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本書編者約翰 布羅克曼召集了約190位世界的科學家和思想家來回答這個“大問題”,并把他們的答案和論述集結成書。
這本書將帶你認識這些“偉大的頭腦”,看他們在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開啟你的腦力激蕩。他們都是各個領域的“科學明星”,包括全球大數據阿萊克斯 彭特蘭、世界語言學家史蒂芬 平克、生物地理學家賈雷德 戴蒙德、互聯網思想家凱文 凱利、《全球概覽》創始人斯圖爾特 布蘭德等。
智能機器真的會思考嗎?
智能機器會進化出人類級別的智能,并超越其人類制造者嗎?
未來某日,強人工智能是否會發動“權力之戰”,將人類驅逐出權力中心?
人類是否會和人工智能和諧共處,實現人機大融合?
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會在本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對話zui偉大的頭腦 大問題系列”就像一場超大型的圓桌討論,一個頭腦風暴的沙龍,為你開啟一場智識的探險,一次思想的旅行!
帶你認識當今世界上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洞悉那些復雜、聰明的頭腦正在思考的問題,從而開啟你的腦力激蕩。
深刻的思想、前沿的理論、簡單的方式。
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段永朝、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吳甘沙、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授茍利軍、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財新傳媒主編王爍、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劉兵、復旦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蘭小歡、2016年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聯袂推薦!
《全球概覽》創始人斯圖爾特 布蘭德、“虛擬現實之父”杰倫 拉尼爾、《紐約時報》《衛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集體盛贊!
湛廬文化出品
約翰 布羅克曼
l 美國著名的文化推動者、出版人,“第三種文化”領軍人。
l “世界上最聰明的網站”(《衛報》贊譽)Edge的創始人。
l 他旗下匯集了一大批世界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話題進行跨學科討論。
[目錄]
01 阿萊克斯 彭特蘭——全球化人工智能已經到來
02 馬丁 里斯——有機智能沒有長遠未來
03 帕梅拉 麥考達克——劃時代的人類事件
04 克里斯 迪博納——生物智能的局限
05 弗蘭克 蒂普勒——如果無法打敗它們,就同它們聯手
06 安迪 克拉克——機器智能會反噬我們嗎
07 蒂莫 漢內——宇宙的見證人
08 朱利奧 博卡萊蒂——監控并管理這個星球
09 馬塞洛 格萊澤——歡迎超人一般的自己
10 約翰 馬瑟—— 一場瘋狂之旅
11 丹尼爾 丹尼特——奇點—— 一個都市傳奇?
12 默里 沙納漢——人類級別人工智能的意識
13 尼娜 雅布隆斯基——人類進化的新階段
14 保羅 戴維斯——設計更聰明的智能
15 馬特 里德利——在機器之間,而非機器之內
16 特倫斯 謝諾沃斯基——人工智能會讓你更聰明
17 馬里奧 利維奧——地球以及外太空的智能機器
18 邁克爾 瓦薩爾——思考不是你的工作
19 唐納德 霍夫曼——進化中的人工智能
20 詹姆斯 克羅克——對上帝的恐懼又回來了
21 凱文 凱利——請叫它們人工外星人
22 史蒂夫 奧莫亨德羅——人工智能的轉折點
23 埃里克 托普——身體的新智慧
24 迪米特爾 薩塞洛夫——人工智能就是我們
25 彼得 諾維格——讓機器去應對這個世界的復雜
26 喬納森 戈特沙爾——會講故事的機器人在崛起
27 胡安 恩里克斯——人類頭部移植?
28 埃絲特 戴森——人工智能與人造生命體
29 布萊恩 克努森——隱藏真實目的的機器人
30 馬蒂 赫斯特——eGAIA,一個分布式技術-社會型精神系統
31 克里斯 安德森——蜂巢思維
32 麗貝卡 麥金農——電子大腦
33 格爾德 吉仁澤——機器人醫生
34 馬克西米利安 席希——竊取想法的機器
35 瑪利亞 斯皮羅普魯——幻想人機結合體的出現
36 羅杰 海菲爾德——從常規智能到人工智能
37 克利福德 皮克奧弗——我們將與機器融為一體
38 塞德希爾 穆來納森——我們創造了它們,卻不理解它們
39 尼古拉斯 漢弗萊——一個“好心眼的巨人”
40 羅德尼 布魯克斯——錯把性能當能力
41 格雷戈里 本福德——不要害怕人工智能
42 艾琳 佩珀伯格——美麗的心智
43 羅伯特 普羅文——用皮帶把它們捆住?
44 蘇珊 布萊克莫爾——下一次的復制
45 史蒂芬 科斯林——遠人工智能,另一種多元化
46 布魯斯 帕克——人工選擇與我們的子孫
47 丹尼爾 埃弗里特——空中客車與鷹
48 道格拉斯 庫普蘭——人性
49 凱文 斯萊文——會下井字棋的雞
50 蒂莫西 泰勒——思維空間缺損
51 瓊 格魯伯 勞爾 紹塞——有機智能VS.人造智能
52 伊恩 伯格斯特——泛經驗主義
53 恩斯特 波佩爾——一個外星人觀察到的人類傲慢
54 愛德華多 薩爾塞多-阿爾瓦蘭——無瑕的人工智能就像科幻小說
55 尼古拉斯 克里斯塔基斯——最早的人工智能是人類文化
56 伊藤穰一——超越恐怖谷
57 馬修 利伯曼——從內部還是從外部進行思考?
58 凱特 杰弗里——以我們為榜樣
59 布萊恩 伊諾——宏大畫卷中的一個新分形細節
60 迪倫 埃文斯——人工智能大騙局
61 揚 塔林——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功課
62 盧卡 德比亞塞——敘事與文明
63 尼爾 格申斐爾德——人類學的新高招
64 D. A. 沃勒克——人類決策的擴音器和執行者
65 齊亞德 馬拉爾—— 我們的思維是否越來越機器化
66 哈伊姆 哈拉里——那些像機器一樣思考的人,才更可怕
67 威廉 龐德斯通——潛水艇會游泳嗎
68 布魯斯 斯特林——那些機器女演員們
69 喬治 丘奇——機器思考的內容,你在乎哪些
70 伊曼紐爾 德曼——機器是一種“物質”的東西
71 施扎夫 拉法利——移動的球門柱
72 海倫 費雪——快,準,傻
73 薩拉 德默斯——機器會問出什么問題
74 塔尼亞 倫布羅佐——不要用沙文主義看待思考
75 弗里曼 戴森——我可能是錯的
76 勞倫斯 克勞斯——什么?我擔心?
77 厄休拉 馬丁——思考的鹽沼
78 杰西卡 特蕾西 克里斯汀 勞林——它們會思考自己嗎
79 保羅 多蘭——語境非常重要
80 N. J. 恩菲爾德——讓機器做野蠻的思考者吧!
81 斯圖亞特 考夫曼——會思考的機器?瘋了!
82 喬治 迪茨——它能讓我們擺脫我們
83 托馬斯 梅青格爾——如果它們遭受痛苦會怎樣
84 戴維 蓋勒特——為什么“存在”和“快樂”無法計算
85 邁克爾 舍默——請思考先烏托邦,而不是烏托邦或反烏托邦
86 羅杰 尚克——會思考的機器只出現在電影中
87 塞薩爾 伊達爾戈——機器不會思考,但人類也沒好到哪兒去
88 史蒂芬 平克——會思考并不意味著想征服
89 凱文 漢德——宇宙中孤獨的超級智能
90 杰拉爾德 斯莫爾伯格——人機之間沒有共享的思維理論
91 埃爾德 沙菲爾——對人類體驗的核心視而不見
92克里斯托弗 查布里斯——機器直覺理論
93 羅伊 鮑邁斯特——對于作惡,它們既沒有“自我”也沒有能力
94 基思 德夫林——充分利用人類智能
95 湯姆 格里菲斯——所有的思維機器都類似于大腦嗎
96 阿諾德 屈萊休——機器不是認知觀察員
97 喬斯查 巴赫——每個社會都會得到人工智能的報答
98 戈登 凱恩——只會思考是不夠的
99 森舸瀾——漫無目標的智能
100 巴特 卡斯科——思維機器=高速計算機上運行的老算法
101 邁克爾 諾頓——Bug 不足以致命
102 羅伯特 薩波爾斯基——視情況而定
103 特庫姆塞 菲奇——沒有納米意向性,就無法思考
104 諾加 阿里卡——元表征
105 阿倫 安德森——我們才是最聰明的思維機器
106 陶 諾瑞錢德——愛
107 馬丁 塞利格曼——做機器做的事情嗎
108 斯圖爾特 拉塞爾——它們會讓人類變得更好嗎
109 昆丁 哈迪——人工智能島的怪獸
110 羅里 桑澤蘭德——這東西讓我們恨不起來
111 道格拉斯 洛西克夫——是數字,還是基礎?
112 托馬斯 迪特里奇——如何防止智能爆炸
113 薩姆 哈里斯——我們能避免一場數字災難嗎
114 莫利 克羅克特——思維機器能彌合共情鴻溝嗎
115 阿比蓋爾 馬什——知心的機器
116 雅典娜 費羅馬諾斯——機器是否會替我們思考
117 安德里斯 羅米爾——墓碑前的郁金香
118 羅斯 安德森——為人工智能埋單的人說了算
119 丹尼爾 希利斯——我思考,所以人工智能……
120 詹姆斯 奧唐奈——糾結于這個問題
121 弗蘭克 維爾切克——在變得更智能之前
122 蓋瑞 馬庫斯——機器不會很快學會思考
123 馬克 佩吉爾——它們的所做將利大于弊
124尼古拉斯 卡爾——控制危機,不在某個反烏托邦的未來
125 大衛 克里斯蒂安——有人為它負責嗎
126 李 斯莫林——走向對心智的自然主義解釋
127 艾莉森 高普尼克——有朝一日,機器能達到3歲兒童的智力嗎
128 克里斯蒂娜 芬恩——期盼的價值
129羅爾夫 多貝里——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再過1 000 年都不會出現!
130 約翰 諾頓——當我說“布魯諾 拉圖爾”時,我并不是指“種香蕉”
131尼克 波斯特洛姆——如今仍然是初期
132布萊恩 克里斯汀——很抱歉打擾你
133安東尼 阿吉雷——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134斯科特 阿特蘭——我們是否南轅北轍
135斯坦尼斯拉斯 德阿納——機器仍然缺少的兩種認知功能
136倫道夫 尼斯——計算機會變成會思考、會說話的狗嗎
137 瑪麗亞 波波娃——無法回答的客觀世界
138亞歷山大 威斯納-格羅斯——自由的引擎
139托馬斯 巴斯——更多的音樂,更多的靈魂,更多的詩歌和藝術
140薩特雅吉特 達斯——意料之外的結果
141約翰 托比——智能的鐵律
142德克 赫爾賓——最重要的是思想,而非基因
143利奧 夏盧帕——機器不會思考永恒的問題
144卡爾羅 羅威利——自然界的自然生物
145摩西 霍夫曼——人工智能的選票投給誰
146史蒂夫 福勒——在有機主義者的世界為機器正名
147朱麗亞 克拉克——隱喻的缺陷
148漢斯 霍爾沃森——元思考,人類的能力
149約翰 馬爾科夫——我們的主人、奴隸,還是朋友?
150肖恩 卡羅爾——我們都是會思考的機器
151安東尼 里斯——就我而言,我歡迎我們的機器霸主
152塞思 勞埃德——淺層學習
153蒂姆 奧萊利——如果我們是硅基人工智能的微生物,該怎么辦
154喬希 邦加德——操縱者與被操縱者
155塞繆爾 阿貝斯曼——機器的榮光
156芭芭拉 施特勞赫——工作至死的機器
157埃利澤 尤德考斯基——價值載入問題
158格雷戈里 保羅——人工智能將會如何看待我們
159安德里安 克雷耶——約翰 亨利時刻
160加里 克萊因——控制與馴化
161本杰明 伯根——道德機器 =
162奧布里 德格雷——仆人何時不再是仆人
163喬治 戴森——真正的危險是,人類將變得平庸
164弗吉尼亞 赫弗南——聽上去就像天堂
165阿巴斯 拉扎——人工智能的價值
166卡伊 克勞澤——對機器智人怪異的三環測試
167理查德 尼斯比特——思維機器與無聊人生
168科特 格雷——會思考的機器殺手讓我們良心安慰
169邁克爾 麥卡洛——人格尊嚴的共同基
[精彩樣章]
全球化人工智能已經到來
阿萊克斯 彭特蘭
MIT 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全球大數據;
可穿戴設備之父;著有《智慧社會》
其實,全球化人工智能(Glob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已經誕生了。它的“耳目”正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數字化設備:信用卡、觀測衛星、手機,當然還有數十億人正在使用的互聯網。它的中樞神經目前還弱得像一條小蟲,不過是連接了一些傳感器和效應器的結點而已,但它所具有的整體效應遠遠強于人們所說的協同智能。
許多國家已經在使用這類尚處于雛形的神經系統來規范公民的政治行為,“引導”國家集體意識,比如伊朗和俄羅斯都有防火墻系統,當然美國的兩大政黨也不例外。各國的情報部門和國防部門成為全球化人工智能的一個更沉默也更隱蔽的角落,但悄無聲息的它們才是背后的控制力量。各大公司也越來越多地利用這一新生“神經系統”來誘導消費者行為,以增加利潤。
盡管全球化人工智能尚屬新生,它的根卻早已深深扎下。全球化人工智能看似方興未艾,其基本算法和程序早已被寫進古老的法律、政治以及宗教條文之中。這是一場自然進化:創造一項法律只是寫出了一條算法,只有通過政府才能執行這項“法律程序”。就在最近,商人、社會改革家甚至工程師等新生代都已敢于將自己的成果添加到全球化人工智能中。所有這些律法和程序的結果都是對法律系統的一種改善,然而我們仍然被缺乏內容、缺少透明度和責任,以及信息收集與決策機制的低效等深深困擾著。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不斷演化中的全球化人工智能已經開始使用數字技術代替人類社會中的機構。那些只有最基本編程和數學能力的人(例如律師、政治家及許多社會科學家),開始對自己可能失去權力和地位而充滿恐懼,于是造出各種類如“放任工程師和企業家開發全球化人工智能就會帶來危險”的謠言。在我看來,這些“傳統程序員”的論調十分空洞,他們已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重復失敗了無數次。
只要我們看看全球化人工智能近期的數字化部分,就能找到一個規律。一些新生部分正從“傳統程序員”的錯誤中拯救人性:測地衛星不斷向我們警告著全球變暖、植被破壞以及其他環境問題,并向我們提供應對這些破壞所需的方法技巧。類似地,對醫療保健、交通運輸、工作模式的統計分析,為我們提供了追蹤全球疫病、指導公共衛生行動的全球化網絡。另一方面,美國國家安全局以及兩大政黨之類的新生部分,則讓我們感到恐懼,因為人們擔心一小部分人借此擁有控制大量人群思想與行為的潛力,甚至讓那些被操縱的人對自身的處境渾然不覺。
這其實暗示了我們要憂慮的并非全球化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它的幕后操縱者。假如它的控制權掌握在一小群人手中,甚至脫離了人類的參與,那么全球化人工智能將變成一場噩夢。但如果控制權掌握在大多數人( 包含了各種群體)手中,那么它將成為統一全人類、解決全球性難題的利器。全球化人工智能成為一種分布式的智能,并接受大多數、多元化人類的引導,這種現實符合我們的共同利益。
創造一種高效的全球化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因為今天的人類正面對著許多非常棘手的難題。我們在過去4 000 年中發展的全球化人工智能,常常是依靠政治和法律執行的落后數個世紀的算法與程序,它們不僅在當下的嚴重危機前毫無作用,還會給我們帶來災難性的威脅。
為了讓人類作為整體能夠首次獲得并維持一種有尊嚴的生活質量,我們需要小心翼翼地引導全球化人工智能的發展。這樣的全球化人工智能也許將以一種重新設計的聯合國形象出現,并使用新的數字化智能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這種方法要想行得通,就必須將現有的大多數人類社會系統替換成人工智能“假肢”——這些數字化系統能夠十分地收集精準信息,確保各種資源按照計劃合理分配。
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數字化革命改善了軍事和商業系統的效率。我們同時也注意到,使用越多數字“假肢”的組織,其人類領導的權力往往也更容易被分散。也許,與其用數字“假肢”去填充傳統政府結構,倒不如發展出新的、更優的數字化民主。
無論全新的全球化人工智能將何去何從,有兩種事實不會改變。
l 假如沒有高效的全球化人工智能,想要全人類都過上體面的生活,無異于癡人說夢;而反對全球化人工智能的發展,就相當于支持一個更暴力、更病態的世界。
l 全球化人工智能的可能威脅來源于權力的集中。我們必須設法構筑更普及的民主系統,這些系統不僅要納入人類社會,也要納入計算機智能。
現在就開始打造和測試能夠解決人類生存問題、保障權利與義務平等的全球化人工智能,非常關鍵。如若不然,我們可能注定要走向一個充斥著環境災難、戰爭以及毫無必要的痛苦的未來。
[各方贊譽]
“對話偉大的頭腦”這套書,相信一定能令處于喧囂互聯網領域,四處尋找風口、爭辯什么上下半場的人們,靜下心來,聆聽偉大頭腦的思想脈絡;相信也一定能令身在互聯網江湖,滿世界追逐獨角獸、執念于什么顛覆還是創新的人們,慢下腳步,認真端詳縈繞在偉大頭腦心中的大問題。偉大頭腦的偉大之處,絕不在于他們擁有“金手指”,可以指點未來。而在于他們時時將思想的觸角,延伸到意識的深海。他們發問,不停地發問,在眾聲喧嘩間點亮“大問題”“大思考”的火炬。
段永朝
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
建筑學家威廉 J.米切爾曾有一個比喻:人不過是猿猴的1.0版。現在,經由各種比特的武裝,人類終于將自己升級到猿猴2.0版。他們將如何處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這是今日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問題”。
胡 泳
博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對話偉大的頭腦”這套書中,每一本都是一個思想的熱核反應堆,在它們建構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師或近或遠、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讀者都將擁有屬于自己的星際穿越,你會發現思考機器的100種未來定數,而奇點理論不過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顆。
吳甘沙
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
一個人的格局和視野取決于他思考什么樣的問題,而他未來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現在的閱讀。這本書會讓你相信,生活的茍且之外,的確有一群偉大的頭腦,在充滿詩意的遠方運轉。
周 濤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
在這個科技日益發達的多維化社會中,我們依舊面臨著非常多的“大問題”:虛擬現實技術會讓真實的人際關系變得冷漠嗎?虛擬與真實會錯亂嗎?技術奇點會很快降臨嗎?我們周圍的癌癥患者越來越多,這與基因有關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作為美國著名的文化推動者和出版人,約翰 布羅克曼邀請了世界上各個領域的科學精英和思想家,通過在線沙龍的方式展開圓桌討論,而這套“對話偉大的頭腦 大問題系列”正是活動參與者的觀點呈現,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強大腦”的獨特視角,從而得到一些思想上的啟迪。
茍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第十一屆文津獎”獲獎圖書《星際穿越》譯者
霧霾天,反正出不去,正好待在家里讀書思考。全球化失敗、愛欲喪失、基因組失穩、互聯網崩潰、非法藥物激增……看起來好像比霧霾還厲害。未來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師們有什么深刻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許會讓我們活得更放松一些。
李天天
丁香園創始人
與偉大的頭腦對話,雖然不一定讓你自己也偉大起來,但一定是讓人擺脫平庸的好方式之一。
劉 兵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以科學精神為內核,無盡跨界,Edge就是這樣一個精英網絡沙龍。每年,Edge會提出一個年度問題,沙龍成員依次作答,終結集出版。不要指望在這套書里讀到“ABC”,也不要指望獲得完整的闡釋。數百位精英在這里直接回答“大問題”,論證很少,銳度卻很高,帶來碰撞和啟發。剩下的,靠你自己。
王 爍
財新傳媒主編,BetterRead公號創始人
術業有專攻,是指用以謀生的職業,越專業越好,因為競爭激烈,不專業沒有優勢。但很多人誤以為理解世界和社會,也是越專業越好,這就錯了。世界雖只有一個,但認識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學科的邊界都是人造的藩籬,能了解各行業精英的視角,從多個角度玩味這個世界,綜合各種信息來做決策,這不顯然比死守一個角度更有益也有趣,嗎?
蘭小歡
復旦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如果每位大思想家都是一道珍饈,那么這套書毫無疑問就是至尊佛跳墻了。很多名字都是讓我敬仰的當代思想大師,物理學家麗莎 蘭道爾、心理學家史蒂芬 平克、哲學家丹尼爾 丹尼特,他們都曾給我無數智慧的啟發。如果你不只對瑣碎的生活有興趣,還曾有那么一個瞬間,思考過全人類的問題,思考過有關世界未來的命運,那么這套書無疑是好的禮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視野,讓你站到群山之巔。
郝景芳
2016年雨果獎獲得者,《北京折疊》作者
布羅克曼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智慧催化劑”。
斯圖爾特 布蘭德
單位買的書,不錯。
好好的看一次
精彩內容價值連一個
非常滿意,很喜歡
人機交互,未來在路上
挺好的,屯著慢慢讀唄
很好的書,抓緊閱讀。
紙張還可以,包裝一般,內容很好,送貨速度快,下次還回來購買。
支持當當呱呱呱哈哈哈呱呱呱哈哈哈
物流夠給力,讀后再評
吾消費當當數年,深知各產品琳瑯滿目、然,唯此書與眾皆不同,為出淤泥之青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以致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于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之所有而能買,小哥之熱心,快遞員之殷切,無不讓人感激涕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當仁不讓世界充滿愛,待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黃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云,處處皆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余甚是欣喜若狂!此書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后與人共賞此書,人皆贊嘆不己,故生此書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之慨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味,信息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
好書好書!!!好好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