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于"希臘神話故事(名畫全彩版)"系列。
狄俄倪索斯》的及時部分,概述酒神及其祭祀的起源、酒神與其他神的混同以及酒神祭祀的影響;第二部分,敘述酒神的出生經過及相關情節;第三部分,敘述酒神的情人及后代;第四、第五部分,分別敘述酒神所寵愛的人與所憎恨的人。
還原經典原貌,概覽西洋藝術
圖文混排 全彩印刷 裝幀精美 收藏必備
本系列以《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及《荷馬史詩》為基礎,融合《神譜》《變形記》《書藏》《希臘羅馬名人傳》,以及古羅馬史詩《埃涅阿斯紀》等相關經典,為中國讀者梳理、呈現忠實于原典的希臘神話故事。
洪佩奇
多年從事外國文學插圖、書籍裝幀、圖書編輯等工作,首次將《父與子》《皮德漫畫》《季諾漫畫》《比特納漫畫》《施拉德爾漫畫》《博芬格漫畫》等世界漫畫經典作品引進中國,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作品與論文曾獲得十余次全國性重要獎項,享受國家高級專家待遇。
酒神祭祀及影響
1 酒神及其祭祀的起源
8 酒神與其他神的混同
10 酒神祭祀的影響
酒神出世
17 厄洛斯的十二支箭
19 塞墨勒之夢
22 神王遂愿
24 赫拉設圈套
31 塞墨勒之死㈠
36 塞墨勒之死㈡
41 狄俄倪索斯的養育
50 眾說紛紜的出生與養育
53 赫拉懲罰伊諾一家(
59 赫拉懲罰伊諾一家(二
65 狄俄倪索斯與他的驢
酒神的情人及后代
68 酒神與厄里戈涅
72 酒神與阿耳泰亞及后代
75 狄俄倪索斯與柏洛厄
柏洛厄的出生與成長
阿佛洛狄忒咨詢哈耳摩尼亞
厄洛斯的挑動
酒神與海神的決斗
宙斯的判決
波塞冬的婚禮
101 酒神與帕勒涅
107 酒神與阿里阿德涅及后代
巴克得斯
120 酒神與尼開亞及后代
128 酒神與奧拉及后代
140 酒神與阿佛洛狄忒及后代
148 狄俄倪索斯的同性情人
148 波呂墨諾斯
150 安珀羅斯
墜入情網
快樂時光
安珀羅斯之死
酒神悲痛欲絕
厄洛斯安慰狄俄倪索斯
命運女神的預
安珀羅斯變形葡萄樹
榨汁釀酒與收獲節的狂歡
176 酒神與無名情人的后代
提薩
薩巴最俄斯
墨忒
卡里忒斯
狄俄倪索斯之愛
183 彌達斯
188 狄耳刻
191 俄耳甫斯
192 福羅斯
193 俄諾特洛福伊
194 阿里斯泰俄斯
狄俄倪索斯之憎
195 呂枯耳戈斯
198 彌倪阿得斯姊妹
203 普洛提得斯姊妹
204 普薩拉坎塔
205 庫阿尼波斯與阿戎提俄斯
酒神祭祀及影響
酒神及其祭祀的起源
狄俄倪索斯 (Dionysus) 是酒神、植物神、 繁殖神和歡樂神,供奉他的神廟遍及古希臘,酒神的祭祀及生殖器崇拜還產生過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關于狄俄倪索斯及其祭祀的起源,眾說紛紜。
希羅多德(Herodotus)認為,狄俄倪索斯及其祭祀最初是由埃及傳入希臘的。他在《歷史》(Histories,2.145)中如是說:"希臘人認為,赫拉克勒斯(Heracles)、狄俄倪索斯和潘(Pan)被認為是諸神中最年輕的。但在埃及,潘是諸神中最古老的,并且屬于他們所說的諸神之中最初的`八神`之一,赫拉克勒斯是第二代的所謂`十二神`之一,而狄俄倪索斯則被認為是屬于由`十二神`繁衍出來的第三代神。根據埃及人的說法,從赫拉克勒斯的出生到阿瑪西斯(Amasis)的統治,中間經歷了多少年,我已經說過了。從潘到這個時代時間還要長一些;即使是這三個神中最年輕的狄俄倪索斯,從他到阿瑪西斯當政,據埃及人的推算,這段時間也有1.5萬年……但是從現在推至由卡德摩斯的女兒塞墨勒所生的著名的狄俄倪索斯的時代,時間不過1600年……"
他在《歷史》中還如是說:"墨蘭波 斯(Melampos)就是那位把狄俄倪索斯的名字、他的崇拜儀式以及帶著男性生殖器游行介紹給希臘人的人。然而,他并沒有徹底領悟全部的教條,因而他還不能原原本本地把所有教義都介紹過來。不過,從他那個時代以來,許多有智慧的人卻已經把他的教義補充得更加完善了。可以肯定的是,帶著男性生殖器的游行,就是由墨蘭波斯引入希臘的。希臘人還從他那里學會了供奉狄俄倪索斯的儀式,而且他們現在還這樣做。因此,我堅持認為,墨蘭波斯作為一位智慧的并且懂得占卜術的人,他通過在埃及所得到的知識而精通了狄俄倪索斯的崇拜儀式,他就把它稍加改變而引入到希臘來, 同時他一定還引進了各種其他的風俗習慣。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同意這樣的說法,認為希臘的狄俄倪索斯祭奠儀式和埃及的是如此相似,僅僅是一種巧合——如果是這樣的話,希臘的祭儀一定是帶有更多希臘特征的,也不會是最近才起源的了。我更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說埃及人,或者任何其他人,是從希臘人那里學會這些風俗習慣的。我的觀點是:墨蘭波斯是從推羅 人卡德摩斯(Cadmus)以及從卡德摩斯自腓尼基(Phoenicia)帶到現在稱為皮奧夏的地方來的那些人們那里,學到了有關狄俄倪索斯祭奠的知識的。"
他在 《歷史》中又如是說:"從前, 皮拉斯基人(Pelasgians)奉獻各種犧牲的時候都要向諸神祈禱,但是他們沒有具體呼喚任何一位神的名字,或者說還沒有給這些神取名字……他們之所以把這些神奉為神明,是因為他們把萬事萬物以如此美妙的秩序布置和安排停當的。 然而,在經過一個長時期以后,諸神的名字從埃及傳到了希臘,皮拉斯基人學會了,但那時他們還不知道狄俄倪索斯。 又過了很久,才學到了狄俄倪索斯的名字。"
對于狄俄倪索斯,每一位埃及人都在這位神的祭日的前夜,在各自家門口奉獻一只小豬作為犧牲,然后把它交還給提供小豬的牧養者并由他帶走。在其他方面,狄俄倪索斯的這節日的慶祝,幾乎是與希臘人的狄俄倪索斯節慶 一模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埃及人沒有伴以合唱的舞蹈。他們還發明一種東西代替男性生殖器,它就是大約有一腕尺高的人像,這個人像在小繩的牽引下可以活動,婦女們帶著它到各個村莊去游行。這些人像的男性生殖器和整個人像差不多一樣大,也可以在小繩的索引下活動。一個吹笛者走在前面,婦女們跟隨在后面,嘴里唱著紀念狄俄倪索斯神的贊美詩。
希羅多德認為,幾乎所有希臘神的名字都是從埃及傳入的(《歷史》)。希臘人所說的狄俄倪索斯即埃及人所說的奧西里斯(Osiris,也作siris,烏西里斯)。據埃及人所說,阿波羅和阿耳忒密斯是狄俄倪索斯與得墨忒耳的孩子,而勒托(Leto)則是他們的保姆和保護人。埃及人所說的阿波羅,在埃及語中就是奧魯斯(Horus),而勒托就是布陀(Buto),墨忒耳就是伊西斯(Isis),阿耳忒密斯就是布巴斯提斯 (Bubastis)。
但是,一些現代學者認為,狄俄倪索斯的名字大約于公元前14世紀在希臘克里特地區出現,酒神的祭祀風俗大約于公元前13世紀由埃及傳入希臘,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對酒神的崇拜才開始在希臘風行。最初,酒神祭祀中心是在那克索斯島,后來皮奧夏(Boiotia)的喀泰戎山成了酒神狂歡祭祀的場所,很快從南至北風靡希臘全境。公元2世紀羅馬時代的希臘地理學家保薩尼亞斯(Pausania)曾在《希臘志》(Description of Greece)中記載過許多希臘地方、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等地關于祭祀酒神的狂歡活動。
就是在這個時期,對狄俄倪索斯的崇拜開始排擠對當地神和英雄的崇拜,作為象征著自然力的酒神狄俄倪索斯與象征著氏族貴族的太陽神阿波羅開始處于對立的地位。
在神話中,狄俄倪索斯為能立足于奧林匹斯并在各地確立對自己的崇拜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有幾種關于狄俄倪索斯的神話,似乎是為了準備他的到來:宙斯與珀耳塞福涅之子扎格柔斯(Zagreus) 、與厄琉西斯的神秘祭祀有聯系的伊阿科斯(Iacchus),都是狄俄倪索斯的古老的化身。酒神節(Dionysia)亦稱巴克科斯節(Bacchanalia),是希臘羅馬宗教中慶祝酒神狄俄倪索斯(巴克科斯)的節日,也就是慶祝豐產之神的節日。在阿提卡(Attica)的城市和鄉村都舉行酒神節,在城市舉行的叫大節,在農村舉行的叫小節。
在祭祀狄俄倪索斯的游行中最初只有婦女參加。早期狄俄倪索斯的追隨者只是美惠三女神(Graces),后來他的追隨者改為酒神狂女邁那得斯(Maenades)以及牧神潘、西勒諾斯(Silenus)、羊人薩堤耳(Satyr)等。參加酒神祭祀游行的婦女通常頭戴常春藤冠,身披小鹿皮,手里拿纏著常春藤、杖頂綴著松果球的酒神杖,敲著手鼓和鐃鈸,扮成酒神狂女。
酒神祭祀游行帶有狂歡性質。酒神的狂女們拋開家庭和手中的活計,成群結隊地游蕩于山間和林中,揮舞著酒神杖與火把,瘋狂地舞蹈著,高呼著"巴克科斯,歐吼(Euoe)"。這種瘋狂狀態達到高潮時,她們毀壞碰到的一切。如遇到野獸,甚至兒童,她們會立即將其撕成碎塊,生吞下去,她們認為這種生肉是一種圣餐,吃了這種生肉就能與神結為一體。后來,在帕耳那索斯(Parnassus)山上由官方舉行的狂歡活動雖然變得溫和了一些,但祭祀活動中仍有吃生肉的現象。
酒神與其他神的混同
狄俄倪索斯還與扎格柔斯、伊阿科斯、阿拉伯的奧洛塔爾特(Orotalt)、密細亞的普里阿波斯 (Priapus)、特剌刻-佛律癸亞的薩巴最俄斯(Sabazios)、腓尼基的塔穆茲(Tammuz)和羅馬的利柏耳(Liber)等神相混同。
關 于扎 格 柔,傳 說 是宙 斯與 其 生 女 珀 耳 塞 福 涅(Persephone)的兒子,被稱作"及時個狄俄倪索斯"。宙斯對他非常寵愛,想讓他成為繼承人,成為宇宙的主宰。扎格柔斯出生后, 為了避免赫拉的迫害,宙斯將他托付給阿波羅與枯瑞忒斯們(Curetes)撫養。但是,赫拉最終還是發現了他,就派提坦神劫走了扎格柔斯。提坦們把扎格柔斯撕碎,有的部位煮了吃,有的部位生吃了,只剩下一顆還在跳動的心臟。智慧女神雅典娜搶救出扎格柔斯的心臟,將它帶給了宙斯。為了使愛子復生,于是宙斯讓他的忒拜情人塞墨勒吞下扎格柔斯的心臟,塞墨勒便懷上了孩子,扎格柔斯就轉世成了"第二個狄俄倪索斯"。
關于伊阿科斯,說法很多,除了是狄俄倪索斯與奧拉的兒子外,他還混同于宙斯與珀耳塞福涅的兒子扎格柔斯。至于阿拉伯的奧洛塔爾特、密細亞的普里阿波斯、特剌刻-佛律癸亞的薩巴最俄斯、腓尼基的塔穆茲和羅馬的利柏耳,則都被認為是外邦神與狄俄倪索斯的混同。
阿拉伯人是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加虔誠地信守誓約的,他們用這樣的方法來保障他們信守誓言:當兩個人要發誓締結友誼的時候,由第三個人站在雙方中間,他用一塊銳利的石刀,在雙方各自的手掌上中指附近的地方切一刀,然后他從兩人的衣服上分別再撕下一塊布條,把布條都蘸上血,然后再用它把擺放在他們之間的七塊石頭都抹上血,與此同時,口中高呼狄俄倪索斯和神圣的阿佛洛狄忒的名字。在這之后, 締結友誼的人便把這位異邦人(或者是本國公民,如果他是公民的話), 介紹給他的所有的朋友。他們只相信有狄俄倪索斯和神圣的阿佛洛狄忒這兩位神。他們所留的發式,是模仿狄俄倪索斯的。 在那個時候,他們的習慣是剃成環狀發型,鬢角地方也都剃光。在他們的語言里,狄俄倪索斯被叫作奧洛塔爾特(Orotalt),阿佛洛狄忒叫做阿麗拉特 (Alilat)。
在羅馬,關于狄俄倪索斯的說法更多。公元前1世紀羅馬修辭學家西塞羅(Cicero)在《論神性》(De Natura Deorum,)中如是說:"我們(羅馬人)有許多狄俄倪西(Dionysi):及時位是朱庇特(Jupiter)與普洛塞耳庇娜(Proserpina)的兒子扎格柔斯;第二位是尼羅河的埃及神奧西里斯……第三位是佛律癸亞的薩巴最俄斯……第四位是朱庇特與路娜(Luna)的兒子特剌刻-俄耳甫斯的薩巴最俄斯,俄耳甫斯教派因他而著名……第五位是忒拜的狄俄倪索斯,是尼索斯(Nisus)和提俄涅(Thyone)的兒子,已設立三年一次的酒神節。"
酒神祭祀的影響
酒神祭祀的風俗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產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古希臘悲喜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現在普遍認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在酒神祭祀中,合唱隊以歌舞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這種歌舞被稱為"酒神頌"。現代英語把"悲劇"稱為"Tragedy",這就是從古希臘語"Tragodie"或"Tragodia"演變而成的,這個字從"Tragos" 加上"ode", 等于 "山羊" 加上"歌"。 換句話說, 希臘悲劇就是"山羊之歌"的意思,即酒神的追隨者羊人薩堤耳所唱的歌。
據傳說,在最初的酒神祭祀中,酒神狂女們戴假面具,并且這還是酒神祭祀的特點,反映了這種古老習俗的原始習慣,也表明了戴假面具的希臘悲劇起源于酒神的祭祀。
酒神頌發展到后來,逐漸擴大到神話和英雄傳說的范圍,這種最初的悲喜劇樣式逐步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形成了固定的敘事體形式。
在古希臘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公元前525-前456年)、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約公元前496-前406年)和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公元前480—前406年)這三位著名悲劇詩人, 他們代表著古希臘悲劇 "興起-繁榮-衰落"各個時期的較高成就。埃斯庫羅斯史稱"悲劇之父",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講述了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為人類帶來了光明與溫暖,甘受宙斯懲罰的故事;索福克勒斯史稱"戲劇藝術的荷馬",代表作《俄狄甫斯王》(Oedipus the King)以倒敘"追兇"的方式敘述了俄狄甫斯王發現自己是"弒父戀母"的罪人,其悲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成為希臘悲劇藝術結構的典范;歐里庇得斯史稱"心理戲劇的鼻祖",代表作《美狄亞》(Medea)講述了主人公美狄亞幫助丈夫伊阿宋(Jason)取回金羊毛,不惜殺害自己孩子的復仇故事。古希臘悲劇的主題并不在于故事的本身,而在于表現崇高壯烈的英雄主義思想。根據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詩學》(Ars Poetica)中的定義,古希臘悲劇是"描寫嚴肅的事件,對有一定長度的動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憐憫和恐懼,并導致這些情感的凈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從而形成悲劇,因而悲劇的沖突成了人和命運的沖突"。
古希臘喜劇同古希臘悲劇一樣也是源于酒神祭祀,源于酒神祭祀中的狂歡歌舞和民間滑稽戲。古希臘喜劇(komoidia)的原意是"狂歡隊伍之歌"。
和悲劇一樣,古希臘喜劇也具有對白和歌隊合唱兩部分。喜劇的結構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包括開場、進場、對駁、插曲和退場五個部分。對駁是全劇的主要部分,通過戲劇沖突雙方的辯論來表現戲劇的主題。在古代希臘,生殖器崇拜非常普遍, 教派也很多,各有不同的慶典儀式。農民在葡萄豐收季節,組織酒神祭祀的歌舞隊行列,他們有的扮成野獸或獸人,也有的裝扮成大胖子。除了步行之外,他們有的騎獸,有的踩著高蹺,還有的手舉長竿,上面掛著夸大的陽具造型。這隊人馬,邊走、邊唱、邊舞,除演唱酒神事跡外,還即興表演根據時事或笑聞編成的歌舞,同時與沿途的觀眾嘻笑逗趣。不難想象,狂歡隊伍的領隊一時興起,即興表演,于是就產生了最早的希臘喜劇演員。
酒神祭祀中的狂歡表演是一種歡樂喧鬧的場面,包括互相嘲弄、戲謔,有時語言甚至達到猥褻的程度,這就形成了希臘喜劇與悲劇不同的風格。希臘喜劇被人們認為是一種低級表演,只能作為舞臺上的一種點綴和陪襯,這便是希臘喜劇劇本傳世較少的原因之一。
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喜劇的形式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西西里喜劇,以厄庇卡耳摩斯(Epicharmus)的劇作為代表,可能沒有歌隊;另一種是阿提卡喜劇,配有由24人組成的歌隊。
公元前487年,雅典正式確定在春季酒神祭祀中增加喜劇競賽項目,這是喜劇正式受到肯定,也是喜劇有歷史記錄的開始。因此喜劇正式上演,比悲劇晚了將近半個世紀。古希臘喜劇主要是 政 治 諷刺劇和社會諷刺劇,此外,也有神話劇和世態喜劇,但不占重要地位。劇本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情節和人物都是虛構的,甚至是荒唐的。政治諷刺劇可以直接批評當時的權勢人物和著名人物, 例如,伯里克利 (Berikles) 等執政者就曾受過喜劇作家的尖銳批評。希臘喜劇保留著民間滑稽劇的特點,采用日常語言,可以與觀眾開玩笑,但是它的內容是現實的,主題是嚴肅的。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是古希臘喜劇大師,代表作品有《蛙》(The Frogs)、《云》(The Clouds)等。以諷刺當時人物的日常行為取樂逗笑。阿提卡的喜劇詩人中最著名者當推米南德(Menander,約公元前342—前292),代表作有《恨世者》(Dyskolos)等。
希臘雅典的狄俄倪索斯劇場(Theatre of Dionys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劇場之一。公元前534年,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Peisistratus,約公元前600年-前527年), 將酒神節慶
典從皮奧夏厄琉特賴(Eleutherae)的鄉下遷往雅典城內,慶典的一部分是表演戲劇,最初在雅典集市的一個平坦的圓形場地表演,公元前500年轉移到了雅典衛城的南坡。后來,這里又建了一座供奉狄俄倪索斯的神廟,因而這座劇場成了狄俄倪索斯祭壇、神像和廟殿圣域 (temenos) 的一部分。這個劇場能容納25 000人,每位觀眾都能聽清舞臺上演員所說的話。古希臘著名的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和米南德的悲喜劇都在這里上演過。
在古代造型藝術中,有大量關于狄俄倪索斯的希臘瓶畫、石棺浮雕、雕像、鑲嵌畫被保存下來,特別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將狄俄倪索斯與現世生活的歡樂聯系在一起,酒神狂歡節的場面成了最廣泛的題材,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提香(Tiziano Vecellio)、羅馬諾(Giulio Romano)、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普桑(Nicolas Poussin)等著名畫家都有此種題材的傳世之作。
在19至20世紀,還曾出現過許多以狄俄倪索斯神話為題材的著名音樂舞蹈作品,例如:達爾戈梅爾斯基(Dargomijsky Alexander Sergeivich,1813-1869)的《巴克科斯的勝利》(The Triumph of Bacchus);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套曲《巴克科斯的凱旋》(The Triumph of Bacchus)和他的歌劇《狄俄倪索斯》(Dionysus);馬斯內(Jules Massenet,1842-1912)的歌劇《巴克科斯》(Bacchus),等等。
酒神出世
厄洛斯的十二支箭
天生聰穎的小愛神厄洛斯扇動著雙翼,來到了卡俄斯(Chaos)的住處,他敲開了原始天神陰沉的大門后,從年邁的卡俄斯那里取來了十二支神圣的愛箭。這十二支愛箭是專門為宙斯準備的,分別將使眾神之王愛上十二位凡女。
厄洛斯將這十二支愛箭在粗糙的石頭上磨尖后,在每一支箭上分別刻下一條金字:
及時支刻上"沉溺于小母牛伊俄(Io)";
第二支刻上"變成公牛誘拐歐羅巴 (Europa) " ;
第三支刻上"奧林匹斯較高統治者的新娘普路托(Pluto)";
第四支刻上"化為黃金雨成為達那厄(Danae)的床伴";
第五支刻上"與塞墨勒(Semele)締結燃燒著火焰的婚姻";
第六支刻上"變為神鷹誘拐埃癸那(Aigina)";
第七支刻上"假裝成薩堤耳占有安提俄珀(Antiope)";
第八支刻上"變形天鵝占有勒達(Leda)";
第九支刻上"變形高貴的牡馬追逐狄亞(Dia)";
第十支刻上"賜福給阿耳克墨涅(Alcmene)三天三夜";
第十一支刻上"娶拉俄達彌亞(Laodameia)為新娘";
第十二支刻上"勾引奧林匹亞斯(Olympias)"。
隨后,厄洛斯拿起第五支箭, 在箭上纏上一根長春藤細枝,再在盛有葡萄神酒的碗里浸過,然后振翼來到奧林匹斯圣山宙斯的宮中,將這支神圣的愛箭射向眾神之王……
塞墨勒之夢
這天夜里,忒拜公主塞墨勒做了一個夢,她夢見花園中的一棵枝蔓茂盛的果樹,浸潤在宙斯的露水中,長滿了尚未成熟的果串。 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天空, 從天上落下 ,擊倒了這棵果樹,但是并沒有觸及未成熟的果實。正當這棵遭到雷擊的果樹燃燒的時候,一只羽翼豐滿的鳥飛來, 叼起未成熟的果串,將它帶到克洛尼翁(Cronion,即宙斯)那里。宙斯將這果串縫進自己的大腿,繼續滋潤、養育——于是,一個長著牛角的嬰兒成形并誕生了……朦朧中,塞墨勒似乎感到自己就是這棵枝蔓繁茂的果樹,在遭到電火的觸擊后,整個身體在猛烈地燃燒。她拼命地掙扎、喊叫,當她從可怕的夢魘中掙脫出來后,渾身都被汗水濕透了。
她恍恍惚惚地坐起來, 靠在床上,努力驅逐頭腦里殘留的謎一般的印象。她望著窗外微明的曙光,回味著剛剛逝去的惡夢,心里越想越害怕。于是她連忙起床,迫不及待地奔出閨房,來到她的父王卡德摩斯 (Cadmus)跟前,將這個惡夢如實地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國王聽了女兒這個惡夢后十分震驚,他立即派人前去將忒拜的大預言家提瑞西阿斯(Teiresias)請來,將女兒的夢向他敘述了一遍,請他為自己的女兒釋夢 。提瑞西阿斯聽了國王的敘述后,立即獲得了預言的靈感,但是他沒有直接道破這謎一般夢兆所預示的未來,只是吩咐國王立即讓公主去宙斯神廟,向雷神宙斯許愿祭獻一頭公牛。
幾天后,公主塞墨勒從城里來到宙斯的祭壇前,按所許之愿,向他祭獻公牛。她站在犧牲旁邊,用公牛的血灑在自己的身上,她的頭發、衣服都被公牛的鮮血染紅,渾身浸透了犧牲的血……
獻祭完畢后,塞墨勒拖著血染的長袍,快步來到草地深處的阿索波斯河邊,跳進河水中,將被血浸透的身體和外衣洗凈。
洗凈身體后,少女與跟隨著的侍女們一道裸體向河對岸游去。在水面上,她優雅地舒展著美麗的肢體,不時地用腳踩著水,使頭露出水面,不致使盤在頭上的秀發浸濕。
她柔 嫩的肌 膚在幽暗的水中泛出玫瑰色的光澤,使水波下的寧芙們(Nymphs)羨慕不已。她們驚呼道:"這雪白的肌膚散發著月亮般的光澤,會不會是月神塞勒涅(Selene) 在去拉特摩斯 (Latmus)山洞與心愛的牧羊人恩底彌翁 (Endymion)幽會之前, 來到了這里沐浴?會不會是哪位繆斯女神從附近的赫利孔(Helicon)山潛水來到了我們的水域里了?會不會是克洛諾斯(Cronos)在塞浦路斯(Cypros)再次用鐮刀閹割了他的父親,使泛著泡沫的海水又生出了一個小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她的眼光如此寧靜純潔,會不會是處女神雅典娜從天上來到了這里?"
這時,宙斯正以洞察一切的眼睛從高空掃視著塵世,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這個美麗姑娘的身上。站在一旁的厄洛斯見時機成熟,迅速拉開他那蘊育生命的雕花弓——宙斯成了他的靶子!盡管宙斯偉大,但是卻無法抗拒厄洛斯神箭的力量。弓弦閃過之處,愛箭宛如一顆流星,帶著新婚的嘯聲,直奔宙斯的心窩。頓時,宙斯感到內心深處涌起一股熱流,他驚異地瞪大了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如同當初看到腓尼基公主歐羅巴一樣,那裊娜的身體,那不可抗拒的嬌媚容貌,使他產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情。他驚跳起來。盡管他具有洞察全世界的銳利目光,但是決不滿足于從遠處看。于是他變成一只巨鷹,飛臨阿索波斯河的上空,迫不及待地近窺這個令他銷魂的姑娘。
少女玫瑰色的面容煥發著青春的氣息,水靈的眼睛盈溢著無邪的稚氣,光潔的脖子與胸脯散發著誘惑,使宙斯魂不守舍。這時,天上的厄洛斯遙遙地增添著他那愛箭的力度,眾神之王只覺萬箭鉆心,口干舌燥, 心如火灼。 他隱去自己的原形,變成一條魚,尾隨著夢幻般的姑娘。那大洪水、霹靂閃電的操縱者,竟抵擋不住帕菲亞(Paphia,阿佛洛狄忒的別名)的柔火,雷神的羊皮盾竟敵不過阿佛洛狄忒溫情的腰帶,眾神之王最終成了愛箭的奴隸!塞墨勒登上阿索波斯河的東岸后,舒適地換上了一套干燥的新衣。這時,她已將那個可怕夢魘所帶來的恐懼全都留在了河水里,抖進了適意的和風中……
喜歡,非常好看,愛不釋手
非常好的書,彩圖精美,特值得欣賞和珍藏。
好
很不錯的一本哲學書,值得一看!
這套書一直想買齊其他基本
不錯,很好!
一如既往的好
喜歡希臘神話故事,印刷還不錯。
很喜歡的一本書,圖案精美,內容好看,能夠欣賞到很多名畫作品。
不錯
好評
不錯,孩子很喜歡!!!
很好
還不錯,紙質也挺好的
非常喜歡,對我了解希臘神話人物很有幫助。
質量好 實惠
內容有意思
得一本一本的評論好煩啊,為了積分,
很全 很喜歡 謝謝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好評,印刷精美,圖文并茂!
在類似作品中,這部作品很不錯,是用心編著的,包裝不錯,內容很有意義,知識性強。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推薦購買。作者的匠心獨具,書的包裝也很精美。
把酒神從浩瀚的希臘神話人物中提煉出來,配以大量的繪畫、文物圖片,使人讀來很有意思,別于那些枯燥的文字,值得閱讀。
我買了全套的,圖文并茂,對了解西方文化的源頭很有幫助。
神話讀起來是相當有趣的。這本書的編排和印刷都相當不錯,配了不少精美名畫。
紙張不錯,東西用著比較舒服,外觀比較整潔干凈。
這本書特別好,它讓我更深地了解酒神,希望能出版更多這樣的書(一本書專門講一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