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是晌應中央號召,推進全省新一輪改革的關鍵之策。"五水共治"意義深遠,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在治水的過程中進一步弘揚水文化的核心價值,使全社會更加懂得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對于一直制約著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污染問題,也將是破解良方。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五水共治"倒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戰贍意義,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水是生產之基,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決定了什么樣的7K體水質,治水就是抓轉型;水是生態之要,氣凈、土凈,必然融入于水凈,治水就是抓生態;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臉時要用、口渴時要喝、灌溉時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說,"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鳥的舉措。
趙佳娜,女,八零后,浙江紹興人,碩士,講師,就職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曾有多項研究課題被浙江省社科聯、浙江省教育廳等機構立項。教書育人之余,關心社會,關注時政,關懷人文,在"五水共治"的時代熱潮中,熱心公益,奉獻愛心,竭盡一己綿薄之力,為政府與民眾夢寐以求的青山綠水振臂一呼。
一、"五水共治",治的是哪"五水"
二、"五水共治",治污先行
三、農村治污,首戰即決戰
四、"河長制":責任與擔當
五、防洪水,保安寧
六、澇水之痛
七、江南水鄉,怎會缺水?
八、讓百姓喝上安全水、健康水
九、節水,就從我做起
十、歷史的鏡子:治水英雄那些事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