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圖書
人氣:94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沈從文、錢鐘書、朱生豪、徐志摩、魯迅……等民國大師的愛情哲學。這是一本洗滌心靈、遇見愛情的書。聽愛情“朗誦者”的肺腑之言,邂逅更好的愛情。隨書贈送一套精美書簽和明信片!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隨筆  
  • 作者:[白凝]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4354348
  • 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6
  • 印刷時間:2017-06-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那個慢節(jié)奏的時代,愛情緩慢而悠長,像儲存很久的老酒,入口留香。

釀酒的人已經(jīng)不在,喝酒的人卻醉在甘醇里。

存在于詩文中的愛情,唯美而浪漫,但浪漫是婚姻的色調(diào),物質(zhì)生活才是婚姻的基礎(chǔ)。當詩畫般的愛情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不可磨合的沖突時,朱湘跳入滾滾長江,隱沒了一世的才華;徐志摩負氣遠行,終墜滾滾紅塵……

雖斯人已去,幸書信猶存。

多年前流傳下的曠世之戀,或遺憾,或唯美,大都隨著歷史遠去,而他們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追求愛情的書信,更是一部如何守護愛情的哲學。

這些故事或許讓你潸然淚下,或許讓你扼腕嘆息,而閱讀別人故事的你,也會在自己的舞臺演繹屬于自己的愛情。

愿這民國書信里的愛情哲學,能讓你在情路上走得清醒,看得清明。

編輯推薦

大師們的情書,很美、很文藝、很深刻。

前段時間校友聚會,發(fā)現(xiàn)大學里的大眾男神又換了新女友,之前的如膠似漆、親密無間,換在新女友身上似乎也一樣適用。

有學姐感嘆,現(xiàn)在這年代,還有愛情嗎?

突然想起這部書稿,這里面的,全是真摯的愛情,當我們對愛情感到迷茫失望時,看看這本書,一切晦暗似乎都一掃而光。對愛情,也變得無比的相信和期待。

看他們的愛情,悟自己的人生。

這段時間,央視的《朗誦者》很火,由此帶紅了朱生豪,一個很會寫情書的民國男子。

其實,民國會寫情書的人,不止他一個,沈從文、徐志摩、梁實秋……他們寫很美的情書、談很真的愛情、講很深刻的道理。

愿這民國書信里的愛情哲學,能讓你在情路上愛得清醒,看得清明。

這是一本洗滌心靈、遇見愛情的書。

還記得你收到的封情書嗎?

當時的心情是否忐忑之極,有幾分興奮,幾分害怕,幾分煩惱,還有幾分自豪……

如果我們能在一個適當?shù)哪昙o,收到一個適當?shù)娜耍瑢懙囊环夥饷赖叫乃榈那闀鞘且患嗝从鋹偟氖虑榘 ?/p>

閑暇時,不妨來看看這些溫暖一個世紀的民國情書。

它們那么美,那么好,那么深刻……閱讀別人故事的你,也會在不久的將來遇到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

作者簡介

白凝,文學碩士。崇尚古典文化,熱愛文字和寫作,筆墨清雅。平日也喜歡翻閱古書古信,善于挖掘歷史細節(jié)里的情感內(nèi)涵。

目錄

你記得也好,好你忘掉 / 001

——徐志摩 陸小曼

我不能決定如何生與死,但可以決定如何愛與活 / 014

——蕭紅 蕭軍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 024

——郁達夫 王映霞

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去接你 / 034

——梁實秋 韓菁清

從今往后,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 046

——錢鍾書 楊絳

花開花落兩由之 / 060

——魯迅 許廣平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 073

——沈從文 張兆和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 083

——朱生豪 宋清如

我這邊也有同一月色 / 097

——冼星海 錢韻玲

與君努力享受生命之光華 / 108

——廬隱 李唯建

有你一切都好 / 120

——丁玲 胡也頻

花要開了,一切都是為你 / 132

——聞一多 高孝貞

愛是一種成全 / 144

——張學良 于鳳至

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 / 156

——朱自清 陳竹隱

偶逢見個像你的人,我便停步凝視 / 168

——高君宇 石評梅

有好多話,藏在心底,專等一個人 / 180

——朱湘 劉霓君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 192

——吳文藻 冰心

只愿天下有情人,不再有淚如你 / 204

——林覺民 陳意映

后 記 / 214

在線預(yù)覽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沈從文 張兆和

世界上的愛情大致分兩種:一見鐘情和日久生情。

前者聽起來更浪漫,卻也更不靠譜,因為對方鐘的可能不是情,而是你的臉;后者勝在穩(wěn)妥,那是日復(fù)一日積累來的感情,朝夕相對,細水長流,久了,那人就像你的左膀右臂,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割舍不掉。

有人追求一見鐘情的浪漫,也有人喜歡日久生情的溫暖,不管是哪一種,最重要的是要兩情相悅。因為單戀是最苦的,如同啞巴吃黃連,你再怎么煎熬,對方也無法感同身受,她不懂,也不想懂。

沈從文對于張兆和,就是始于一場單戀,他對她一見鐘情,而她無動于衷。

沈從文出生湘西,玲瓏剔透的鳳凰山水孕育了他柔順溫婉的才情,青年時期的他就開始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新潮的風格以及清新的文采讓他很快在中國文壇嶄露頭角。

在徐志摩的推薦下,沈從文被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聘為教師。

沈從文性格內(nèi)向,喜歡穿著灰色的大褂,略顯青澀的臉龐在人群中并不出眾。他并未得到學生的認可,及時堂課便鬧了笑話。在慕名前來聽課的學生面前,他呆站了十分鐘,然后又用十分鐘念完了原先預(yù)備講一個多小時的內(nèi)容,接著又陷入沉默,他只好在黑板上寫著:“今天是我及時次登臺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學生們哄堂大笑,而這些學生中便有他未來的妻子——張兆和。

有人說沈從文和張兆和及時次相見是在胡適的辦公室,有人說是在課堂,這些爭論顯然毫無意義。那是怎樣的開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結(jié)果,他愛她,她卻頑固地不愛他。

沈從文的性格里帶著湘西苗家人的直白和沖動,他沒有考慮一個農(nóng)村小家庭和城市大家族的差距,也沒有想過一個教師和學生的代溝,他只是固執(zhí)地追求她,試圖用一腔熱情點燃她。

他說:“有了你在我心上,我不拘做什么皆不嚇怕了。你還料不到你給了我多少力氣和多少勇氣。同時你這個人也還不很知道我如何愛你的。想到這里我有點小小不平。”

這一年,張兆和十八歲,家世顯赫,才華出眾。她還是學校公認的校花,外號“黑牡丹”,雖然皮膚微黑,卻生得秀美無比,靈動如《邊城》里的翠翠。

她身邊有不少的追求者,每天都會收到無數(shù)的情書,她并不會生氣地撕碎扔進垃圾桶,而是調(diào)皮地給這些情書編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

沈從文排到多少號呢?二姐張允和說他大約能排到“青蛙第十三號”,可見沈從文在眾多的追求者中并不出色,無論是家世、背景,還是相貌、個性,他都沒有優(yōu)勢,多少青年才俊等著娶合肥張家的四個姑娘,沈從文拿什么脫穎而出?

張兆和對這個湘西來的鄉(xiāng)下人毫無好感,那一封封署名S先生的信越積越厚,她是不耐煩的,在日記中暗暗斥責S先生的信是沒頭沒腦的。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么遠,我日里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這樣的句子讓張兆和覺得莫名其妙。愛情有時候就是這么無奈,若是她無心,就算你情深似海,看起來也不過是個笑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張兆和沒有任何回應(yīng),但沈從文依然把她奉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或許連他自己也覺得這份愛莫名其妙,陌生而強烈,不可遏制,這是他詩人的天性吧,她是美的化身,也是詩的化身,他不遺余力地追尋,就像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

日復(fù)一日,張兆和的沉默讓沈從文開始按捺不住了,他滿腔熾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出發(fā)泄之地。

1930年7月,張兆和在日記中描述了沈從文對她的室友說的一番話:“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么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于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他的“威脅”更加讓她反感。

戀情還未坐實,學校里的流言已經(jīng)滿天飛了,沈從文的郁郁寡歡都被學生看在眼里,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追求張兆和。張兆和照舊不搭理沈從文,但她心里也害怕他會做什么過激的行為,而且,流言越傳越多,她不勝其擾。

張兆和想到了校長胡適,她主動去了校長辦公室,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擺脫S先生的糾纏。讓她語塞的是,胡適竟然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憤然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她無奈地離開了,原來沈從文早就找過胡適,希望他幫忙牽線搭橋,胡適一口答應(yīng)了,很樂意當個紅娘。

胡適的放任和沈從文的執(zhí)著,讓張兆和再次選擇沉默以待。她低估了沈從文那顆樸實執(zhí)著的心,以為時間久了他就會厭倦了,畢竟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比她漂亮的姑娘有很多,或許他會另尋新歡呢?

說來說去,她只是不愛她,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選擇,以沉默來拒絕。

1932年,張兆和畢業(yè)了,回到了蘇州的老家(祖籍合肥,長于蘇州),她以為從此擺脫了沈從文的糾纏,殊不知,他們的感情才真正開始。

有24小時,張家的大門被敲響,二姐張允和開了門。她面前站著一位穿著灰色長衫的青年,高高瘦瘦的,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面帶拘謹,手上還抱著一大包西方文學名著。

站在太陽下的沈從文額頭冒出點點汗?jié)n,他靦腆地打了招呼,張允和連忙讓他進屋。及時次進張家的門,沈從文四處張望,眼里流露著期待和緊張。張允和早就從三妹張兆和口中聽說過他,她主動告訴他,三妹不在家,去了圖書館。

沈從立刻局促起來說了一句“我走吧”,便匆匆離開了張家。張允和并不覺得他失禮,反而認為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回到旅店的沈從文悶悶不樂,張兆和美麗的臉龐時不時地閃過,她就像黑夜中的星辰,明亮動人,他卻永遠摘不到。

張兆和回到家后,張允和立刻告知她沈從文來過,還責怪她故意去圖書館。張兆和委屈地辯解,最終在二姐的勸說下,她動身去旅館找沈從文。

沈從文正躺在床上發(fā)呆,聽到敲門聲,他既疑惑又期待,他在蘇州并沒有什么朋友。

門外是他心心念念期待的人兒,她臉頰泛紅,背著雙手,眼神羞澀,局促地站著。看到這一幕,沈從文有些呆了,又驚又喜,而張兆和也半天才開口,邀請他去家里玩。

盡管這是二姐張允和的意思,但沈從文同樣欣喜若狂,至少,張兆和對他不再是冷若冰霜。

或許,文字永遠沒有現(xiàn)實的陪伴溫暖,行動永遠要比言語的浪漫靠譜,愛需要說,更需要做。

沈從文整個暑假都待在張家,給張兆和的幾個弟弟講故事,同幾個姐姐談天說地,他的樸實真誠很快得到了張家上下的認可。家人的態(tài)度漸漸改變了張兆和,她開始試著寫卸下心里的防備。

一個是一見鐘情,一個是日久生情,不管怎樣,他們終于相愛了。

暑假結(jié)束,沈從文回到青島,二姐張允和便成了沈和張之間的鵲橋。她終于松口,給沈從文發(fā)去一封電報“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算是正是確立了兩人的戀愛關(guān)系。

他們的婚禮在北平公園舉行,沒有滿座的貴賓,沒有奢華的儀式,就這樣從單相思到走向婚姻殿堂。對于張兆和來說,這似乎來得太快了些,但是在沈從文眼里,這個過程太漫長了。

時至今日,誰也不能確定,張兆和是從心底接受了這個“鄉(xiāng)下人”,還是一時感動。但可以確定的是,她是沈從文的繆斯,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有了她,他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留下膾炙人口的名作。

“我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xiàn)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處后,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夠同你離開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

在信里,他們的愛情保持著火一般的炙熱,張兆和也親昵地稱呼他為二哥,婚后的暫時別離也未曾影響他們之間的熊熊愛火。沈從文回湘探望病危的母親,在船艙給三三寫信:“我離開北平時還計劃每天用半個日子寫信,用半個日子寫文章,誰知到了這小船上卻只想為你寫信,別的事全不能做。”

張兆和信里說:“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么不憐憫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為了這風,我很發(fā)愁,就因為我自己這時坐在溫暖的屋子里,有了風,還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支持的?”

他們一個愛得感性,一個愛得理性,方式不同。

1995年,張兆和整理完沈從文生前的遺稿,在《后記》中,她寫道:“從文與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xiàn)在。

過去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xiàn)在明白了……太晚了!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fā)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煮字成藥:

這一段愛,幸與不幸,都已成往事,只有當事人知道其中悲喜。沈從文早已將對張兆和的愛塵封在自己的作品中,她的影子在字里行間不會褪去,一本《從文家書》更是寫給她的情書,記載了他對她的愛,而她也在《后記》里說出了她對他的悔。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原來最美好的愛情不是好的年齡遇見最愛的人,而是門當戶對兩相知。即使缺了前者,如果能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愛也能長久,情也會長存。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 宋清如

愛如風過,難以捉摸,遇到是緣起,錯過是緣滅,無人幸免。

秋天,錢塘江畔,秦望山頭,在具有詩意的之江大學里,在一個談詩論道的文學社,朱生豪和宋清如相遇了。

一個是聞名之江的才子,一個是小露鋒芒的女學生,他們沒有只言片語,卻在詩詞酬和中,悄然埋下愛情的種子。

愛情本來就是一件詩意的事,尤其是兩個文藝青年的愛情,朱生豪和宋清如都是才華橫溢的人,當他們談情說愛,那就是在寫一首最浪漫的詩。

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的相守,他們整整走過了十年,那不是彈指光陰,而是三千多個日夜。他們通過書信來往,游戲筆墨,互訴衷腸,那一封封信箋,化作幸福信使——青鳥,銜來愛的孺慕,解了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

如果說,是朱生豪的驚才絕艷吸引了宋清如,那么,他的矢志不渝則深深打動了她,就像春雨潤物無聲,一夜催開了桃花。

紅羅帳,小軒窗,猶夢初相識。

宋清如對于朱生豪的初次印象是:“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地,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朱生豪是話少、好靜之人,他及時次讀到宋清如的《寶塔詩》,心里對這個寫新詩的女子已是另眼相待,生出了別樣的情絲。

就在宋清如參加詩社的第二次活動時,朱生豪也去了,仍未同宋清如講一句話。但是朱生豪卻做出了與此前大相徑庭的舉止,他本不喜拍照,這次卻與詩友們合影留念,并排在了引人注目的位置。

男人的心里總會住著一個孩子,在愛情面前,他們偶爾也會手足無措。朱生豪生性內(nèi)斂,即便有心結(jié)識宋清如,表現(xiàn)亦是羞澀,每每和她相見,總是緘默不語,更遑論表露心跡。

他們見面本就少,都是詩社活動,一來二去,宋清如只當他是良師益友。朱生豪心里的熱情并沒有因此減退,初初晤面,情根深種,她只看了他一眼,在他心里卻已經(jīng)和她過了一生。

1933年夏,朱生豪從之江大學畢業(yè),應(yīng)邀到上海的世界書局供職。離別前夕,朱生豪將自己的情意化作三首《鷓鴣詞》,贈給宋清如。現(xiàn)將三首詞摘錄如下:

(其一)楚楚身裁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游伴侶呼才子,落筆文華絢不群。招落月,喚停云,秋山朗似女兒身。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其二)憶昨秦山初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癡。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纖纖稚子詩。交尚淺,意先移,平生心緒訴君知。飛花逝水初無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其三)逝水東流無盡碧,人間暫聚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征車送夕陽。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傷。

這三首詞,字字錦繡,他的深情融于筆墨,見者動容。他毫不掩飾地說,“一笑低頭意已傾”、“可奈衷情不自持”、“刻骨相思始自傷”,哪怕她只是無心的一笑,在他眼里也是春暖花開。

情深不由己,相思絆人心,哪個女子能拒絕這樣豐盛的情意呢?宋清如默許了他的告白,兩人開始密切的書信往來。有時,他們一周就互通兩三封信,這是因為在這這一紙一筆中,兩人了解增多,情意漸濃。

朱生豪十歲喪母,十二歲失祜,和兩個弟弟相依為命,由叔祖母和姑媽撫養(yǎng)長大。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母愛、父愛的缺失,這都給朱生豪的童年留下了陰郁,讓他早早地看透世態(tài)炎涼,養(yǎng)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他不善言辭,不愛社交,只愿待在閣樓間,看書讀詩,而宋清如的出現(xiàn)就如一道亮光,點燃了他枯寂的生活;又如一縷清風,溫暖了那顆干涸已久的心。

他不無感慨地說:“幸虧世上還有一個你。”

他對宋清如無話不說,那些信就是一個好的樹洞。他坦然地傾訴著滿肚子的思念;嘮叨著生活中的瑣碎;分享自己讀書的心得或電影觀感;有時,他還指導(dǎo)宋清如的詩歌創(chuàng)作。他也調(diào)皮的時候,因為她無意的一個稱呼、一個字眼,他不惜費盡筆墨,和她理論,直到她“告饒”。

有一次,宋清如在回信中,稱其為“先生”。朱生豪看完信后,立馬執(zhí)筆回信:

“朱先生是對于尊長者及陌生或疏遠者的敬稱;在俚俗的用法中,亦用于女人對他人稱自己的丈夫或稱他人的丈夫的代名詞;用于熟識的朋友間,常會有故意見疏的意味,因此是不能容忍的。”

此時,兩人還僅限朋友的身份,但是朱生豪已視宋清如“世間最可愛的朋友”,不想被故意見疏,而“先生”一詞模糊不清,又怎能不言心中的郁氣。

他說,“不許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里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這樣的他孩子氣十足,不是外人眼里那個沉默木訥的青年,其實,朱生豪真的不善言談,就是與宋清如直面相處時,也是言語甚少,好似“一個古怪的孤獨的孩子”。

但是愛情給了他勇氣,他克服自己的緘默,通過文字展示自己的熱情,那些一個個鮮活的字眼,分明是他熾熱的心思。在給宋清如的信里,朱生豪是喜悅的,是放達的,他就像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有著情竇初開的熱烈,毫無顧忌地向她傾訴自己的思念;也有著懵懂不知事的靦腆,小心翼翼地討好她,唯恐惹她不快;他還有幾分欲擒故縱的小心思,故意說起別人送給他的畫片,想激起她的醋意,讓她眼里能有自己的身影。

朱生豪以低到塵埃的姿態(tài)愛著宋清如,愛她就如自己的生命一般。他鼓勵她打破重重桎梏,希望她把自己靈魂解放,做個自由的新女性,為此,他不遺余力地幫助她、支持她。

愛本是無私,他甚至不奢求同等的回報,只是渴望得到她的理解。

“你的來信如同續(xù)命湯一樣,今天我算是活過來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后天又將成為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再后天死去四分之三,再后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來信。

如果你一直不來信,我也不會死去,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學好不好?”

宋清如的回信則較少,每每回信,朱生豪都如獲至寶,那是他喜悅的來源,是他的太陽,是他的甘霖,是他前行的力量,他要一字一句、反反復(fù)復(fù)、慢慢地品讀,要珍藏每一封。如果沒有回信,他會抱怨車馬太慢,寫信告訴宋清如:

“今天宋清如仍舊不給信我,我很怨,但是不想罵她,因為沒有罵她的理由。今天中午氣得吃了三碗飯,肚子脹得很,放了工還要去狠狠吃東西,誰教宋清如不給信我?”

不是愛情本身讓人失去理智,而是愛的那個人太讓人牽腸掛肚,所以才患得患失。對宋清如,朱生豪做不到淡定,他會俏皮,會賭氣,會撒嬌,也會委屈。有一次,他不知道把宋清如的來信放在了哪里,再找不到,于是忍不住生悶氣,心中滿是怨念。

“找了兩個黃昏,徒然的翻了一次又一次的抽屜,夜里也睡不著,我是失去我的寶貝。今天早晨在床上,想啊想,想出了一個可能的鎖在,馬上來找,萬一的嘗試而已,卻果然找到了,找到了!”給宋清如傾吐書信找不到的時候,朱生豪就是“傷心的保羅”,而此時,已成了“快樂的亨利”!

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杭州,兩地相隔,見面成了奢侈的事情。從朱生豪離開之江大,到1936年宋清如畢業(yè),他每年都會回杭州看望她,但是每次都有朋友相隨,兩人獨處的時間不多。他不僅沒減相思之苦,反而更添相思,回程時亦伴隨著惆悵和落寞。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他只能在夢里尋找安慰,但有時候連夢也是苦的,她不肯來見他。

有時,他夢見宋清如正酣睡,他就靜靜地守在她的身旁,替她驅(qū)除噩夢,待至天將明,趁她未醒之際,輕輕地吻一下她的手,又自個落寞地回去了。有時候也會夢見宋清如不理自己,或者一個人離開了……

“我想我一定要訓練自己的便是‘如果世上沒有你這樣一個人,我也能活下去’的方法,因為不然的話,我只好每天躺在床上流著淚想念你,再不用想做事情了。我很渴望做一個幸福的夢,一個和你親愛地生活著的夢,然而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或想象里,都不曾有過這種經(jīng)驗,因此我再也沒有得到這樣一個夢的希望。”

有一次,朱生豪醒來之后十分傷感,甚至哭了起來,覺得很寂寞,很悲哀。只因為他連續(xù)做了幾個夢,想要夢見宋清如,卻都沒有夢見。

“我將永遠割舍不了你。近著你會使我惝恍,因此我愿常遠遠地憶你。如果我們能獲得長壽,等我們年老的時候,我愿和你比鄰而居,共度哀倦之暮年,此生之愿足矣!”

朱生豪把愛她當成了事業(yè),而且是一項終身事業(yè),想著她,夢著她,神魂依戀著她,這是他所有的快樂和悲傷的源泉。

1936年夏,宋清如結(jié)束學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常熟度過一個假期,準備參加工作。恰好,從上海到常熟的公路正式通車了,真可謂天公作美,從此,朱生豪到常熟也方便了許多。

朱生豪懷著雀躍的心情坐上了汽車,去探望宋清如。

“到達之后,向車站四周走了一轉(zhuǎn),看不見你,有點著急,擔心你病倒,直至看見了你(真的看見了你),Well then,我的喜樂當然是不可言說的,然而不自禁地有些timid(羞怯)起來。”

相見時難別亦難,等他一人離開時,凄惶地上了

媒體評論

很多人問我,什么樣的書能算是一本好書?

它必須兼具寓意深刻、閱讀感佳、文學色彩濃厚、有積極的意義。

這本《我在等風,也在等你》就具備全部的條件。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

我寫民國,也研究民國,這段時期孕育了很多的大師級文人。白凝的這本書收錄了多位民國文學大師的情書和情事,故事好、文字美、寓意深刻,是難得的佳作。

——歷史作家江城

有首歌唱得很好“愛情它是道難題”,這本書就是在幫大家去解這道題,看他們的愛情,悟自己的人生,看懂愛、明白愛、得到愛。

——嘉樹聯(lián)盟CEO王貴

看完這本書,剛失戀一個星期的我心里舒服了很多,至少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豆瓣紅人錦時繁花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些故事或許讓你潸然淚下,或許讓你扼腕嘆息,而閱讀別人故事的你,也會在自己的舞臺演繹屬于自己的愛情。

2017-05-22 15:41: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整體的感覺很好,封面簡單清爽,紙質(zhì)比較硬,排版看得很舒服,有讀下去的欲望,唯一不足的就是有錯別字。

2017-06-20 09:45: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民國時期的女性故事。才子佳人,引人入勝。

2017-10-26 09:06:46
來自樂***(**的評論:

其實,民國會寫情書的人,不止他一個,沈從文、徐志摩、梁實秋……他們寫很美的情書、談很真的愛情、講很深刻的道理。

2017-05-22 15:49:55
來自ab四姨d**的評論: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都是作者對這樣民國大師們的經(jīng)典著作的理解,從而深入到大師們的一生,他們的愛情,他們對愛的表達

2017-09-12 09:29:08
來自樹存于**的評論:

紙張很有張力,還送了兩張精美古風的明信片。故事才是最吸引我的,誰人不想總有那樣平凡卻又激揚的愛情!

2017-08-12 19:21:50
來自八***球**的評論: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醒來覺得甚是愛你。瞬間被感動到了!

2017-09-04 23:13: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整個文筆特別好,特別喜歡,簡直包含了很多告白金句,最初以為全部是摘錄大師們的原著,原來還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挺好的

2017-05-24 22:12: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里面的,全是真摯的愛情,當我們對愛情感到迷茫失望時,看看這本書,一切晦暗似乎都一掃而光。對愛情,也變得無比的相信和期待

2017-05-27 10:20: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前人的愛情故事很優(yōu)美,對于現(xiàn)代的婚姻愛情確有學習思考借鑒之處!

2017-10-23 10:27: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語言很優(yōu)美,講述了各個國民大師的愛情,就是書有點薄,篇幅有點少,不夠細。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挺喜歡的。送了明信片和書簽。

2017-09-22 16:07:35
來自y***2(**的評論: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聽慣了城市的喧囂,靜下心來讀讀民國大師們的情書。一直覺得古文才能把意境表達的特別別致。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2017-06-08 23:12:29
來自leixing**的評論:

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民國大師們的愛情,但是講述的不詳細,對于我來說主觀評價不恰當。或許應(yīng)該將故事講述的再詳細些,然后由觀眾自己去感受和評價,畢竟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017-10-19 23:25:43
來自S***h(**的評論:

嗯書很棒,民國時期的愛情也能讓我們很好的了解這個時代.

2017-10-26 14:56:49
來自***(匿**的評論:

包裝不錯,性價比高,印刷正,紙質(zhì)好,排版不錯,在雜志之家買書真的很棒,價格實惠不說,還能爭取到作家親筆簽名,書很好,快遞快,簡直不能太滿意了,可放心購買,都是正版新書!愛死雜志之家!!!

2017-06-11 18:25: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民國的很多愛情,都是我們向往的。有茶米油鹽,也有琴棋書畫,我知道,那樣的愛情,才是最好的,能相互扶持,有共同喜好,愛的或平淡或熾烈,那樣的愛情,值得銘記

2017-10-26 23:43:20
來自shadow**的評論: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為了這個名字。。就買了書。不過。。我覺得這種書看看電子書可以了。沒有收藏的價值。大概屬于看過就罷也不會看第二次。我本來以為是民國情書精選。。結(jié)果無異于是個民國名人八卦流水錄吧。,并不詳細。而且一定要把從前慢印在封面。,書簽上。可是八卦主角們。。并沒有幾個是一生只愛一個人。仍然不推薦購買

2017-10-07 19:23:07
來自愛***(**的評論:

原來最美好的愛情不是最好的年齡遇見最愛的人,而是門當戶對兩相知。即使缺了前者,如果能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愛也能長久,情也會長存。

2017-05-22 16:02:15
來自沒***冷**的評論:

登峰造極處,化有為至無為,化極煉為無煉,仿佛所有的言語文字,徑直從一顆火熱的心臟里噴薄而出;這些天真爛漫如童子語,才是世間最難得的赤城與情癡。

2017-05-22 16:00:4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兩分給快遞,不打招呼就放自提柜,也不留聯(lián)系電話,我一直給客服說幫我放門衛(wèi),我臨時有事無法取,后來有人給我打了電話我也說了,明明答應(yīng)幫我拿出來,結(jié)果一周以后還是在自提柜自己花錢取,這樣敷衍的快遞公司,我盡無言以對!

2017-06-12 12:28:09
來自鐘生岸**的評論:

很美啊,我在等風,也在等你。風能把你帶到我身邊嗎?內(nèi)容不多,情卻動人。字字珠璣,溫婉的文風中無不透露著作者豐富的學識和修養(yǎng)。

2017-08-08 11:39:30
來自i***(匿**的評論:

來最美好的愛情不是最好的年齡遇見最愛的人,而是門當戶對兩相知。即使缺了前者,如果能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愛也能長久,情也會長存.

2017-06-09 22:48: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文學大家們的愛情故事,最近學歷史剛好學到東北易幟,看到張學良和于鳳至的愛情故事感覺有點無奈,連死都沒有葬在一起,所以十分羨慕錢鐘書和楊絳先生之間的愛情

2017-06-24 19:29: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給一顆星都嫌多,書的質(zhì)量太差,建議大家不要買,隨便拍了下,錯字,病句一大堆(圈出來的)這個出版社難道就沒有校讎的工作者么?第一版質(zhì)量都是這樣子。誰還敢買?這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任。反正以后對于現(xiàn)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會避而遠之……

2017-05-26 16:27:45
來自楊***(**的評論: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看了一半了,發(fā)現(xiàn)幾處錯別字,還有沈從文和張兆和,前面說多少人等著娶合肥張家的四個姑娘,后面張兆和的老家又是在蘇州,真不知道這樣的書是作者沒有校對呢還是出版社筆誤……當當也要加油啊,審書 :)

2017-06-03 23:31:4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荣昌县| 望谟县| 武胜县| 白山市| 黔东| 海丰县| 岢岚县| 岐山县| 龙里县| 交口县| 吉安市| 沧州市| 桃江县| 如皋市| 沙田区| 延安市| 惠水县| 新沂市| 庄河市| 永新县| 巍山| 丰都县| 南郑县| 柏乡县| 乌拉特中旗| 浦江县| 漾濞| 新乡市| 绍兴县| 沧源| 土默特右旗| 崇信县| 临高县| 呼伦贝尔市| 子长县| 绥芬河市| 茂名市| 云浮市| 黄山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