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工業歷史作為切入點,回顧生產技術是如何影響著貿易規則的發展。事實上,技術革命對世界貿易變局一直產生著十分深刻的影響--從WTO到APEC再到RECP和TPP等國際規則均可看出,而且影響著我們當下的生活、法律、商業模式、貿易型態和未來發展。
這是本結合各國工業化水平和所參與的自由貿易協議來進行分析的著作。正因如此,書中對各個貿易協議的內容和意義均進行了仔細分析,對于理解亞太地區的商機和未來路向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同時,這也是一本總攬世界貿易的百科全書。書中所述及的范疇涵蓋生產技術、生產知識、生產鏈和生產網絡、貿易、投資、管理、公司形態和法律等多個方面。讓讀者能夠快速明白經歷數十年、覆蓋面廣闊的自由貿易知識。
李浩然,清華大學法學博士,華潤集團戰略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參事室"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課題組金融組及法律組召集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干事。
王立杰 清華大學法學碩士,上海創源InnoSpring創新業務總監、虹口創源孵化器總經理,自由撰稿人。華潤集團戰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徐樹
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教于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領域研究。華潤集團戰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上篇工業化與亞太自由貿易區
及時章工業化與生產率提升
1.以生產率為核心的時代
1.1前工業化時代
1.2生產率革命
1.3技術進步
1.4知識的分類
2.生產組織方式的調整
2.1產業結構的變化
2.2政府的職能
2.3公共產品
3.社會結構的重塑
3.1社會化
3.2工會
3.3知識階層
3.4工業人格
4.文化與倫理的變革
第二章公司革命與生產者進化
5.現代公司及其權力
5.1公司制度的興起
5.2公司的性質
5.3管理革命
5.4市場權力
6.所有權制度
6.1私有財產權
6.2流動性與金融資產
6.3法律障礙
7.生產網絡與新型伙伴關系
第三章自由貿易與生產網絡構建
8.傳統的自由貿易
8.1以貨物為基礎的自由貿易
8.2國家間的自由貿易
9.新時代的自由貿易
9.1以生產網絡為基礎的自由貿易
9.2區域經濟一體化
9.3新問題與新要求
9.4以企業為主的自由貿易
第四章亞太地區的兩種經濟一體化模式
1.區域經濟伙伴關系
11.跨太平洋伙伴關系
12.兩種經濟一體化模式的比較
下篇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體系
第五章世界貿易組織
13.多哈談判
14.多哈回合談判的歷程及其主要內容
15.多哈回合主要談判領域
16.多哈談判現狀
17.多哈談判議題的特點
18.引起談判困境和停滯的主要問題
19.對區域貿易一體化的豁免
19.1法律依據
19.2區域貿易一體化的形式
第六章APEC框架下的自由貿易協定
2.APEC概述
2.1APEC的成立及構成
2.2APEC對貿易投資自由化的推動
2.3APEC與EU、NAFTA的比較
2.4APEC與“開放的地區主義”
(Open Regionalism)
21.單獨行動:APEC成員自行參與
FTA的戰略
21.1APEC成員自行參與FTA的
背景及動力
21.2FTA數量的擴張與競爭性自由化
21.3FTA: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的
墊腳石抑或絆腳石?
22.集體行動的裹足不前:APEC框架下
的FTAAP方案
22.1FTAAP方案的緣起及進展
22.2APEC主要成員對FTAAP
方案的立場
22.3FTAAP方案的困境
23.FTA網絡下碎片化規則的協調
23.1協調FTA規則的必要性及意義
23.2APEC框架下協調FTA規則的努力
23.3整合FTA規則的其他可能路徑
及評價
24.另起爐灶:TPP、RCEP抑或其他?
24.1以TPP撬動FTAAP?
24.2以東盟為中心的“1 X”
或RCEP?
第七章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嘗試
25.以東盟為主導的“1 X”模式
25.1東盟十國的經濟一體化進程
25.2“1 1”談判
25.3“1 3”談判與“1 6”談判的
交鋒:EAFTA與CEPEA
25.4“1 6”談判的發展:RCEP的
應運而生
26.亞太多邊貿易協議
26.1歷史
26.2《亞太貿易協定》第三輪關稅
減讓結果
26.3《亞太貿易協定》的實施情況
第八章TPP標準之高,高在何處?
27.TPP談判概述
27.1TPP的基礎——P4協定
27.2從P4協定到TPP談判
28.TPP談判與“1 X”談判的共存與較量
28.1共同背景:WTO多哈回合談判
未果與APEC的停滯不前
28.2共同目標:超越WTO規則,
進一步推動亞太地區的貿
易投資自由化
28.3不同的談判成員
28.4不同的覆蓋領域及義務標準
28.5不同的談判原則及談判形式
29.TPP的下一代貿易投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