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目前已知孕育了生命的星球。但是宇宙之大,其中至少有1000億個星球都有宜居的潛質。難道地球真的就是的生命搖籃嗎? 在這本書里,我們將以地球為模版,在宇宙中搜尋地外的生命。作者從大眾為熟悉的童話、科幻、文藝作品入手,將地外生命探索領域基本的條件、概念和知識體系娓娓道來。全書風格輕松活潑,在各種關于地外生命的科普讀物中獨具一格。
1. 茫茫宇宙中,我們是否是的生命?英國行星地質學家路易莎•普雷斯頓將在這本書中帶隊地外生命探索之旅,從地球出發,回顧生命創生的歷程,探索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搜尋宇宙間人類的下一個家園。 2. 那些關于外星人的問題,這里都能找到解答: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為什么我們至今沒有和它們取得聯系?除了地球,宇宙中還有適合誕生生命的星球嗎?
路易莎•普雷斯頓(Louisa Preston),倫敦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和行星地質學家、英國航天局極光計劃研究員。她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禁區,盡管那里的環境艱苦,依然可以萌發生命,這對研究地外生命提供了重要線索。在研究之余,她也樂于與大眾分享。BBC拍攝的仰望夜空系列紀錄片中就有她的身影,她還曾在2013年TED大會上就火星生命搜尋發表了演講。
推薦序
前 言
第 1 章 美麗新世界
第 2 章 我們眼中的生命
第 3 章 如何打造一個宜居星球
第 4 章 有關生命的故事
第 5 章 家門口的外星世界
第 6 章 萬物相對論
第 7 章 探索太陽系
第 8 章 外星世界:未知的生命
第 9 章 真相就在遠方?
第 10 章 下一代
結 語
致 謝
譯后記
索 引
下面我們要討論的這部電影仍然以地外生命為主題。它不僅具有觀賞性,還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簡直就是教科書般的存在——它就是《阿凡達》(2009)。故事的背景設定在 2154 年,那時候的人類已經有能力抵達其他星球。和太陽一樣,半人馬座α 星 A 發出黃白色的光芒,照亮了圍繞著它旋轉的巨型氣體行星——波里菲密斯和它的第五顆衛星。這顆衛星被稱作潘多拉星,它的表面氣候溫暖濕潤,地面長滿了參天大樹。巨大的生物漫步在叢林中,而天空中則盤旋著類似翼手龍的生物。通體藍色的納美人是潘多拉星球上的高級智慧生物。除此以外,他們的體形、樣貌幾乎和人類一樣。他們在這里和自然和諧相處,與人類展開了一場戰爭。
導演詹姆斯 卡梅隆是物理專業出身,他運用科學知識為我們打造了這個世界。潘多拉和波里菲密斯所在的半人馬座 α 星系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并且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統。整個半人馬座α星系是一個三星系統,有3顆恒星互相繞轉。它的中心是一對和太陽類似的雙星。其中半人馬座α星A約比太陽大20%,半人馬座α星B則比太陽要小15%。第3個成員半人馬座α星C是一顆紅矮星,大小約為太陽的20%。它也叫作比鄰星,圍繞著雙星旋轉。半人馬座α星A和B的化學成分和太陽相似,它們的行星或衛星上也應該含有和地球成分類似的“原始有機湯”。雖然太陽系其他行星的消息經常見諸報端,但能上頭條的消息則是2012年一顆類地行星的發現。這顆行星圍繞著半人馬座α星B旋轉,距離我們僅4.3光年,這在天文學上是一個觸手可及的距離。盡管現在看來,這條消息可能不太靠譜。這就意味著卡梅隆的想法可能是對的。也許不久的將來,潘多拉星將不再是科幻題材中的概念。
潘多拉這樣的星球被確認為衛星是科學界近年來的一大進展。科學家們的首要目的就是尋找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塊頭較小、遍布巖石,處在一個合適的區間,溫度適宜,水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于地表。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很難被定位,科學家們在合適區間內發現得更多的是像土星這樣較大的氣態巨行星。顯然,這類巨行星不適宜居住,但是如果它們有衛星,生命可能會存在。在太陽系中,所有的氣態巨行星的周圍都環繞著冰冷堅硬的衛星。以此類推,在那并不遙遠的地外星系很有可能存在著與地球體積類似的衛星,圍繞著氣態巨行星旋轉。不過生命要想存在于這類衛星上,還需要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來自氣態巨行星的致命輻射。以木星為例,如果你在木衛一上待24小時,遭受的輻射足以讓你死 4000 回。因此,詹姆斯 卡梅隆對潘多拉星球進行了科學的設定。在超導巖石的作用下,潘多拉星球的周圍形成了一層磁場保護層,擋掉了致命輻射,使生命得以繁衍。為了強調保護層的存在,電影中出現了絢爛的極光特寫。當太陽風沖擊地球磁場時,在南北極也能看到類似的極光。
類似《阿凡達》這樣的電影沖擊了我們現有的認知,讓我們不禁思考生命的各種可能性。潘多拉星上富含一種虛構的稀有礦藏Unobtainium(科幻小說中常用來指代不可能存在的物質)。除此之外,還有大片的熱帶雨林和藍色海洋。植物能夠在潘多拉星球上茂密生長,就意味著潘多拉星球離“太陽”不遠,可以得到足夠的光和熱。潘多拉的大氣主要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氙氣組成,密度比地球大20%。由于含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潘多拉星球的大氣對地球人來說是有劇毒的。人類必須戴著氧氣面罩才能生存,這點在電影中也有展現。潘多拉星球上的樹不論是顏色還是形狀都和地球上的類似,不過卻長得非常高大,這是因為它們受到的重力較小(約為地球的20%)。
同樣受重力影響的還有前文提到過的納美人,他們的體形也十分魁梧。和人類相比,他們視力超群,擅長打獵,有著貓一樣尖尖的耳朵和靈敏的鼻子,利用身后的尾巴幫助自己保持平衡。他們的皮膚中含有色素,呈藍色,能在黑暗處發出美麗的熒光。他們的血液呈紅色,其中的鐵基化合物可以運輸氧氣,有點兒類似于人類的血紅蛋白。除此之外,他們的體形、樣貌幾乎和人類一樣。影片對外星生物和環境的刻畫似乎過于細致,不過這也使其內容更為充實和可信。卡梅隆和他的團隊依據生物、物理和化學規律打造出了影片中的世界。他們通過觀察其他行星和衛星,繪制出潘多拉星球的風貌;同時,他們依據地球上的生物和物種進化規律對潘多拉星球的生物進行了合理改編。外星生命和環境可能存在的形式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盡管大多數科幻小說并不是按照人類的模樣去塑造外星人的形象,但兩者之間還是透露著幾分詭異的相似。書中的外星人也有腦袋、軀干和四肢,并且左右對稱。他們直立行走,雙眼直視前方。在某種程度上,機器人也是根據我們的形象來設計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創作靈感通常來源于自己的所見所感,而且小說中也已經假定了外星生命更加復雜智能,如果再把外星人描寫成一團不會叫也不會動的漿液,想必讀者也無法接受。不過外星人既然被稱為地外生命,也就意味著他們和地球沒有半點兒關系。更何況地球上有90%以上的生物和我們不同,我們又憑什么要求外星人長得像我們呢?
普雷斯頓的寫作風格親切、熱情,成功地燃起了讀者的想象力。
——《出版人周刊》
普雷斯頓巧妙地提取了天體生物學這一新興研究領域中有趣、易懂的那部分,成功地將 “借助已知,探索未知”平衡得剛剛好……
——《書單》雜志
太迷人了……這本書出現的時機剛剛好,人類帶來的氣候變化正在使得我們的星球失衡。普雷斯頓和我們分享了關于地球以及其他行星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能夠生活在這樣一顆一切都正好合適的星球,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VICE
經典之作,收藏學習!
還不錯,普及天文學知識非常有用。
速度蠻快的,也無破損。網絡購書,當當體驗最好。好書一本!
看完了,知識點很多,看起來比較爽。
能夠在喧囂中感受此書的安靜充實,開卷有益,不虛此讀。
一如既往的好
很好,發貨快,服務好~
書買太多太多了!絕大部分都還沒有拆看的。為了得積分寫此“評論”!但幾乎所有膠裝書的通病都是絕大部分膠裝不到位。此書膠裝還行,若想知其內容如何的,此評可以忽略掉了!待日后詳看了再來追評吧!
幫別人買的書,還比較優惠
這書不錯。。。。。。
很好很喜歡!
很好的書籍,包裝精致,是正版,好好好好好。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之前,當當早早就開始打五折了,把購物車內收藏好的書統統下單,都是心儀已久的好書慢慢看吧!
這本書相比其他幾本難啃一些,留著以后慢慢看
很好的科普作品,有深度,孩子有時會對宇宙感興趣,會提問,了解一些,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