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目前復習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必讀的民法科目的法律法規。編排上采取關鍵標注、考頻提示、考點對照、關聯索引、對比注釋、真題演練、出題點自測的方式進行合理編排。同時,本書對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重要的涉及修訂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也及時做了更新
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秉承了編排科學、新穎、實用,且易于攜帶、檢索方便的特點,結合微信公眾號和二維碼技術的應用進行升級,更好服務于廣大考生。
標注法條關鍵詞。既簡化了考生對復雜法條的繁瑣記憶,又能幫助考生迅速把握法規的脈絡,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
標注高頻考點和重難點法條。根據對高頻考點的預測和對重難點法條的遴選,以[難點注釋]、[對比記憶]等方式講解說明,幫助考生有選擇地掌握重點難點內容。
標注相關法條和司法考試歷年真題。司法考試真題對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本書在標注相關法條和司考真題的同時,針對部分法條編排[真題演練]和[出題點自測],幫助考生學練結合。
法規實時更新和免費增補:本書收錄了根據多年經驗預測的目前復習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民法學科所需的法律規定。同時,為了幫助讀者隨時掌握與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相關規定,本書將以電子版的形式增補,屆時請讀者登錄中國法制出版社網站www.zgfzs.com資源下載頻道或者微信公眾號“中國法制出版社飛躍考試輔導中心”免費下載。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是隸屬于中國法制出版社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圖書出版部門。目前專職從事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命題及復習方略的研究,并研究出版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相關輔導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年3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009年8月27日修正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
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及時款、《中華人民共
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988年4月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3月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2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
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8年8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年3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6年2月2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5月1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
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5月15日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年11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1999年12月1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09年4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問題的解釋
2012年5月1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
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4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7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
法律問題的解釋
2014年2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
問題的規定
2015年8月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
問題的規定
2010年10月2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
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4年10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4年12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年6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2月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10年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2013年1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
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2年10月12日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2013年1月30日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2013年1月3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
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2年12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年12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年1月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
的若干規定
2015年1月2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
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12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
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16年3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2013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14年4月2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2年10月1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
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4月2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后商標案件
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的解釋
2014年3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年4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12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17年2月28日修正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
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7年2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8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年4月1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
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985年9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8年11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2009年12月2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
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4年8月2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2年11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
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5年6月1日
附錄一:民法總則的主要亮點
附錄二:綜合比較記憶圖
1民事訴訟時效記憶圖
2一般保障與連帶責任保障
第五十八條[無效的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2009年8月27日刪除
七)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11/3/2]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67條至第70條合同法第52條、第53條、第56條仲裁法第17條、第18條合同法解釋(一)第9條、第10條]
第五十九條[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 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 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71條至第73條合同法第54條][12/3/3]
第六十條[民事行為部分無效]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相關法條:合同法第56條、第57條]
第六十一條[民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74條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
第六十二條[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75條、第76條合同法第45條、第46條]
第二節
第六十三條[權]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人在權限內,以被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人對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12/3/53]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78條、第79條合同法第396條、第414條、第424條]
第六十四條[的種類]包括委托、法定和指定。
委托人按照被人的委托行使權,法定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權,指定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權。[11/3/4]
第六十五條[委托的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委托,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托的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事項、權限和期間,并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人負連帶責任。
相關法條:民通意見第79、83條]
[對比記憶]中的連帶責任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授權不明時的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
二、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的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66條第3款)。
三、無權中的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66條第4款)。
四、違法中的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67條)。
五、轉委托授權不明時,人與有過錯的轉托人對本人的連帶責任(民通意見第81條)。
六、共同人的連帶責任(合同法第409條)。
第六十六條[無權]沒有權、超越權或者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人的追認,被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人的利益的,由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權、超越權或者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相關法條:合同法第48條][10/3/51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