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劇《Lie To Me》的熱播,國內微反應叢書陸續出版,微反應正在通過多種媒介與大眾接觸,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應用微反應。面對大量的潛在讀者群體,本書適時推出,幫助廣大讀者了解微反應、學會應用微反應。姜振宇所著《微反應:小動作背后隱藏著什么》為狹義微反應(市場銷售火爆)。而《我的本微反應書》從廣義微反應(包含微表情、微動作、微語義三部分內容)著手,結合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知識背景,將廣義微反應從生理機制到心理現象,再到外部行為進行詳細透徹的講解。
黃玉琛、曹梟編著的《對我說謊試試(跟我學微反應讀心術)》的創作結合了一些心理學原理,將專業與通俗結合,其中也不乏幽默,主要介紹了微心理學的知識,當中結合"讀心"的成分,一來讓讀者朋友們更容易理解,另外也使本書內容更加充實生動。無論是以前了解過微反應的還是從來沒聽說過它的朋友,此書也一定會使讀者對微心理學的了解更加具體、深入,說不定能成為一位"讀心"高手。
目錄
及時篇微反應基本原理
及時章微反應?微反應!/03
及時節現代"微"生活/04
地球是"微"世界/04
微反應無處不在/06
"微"觀世界發現生活/08
第二節什么是微反應/10
動物有偽裝,人類有謊言/10
微反應――人類的生存本能/13
第三節微反應的生理機制――邊緣大腦/14
產生微反應的根源,是邊緣大腦/14
腦的進化――邊緣大腦從何而來/16
我們的邊緣大腦/19
第二章微反應兩大原則及三條原理/21
及時節趨利避害原則與微反應原理/22
人們為什么會趨利避害呢 /22
人際距離與趨利避害/24
冷水實驗探究趨利避害的條件/27
第二節重力原則與微反應的關系/29
什么是重力姿態/32
第三節人與動物的表情原理/35
有用的聯合性習慣原理/35
對立原理/37
神經系統的直接作用原理/38
第二篇微表情――一切真相盡在臉上
第三章微表情大揭秘/43
及時節微表情探索――從臉開始/44
情感表達=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表情/44
什么是微表情/45
如何判斷是不是微表情/46
保羅艾克曼與微表情/49
第二節微 表情之面部結構/51
43塊肌肉與10,000種表情/51
表情的基本元素――表情肌/52
我們臉上有多少塊表情肌/54
雙面傳說――左右臉的不同/57
人有多少種表情/59
第三節六型面孔的秘密/60
有表情就一定會有情緒嗎/60
原始部落里發現的笑容/61
面部表情的發展歷程/63
第四節從六型面孔看情緒/66
快樂的時候/66
憤怒的時候/67
悲傷的時候/69
害怕的時候/71
厭惡的時候/72
驚訝的時候/73
第五節微表情與面部行為編碼系統/75
孿生兄弟――艾克曼還是萊特曼/75
教你看懂《Lie To Me》――解密面部行為編碼系統/76
第六節微表情的識別與測量/83
動物的面部表情識別/83
美元中富蘭克林的表情分析/85
什么是面部表情的三個維度/87
表情測量與情緒識別/91
現代化的表情識別與測量方法介紹/92
第四章心靈之窗――從眼睛里得到真相/95
及時節你不知道的瞳孔/96
哪個艾薇爾更漂亮/96
詭秘的瞳孔/97
瞳孔的進化/99
妙用瞳孔微反應/100
第二節說謊還是回憶――眼動告訴你/104
中斷眼神交流等于說謊嗎/104
眼動方向――右腦想象,左腦記憶 /110
第三節目光與眼角的秘密/112
小灰鵝的印刻現象/112
注視時間/115
注視位置/116
眼角辨別真假笑容/118
第五章典型面部微表情/121
及時節眉毛怎樣反應情緒?/122
眉毛與性格/122
額頭與胸懷/124
嘻哈猴的眉毛和表情/125
變化莫測之眉/127
第二節鼻孔與情緒/130
人有幾個鼻孔/130
皺鼻的含義/132
輕撫鼻子屬于安慰反應/135
第三節唇齒運用――唇與牙齒/136
用嘴角建立心理優勢――露出你的笑容/136
典型的冷笑和嘲笑/138
嘴部的其他形態與情緒/141
舌齒并用――咬手指和舔嘴唇/143
第四節面孔微反應總結/146
詳解六型面孔總表/146
面部表情一表通――面孔微反應總表/148
第三篇微動作――教你如何洞悉他人內心世界
第六章常見微動作及分類/153
及時節狹義微反應/154
什么是狹義微反應/154
憤怒也能偽裝/156
分析公交車上搶座時的假怒/158
文化差異與微反應的關系/159
第二節身體語言如何傳遞信息/162
圖書館假怒事件的動機分析/162
假怒的微動作分析/163
頭發與頭形――你不知道的心理名片/165
第三節五種常見微反應/167
微反應種類簡述/167
逃離反應/168
凍結反應/169
戰斗反應/171
領地反應/173
安慰反應/173
第七章手腳動作看對方心意/177
及時節"手語"心計/178
手相識人/178
握手的門道/182
握手誰應先伸手/185
各種握手姿勢及其含義/186
手的位置與心理/190
手掌隱含的秘密/196
雙臂交叉――建立起屏障/198
不同手勢的含義/199
手可以安慰焦慮情緒/201
細數手的那些特殊動作/204
第二節腿腳動作隱 藏 的含義/207
誠實的腿腳語言/207
腿腳交叉的"暗語"/209
女性纏腿有講究/213
二郎腿――領地反應/215
步態識人有訣竅/217
快樂腳――快樂反應/220
腿腳不近心亦遠/221
背離重力原則腳,反應心情晴雨表/223
日常態度"指南針"――逃離反應與凍結反應/224
第八章遍及全身的微動作及含義/227
及時節從"頭"開始認識微動作/228
喜怒哀懼從"頭"道來/228
點頭"Yes"搖頭"No"/228
"側耳傾聽"即欲知/230
"舉頭""低頭"皆學問/231
第二節身心微語言/233
意在"肩"中教君識/233
體會多元"腰"智慧/237
透過身軀讀"愛憎"/240
第三節身體姿態與心理/242
坐姿與心理/242
站姿與心理/244
行姿與心理/245
睡姿與心理/247
第四節日常生活中的微反應/249
擁抱也有真假/249
社交禮儀――不同關系不同擁抱/251
吸煙與滅煙姿勢心理分析/253
實驗心理――刷牙觀人心/260
第四篇微語義――話里行間讀人心
第九章聽說讀寫微語義/265
及時節什么是微語義/266
微語義的名詞界定/266
語言的形成、分類與理解/268
第二節"無聲"勝有聲/271
遠離"網漁",珍愛自我/271
字面識人有絕招/273
筆跡看破真性情/276
第三節聲音 與 聽覺/279
聽覺的生理基礎/279
聲音的三個特征/281
聽覺的基本規律/284
第十章口語微語義――習慣與謊言/287
及時節說話習慣與微語義/288
弗洛伊德之口誤/288
方言的獨特習慣/290
稱呼之中見關系/294
打招呼方式知性格/295
口頭禪中辨個性/299
說話不宜總懷舊/300
牢騷滿腹要不得/301
讓自己有點"城府"/302
第二節謊言特征 大 揭秘/304
謊言特征一――內容空洞/304
謊言特征二――否定句式/305
謊言特征三――欲擒故縱/307
謊言特征四――聲東擊西/308
謊言特征五――生硬重復/309
謊言特征六――語調抑揚/310
謊言特征七――假哭掩飾/311
你肯定每天都會用你的雙手來做許多事情,比如吃飯、洗碗,當然也有可能用來擁抱或者握手;你每天都會有不同的I『肓緒,不同情緒下你的手會撫摸你的頸部或耳朵或你全身的任何地方,你的手可能會十指交叉相握,或者雙手合十,又或者索性用手捂住嘴。腳也是你每天必須用到的身體部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靜止站立,當你坐下的時候,你的雙腳可能會交叉、伸展或者縮攏,還有可能會蹺起"二郎腿"。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你再熟悉不過的動作,盡管許多動作比較細小而容易被周圍的人忽視,但是在"微"觀世界中,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都隱藏著大量的線索與信息。
人的表情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情緒,簡單明了,笑代表愉悅,哭代表悲傷,似乎已經沒有什么東西比表情更直接的了。人的表情無時不刻都在發生變化,每一次接受外界刺激,我們的表情都會或多或少地發生一些改變:由喜轉怒,由怒入哀,轉哀成樂,我們會發現喜怒哀樂指代的其實是三神情緒,因為"樂"其實就是"喜"。我們的表情也并非只是代表著單一的情緒元素,它們可以包含兩種甚至更多的復雜情緒,比如羨慕、嫉妒、恨,可以同時出現在同一張臉上。但是,表情也是可以偽裝的。偽裝必定有破綻,因為在偽裝之前人真實的狀況依舊會反映在臉上,這在本書中被稱為"微表情"。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人,而這些人的臉上無一例外地會出現各不相同的表情,這些表情不是所有人都能解讀的。
你是一個騙子!哦,對不起,用了這么一個偏激又不合邏輯的詞,但是請讀者相信這個詞并不帶有貶義。來自美國的一項調查表示,美國人平均每天每10分鐘就會說3次謊,在國內雖然沒有過類似的調查,但數據也應該是類似的,所以我才敢下這么一個大膽的定論。當然這要排除休息的時候。在這里,說謊指的是"說與現實不相符合的話",但事實上,開玩笑與一般情況下人們所說的"謊言"不太相同,因為開玩笑的目的并不是去欺騙別人。但不可否認,人的日常言語是日常生活中偽裝多的部分之一,而無一例外的是,只要是偽裝就一定會有破綻。
你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一個陌生人說的做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人們常說"做的比說的可信",但事實告訴我們――兩者都不可信,這時候,微反應就可以幫助到我們了。
"微"觀世界發現生活
在起草本書的時候,我們只是將它定位成一本介紹微反應的書,但遲遲不能決定給它起什么名字,直到看到一部電影《Microcosmos:le peuole de l'herbe》,中文直譯就是"微觀世界"。
這部電影全長73分鐘,卻拍了二十年,你沒有看錯,拍了整整二十年。在這部影片里,演員有蜜蜂、毛蟲、蝸牛、瓢蟲,這應該算是一部昆蟲的紀錄片,并且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昆蟲紀錄片,雖然在屏幕上放大的毛蟲讓我雞皮疙瘩掉落一地,但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你就會發現整部影片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所有的東西都是赤裸裸的,就好像微反應表現出人真實的狀態一樣。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起初只是覺得在看電影版的"動物世界",只是播放的主題是我曾經不感興趣的昆蟲而已。但后來發現在微觀世界中,豐富的故事展現給我們的是不同于現實的另一個世界。在這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普普通通的草叢放大無數倍展現在面前的時候,竟是如此神奇。"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個小時像過了24小時,24小時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這是電影中的一段旁白,不同的視野看同一個世界,結果往往是不同的。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讓平凡的東西煥發生機與活力,這也是為什么這部影片獲得了第22屆凱撒電影節的佳攝影獎、佳剪輯獎與佳錄音獎三個獎項,所以視角很重要。
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同的視角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東西,這本書從"微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存在的許多東西,而優勢地位不單單是一本介紹微反應的書。我們更希望本書可以讓讀者以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發現生活。
我們希望本書可以像這部電影一樣將所有精華的東西濃縮在短暫的篇章里,也同樣希望在介紹、學習、研究微反應的同時,留給讀者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本書更傾向于微反應的介紹與研究,但并不是沒有應用的成分,只是筆者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會將生活變得太累太復雜。本書將"微反應"與"讀心"相結合,將"讀心"部分內容以"微"角度講述;不同于同類書的"介紹"+"舉例"寫作模式,本書更傾向于"介紹"+"講述"方式,自然而然,微反應也就成了"你不知道的微反應"了。
筆者一直認為,閱讀是建立在信任作者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只有了解了"我們",才有可能信任我們,只有信任我們,才能信任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