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現代女人,有更多的選擇,也有更多的困惑:為什么要這么努力? 努力的意義是什么?本書告訴你答案——是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為了可以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機會。
本書作者走過許多路,有些路順暢,有些路冤枉,時時都得掂量如何把劣勢轉換成優勢。從這些身影與游歷中,我們會明白,女人如何才不會畫地為牢,如何從自己的文化傳承里面吸取養分,盡情享受生活,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光環,做智慧與美麗女人。
“裘蒂回大陸老家尋根的故事讓我想哭,為了融入華爾街的工作環境而打造的‘權力套裝’讓我想笑。我從她的故事,看到了她追求的并不是表面的光環,而是做一棵紮實,‘帶著根旅行的樹’ 。”
——郎朗 (國際鋼琴家,聯合國和平使者)
“知識與閱歷,不但可以帶來力量,也是美容養顏的圣品。裘蒂的故事,是給中國女人的禮物。”
——靳羽西 (艾美獎得主電視主持人,羽西品牌化妝品創始人)
“閱盡千山萬水,涉獵東西領域,裘蒂自始至終是個追尋美的人。這本書揭示她不斷成長的奧秘,啟發你如何活出既現代又中國的氣質。”
—— 郭培 (高定服裝設計師,2016年《時代周刊》 “全球影響力人物”)
劉裘蒂,出生于中國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后留學美國,獲得耶魯大學文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在華爾街投行和律師樓拼搏多年,成為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紐約合伙人。
離開華爾街后,華麗轉身,獨立創業,化身紐約社交紅毯人。2013年獲得“美籍亞裔杰出人士開拓先鋒獎”。
智取時尚
003 東方女,紐約范
006 不用銀行卡刷品位
012 做自己的造型師
017 古著不復古
024 什么時候穿旗袍
035 派對女郎怎么當
041 好書抵過好面膜
行走“貴圈”要
051 “秘密武器”特朗普
057 有錢人更愛出名
061 蒂凡尼禮儀
070 慈善晚會的女主角
華爾街女性職場啟示
079 職場“試婚”期
087 入門學徒的偶像
095 靠譜的女性職場著裝
105 細節的魔鬼
113 受氣的本事
119 優勢叫牌卡
125 光鮮背后十年功
130 打造金牌口碑
女人的終極奢侈品
141 “虎爸”的教育
149 國學的醞釀
154 臺灣女校的課
158 做會賣書的詩人
162 為何要與精英競
168 讀名校,是在讀什么
179 異國他鄉的生活
186 史景遷的“御用”助理
194 耶魯的神秘組織
不的提升力
201 如何療傷
208 不把男友當煩惱
215 何需永遠A
219 少問:值不值得
224 把缺陷轉為動力
230 做“老靈魂”的人
236 極簡,卻扎實
遠方:做一棵帶根旅行的樹
243 口音的煩惱
249 尋根
256 家宴的記憶
264 逃離捆綁,勇敢“流浪”
270 關于選擇與放棄
277 后 記
郎朗推薦序
及時次見到裘蒂, 是在2012年5月裘蒂創辦的時尚雜志的創刊酒會上,她穿了一件松綠色的絲質晚禮服,神采飛揚。
我在海外參加了很多跟中國人相關的活動,但是這個晚會卻有獨特的風格而令我印象深刻,整個活動非常國際化。整個酒會的風格,就是來自她的創意手筆。但是她不光是談論她的創業,她對我說,期待看到我教孩子彈鋼琴,因為她聽過印象最深刻的音樂會,是美國鋼琴大師萊昂•弗萊舍在卡內基中心主持的一系列“大師講習”。聆聽音樂學院的學生彈奏后,弗萊舍示范指點,學生們把成果表現在終場演奏會上,終獲成功。而大師的“每一句話,都可以啟發人生,應用在其他學習上。”
裘蒂對音樂教育的熱衷和跨國界的藝術觀,正與我創立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的初心不謀而合。后來,我透過基金會的總監盧卡斯•巴文斯基,邀請裘蒂擔任基金會的國際榮譽大使。
其中有一期雜志以我為封面人物,對我做了專訪。作為一本精品雜志,它采用的是一種時尚的語言來說中國的故事。
2012年冬天,在北京參加鳳凰衛視時尚大獎上,裘蒂是頒獎人之一,我領獎又演出。兩個客居紐約的游子,又在中國見面不期不期而遇了。
我打沈陽來,而裘蒂在臺灣長大,我知道她愛吃餃子,愛古典音樂,懂得穿衣服,在華爾街打拼過,我們共通的語言不只是肖邦和李斯特,或是國際時尚,我們都想要讓古典藝術重新進入當代生活,關心如何借由新的媒體創出新意,表達出當代人的情感。
作為一個古典音樂的傳播者,我特別能夠體會裘蒂想借著她的古典文學與藝術素養,深入淺出地使古典文化對當代人說話,使經過歲月篩選歷練的藝術品繼續對年輕人產生共鳴。
我是一個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人,我相信音樂的世界性。作為一個常年在國際旅行演出的中國人,如何從自己的文化承傳里汲取養分,卻不畫地自限?如何在激變的當代生活中,活出中國的氣質?這正是裘蒂在這本書和她的媒體事業里所要探討的主題,而她擅長使用服裝與視覺語言來表達一種當代中國的風情,進而提高中國人在世界舞臺的能見度。
裘蒂創辦的雜志三周年生日的時候,裘蒂主持了一個表彰中國慈善家的慶祝活動,我很榮幸是獲獎人之一,她告訴我,這個獎不僅為了表彰華人在慈善事業的成就,而且讓世界能夠看到中國與華人社會中悠久的慈善傳統。
我們都在東西文化激蕩里找靈感,我們都是想在國際舞臺爭取話語權的人。但是裘蒂本身跨界的經歷,對我來講還是一個謎。她的成長過程是什么?華爾街給她的鍛煉是什么?她的時尚感和她熱愛藝術有何關聯?她如何在很短的時間把自己蛻變成一個媒體領軍人物?這些都是我想要知道的事情。
讀這本書,像是老友之間秉燭夜談,裘蒂回大陸老家尋根的故事讓我想哭,為了融入華爾街的工作環境而打造的“權力套裝”又讓我想笑……我從她的故事,看到了她追求的并不是表面的光環,而是要做一棵扎實,帶著根旅行的樹。
東方女,紐約范
“Chiu-Ti! Chiu-Ti!”
紐約芭蕾舞團的年度秋季首演紅毯盛典,在曼哈頓林肯中心的中庭展開,數十位攝影記者一字排開,坐鎮在“且步且停”(Step and Repeat) 的告示牌前。Step and Repeat的意思就是,走一步,停一步,擺擺姿勢,讓媒體輪流有機會面對面拍照。
我一襲馬來西亞華裔服裝設計師 Zang Toi(冼書瀛)的作品。翡翠綠高腰拖逸長裙,十分夸張,搭配一個像歌劇般天花亂墜的水晶鉆圍脖項鏈。許多時尚攝影師在其他場合曾經看到過我十分特殊的形象,覺得又大膽又創新,跟傳統的東方女子或西方名媛都不一樣。他們已經認出我來了!
我真的很難想象, 幾年前我還是一個因為職業需要必須非常低調,不能隨意出鏡或發表言論的國際律師樓合伙人。但是如今我已經在紐約時尚圈與社交圈因為個人獨特的時尚風格,成為媒體經常捕捉的標的。
紐約的時尚記者和名牌高管,都管我叫 “Chiu-Ti”——我的英文名字。但是他們不見得都知道我的故事:出生在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后留學美國,拿到耶魯大學博士前高等文學碩士(M.Phil 是通過鑒定考試審核的博士候選人;由于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8月要進行新生訓練,當時我博士論文差一章完成,只好放棄,直接奔紐約就學)后,獲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曾經在華爾街的投行和律師樓拼搏數年,成為有1900名律師的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紐約合伙人。
我的中文名字叫裘蒂! 和我的英文名字的發音差別很遠。 對西方人來講,并沒有什么意義, 他們只覺得“好聽”而已。對中國的新識,我描述我的名字的時候,就說我名字里的“裘”是《論語》里子路“車馬衣裘與朋友共”的“裘”。或許這個衣服的聯想,就注定了我一生對時尚的愛好。
數十架閃爍的鎂光燈,呼應著幾千瓦白色聚光燈,我像一只孔雀一樣,從往事的格局里跳躍出來,展示出我從未有的自信。
就在這樣的紅毯上,我回顧了自己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