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介紹當代計算機體系主流技術的技術的教材。作者以Intel Pentium 4和IBM/Motorola PowerPC作為考察實例,將當代計算機系統性能問題和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緊密聯系起來。本書共18章,分成5個部分。主要內容有:CPU性能設計、指令流水線、整數和浮點算術、微程序設計的控制器;RISC處理器和超標量處理器;的IA-64體系結構和Itanium處理器;PCI新型系統總線規范;cache存儲器組織、cache一致性問題和MESI協議;包括行總線和最近研發的InfiniBand;是多個處理器的并行組織,包括對稱多處理機、機群系統、非均勻存儲器存取(NUMA)系統。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程等專業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的教材,對從事計算機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來說,也具有指導意義。
(1)介紹當代計算機體系結構主流技術和技術。
(2)示例豐富,語言簡潔,內容淺顯易懂。
斯托林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顧問。著有《Operating Systems》等。
第0章 讀者指南
0.1 本書概要
0.2 因特網和Web資源
及時部分 概述
第1章 導論
1.1 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
1.2 結構和功能
1.3 為何要學習計算機組織和體系結構
第2章 計算機的演變和性能
2.1 計算機簡史
2.2 性能設計
2.3 Pentium和PowerPC的進展
2.4 推薦的參考文獻和Web站點
2.5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第二部分 計算機系統
第3章 計算機功能和互連的頂層視圖
3.1 計算機的部件
3.2 計算機功能
3.3 互連結構
3.4 總線互連
3.5 PCI
3.6 推薦的參考文獻和Web站點
3.7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附錄3A 時序圖
第4章 cache
4.1 計算機存儲系統概述
4.2 cache存儲器原理
4.3 cache的設計要素
4.4 Pentium 4和PowerP的Ccache組織
4.5 推薦的參考文獻
4.6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附錄4A 兩級存儲器的性能特點
第5章 內部存儲器
5.1 半導體主存儲器
5.2 糾錯
5.3 高級DRAM組織
5.4 推薦的參考文獻和Web站點
5.5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第6章 外部存儲器
6.1 磁盤
6.2 RAID(磁盤冗余陣列)
6.3 光存儲器
6.4 磁帶
6.5 推薦的參考文獻和Web站點
6.6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第7章 輸入輸出
7.1 外部設備
7.2 I/O模塊
7.3 編程式I/O
7.4 中斷驅動式I/O
7.5 存儲器直接存取(DMA)
7.6 I/O通道和處理器
7.7 外部接口:FireWire和InfiniBand
7.8 推薦的參考文獻和Web站點
7.9 關鍵詞、思考題和習題
第8章 操作系統支持
……
第三部分 中央處理器
第四部分 控制器
第五部分 并行處理的組織
附錄A 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課題
參考文獻
第1章 導論
這是一本關于計算機結構和功能的書,其目標是盡可能清晰而完整地介紹當代計算機系統的性質和特征。這項任務頗具挑戰性,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首先,從只值幾美元的單片機到價值幾千萬美元的超級計算機,這中間有多種產品都可以稱為計算機。多樣性不僅表現在計算機的成本上,而且還表現在計算機的體積大小、性能和應用上。其次,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相當快,絕無停頓。這些發展表現在計算機技術的各個方面,從用于構成計算機部件的底層集成電路技術,到越來越廣泛采用的將這些部件組合起來的并行組織技術。
盡管計算機領域內富有多樣性并且仍在改變,但始終存在一些基本概念。當然,這些概念的應用依賴于技術的發展狀況,以及設計者所要達到的性能/價格目標。本書的目的在于深入地討論計算機組織與結構的基本原理,并將它們應用到當代計算機設計問題中去。作為介紹性的章節,本章簡略地討論將要采用的描述方法,并對本書其余部分進行概述。
1.1 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
要描述計算機系統,就要清楚地區分計算機體系結構(computcr architccture)和計算機組織(cmputcr。rganizati。n)這兩個概念。雖然很難給出這兩個術語的定義,但對它們所涉及的領域則存在著共識(見參考文獻[VRAN8。]、[SIEW82]和[BELL78a]
計算機體系結構是指那些對程序員可見的系統屬性。換句話說,這些屬性直接影響到程序的邏輯執行。計算機組織是指實現其結構規范的操作單元及其相互連接。例如’結構的屬性包括指令集、表示各種數據類型(例如,整型、字符型)的比特數、輸入輸出機制以及內存尋址技術。組織的屬性包括那些對程序員透明的硬件細節,如控制信號、計算機和外設的接口以及存儲器使用技術。
例如,計算機是否有乘法指令是結構設計問題。而這條指令是由特定的乘法單元實現,還是通過重復使用系統的加法單元來實現,則是一個組織問題。決定使用哪種組織需要考慮預期使用乘法單元的頻度,考慮兩種方案的相對速度,還需要考慮一個特定乘法單元的成本和物理尺寸等因素。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了解結構和組織的差別都是很重要的。計算機制造商往往提供一系列型號的計算機,它們都有相同的結構,但組織卻不同。因而,某一系列中不同型號的計算機的價格和性能特點也不相同。一種結構可能存在多年,但它的組織則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這種現象的一個突出例子就是IBM System/370結構,這種結構于1970年推出,包括多種型號。僅有低要求的客戶可以購買較便宜的、速度較慢的類型。如果今后要求提高了,可以升級到更貴的、速度更快的類型,從而不必丟棄已經開發的軟件。幾年來,IBM通過改進技術推出了許多新型號來替代舊的型號,為用戶提供高速、低價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產品。這些新型號保留了同樣的結構,因而保障了用戶的軟件投資。值得注意的是,Systcm/370體系結構經過幾次增強,不但生存至今,而且仍是IBM的旗艦產品。
在被稱為微型計算機一類的系統中,體系結構和組織的關系非常密切。技術的更新不僅影響了計算機的組織,還導致了更強大且更復雜的體系結構。通常,越小的機器,新舊兩代之間的兼容性要求就越少,因此組織和體系結構設計決策的關系就更加密切。關于它的一個有趣例子是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本書將在第13章進行深人探討。
本書介紹計算機組織和計算機體系結構兩個方面的內容,或許更強調組織方面的內容。但是,計算機組織的設計必須遵照特定的體系結構規范,所以對組織的深入論述也要求對體系結構有同樣細致的考察。
1.2 結構和功能
計算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當代計算機包含數百萬個電子元件,怎樣才能清楚地描述它呢?關鍵就在于認識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大多數復雜系統的分層性質[SIMO96]。層次系統是一組互相關聯的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又在結構上分層,直到分成最基本的子系統。
復雜系統的層次特性是設計和說明它們的基礎。設計者每次只需處理某個特定的層即可,每一層由一組部件及其相互關系組成。每一層的行為僅依賴于其下一層更為簡單的抽象特征。在每一層上,設計者關心的是結構和功能.。
結構:部件相互關聯的方式。
功能:作為有關結構組成部分的各個部件的操作。
根據描述,有兩種選擇:由底層開始建立完整的描述;或者從頂層開始將系統分解成各個子部分。許多領域的事實證明,由頂至下的方法是最清晰并且最有效的方法[WEIN75]。
本書采用的方法也遵循這一觀點,將自頂向下地描述計算機系統。從系統的主要部件開始,描述它的結構和功能,然后逐級深入推進到體系中的低層。這一部分的其余章節將為這種逐級推進的描述提供簡短概述。1.2.l 功能
從本質上來說,計算機的結構和功能運作都很簡單。圖1.1描述了計算機能夠完成的基本功能,概括起來有4項:
數據處理
數據存儲
數據傳送
控制
計算機當然能處理數據,數據可以有多種形式,處理的要求也是很廣泛的。但是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或類型只有幾種。
存儲數據也很重要。即使簡單地處理數據(即數據輸入并處理,結果直接輸出),計算機也必須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存儲它正在運算的數據值。因此,計算機至少要有短期數據存儲功能。計算機的長期數據存儲功能也同樣重要。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數據文件可用于以后的檢索或更新。
計算機必須能在它自身與外界之間傳送數據。計算機操作環境包含了作為數據源或目標的設備。當由直接與計算機相連的設備接收數據或向其發送數據時,這個過程稱為輸入輸出(I/O),這個設備稱為外圍設備(pcripheral)。當數據傳至遠處,或從遠方設備接收時,這個過程稱為數據通信。
,必須對這3種功能進行控制。這種控制功能最終是由給計算機提供指令的人來施加的。在計算機系統中,控制器根據這些指令管理計算機的資源,并協調各個功能部件的操作方式。
在這種通常討論的級別上,能夠完成的操作非常少。圖1.2描述了4種可能的操作類型。計算機作為數據傳送設備(如圖1.2(a)所示),只需簡單地將數據從一個外設或通信線路傳到另一個。計算機同樣可作為數據存儲設備(如圖l。2(b)所示),將數據從外部環境傳送到計算機存儲器(讀),反之亦然(寫)。的兩個圖表示涉及計算機中的數據處理操作,數據或者在存儲器中(圖1.2(c)),或者在存儲器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路徑中(圖1.2(d))。
前面的討論似乎過于概括,即使在計算機結構的較高層,區分許多不同的功能仍是可能的。但是,這里可以引用參考文獻[smw82]中的一段話:
“為適應功能而改變計算機結構的情況很少發生。計算機的通用性是根本’所有的功能專門化均發生在編程階段,而不是設計階段。”
1.2.2 結構
圖1.3是對計算機盡可能簡單的描述。計算機是以某種方式與其外部環境交互的實體。概括地說,與外部環境的所有連接可以劃分為外圍設備和通信線路。后面將會討論這兩種連接。
本書最關心的是計算機本身的內部結構,它在圖1.4中以高層表示,有4種主要的結構組件。
……
比較方便,可以不用到書店排隊,找書。并且還打折優惠。不錯
書面很爛,看著像舊書,不過里面印刷還好,總的來說有點不滿意
國外的書就是比較全面,內容簡潔易懂..適合廣大初學者閱讀...
書是不錯,速度也快,就是有點快。唉,沒錢的傷不起??!
撇開書的內容不說。書本身質量真不怎樣,紙張很軟,泛黃的那種。總體看起來有點舊
書皮的的塑料貼膜起了好多泡泡,還有折損的痕跡,有的甚至破了,里面的頁也有印刷導致好幾頁紙折了的情況,這真的是正版的嗎?
書的質量很好,紙張很不錯,目前為止還只是上課的時候看看,還沒深入的去看什么,感覺要是書里的類榮再詳細一點就更好了!
物流真的是**、河北的那個什么玩意 書湊合吧
確實是我需要的 還是看母語的書舒服啊
剛剛收到貨了,知道這門課很難,所以買的是中文版的
這本書是一本很經典的教材,講的很詳細,但是難度也蠻大的,從基礎開始,要做心理準備哦!
老外寫的書讀起來就是舒服,對于剛開始學這門課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適合,個人感覺好。
英文原著很經典,結構安排合理,只是翻譯中文后還是會有個別細節之處讓人摸不著頭腦...
上課之前室友說這本書就是我們上課要用的書,就幫她買了一本,不過鑒于太貴,在不確定是不是老使用的書之前呢,我就還持觀望態度,書到后感覺還不錯,質量很好!
我是南大軟件學院的學生,我們要求的教材就是這本書,不過是英文版,有些吃力,所以又來買了本中文版的···很不錯的書···
書很不錯,正版,和室友一起買的,大家都蠻喜歡的??!
如題,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的書解答這本書上的習題啊?
這本書很好~~分得很清楚,而且講解挺清楚,質量就不用說了,好的沒話說,不錯~~對于計算機學習的娃們來說必備啊~~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買了看后覺得很不錯,內容很多當然也比較難,是經典,紙張也不錯啊,哈哈,十本好書啦。
學了這本書,會對計算機有更本質的認識,很好的書
書很好,本來在學校里買了英文版,看不懂,所以在這兒買了中文版,很有幫助
是在老師推薦下買的,作為教材使用,雖然有些難,不過內容和結構都值得稱贊,不失為一本好書,如果在別人指導下使用就很好了,支持哈!!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可以讓你知道上課不聽是看不懂的=_=
第一次買到的印刷有問題,中間從13頁直接到了500多頁,又從300多頁到了500多頁,發現了又重新下單,重買了一本,書當然很好了,只是感覺價格實在太高,同學買的四十塊。。。
呵呵,一看都知道是積壓多年的,內容雖說還行,但是這個伊拉克成色。
很少閱讀一些外文資料,這本書對于計算機的組織結構以及結構性能的講解的確我看了之后很有啟發,我發現這本書和國內的一些數相比,在知識的講解上的確很到位,思維方式的改變很啟發我的思維,推薦大家閱讀
書很新,比書店便宜很多,COA英文教材的翻譯本,習題也能對照,幫助很大
算是不錯的一本介紹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書籍了。當然了,如果跟《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比的話,這本要遜色不少。但是這本書也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