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最頻繁的一個時期,是一個軍閥強權政治的時代。五代的歷史,使中國的分裂走向了終點.統一永遠是歷史的主流。
五代史中的馮道,是一位相當離奇的人物。他歷事四朝,三入中書。不管主子是沙陀人、西夷人或漢人,也不管他們是創業或守成之主,他都能夠怡然做宰相,左右如意。他也能出使契丹,與"戎王"論道而使之心折。
馮道,一個歷史上倍受爭議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明哲保身、不忠不義的奸臣;有人說他是亂世英雄、治世能臣。在戰亂不斷的時期,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他立于不敗之地,必有其不同常人之處……
讓我們翻開本書,一起來品讀一下吧!
生逢亂世,所事四朝十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余年,七十三而得善終,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不倒翁。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頻繁的一個時期,是一個軍閥強權政治的時代。五代的歷史,使中國的分裂走向了終點,統一永遠是歷史的主流。
五代史中的馮道,是一位相當離奇的人物。他歷事四朝,三入中書。不管主子是沙陀人、西夷人或漢人,也不管他們是創業或守成之主,他都能夠怡然做宰相,左右如意。他也能出使契丹,與"戎王"論道而使之心折。
——黃仁宇
及時回 借食店演說大背景 仗俠義扶助落難姝
第二回 歇布店書生宴賓客 助酒興眾人談世情
第三回 夜宿黑店命懸一線 偶遇故人絕處逢生
第四回 皇帝為質岐梁講和 巨奸逞兇君臣遇害
第五回 日暮途窮馮道投燕 志滿意得朱溫踐祚
第六回 破夾寨李存勖用奇 戰薊北劉守光屠兄
第七回 如晉陽馮道龍歸海 戰柏鄉茂章虎落川
第八回 僭帝號劉守光喪命 寵兒媳朱全忠飲刃
第九回 三義村巡官扶貧弱 莫州城參軍懲貪官
第十回 唱籌量沙劉鄂作戲 借箸料敵馮道智取
第十一回 勸稱帝馮道逞辯才 滅朱梁存勖登大寶
第十二回 李存勖因驕生荒誕 趙蕓娘引史警夫君
第十三回 殺重臣同光帝埋禍 撫亂兵老令公得福
第十四回 輔新君馮可道入相 窺神器李從榮伏誅
第十五回 李從珂弒主登大位 石敬瑭借兵入龍庭
第十六回 事新朝馮可道使遼 入中原契丹主興兵
第十七回 滅石晉遼主空歡喜 建劉漢知遠做嫁衣
第十八回 河山有幸復歸明主 吉人無恙遠赴西天
及時回 借食店演說大背景 仗俠義扶助落難姝
唐昭宗天復二年的初秋。
雖然已經過了處暑,但長安城的白天仍然酷熱難當,驕陽似火,熱浪悶得人心焦火燎,大街小巷的道路、店鋪、民居和官衙被熱辣的日頭曬得仿佛冒著白光,刺得來往行人個個瞇起雙眼。偏偏又沒有暢爽的清風,連樹梢也不搖一搖。只有樹間的知了那令人心煩的叫聲一陣緊似一陣。
朱雀大街以東,靠近五十四坊的東市附近一家面食店里,坐著一位年方弱冠的年青人。他身穿淺綠色暗花紗長衫,頭帶乳白色儒冠,一望而知是個讀書人。他清秀的臉龐略顯僬悴,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帶著傷感,他一邊慢慢地進餐,一邊漫不經心地打量著店里的陳設。
這雖是一家檔次不高的食店,但卻頗有名氣,不僅長安城內家喻戶曉,在佐近州縣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名字叫做"天然居",其拳頭食品名喚"七寶棋子"。用精選的面粉團成圍棋子大小的面團,和面的水取自郊外曲江池山泉。佐以七種配料,用肉汁湯煮熟,軟硬適度,入口清香。而且物美價廉,是大眾化食品。來光顧的多是市井平民,但也時有達官貴人光顧。所以店面裝修得雖不華貴,倒也整潔軒敞,庭院里面辟有雅間,為方便尋常百姓,臨街還設有外賣窗口。
這是座百年老店,額匾"天然居"三字頗有來歷,是唐德宗宰相陸贄的手筆。陸宣公為何給這個店題寫額匾呢?這里有一段諧妙趣聞:
陸贄有一次微服出游,經過這家面食店,聽說"七寶棋子"好吃,便要了一碗吃了。結賬時一摸口袋,才發現沒帶銀錢。堂堂宰相付不了飯錢,好不尷尬。正為難間,恰店主踱步至此,審量老先生的器量風度,不似等閑之輩。于是帶笑道:"老人家不必為難,些許飯錢不必掛意,權當小店孝敬長輩了。只望以后老先生多多惠顧,就是小店的福份了。" 陸贄道:"承店主美意,不勝感愧!這樣吧,我看貴店牌匾略顯得粗俗了些,實在是美中不足。老朽不才,略知書法,今為你題一額匾,略表謝意,你看如何?"
店主是精明人,更覺老先生來歷不凡,稱贊道:"老先生肯賜墨寶,實在為小店生輝。"便吩咐店小二:"快,紙墨伺候!"
當時這家食店規模不大,哪有什么上好的筆墨?不過是賬臺記賬的普通羊毫而已。陸贄倒也不計較,蘸飽了墨,運了運氣,刷刷刷,"天然居"三個行書字便展耀紙上。
……
馮道頗受爭議,寫得很客觀
給單位買的,感覺不錯
馮道者,五代之奇人也
非常好非常好
慢慢品學,內容需要研讀后才知道。
還沒有仔細看,但是感覺印質有點粗糙。
好!值得一看。
想學家教教材的老師快入手,第一次拿到新概念青少版的書,沒想到這么實用,以前上學的時候自己用過,以為會很枯燥的,沒想的青少版設計的這么有趣,很適合上學一二年紀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小學
書很好不錯的哦
非常好 非常好的書
書很好!!
紙張很好!
很好的一套課外讀物,孩子是生物課代表,買來就很高興,說能拓展知識面
老師推薦的,孩子也非常喜歡看,值得推薦
純粹史料的堆砌,毫無新意,出版這樣的書是浪費讀者的金錢、時間乃至生命。
我敬佩對人類有益而不是只對君王、領導有益的人
書是我家人在看,聽說還有錯別字,大概一般,我看家人沒有被吸引的感覺。
這本書挺后的,但裝訂不是太好,紙張也不太好,中間感覺要兩半了
對于馮道本人的生平描述不是很細致,對了解五代史有幫助。
書的質量不錯的,一直在雜志之家買書,希望越來越好
對于想了解馮道的和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是值得一讀。
我很贊賞本書作者。馮道是在中國古代的五代時期,服侍過四朝九位君主,四朝是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在相位二十余年。本書突破了以往都用正統道德來評價、貶低馮道,如果說馮道無德,那么宋朝開國之君趙匡胤,奪后周皇帝之位,欺人孤兒寡母,這些行為又如何評判呢?宋朝的歐陽修對馮道的指責,為什么不去指責奪人皇帝位的行為呢?本書能正確評價馮道的所作所為,是從客觀實際出發,還原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馮道死的時候,后周世宗柴榮為什么隆重給馮道禮葬呢?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呢?
一本經典還未來的急看,時間空閑時一定要靜靜的細讀,與古人對話
史稱馮道為不忠奸臣,但誰又能在那個換皇帝跟翻書一樣的亂世,為皇帝盡忠呢?真正的忠臣是心里裝著百姓!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于亂世中保全自己庇護家人,馮道的一生精彩絕倫
這本書從馮道第一次出遠門,酒店勇救落難女,巧遇晉王世子李存瑁講起,到督造完后周皇帝郭威的陵墓后無疾而終為止,將馮道精彩的一生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該書時,我不止一次撫卷嘆息,五代十國,真是個道德淪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無法無天的時代,隨便是誰,只要手里有兵,就可以過過當皇帝的癮。而且荒唐事層出不窮,朱溫寵幸兒媳,李存瑁信任優伶最后反被優伶殺死,李存瑁的皇后劉后貪財亂政,子弒父,弟戮兄,臣判君的事情見怪不怪,叫我看了不禁搖頭嘆息,連一個多年后的旁觀者都有這種感覺,可想抱著匡扶明主,一統天下大志的馮道理想破滅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