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介乎于游記、紀實文學、回憶錄的青春、勵志、正能量、飽含成長軌跡的真實故事。文筆自由樸實,情感真摯,輕松自在之余又引人共鳴和思考。
全書以徒步川藏線2160公里,90天行走3304800步的故事為主線,寫作600天中對人生的思考貫穿其中。
一路所遇的狂風暴雨,獨行無人區,生死離別,病痛折磨,愛情、友情、親情,每一步都走的異常艱辛,卻有著比艱辛多一點的堅持和努力。所有的答案都將在經歷中一一揭曉。
8264論壇300萬點擊量人氣作者
中國NO.1徒步進藏女性,被粉絲封為“徒步女神”
90天川藏線超越生死的心靈之旅
《萬萬沒想到》叫獸易小星、張本煜、
豆瓣紅人福根兒等微信、微博推薦
聽一曲梵音,嗅一片青稞,嘗一碗酥油
看不一樣的風景,聽不一樣的故事,遇不一樣的人
亦凡,北京姑娘,網絡ID:凡不凡呀。
教課近十年的瑜伽老師,關注健康的品牌Fantopia創始人。
中國NO.1位徒步進藏女性,被粉絲封為“徒步女神”“瑜伽女神”。
有想法的平凡小矮個,有大能量的行動巨人。
熱愛挑戰,但隨遇而安。座右銘:人生苦短,回歸簡單,專注當下。
序言 你為什么去川藏線
開篇 像是在做一場告別
Chapter 01 這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Chapter 02 最難的不是放棄和堅持
Chapter 03 哪里有你想要的生活
Chapter 04 有多少及時次可以重來
Chapter 05 湛藍的天空任誰經過
Chapter 06 哪座雪山使我稱王
Chapter 07 將天走黑再把腿走廢
Chapter 08 除了生死都是閑事
Chapter 09 誰是高原最辛苦的人
Chapter 10 你說的光明究竟是什么
Chapter 11 讓西藏的溫暖更甜些
Chapter 12 去愛吧,即使離別明天就來
Chapter 13 死亡來時,我能做什么
Chapter 14 那只獨行川藏線的豬
Chapter 15 在然烏湖飲泣孤獨
Chapter 16 通麥天險歷史上平凡的24小時
Chapter 17 多雨的林芝,纏人的誘惑
Chapter 18 野人的吶喊響徹米拉山
Chapter 19 三百三十萬步,拉薩,拉薩
后記 像是在做一場開場致辭
感謝你們
我是如何裝滿一只60L的包的
路書
06. 哪座雪山使我稱王
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沒有任何淚水使我變成花朵,
沒有任何國王使我變成王座。
——《西藏》海子
1.翻山?怎么翻啊?
“四千二百九十八米,折多山埡口海拔……”
我們仨躺在青旅的三人間里,大胃趴在他的那張獨立單人床上,下巴抵在枕頭上,大聲讀著。
“多少?”睡在我下鋪的唐僧問道。
“4——2——9——8!”大胃翻了個身,肚皮朝向了天花板。
“康定海拔多少?我查查啊,2600米。”唐僧說道。
“那豈不是我們要海拔上升1800米才能到達埡口!”躺在唐僧上鋪玩手機的我“騰”地坐起身,腦瓜勺兒“梆”地撞在天花板上:“哎喲!疼死我了!”
大胃一抬眼,見我正雙手抱頭,哈哈大笑起來:“女神,你這還能翻山嗎?”
“山是能翻的,就是這怎么翻啊?”我邊說邊雙手摁向這張鋪著薄墊的床板,像只肥貓一樣往前爬了半米,一扭身,雙手扶住床沿,左腳往下踩住爬梯,右腳往下一蹬。
“哎呀!踩著我的腦袋啦!”唐僧吱哇亂叫。
我趕忙收回我的右腳:“你怎么起來啦?嚇我一跳,以為踩地雷了!”
“我去問問青旅的老板娘,這折多山咱怎么翻才好。”這會兒換作唐僧雙手抱頭,他趿拉著拖鞋朝門走。
“女神,折多山山下有個叫貢布卡的村子可以住,但從康定到那兒,要50多公里。”大胃繼續匯報著。
“50多公里!我連翻到埡口都是兇多吉少,開什么國際玩笑啊!”我屁股一沉,坐在了下鋪。
“媽呀!康定到折多山埡口要連續40多公里上坡!”大胃驚呼著,背部像是安了彈簧,“嘭”地從床上彈了起來。
“啊……前些天二郎山18公里海拔上升800多米,我就已經快要走死了!這折多山40多公里海拔上升1800米!要他媽命啊這是!”我氣得搖頭跺腳,“不走了,不走了!我哪兒都不去了!”
門兒被推開了:“老板娘說了,明天我們可以先到折多塘,不到20公里的路,一路上坡。”唐僧的聲音比他的人走得快。
“???折多塘是什么?我查查!”大胃雙手握著手機。
“折多塘,距離康定城20公里,是上山路的一個村子,它離折多山埡口20來公里的路程。大多騎行和背包的都會在此停留,以適應高原,也 能更好地保存體力,第二天從折多塘出發再翻越埡口。”大胃念著。
“那就這么定了,咱們明天也先到這里。”
三個人都起身開始收拾背包。
“哎,也不知道當時怎么想的,還選了個上下鋪的三人間,好不容易休息休息,還得爬高!”收拾好背包的我面朝爬梯,拖鞋往后一甩,雙手抓住欄桿,撅著屁股一步、兩步、三步、四步爬回上鋪。
“哈哈哈哈!”我剛躺下身,就一頓大笑,把下面倆人嚇得又從床上彈了起來。
“你們猜我看到什么了,有個逗B在天花板上寫了句——”我又是一通大笑,“寧愿上×姐,也不愿上坡!”
笑聲是這24小時的收尾。
手機顯示時間21:30,鬧鐘上到六點整。手機擱到一旁,燈一熄,眼一閉。
“明天就要翻折多山了……”眼睛又睜開,吧嗒吧嗒眨,“這座川藏線上及時個真正翻越的雪山,這座翻死人的雪山,可他媽怎么翻啊……”
2.折多山!鬼打墻?!
“哇塞,快看那個妹子!”
巨石下的男孩們用我聽得懂的普通話和聽不太懂的方言在說著,此起彼伏。歡呼聲、口哨聲,聲聲入耳。
一塊巨石出現在康定往折多塘的上山路上。
“怎么有那么多騎行的在那塊石頭旁拍照啊?”我們仨在國道上,好奇心驅使我們也追隨他們,過去一探究竟。
“我×!那是雪山!看見了嗎,巨石的遠處是雪山!”大胃揮舞著他那根在有竹林的漢區撿來的竹棒,不停地亂喊著。可別小瞧了這根不是登山杖的竹棒,這可是撐起了大胃進藏路的神棒?。?/p>
“難道那就是貢嘎雪山嗎?折多山不是可以眺望到貢嘎群山嗎?”我也激動了。
這些騎行的人紛紛爬上巨石,或以勝利者的姿態舉起手臂歡呼狀,或以伸開雙臂狀要擁抱那雪山。“啪啪啪”,巨石下的騎友們摁動快門。
而我們也卸下背包,爬上這巨石當一把未到埡口的勝利者。
康定城氣溫11度,而這時而面朝雪山,時而背朝雪山,向上攀爬的上山路,風沒有因太陽的熱烈而變小,反倒是呼呼吹得更猛了。
我一句“我自己能爬上去”,便撇開大胃的幫助,雙手抓住石頭,三步兩步像是攀巖般,登上了這塊巨石。
巨石下的這群男孩們,身高1米9也需要抬頭看向身高1米6的我。
我雙膝彎曲以便讓重心穩些,雙腳緩慢地在石頭上向左后方轉動,再伸直雙腿,扭頭望向遠方。
“女神,你小心點??!”大胃喊道。
湛藍的天空遠處是逐漸暈染的深藍,好像多注視幾時就能看穿這萬里的浮云……幾朵云正稀散地飄在雪山之巔。
遠處層巒的雪山像是一群穿著白色斗篷的孩童,此刻站在高處的我被他們環抱著。
回到國道上的我只須一個抬眼,便可望見雪山。每向前走一步,就離它更近。每向前邁一百步,有可能就望不到雪山了——折多山的褶子讓我們一會兒面朝西走,一會兒又面朝東走。國道旁的民居也越來越少。
“民居都被我們給走沒了,所以我們還有多少個褶子才能到折多塘?”我們仨異口同聲問天、問地、問彼此。
我抓起掛在脖子上的計步器:“走了12公里了。”
“太棒了!還有8公里就能到了!”大胃說道。
“8公里,目測一公里仨褶子。”唐僧說道。
“這種換算簡直操蛋!合著還有24個褶子要翻。”我說道。
登山杖撐住身體的重心,雙腳原地不動,但腳后跟一一向上抬離鞋墊兩毫米,可算能讓雙腳放松下了。
“二郎山也有褶子,但和折多山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大胃說道。
“對啊,感覺像是鬼打墻。剛轉過來,又他媽的一個圈,一直轉圈。”唐僧也瀕臨崩潰。
“在二郎山時還說什么‘這山沒法兒翻’,現在可好,二郎山翻過來了,又一個折多山,還這么多褶子。”大胃說道。
我在一旁沉默不語,只顧大口喘氣,真怕我一口氣沒倒騰上來,背過去。
“趕緊走吧,早點兒走到折多塘,早點兒歇腳。”唐僧說道。
從身旁經過的騎友們,已經顧不得吼出那句“加油”,只見他們的背弓得更彎,屁股也抬離了車椅,身體甚至有些左右搖晃的,齜牙咧嘴地爬著坡。
“加油啊!”我們穩穩地在國道上,擔心著眼前這些人會不會一個失去平衡從車上摔下來。
“昨兒你們查的20公里,靠不靠譜???!”上山路讓我的雙膝劇烈抖動,背包像一個重重的殼把我的腰壓得更彎,像是一個羅鍋兒。雙腳像灌了鉛一般,動彈不得。
“計步器顯示多少公里了……”唐僧問道。
“計步器都快19公里了,連個村莊的影子都沒見著!”
我把腰身彎得更低,雙手上下交疊摁在登山杖上,下巴則搭在了雙手上,它再次成為支撐桿,我把更多的重心離開腳后跟。
我們三個人站在一個褶子的拐角,不知路在何方……
心中一直在打鼓,“快到了!快到了!快到了……”怒火也燃燒地正旺。
“要不,我和大胃幫你拿包吧?”唐僧說道,聲音很輕。他有時紳士得讓我感覺他的提議是正確的。
但我一開口,語氣還是那樣咄咄逼人:“為什么你們幫我拿???”話才脫口,我就有些后悔——也太不知好歹了。
唐僧沒說話,看了眼大胃。
“我們背不動你,你那么沉,背包還是背得動的。”大胃打趣地說。
“你們有背包,為什么還要拿別人的背包?你們累不累?再說了,我干嘛讓你們幫我拿?我自己能背,你們哪只眼睛看到我背不了了?”也不知我哪里來的力氣還在這里繼續出口傷人,說著還站直了身,登山杖被用力地向地面一杵,發出“咣”的一聲,伸出雙手把背包的肩帶整理了一番。
他倆不再說話,無奈和汗珠掛滿了面頰。
“我還就不信了,我他媽的今天走不到折多塘!”我氣鼓鼓地朝這褶子的拐角走去。
大胃和唐僧不言語地緊追身后。
“我×!”原諒我在這種時刻只能如此粗俗,“那是什么?!”我舉起登山杖,指向前方的民居:一個、兩個、三四個。
“Yeah!”我雙手握拳,雙膝一彎,慶賀著這一勝利的時刻。
大胃和唐僧也疾步來到我身旁,拍拍我的背包,說:“女神,就說你行吧,能走到的。”
“咱是誰?。≌鄱嗵了銈€啥,拉薩咱都能走到!”我幾乎感覺不到身上背包的重量了,邁出了朝向大床和熱飯的雙腿。
“我一定要輕裝走在這國道上試試是啥感覺,是不是也這番痛苦?”我邊走邊吼道。
3.錯過溫泉,拾起雪山
“什么?有溫泉!”我張大嘴巴重復著客棧老板娘說的話。
“有,在后山。”老板娘在客棧一層的小賣部邊給我們找零錢邊說道,“我們客??梢韵丛?,你們洗完澡可以去泡一泡溫泉,很舒服的。”
我們抱著午飯和晚飯的泡面及火腿腸,取了房門鑰匙便往房間走。
“簡直了,房間又在二層。”先前還能一腳一個臺階爬上樓梯,這會兒的雙腿已經幾近失去知覺。用拳頭去敲打大腿,哪里還覺得出疼痛?
雙手將左腿搬到臺階上,再牢牢握住身體左側的扶手,雙膝一彎,一悠勁兒,右腿軟綿綿地向上一悠,重心向前一傾,右手趕忙從扶手挪到右大腿,再把蕩在空中的右腿搬到左腳右側,雙腳一并攏——“可算上了一個新高度??!”。
身后的大胃見我著實費力,便托起我的背包:“來,女神,上樓!”
背包的肩帶抬離了雙肩,一種輕松感鉆進我的關節縫,總算一腳一腳上了樓。
“大胃,要是我坐著轎子就更好啦!”
三人房很是干凈。“咦!是藏床?。?rdquo;床是木頭的,藏式圖騰畫在床背上。
卸下背包,忽悠一下子,趴在了床上。
“??!床!”離地的雙腳在空中一通撲騰。
“太冷了??!”洗過澡的我,哆里哆嗦地小跑回房,趕忙把抓絨和軟殼衣都套上身。
毛巾裹著濕漉漉的頭發,坐在靠近床邊的床上,把登山杖延伸到最長,搭在藏床和藏柜上:“瞧咱這晾衣桿。”說著便把捎帶洗的衣服搭在了上面。
云比上午時厚了許多。
“咱們去泡溫泉吧!”大胃提議。
每天到了落腳地,基本上就是狼吞虎咽十分鐘解決補給。然后,有條件洗澡就排隊洗澡,沒條件洗澡就洗臉、洗腳;要是連熱水都沒有,那就臟臭著直接躺床。簡直就是“吃飽了就躺著”——豬一樣的人生。
往床上一躺,無聊嗎?那和泡溫泉比,簡直太無聊啦!但我們是去度假嗎?誰也沒曾想蝸牛般爬了24小時上山路的我們,吃飽喝足了,正坐擁雪山,四周植被茂密,Leonard Cohen的歌唱起來,什么疲憊,什么崩潰,全被冒著熱氣的溫泉洗了個魂飛魄散??!
“哎喲!妹子,來妹子啦!”一群男聲從冒著熱氣的池子里傳出來。
再在這后山的土坡兒往上爬兩步:“??!”我驚呼地轉身欲要往山下跑,一個踉蹌,差點和我身后的唐僧撞個滿懷。
“亦凡,你怎么了?”唐僧趕忙扶住險些摔一屁墩的我。
“裸,裸男……一池子的裸男!”我緊閉雙眼,雙手緊握住唐僧的胳膊說道。
“妹子,去哪兒啦?”只聽池子里飄出的男聲,夾在一片笑聲中。
氣得有些惱怒的我恨不得走上前一通破口大罵——“流氓!”
可我這會兒只好夾著尾巴往山下跑。
錯過了溫泉,卻拾起一座雪山。
似乎所有的錯過都是被安排好,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迎接美好的到來。
午飯后,我們順著下山坡在附近溜達,沿著小路上的腳印,向上攀爬。
“竟有白塔!快看那雪山!”
老天像是舉起一支毛筆,將墨白涂向雪山的四周。我們不能說是云朵貼近雪山,也不能說是雪山穿過云霄。
經幡連接著一棵樹和另一棵樹,這五色的風馬旗也連接著天空和土地,它們在大地與天空之間隨風飄蕩搖曳,時而靜謐,時而兇猛,向這天地祈求著祝福,祝福這高高的草原安寧祥和。
4.哪座雪山使我稱王
“快看那道霞光!”
當我們早上六點從暖和的被窩兒掙扎地爬出來,七點準時從客棧整裝出發,翻到高處想要回望這個名叫折多塘的美麗村莊時,心被眼前的景象融化了。像是在寒冷冬日,喝了一杯熱巧克力。
&n
還沒看,看完去西藏
看完了 真實的徒步進藏歷程 令人向往的西藏
很好看的書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哦!
很佩服她的勇氣和堅強。文筆真實流暢。
很不錯的好書,值得一看。
非常滿意啊
這本書第二次來買了!
書好快遞差
有一種同作者一樣走一趟的沖動
期待能進藏……
特別好的書特別好的書,感謝當當!
給我不一樣的感覺!
書很不錯,這個價格買到很值
一直想去西藏,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震撼,很佩服作者,這本書值得一看。
先看再說,一直從豆瓣關注到現在,很高興能出書。
這是給我媳婦買的。至于對這本書的評價,得等她看完再說。
經過朋友介紹推薦而且對西藏一直以來的向往也讓我決定看看這本書
今天收到快遞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一下,此書非常勵志,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旅程,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看的愛不釋手!
能純徒走完川藏線,經歷生死而重生,人生從此就又多了一抹絢麗的彩色。
《徒步進西藏》等的是北京女神亦凡徒步進西藏的故事,故事生動感人,文筆細膩,樸實無華。
川藏線2160公里,作者在三個月的時間里經歷無人區、險過沼澤地、穿越暗黑隧道,狂風暴雨,病痛折磨,生死離別,艱辛之中卻又透著異常堅定,終于完成了這一次的虔誠告白。在徒步的路上,她懷著對西藏的憧憬;在人生路上,我們是否也應對純凈的心靈保存一份憧憬?非常敬佩本書的作者,一個人走完川藏線,看的非常激動。西藏也是我的夢想之地,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有人說,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哪怕高反讓人難忍,哪怕氣候讓人不適。去聽一曲梵音、去嗅一片青稞,對于蝸居在都市中的人們來說有些天方夜譚,然而翻開本書,你會發現,徒步本就是一場精神的洗禮,高原之上,雪山之巔,你想要的生活,就在你的腳下。那矗立在高山上的金頂,多少人仰望駐足;那近在咫尺的藍天,仿佛伸手就可以觸碰。我們也許看不到生命的綿長,卻可以看到生命的含義和分量——這就是西藏之行的真正意義所在。
此書總體感覺一般,煽情太多,不如“去野吧,西藏”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