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重點項目“秦漢時期齊人的海洋開發”的最終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秦漢時期的海洋探索與早期海洋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是就這一學術主題進行認真的歷史學考察的及時部學術專著。作者注重文獻資料與考古資料的結合,比較、比較詳盡地說明了秦漢時期齊人進行海洋探索與海洋開發的成就,分別從經濟史、文化史和社會生活史等層面進行了歷史分析。有些論述,對世界海洋學史的學術總結也有推進意義。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南京師范大學鴻國講座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已出版《秦漢交通史稿》《史記的文化發掘:中國早期史學的人類學探索》《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秦漢社會史論考》《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秦漢史:帝國的成立》《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漢代兒童生活》《秦漢社會意識研究》《秦漢聞人肖像》《秦漢文化風景》等學術著作。
序
序 編
“魚鹽所出”:先秦齊人的海洋資源開發
一“貝丘”遺存
二渤海灣南岸殷商鹽業基
三“鹽”與“海物”:齊國的資源優勢
四 “擅海濱魚鹽之利”與齊的富強
五《管子》“海王之國”理想
六“正鹽笑”的制度開創意義
七 齊國鹽業與鹽政的考古學考察
齊文化的海洋因子
一齊地早期方術之學
二齊人早期航海實踐
三“齊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
四鄒衍的天下觀和海洋觀
五“大瀛海”即“大洋”說
范蠡故事
一“范蠡浮海出齊”
二“耕于海畔”的實業史分析
三《養魚法》和《養魚經》
四“鴟夷子皮”疑議
五關于“范蠡之學”
上 編
秦始皇“東有東海”
—— “八神”祭
二瑯邪臺
三三神山追求
四“海上”議政
五“夢與海神戰”
六“連弩”與齊“習弩”“善射”者
七“沙丘同載鮑魚回”:秦始皇的行程
向往與追念:秦地海洋復制
一秦宮“海池”
二秦始皇陵地宮設計之一:水銀“大海”
三秦始皇陵地宮設計之二:“人魚膏”燭
航海家徐市
一方士的航海實踐
二大魚 巨魚 大鮫魚
三徐市船隊的航線
四徐市“止王不來”
五“童男女”的神秘意義
秦二世東巡
一秦二世兩次經行齊地
二秦二世的巡行速度
三齊地“并海”交通建設
……
中編
下編
附論
主要參考書目
本課題相關研究成果目錄
后記
很不錯的書,就是定價比較貴。
資料翔實,考據嚴謹
好書,值得擁有。
好書好書,名家名作,低價入手,必須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