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滿著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一書收錄了作者創作的數篇中短篇小說及散文。這些小說傳承了"山藥蛋"派的特色,以農村題材為主,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淳樸、熱情、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作品寫的是偏僻的山村和普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從中可以看到時代潮流的折光,感受時代脈搏的跳動,體現著新的一代農民堅定地走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決心,也顯示了農村的活力、希望和未來。小說創作深受"山藥蛋派"的影響,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注重情節的巧妙安排,注重語言的通俗流暢。語言樸素、凝煉,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收錄的散文,內容多反映現實,描繪人生百態、大千世界、生活萬象,敘事委婉動人,語言風趣幽默。作者以獨特的生活感受,憂國憂民之情懷,直抒胸臆。這些內涵深刻、語言犀利的文章,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王東滿,生于1941年,山西省長治縣人。畢業于山西藝術學院戲劇系文學專業,1975年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做文藝編輯,1985年調入山西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曾任山西省文聯副、山西省電影家協會、山西文學院副院長、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協會等職。
以小說名世,詩詞書畫皆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柳大翠一家的故事》《螻蟻之患》《夜走祭子嶺》《劉三罵街》《倒下跪》《莊稼人啊》,中篇小說《點燃朝霞的人》《在高高的賓館下面》《起訴后的起訴》《扒搪坡》《男兒淚》,長篇小說《漳河春》《山月恨》《大夢醒來遲》《風流父子》,長篇傳記文學《姚奠中》,詩詞書法集《懷萱堂詩稿》《高揚齋詩草》《王東滿詩詞書法集》《王東滿詩詞書藝》及十卷本《王東滿文集》。小說《點燃朝霞的人》《風流父子》等被拍攝為電影、電視劇。組織《永遠的紀念――抗戰在山西》大型書畫展,并主編、出版為畫集。
柳大翠一家的故事》獲《山西文學》短篇小說一等獎、山西省很好文學作品獎,《點燃朝霞的人》獲趙樹理文學獎、山西省很好文學作品獎,《風流父子》獲電視劇飛天獎、全國現代戲年會特等獎,《起訴后的起訴》獲全國首屆金盾文學一等獎。
柳大翠一家的故事
夜走祭子嶺
點燃朝霞的人
劉三罵街
在高高的賓館下面
男兒淚
螻蟻之患
空山明月夜
悼念我的母親
五百年前是一家
海底午餐
山西能否免談煤
也釋"世上如今半是君"
但愿別把地球燒紅
我與妻子
自是多才多藝手――讀文賞墨走近王東滿/韓玉峰
王東滿創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