此本,為收藏成套,再買一本儲著,心理象知識一樣充實。
現代社會為甚麼起源於西方?本書作者花費二十年時間苦心鉆研,以系統論史觀,全面闡述甚麼是現代社會,認識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處境。讀來受益匪淺!
現代社會為甚麼起源於西方?本書作者花費二十年時間苦心鉆研,以系統論史觀,全面闡述甚麼是現代社會,認識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處境。讀來使人非常獲益!
以超穩定結構假說來分析中國社會及文化在兩千多年間的演變,代表了作者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觀點。《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續篇為《開放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中國百年來最重要的一本書”?!!太夸張了吧?! 但是的確不夸張。 這是一本建構性的書,而不是一本談問題的書。雖然它沒有談“過去中國”的問題,也沒有談“現在中國”的問題,貌似談的都是西方社會,實質它談的都是中國最深層次的問題.
好書不懨百遍讀,兩年前買過這本,五年前買過它的另一版本《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本書是和《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合并版,喜歡金觀濤的論述方法,半價活動,再次買一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