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麗特·米德關于文化與性的論述,指出其學說對現(xiàn)代美國婦女有深刻影響。米德既贊揚了婦女的巨大潛力,但又根據(jù)弗洛伊德的觀點,支持因性別的生物功能而對婦女作用加以限制,從而對女權運動產生了"凍結"的作用。作者還對馬斯洛的心理學加以闡釋及引證,從而使自己的分析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作者對理論界的并不盲從,而是深入研究和探討,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文化的角度檢驗其理論,指出其不實之處和局限性,從新的高度批判了"女性奧秘"的所謂"理論基礎"。
作者認為,陷入苦悶傍徨中的千百萬美國家庭主婦只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才能夠走出陷阱,那種"適應"自己的環(huán)境的想法是沒有出路的;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對生活的使命感只能來源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她號召婦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從自己的能力和實際需要出發(fā),設計出一個藍圖。美國婦女必須斷然否決女性的奧秘,看穿奧秘的虛幻,努力戰(zhàn)勝各種歧視偏見,堅持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使自己獲得新生。這可能是長期的、困難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婦女能夠按自己內心的呼喚去努力的時代已經不是遙遠的將來了。
《女性的奧秘》是女權運動的里程碑式著作。作者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對美國社會的這一病態(tài)提出了自己鮮明的觀點,對安于觀狀、苦于困境的當代美國婦女發(fā)出了出自內心的呼喊,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新一代美國婦女的覺醒,極大地推動了六七十年代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發(fā)展。
這本書有較大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作者帶著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走訪了眾多的有關人士,參閱了浩繁的文獻資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礎上,從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人類學、生物學等各個角度,對婦女問題進行了理論上的闡釋和剖析,其深度和廣度都是少見的。
這本書也是弗里丹本人的求實精神和嚴謹學風的體現(xiàn)。作者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與讀者直接對話,闡述自己的觀點,感情真摯、語氣深沉,發(fā)自內心,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弗里丹對這一社會問題的提出既不是出自主現(xiàn)臆斷,也不是停留在現(xiàn)象的描述上,而是踏踏實地地從事調查研究,從多種角度把這一問題置于科學的基礎上深入地加以剖析。這首先表現(xiàn)在對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不厭其煩地加以整理,而且謹嚴縝密、始終如一。加上作者尊重事實,注重調查,親自采訪,從而把理論置于社會現(xiàn)實的廣闊層面上,這種非學究式的作風也是值得稱道的。弗里丹可以說是集學者與社會活動家于一身的人物。
她,引發(fā)了第二次女權主意運動的浪潮,本書關于社會關系的見解喚醒了男人和女人。這本書改變了一個國家,甚至這個世界的意識。
叢書總序
譯者前言
作者序言
無名的問題
家庭主婦:幸福的女主人公
女性的個性轉變期
充滿激情的旅程
弗洛伊德的性唯我論
功能的凍結,女性的抗議和瑪格麗特·米德
以性別為指導方向的教育家
錯誤的選擇
針對性別的銷售
增加家務以消磨時光
性的尋求
人性逐漸消失:愜意的集中營
失去的自我
女性的新生
可能是我對作者那個時代的現(xiàn)狀太陌生了,很難和作者產生共鳴.不過我對作者關于婚姻的觀點很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