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需要知識的支持,方能獲得的呈現。這本小書不是要扼殺創造力,也不是要將其簡化為一堆原則,它并非妨礙好設計發生的方程式,而是希望制止對設計專業復雜性缺乏了解的狀況。”——維涅里
作為一位成就斐然、德高望重的設計師,維涅里在指導一些年輕設計師時,發現他們缺乏的并不是技術,而是對一些設計基本問題的認識,于是他萌生了寫作本書的念頭,將他覺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些設計基本準則傾囊相授。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將37個設計中的關鍵因素,以有形、無形加以區分,并結合維涅里自己的作品展示,分享他設計生涯中那些最有力量的設計信條,帶領讀者直接、有效地體會設計中智性的優雅。
“如果你能設計好一件東西,那你也可以設計好一切。”這本書正體現了維涅里的設計理念,和顛撲不破的設計準則。
(1)設計大師維涅里生平專著——本書是維涅里生平專著,他生前很想將這部著作與中國讀者分享。無奈大師突然離世,成為了一個遺憾。 此次中文版的面世,也是作為向這位設計大師的致敬與緬懷。
(2) 37個關鍵因素,顛簸不破的設計準則——作為一位成就斐然,德高望重的設計師,維涅里在指導一些年輕設計師時,發現他們缺乏的并不是技術,而是對一些設計基本問題的認識,于是他萌生了寫作本書的念頭,將他覺得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一些設計基本準則傾囊相授。
馬西莫 維涅里(Massimo Vignelli,1931—2014)是意大利國寶級設計師,現代主義設計的開拓中堅,二十世紀下半葉視覺傳達發展進程中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設計領域涵蓋了包裝、產品、家具、展示設計到公共標識。
1966年,維涅里同其他設計師共同創辦了“益茂國際”(Unimark International),這家設計所很快便成為了世界上的設計公司之一,并為眾多世界知名企業設計了身份標識,如美國航空、美國布魯明代爾百貨公司、福特、IBM等。這一時期,維涅里最著名的設計作品是紐約地鐵線路圖。1971年,維涅里離開益茂國際,與妻子萊拉一起在紐約創辦了維涅里設計事務所,被視為設計界的全能常青樹。
[導言]
[及時部分] 無形的因素
語義學
句法學
語用學
規則
適度性
模糊性
歷史、理論與批評
現代主義
設計為一
視覺的力量
智慧的優雅
永恒性
責任感
權益
光
任意性
語境
影響
營銷
[第二部分] 有形的因素
紙
網格、邊緣、欄與模塊
企業信箋
書籍網格
字體:基礎字體
左對齊、居中、兩邊對齊
字體尺寸關系
尺標
字體尺寸對比
比例
肌理
色彩
版式設計
序列
裝訂
標志性與多元化
空白空間
經驗總結
[結語]
[永恒性]——
我們毫無疑問地反對任何流行的設計以及任何設計風潮。我們蔑視陳舊的文化、浪費的文化、朝生暮死的狂熱崇拜,厭惡臨時解決方案的需求、能源的浪費以及一味求新求異的資本。
我們的存在是為了經久的設計、針對人們的需求而產生的設計。我們的存在是為了關照一個倡導永恒價值的社會、一個受益于商品并值得尊重的健全的社會。我們喜歡采用基本形與基色,因為它們的形式價值是永恒的。我們欣賞的版式設計應該是超越了主觀性的,因為我們探索的是客觀價值,而一種永恒的版式設計——不追逐潮流,正是以恰當的方式反映內容。我們欣賞經濟的設計,因為它避免了浪費,同時它尊重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并且更加持久。我們力爭實現以信息而非視覺快感為核心的設計。我們欣賞的清晰、簡潔、經久,就是設計中“永恒”的意義。
[影響]——
接受影響和感染是我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而且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早期的影響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具有經久的價值,并決定了他的性格、觀點、個性與興趣。以我為例,建筑是我最初強烈的興趣點,尤其是接觸到了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之后,我極其尊重他對于藝術與社會問題的專注與投入。柯布西耶用豐富的形式與材料的詞匯創造了非常有魅力的語言,用于通過作品去表現、溝通、交流其愿景與觀念。對曾經的我而言,他那富含了繪畫、雕塑與建筑的包羅萬象的愿景的表達是全新的,我感覺自己被完全地吸引住了。另一位對我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是密斯 凡 德 羅(Mies van der Rohe),來自他的影響貫穿我的生命,一直持續至今。密斯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細測算與計劃,及在材料應用上的豐富性對我產生了至深的影響。我還記得自己研究他的建筑草圖,以期深入透徹地理解其建筑語言,去感受和理解他所創造的如音樂節奏般的空間、相互交錯的墻以及的比例。密斯的極簡主義不是一種風格的產物,而是極其優雅的智慧的呈現,指導我所有的創作,或者至少可以說指導了我的絕大部分創作。
以最簡化的方式實現最豐富的效果,這種主張塑造了我在各個領域的工作過程,無論是二維的還是三維的。
“影響”與“靈感”的區別在于持久性。“影響”以深入且形成性的方式作用于思維,而“靈感”則偏向具有朝生暮死的本質,顯出一種短暫的生命周期的傾向。靈感接近一種創造性的爆發,在我們的意識中靈光乍現并達到短暫的較高點,有時候會產生結果,但有時候戛然而止,這取決于靈感的強度、價值,以及我們的定位與計劃。 [永恒性]——
[拉斯 繆勒]——即便是最精巧的軟件也永遠不能夠替代好設計的基本原理。這本小書就像瑞士軍刀一樣便攜而有益。它并非昔日明星的遺澤,而是一位介入且以批判的態度審視技術發展的觀察者的當代信條。這本小書就馬西莫 維涅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優雅而堅定的現代主義作品背后的框架做了一個總結,它將為許多設計師提供重要的指南,引導他們走向屬于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