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打造一本普通人能看懂的可以影響一生護膚概念的書,作者以事實和數據說話,書中的觀點都有作者的實驗佐證。本書首先教你認識膚質,樹立正確的護膚理念,再結合國內外研究結果,給出理性的護膚方法,包括:正確的護膚方法、化妝品的選購、化妝品的正確用法、內調養顏、破解美容謠言等。
你是否也聽說過這些“護膚秘籍”:
不化妝也要用卸妝油“卸妝”;
洗臉后要用化妝水做二次清潔;
明星皮膚好是因為天天敷面膜;
……
NO!NO!NO!這都是在以“護膚”的名義傷害肌膚!你需要“理性護膚法”來拯救肌膚。
堅持理性護膚,比同齡人看起來年輕十歲是可以做到的!
來自實驗室的良心護膚經:作者在書中介紹的護膚方法和護膚理念都有實驗為證,有了這本書,再也不用當“小白鼠”了。
百萬粉絲熱捧的理性護膚法:為什么花了那么多錢護膚,肌膚問題依然在?因為你給的不是肌膚想要的!不跟風,不盲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護膚才能把花在護膚上的每一分錢都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顏值”,已經有近百萬粉絲在用理性護膚法找回健康年輕的肌膚。
破解美容謠言,拯救肌膚:作者為我們逐一解讀了流傳甚廣的美容謠言,并深入分析了護膚品里的各種“貓膩”,教大家如何挑不貴又選適合自己的護膚品。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采用全新裝幀形式,裸脊鎖線,方便平鋪閱讀,解放雙手,閱讀更隨心。
冰寒,博學護膚專家,師從著名美容皮膚學家劉瑋教授,以事實和數據說話,中國理性護膚運動發起人,創立中國首個私人皮膚學實驗室;新浪微博2013年度十大美容師,曾任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護膚專家、安徽衛視《選擇》特邀專家。
及時篇 重新認識護膚品
皮膚生而最美,為什么會變差呢?
理性護膚的三大原則
認識膚質
你是敏感性肌膚嗎?
第二篇 肌膚護理基礎課
開始護膚前你需要知道的
清潔
補水
保濕
防曬
眼部護理
密集護理
第三篇 看透護膚品
對于護膚品的效果應該有怎樣的期待
看懂護膚品成分表
識破護膚品里的小把戲
小心無良護膚品
化妝品的真與假
潔面產品
化妝水
精華與原液
乳液和霜
防曬霜
隔離霜& BB 霜
眼部護膚品
面膜
關于彩妝產品的使用建議
第四篇 給肌膚的特別呵護
明明白白美白
抗衰老要趁早
怎樣瘦臉最有效?
芳香療法的前世今生
生理期的特別護膚守則
孕期也要好好護膚
呵護寶寶的嬌嫩肌膚
霧霾下的肌膚護理
美容院的正確打開方式
醫學美容——風險與收益并存
家用美容器械知多少
第五篇 內調養顏
關于美容,你需要知道的營養學知識
維生素家族的“美膚四寶”
撐起年輕的肌膚——膠原蛋白
抗氧化食物好處多多
腸道健康衛士——益生元食物
關于酵素那些事兒
第六篇 破解美容謠
那些不靠譜的美容方法
那些不靠譜的護膚品“秘籍”
那些不靠譜的鑒別方法
那些危言聳聽的“真相”
那些關于吃的誤會
參考文獻
◎認識膚質
認識自己的膚質是護膚的基礎。
我們時常聽到膚質的鑒別方法:洗臉后看皮膚緊繃多長時間,用紙巾按壓看油分狀況,用閃光燈對著臉拍照看反光,等等。在皮膚學上,還有一些其他的復雜分類系統。
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從判斷方法的表述上來看,對普通讀者來說有些復雜。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地對自己臉上的油分和水分狀況有個清楚而直觀地了解,例如:
•整日油光滿面——油性膚質;
•僅在額頭、鼻子和下巴經常有油光,臉頰并沒有油光——混合性膚質;
•肌膚狀況非常好,不油不膩,平整光滑健康——中性膚質;
•總是感到緊繃、缺水,冬季容易脫屑皴裂,皮膚薄且易起干紋——干性膚質。
◎膚質是可變的
膚質可能會隨著年齡和季節、地域、護膚方法而變化——所以護膚品、方法也應隨之改變。比如:
•在兒童時期,皮膚多以中性或干性為主,進入青春期,部分人會向油性、混合性分化。
•隨著年齡增長,皮脂分泌會減少,肌膚會向少油的混合性、干性肌膚轉變。
•若服用某些藥物,如維A 酸,會強烈抑制皮膚油脂分泌,油性肌膚會向中性混合性或敏感性肌膚轉變。
•冬天皮膚油脂分泌減少,夏天皮膚油脂分泌增多,所以油性和混合性肌膚冬天會向中性、混合偏干性肌膚轉化,夏天是中性、混合性肌膚,到冬天可能轉為偏干性肌膚。
•南方地區中性肌膚的人到了北方,可能會因皮脂分泌不足而變為干性肌膚(缺水),
所以,這種膚質的人在南方時可能根本不需要考慮保濕問題,在北方保濕卻成為必修課。
◎你是敏感性肌膚嗎?
敏感性肌膚,作為一種膚質類型近年來才被認可。有很多女性肌膚已經敏感了還不自知,就不能及時得到恰當的護理。
敏感性肌膚的主要表現是皮膚受損,角質層薄,細胞間脂質缺乏或成分紊亂,耐受度低,保水力差,所以當遇到冷、熱、酸、堿等物理、化學刺激的時候,很容易發紅、刺痛;非常容易被曬傷;缺乏正常皮膚的防御能力,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損傷和攻擊。
小心“后天敏感”
敏感性肌膚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類。近些年來,由于對護膚的重視,不少女性過度護膚,例如過度清潔、過度去角質、做面膜過多、涂太多護膚品、追求速效美容等,這些
行為破壞了皮膚,敏感性肌膚的比例越來越高。
若你是狂熱的護膚品愛好者,且肌膚有以下特征時,應當考慮是敏感性肌膚,必須立即停止傷害肌膚的做法,并且采用修護措施,讓肌膚重新獲得健康。
1. 皮膚看起來薄得透明;
2. 面部隱約有紅血絲或經常潮紅,對輕微的冷、熱風吹都有很明顯的反應;
3. 皮膚經常覺得緊繃缺水,秋冬季非常容易脫皮;
4. 使用某些護膚品時皮膚刺痛,甚至流汗都會刺痛;
5. 毛孔經常起疹子、小顆粒,有的會發炎,但并不存在角質厚的情況。
任何類型的肌膚都可能變成敏感性肌膚。
美國邁阿密大學鮑曼博士把皮膚是否敏感、是否容易色沉、油或是干、松弛還是緊致這四個因素進行交叉組合,得到16 種肌膚類型。所以很多人認為混合性、油性皮膚不會敏感,其實是個誤區。
混合性敏感肌膚的外在表現,通常是T 區比較油,而V 區干燥敏感。
◎“外油內干”的真相
油性敏感肌就是大家常說的“外油內干”肌,既有發達的皮脂腺分泌多量油脂,造成毛孔粗大,又因皮膚屏障損傷而保水力不足,所以雖然看起來很油,實際上經常感到干燥。另有部分人的“外油內干”肌則是由于患了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瘡或者某種皮炎。
因為分泌油脂過多,這類人常常有過度清潔的傾向(例如拼命去角質、拼命洗臉、沒化妝也要卸妝,希望把油洗掉),這會讓肌膚的保水能力進一步削弱,導致肌膚更易缺水。
因為毛孔較大,所以很多人喜歡用BB 霜或粉底液遮蓋,晚上再卸妝,一化一卸,對肌膚造成了雙重傷害。
皮膚過油和脂溢性皮炎常常與雄激素水平過高有關,也有可能與某些真菌、細菌相關。
就這個話題,我在微博上征集了100 多位認為自己是“外油內干”性肌膚的讀者分享護理心得,得出的基本結論如下:
•單純吸油是沒有效果的。例如:用泥狀面膜、吸油紙,無法從根本上減少油脂分泌。
•去角質也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出油狀況。例如:堅持做清潔面膜、用含有水楊酸的護膚品等。
•單純補水也不能改善肌膚狀況。例如:每天敷補水面膜、喝大量的水等。
•凡使皮膚獲得改善——滋潤感增強、油膩感減少的,都會既注意補水,又注意保濕。
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重要而實用的護膚知識,既貼近生活,又引用了諸多皮膚科學方面的研究進展,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學會護膚技巧、避免傷害肌膚,值得每一位愛美人士閱讀!
——崔勇(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實驗學組副組長)
作者是一位對護膚有著濃厚興趣的研究者和學習者,這本書將能解答你很多護膚方面的疑問,讓理性與科學陪伴著你的護膚旅程!
——何黎(昆明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委及皮膚美容學組組長)
無論你是青春少女,還是一位媽媽,又或是爸爸,都會在本書中找到對你有價值的內容。這本書將打開你科學、理性護膚的大門,讓你的護膚變得更簡單、有效、省錢。
——王秀麗(同濟大學醫學院光醫學研究所首席專家,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
這是一本有新的見解的書,讀者可以按照書上的指導去進行皮膚護理、保養乃至對相關疾病進行治療。作者提出了一些簡單易行、便于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相信讀者一定能從書中獲益多多。
——鄭捷(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看到評分很高,以為真的很有用,畢竟我也是第一次看這種書,之前都是看雜志的多……沒想到不知道其她的美女,是不是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