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作者每天瀏覽國內相關外門戶網站,記錄當天媒體的世界醫藥科技進展的新聞,主要針對的是內容中出現統計數據的新聞,然后對新聞加工編寫,并配以作者的點評,記錄下來。截至2012年2月,共搜集此類國內外醫藥科技新聞1200余條。本書稿的創作便是以這1200條新聞及評論為基礎,首先從疾病、飲食、行為及年齡性別四個角度對這些新聞進行分類,因此本書稿就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下再根據具體統計結果分列30個左右的小條目,每一條目則包含3-5則同類新聞。每一個條目終形成一篇300-500字的新聞加趣評小科普文章。
慕景強,男,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富饒鄉,先后就讀于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獲理學士、醫學碩士、教育學博士學位,現居杭州,在高校從事編輯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民國醫學教育史,《健康報》(衛生部主辦)專欄作者,已發表醫學史論文章百余篇。喜歡電影,專心于網球及自行車運動。
慕景強作品目錄
1. 《那把柳葉刀——剝下醫學的外衣》
2. 《西醫往事——民國西醫教育的本土化之路》
3.《民國西醫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
4.《健康,幾秒鐘的事——數字里的健康密碼》
5.《新中國醫學檔案》
及時部 人間飲食
一 蔬之奈何
1.大力水手的最愛——菠菜
2.大蔥的效用
3.蒜你狠也要蒜
4.關于胡蘿卜
5.神秘的紫色食物
6.可愛的土豆
7.素食主義者
8.如何吃番茄?
二 五谷何為
1.大豆大作為
2.每天面對面
3.泡面生活
4.粗茶淡飯保平安
三 鮮之水果
1.吃橘子的好處
2.蘋果——平安果
3.多籽的石榴
4.彩虹飲食之蔬菜水果
四 肉禽蛋奶
1.超級無敵萬能的雞蛋
2.魚與熊掌
3.海鮮的誘惑
4.珍貴的母乳
5.每天喝牛奶,必需的?
6.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生活
7.烤羊肉串的誘惑
8.高脂食物的利與弊
五 飲料之惑
1.咖啡生活
2.茶為國飲
3.飲料的罪與罰
4.香檳與汽水
5.生命之源——水
六 杯酒人生
1.酒之惑
2.液體面包——啤酒
3.悠閑的葡萄酒時光
4.喝出來的痛風?
5.喝酒臉紅為哪般?
七 油鹽醬醋
1.鹽
2.橄欖油的好處
3.辣椒與咖喱
4.小孩子嘴里的糖
八 營養元素
1.補鈣方法
2.補鉀干什么?
3.維生素家族的那些事
4.葉酸——女人的專利?
5.魚的精華——魚油
6.關于蛋白質
7.控制你的熱量
九 美味誘惑
1.美味陷阱
2.巧克力的誘惑
3.我們每天需要多少卡路里?
4.吃的學問
5.唾液的功效
6.一日三餐的學問
7.地中海式飲食
8.反式脂肪酸七宗罪
第二部分 身體之疾
一 感冒,小病?
1.小感冒,大問題
2.全民防甲流
3.防流感的辦法
4.大戰禽流感
5.豬也流感?
二 癌癥,大病?
1.該殺的癌細胞
2.依然可怕的癌癥
3.白血病的曙光
4.膀胱癌是憋出來的嗎?
5.吃出來的病——腸癌
6.面對肺癌
7.女人的不幸——宮頸癌
8.讓人糾結的結腸癌
9.口腔癌是因為說錯話了嗎?
10.美麗殺手——乳腺癌
11.吃不準的食管癌
12.愛護我們的胃
13.不要被扼住咽喉
14.討厭的胰腺癌
三 三高,不妙!
1.需要平衡的膽固醇
2.高了可不好辦——高血壓
3.血糖,別高了
4.糖尿病就在身邊
四 頭上的問題
1.大腦的秘密
2.令人頭痛的偏頭痛
3.防不勝防的腦卒中中風
五 關心自己,從心臟開始
1.心臟病的現狀
2.心臟致病因素——飲食、電視、心理、環境及其他
3.減少發病的方法——吃的、喝的、運動及其他
4.治療及康復
5.不該被"栓"住的血管
六 肝膽相照
1.多得讓人麻木的乙肝
2.越來越多的脂肪肝
3.不那么普遍為人知的丙肝
4.護肝新主張
5.膽大可以,膽結石不能大
七 男人的煩惱
1.不勃起的煩惱
2.傷不起的精子
3.保護好你的前列腺
八 女人的煩惱
1.更年期——夢魘還是第二春?
2.絕經——正常的人生階段
3.流產指數
4.保護卵巢
5.并非被迫的剖宮產
九 生育,有問題?
1.避孕竅門
2.尋找不孕的原因
3.人工受孕
4.影響下一代的生育能力
5.試管嬰兒的選擇
6.生男生女可選擇
十 基因,遺傳?
1.基因不神秘
2.無法選擇的遺傳
十一 傳染病,災難?
1.艾滋病的災難
2.以前的富貴病——肺結核
3.橫行的瘧疾
十二 老年病,宿命?
1.老年癡呆——年老的宿命?
2.帕金森不可怕
3.面對衰老
4.留住記憶很難嗎?
十三 腎,怎么了?
1.便秘與憋尿
2.怎么就腎結石了呢?
3.保護我們的腎
十四 五官有恙
1.看不清的近視
2.牙不好,吃也吃不好
3.看清自己的眼睛
4.老年人的視力問題
5.保護我們的聽力
6.耳背的老人
十五 骨與關節
1.骨質疏松與骨折
2.發炎的關節
十六 意外的死亡
1.猝 死,意外?
2.死亡的風險
3.抵抗早衰
4.早死都是自找的
十七 精神疾病
1.孩子多動怎么辦?
2.焦慮是一種病
3.精神病者有多少?
4.抑郁癥——智商高的人得的病?
十八 污染與輻射
1.無處不在的輻射
2.成了明星的三聚氰胺
3.掃描要不要?
4.無處不在的細菌
十九 內外交困
1.哮喘為哪般?
2.關于疼痛及減輕疼痛
3.關于皮膚的科學
4.關注甲狀腺
5.奇奇怪怪的過敏癥
6.緩慢消耗你健康的疾病——慢性病
7.血液健康
二十 醫藥動向
1.阿司匹林的妙用
2.被濫用的抗生素
3.干細胞研究
4.移植未來
第三部分 人生在世
一 孩子的事
1.兒童的語
2.最怕孩子病了
3.小孩不睡覺
4.家有胖墩
5.小孩的視聽盛宴?
6.吃奶還是吃奶粉?
7.別給孩子亂吃藥
8.兒童"時髦"病——厭食、抑郁、孤獨
9.理解兒童
10.胎兒的世界
11.嬰兒的喂養
12.養孩子的妙招
13.青春期的少年
二 老人與長壽
1.長壽的秘密
2.關愛老人
3.幾個年齡因素
三 女人問題
1.美女有規律
2.女人的規律
3.少女問題
4.女人的月事
5.懷孕的女人
6.胸部的誘惑
7.出軌有理?
8.女人需要道歉
9.摩登的高跟鞋女郎
10.美滿婚姻的表征
11.關于離婚的研究
12.美女與魅力
四 男人問題
1.事關顏面的胡子問題
2.掌握男人的規律
五 性之男女
1.男女交往法則
2.男女都關心的性問題
3.夫妻年齡如何搭配最合適?
六 肥胖之源
1.怎么就肥胖了呢?
2.保持體形靠什么?
3.合適的體重
七 減肥之法
1.吃什么減肥最有效?
2.減肥時間的選擇
3.雞蛋減肥法
4.日常生活中的減肥法
5.手術減肥的利與弊
6.減肥的害處
八人體秘密
1.身高的秘密
2.手上有密碼
3.三千煩惱絲
4.大有講究的血型
5.腰圍的表征
6.關于人體的另類研究
第四部分 生活工作
一 運動就健康?
1.鍛煉的講究
2.時髦的戶外運動
3.現代"騎士"的難言之隱
4.大家都會的跑步
5.游泳的學問
6.運動的科學,科學的運動
7.走路也有學問
8.跳躍的力量
二 不動也健康
1.健康的幾個因素
2.工作與健康
3.受教育程度與健康的關系
4.哭的健康功效
5.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三 工作與學習
1.白領,亞健康
2.開車上班的現代生活
3.上班族的煩惱
4.時間與工作
5.我也有壓力
6.選擇職業
7.好成績的秘密
8.智力問題
9.聰明人的辦法
四 出門在外
1.乘飛機的玄機
2.乘公交出行的好處
3.城市頑疾——交通阻塞
4.萬惡的空氣污染
5.旅行要注意什么?
6.朋友多了路好走
7.以什么樣的形象示人?
五 居家生活
1.做家務的快樂
2.聊天的妙處
3.家有寵物我養貓
4.關注內褲
5.刷牙有訣竅
6.睡眠管理
7.養成洗澡的好習慣
8.牙膏的講究
9.音樂的妙處
10.陽光下的健康生活
11.惱人的噪音
六 手機、電腦與家用電器之殤
1.不可不知的手機的危害
2.惹不起的電腦
3.網絡的罪與罰
4.看電視的樂與憂
5.廚房電器之冰箱與不粘鍋
七 吸煙問題
1.中國的煙民
2.女煙民的"崛起"
3.不僅僅是每天抽幾支的問題
4.吸煙的時間問題
5.吸煙的危害
6.可恨的二手煙
7.戒煙的好處
八 不良思想及行為
1.青少年的暴力傾向
2.犯罪的先兆
3.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4.嫉妒是人的天性
5.撒謊有講究
6.腐敗的官員都活不長
7.自殺的風險
九 其他另類研究
1.接吻的研究
2.夢中真有情人嗎?
3.情緒的力量
4.幸福密碼
5.性格決定論
6.顏色陷阱
7.值得重視的語言問題
8.照片中的秘密
9.君子愛財
關鍵詞索引
附記
(一)蔬之奈何
1.大力水手的最愛——菠菜
最著名的關于菠菜的功效的說法來自動畫片——大力水手喜歡菠菜,那么現實中的菠菜有那么神奇嗎?
2009年,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
同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菠菜等綠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葉黃素,常吃可以使導致視力惡化的眼部疾病減少43%。
看來,菠菜并非是力量的來源,菠菜最明顯的效用是對視力、對眼睛的,所以老人最該學學大力水手適當吃菠菜。
2.大蔥的效用
民間有一個后媽虐待非親生兒子的故事,說家里有兩塊地,一塊地種大蔥,一塊地種甜瓜。后媽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去看護甜瓜,讓非親生兒子看護大蔥,而不給他們額外的食物。
半年后,兩個兒子回來了,親生兒子一直吃甜瓜度日,結果骨瘦如柴;而靠吃大蔥過活的非親生兒子則身體強壯、面色紅潤。
后媽的虐待計謀沒有得逞,反受其害。
這個故事說明,常吃大蔥對身體好處多多。
2009年,英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家推出了一本書——《前列腺保護食譜》。專家們認為,大蔥防止前列腺癌的效果尤為突出。參試者中,相比于蔥屬蔬菜吃得少的男性,蔥屬蔬菜吃得多的男性得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50%。建議男性每周至少應該吃3瓣大蒜或至少吃3次洋蔥、大蔥、干蔥、韭菜或細香蔥。
見此新聞,北方人笑了:說的是山東大蔥嗎?煎餅卷大蔥,我們在行啊!
不止大蔥,洋蔥也效用非凡。2010年,營養專家推出男性秋冬保健法則,其一是每天嚼生洋蔥3分鐘,就能把口腔內的細菌全部殺滅。
建議嚼的時間和地點要把握一下,比如上班前和公共場所就不要嚼了。
另外,如果是公共場所,嚼后吃一塊口香糖還是很有必要的。
3.蒜你狠也要蒜
嘲笑一個人口氣不好,經常會說:你吃了幾瓣大蒜啊?
因而,許多人對大蒜敬而遠之,特別是在中國南方地區。
2011年,澳大利亞研究發現,每天吃4瓣大蒜,能很好地平衡膽固醇,保持血壓平穩。
同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蒜或蔥的每天攝入量超過10克的人比攝入量低于2克的人,患前列腺癌風險降低50%。另外,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每天一兩杯紅酒也可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
簡單地把上面幾項組合一下:洋蔥圈、蒜蓉生蠔加適量紅酒,這是什么生活!
4.關于胡蘿卜
一提到胡蘿卜,或許人們就會聯想到兔子。其實胡蘿卜也是人類的必備食品之一。
2009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胡蘿卜整根烹飪比切過后再烹飪能保留更多抗癌成分,防癌功效可增加25%。
這回燒菜變簡單了。
沒胡蘿卜也不要緊,胡蘿卜中的主要營養素是胡蘿卜素,其也出現在其他蔬菜里。
2010年,英國營養基金會的一項研究發現,紅薯中植物營養素(β胡蘿卜素)含量是胡蘿卜的2倍。
胡蘿卜的替代品還是有很多的。
5.神秘的紫色食物
紫色是代表神秘的顏色,但紫菜沒什么神秘可言的。紫菜太普通了。
2010年,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營養專家說,高血壓患者每天吃50克紫菜可輔助降壓。
2012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體重超標的人每天吃2次紫薯,堅持1個月后,不但可以降低高血壓,而且可以控制肥胖。
紫薯很好,好是烤熟或煮熟帶皮吃。
2009年,印度浦那藥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從兩種紫蘇中提取的濃縮液可以在24小時內使腫脹關節消腫73%,而使紫蘇產生特有香味的某種酶正是其抗炎功效的活性成分。
直接食用紫蘇不知是否還有效果。
6.可愛的土豆
土豆能在世界絕大部分地區生長,且產量穩定,營養價值高,甚至有專家建議將土豆作為主食。
2010年,日本科學家發現,電擊會使土豆變得更有營養。把整個土豆浸泡在鹽水中使其導電,然后通電半小時,土豆的抗氧化劑含量增加了60%。
這是一個有用的研究,但現實中很難操作,難道提前半小時電擊土豆?為了那一個土豆的抗氧化劑含量增加,操作還需謹慎。多少有小題大做之嫌。
土豆有營養,但土豆的親戚——薯片就沒那么神奇了。
2011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顯示,薯片是最易使人"增肥"的一種食物,每天一份薯片可使體重每4年增加0.76千克,而每天一份馬鈴薯制品使體重增加的量為0.5千克。
7.素食主義者
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
我們身邊都有為數不多的素食主義者,但他們畢竟作為一個群體而存在。
吃什么,不吃什么,是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
科學上也有相關研究。2009年,牛津大學英國癌癥研究中心流行病學專家蒂姆?凱伊教授研究發現,吃素可使白血病等癌癥發病率降低50%。
2011年,有養生專家認為,一味地強調單純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類的整體發育和發展。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類飲食的葷素黃金比例應該為1∶7。
人屬于雜食動物。
8.如何吃番茄?
番茄紅素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由于最早從番茄中分離制得,故稱"番茄紅素"。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發現的最強抗氧化劑之一。人體無法制造番茄紅素,需從膳食中攝取,吃一個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紅素。
2010年,有專家研究表示,每天攝入16毫克番茄紅素可使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40%。
比防曬霜更耐用、更健康,可24小時要吃多少個番茄啊?
2011年,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西紅柿(番茄紅素)有助于降低高膽固醇。如果每天攝入25毫克以上的番茄紅素,就能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約10%。
這么大的量,靠吃番茄是不成了。
對于正常人,適當吃番茄就可以,不需要特意補充番茄紅素。
(二)五谷何為
1.大豆大作為
豆制品太普通了,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可接觸到。
但你知道吃豆制品的妙處嗎?研究發現,豆制品似乎對女人青睞有加。
2009年,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孩提時期適量食用大豆的亞裔美國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相對降低58%。這一發現顯示大豆可能具有保護性效果。
每年10月為"國際乳腺癌關注月"。2009年,美國腫瘤專家針對7.3萬名女性的一項調查提示,經常吃黃豆及其制品的女性比不經常吃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低60%。
這是最經濟實惠的建議,但如果能從小做起就更好了。
2009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指出,適當吃豆制品能使絕經后婦女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21%~36%。"適當吃豆制品"是指每天攝取至少2.7克的豆類蛋白質,相當于約50克豆腐中所含豆類蛋白質的量。
看來,大豆是女人的福豆。
大豆對男人似乎就沒那么美好了。2009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發現,素食者為了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喜歡食用大量豆類產品,但是大豆所含的染料木黃酮成分會阻止精子向卵子游動。約1/6的不育夫婦要歸因于他們的素食習慣。
2010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也發現,每天都吃大豆制品的男性,每毫升精液中只有4100萬個精子,明顯低于少吃大豆制品的男性(注: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數量少于2000萬個就屬于精子濃度過低,容易造成不育)。
育齡男人愛吃豆腐不是什么好事。
2.每天面對面
在中國,一般來說,北方喜食面,南方愛吃米飯。北方甚至有些人24小時三餐都吃面也不覺得膩。但從醫學上看,有些人不適合吃面。
2011年,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醫生報告了我國15例"吃面食以后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例。這種病在醫學上被稱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就是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時內如果運動,就可誘發嚴重過敏反應癥狀,但不運動就沒有過敏反應癥狀。
吃面條后運動可能會過敏,不是嚇唬你。
3.泡面生活
日本人發明了方便面,是為了方便那些不方便燒飯的人臨時解決吃飯問題。
可許多中國人竟然把方便面當成了主食,稱泡面,成為面條的一員。
2009年,我國臺灣消基會專家稱1包方便面中的鈉含量等于10.9克鹽,而成人24小時的鈉攝取量約等于6克的鹽。
可偏偏有人吃面后,連湯都喝干凈,簡直太"鹽"重了。
2010年,有研究稱泡面潛藏著巨大的有害健康的危險因子,吃一包泡面需肝臟解毒32天。
泡面一族,尤需注意。
……
閱讀指南
1.健康普通讀者(含非專業需求的醫學從業人員)
針對健康的普通讀者,本書可以作為健康指導書。
根據每年例行的體檢結果,在已有的健康知識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飲食,選擇鍛煉方式,盡可能避免某些易感疾病的危險因素,增加健康知識。
2.患者
針對具體患者,本書可作為康復指導書。
根據自身所患疾病,有目的性地查閱本書索引,查看研究進展,選擇可操作的研究結論,指導自己的康復。亦可根據自己的康復現狀,結合新知提供的線索,與主治醫生討論下一步康復計劃。
3.醫學科研人員
針對醫學科研人員,本書可作為科研的參考工具書。
在一個科研項目的開始或者論證階段,或者在尋找選題階段,科研工作者可以查閱本書,查看本專業及相鄰專業的進展,同時也借此了解國內外相關動態,為自己的選題提供指導。
另外,每一關鍵詞下的條目中大多列有具體科研單位名稱,有的甚至列有科學家的姓名,科研人員可以借此線索擴大檢索范圍,去查找更詳細的相關資料。
每個關鍵詞研究的冷熱程度不同,資料條目數也不同。
比如,宮頸癌的研究并不熱門,僅有幾個條目。而心腦血管疾病則是近幾年的關注熱點,有幾十個條目。
科研人員也可根據條目內容中科研機構、所屬國家,查看"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的重鎮在哪里,是美國還是德國,具體是哪一所大學、哪一家科研機構。
如果要出國留學或者進修的也就有的放矢了。
可以
一直喜歡慕景強在健康報上的醫學數字欄目,獲益非淺,這本書是其部份內容,很喜歡,希望能推出后面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