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六十余年前的戰(zhàn)爭卷進了幾乎當時所有的軍事強國,世界上先進的武器裝備紛紛亮相,叱咤風云的名將競相登場,引動千軍,馳騁疆場,導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畫面。這是一次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的總較量,這是一場觸目驚心、血雨腥風的生死決戰(zhàn)。
朝鮮戰(zhàn)爭知名研究專家、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丁偉,歷時數年,從數百萬字的珍貴資料中披沙揀金,探尋歷史背后的隱秘真相。本書以冷靜客觀的筆觸,高屋建瓴的視角,全景再現朝鮮戰(zhàn)爭的全過程。從戰(zhàn)爭爆發(fā)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到落幕,從戰(zhàn)略決策、指揮部署到各大戰(zhàn)役的戰(zhàn)斗場景,從世界局勢、大國博弈到戰(zhàn)術運用,從大背景到小細節(jié),無不囊括,精彩紛呈。
全書根據國內外關于朝鮮戰(zhàn)爭的官方解密檔案,揭開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內幕。
戰(zhàn)爭爆發(fā)的真實原因是什么?
毗鄰朝鮮的蘇聯為何按兵不動?
美國為何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干涉?
中國高層為何力排眾議,決定抗美援朝?
在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志愿軍又是如何擊敗美軍的?
……
講述朝鮮戰(zhàn)爭的全過程,揭開諸多真實內幕,讓未解之謎大白于天下!
關于朝鮮戰(zhàn)爭,普通人知道的情況寥寥,無非聯合國軍非法干涉,中國被迫抗美援朝,終美軍兵敗。然而戰(zhàn)爭爆發(f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美國與蘇聯這當時的兩大巨頭在這場戰(zhàn)爭中有多大的影響?中國高層為何力排眾議,決定出兵?蘇聯為何卻按兵不動?第yi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戰(zhàn)役的細節(jié)是什么?……打開這本書,一切謎底,一一揭曉。
60多年來,真正讓人們了解朝鮮戰(zhàn)爭的通俗力作!
不同于其他有關朝鮮戰(zhàn)爭的著作的枯燥冰冷,本書以故事化的語言講述戰(zhàn)爭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戰(zhàn)略布局到戰(zhàn)斗場景,無不涉及。既有國際形勢和政治的背景分析,也有人物心理和情緒的描繪,讓你像讀小說一樣讀懂朝鮮戰(zhàn)爭。
朝鮮戰(zhàn)爭知名研究專家,歷時多年寫成,集結國內外秘不示人的檔案資料!
本書作者丁偉,是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軍事學博士,是朝鮮戰(zhàn)爭研究領域知名的咨詢論證專家,他歷時多年,披沙揀金,探尋歷史背后隱秘的真相,參閱數百萬字珍貴檔案,從而寫就這本書。
丁偉,軍事學博士,大校軍銜,現為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員,院學術帶領人,長期從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戰(zhàn)史研究,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研究領域知名的咨詢論證專家。主持或參與《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抗美援朝戰(zhàn)爭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等軍事科研重大課題的研究與撰寫。個人專著有《從鴨綠江到三八線》《難忘一九五〇》等。其學術成果曾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解放軍圖書獎、全軍軍事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等。
及時章 戰(zhàn)爭的爆發(fā)
1 復雜的局勢
2 戰(zhàn)火開始燃起
3 美軍赴朝參戰(zhàn)
4 仁川登陸戰(zhàn)
第二章 中國介入這場戰(zhàn)爭
1 金日成的求援
2 焦慮的斯大林
3 中國積極備戰(zhàn)
4 擔任總司令
第三章 “這是一場中國式的葬禮”
1 美軍越過三八線
2 麥克阿瑟的作戰(zhàn)計劃
3 志愿軍的抵達
4 出國及時仗
5 云山戰(zhàn)役
6 黃草嶺阻擊戰(zhàn)
7 引起巨大反響
第四章 “這是我收到的好的圣誕禮物”
1 參謀長聯席會議
2 回家過圣誕節(jié)
3 聯合國軍大潰退
4 楊根思堅守高地犧牲
5 第二次戰(zhàn)役勝利結束
6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第五章 “這是一支張皇失措的部隊”
1 原子彈的威脅
2 最慘重的敗仗
3 第三次戰(zhàn)役
4 李奇微臨危受命
5 志愿軍乘勝追擊
6 空軍參與作戰(zhàn)
第六章 戰(zhàn)爭,還是有限戰(zhàn)爭
1 先停火后談判
2 與金日成的會談
3 橫城反擊戰(zhàn)
4 麥克阿瑟被解職
第七章 “漢城面臨第二次危機”
1 范佛里特的到來
2 第五次戰(zhàn)役
3 漢城第二次危機
4 零敲牛皮糖戰(zhàn)術
第八章 和談序曲
1 停戰(zhàn)前奏
2 初次談判中斷
3 夏季攻勢
4 秋季攻勢
5 停戰(zhàn)談判恢復
6 陸、空協(xié)同作戰(zhàn)
第九章 較量
1 李奇微的絞殺戰(zhàn)
2 大空戰(zhàn)
3 “絞殺戰(zhàn)”失敗
4 坑道之戰(zhàn)
第十章 全線出擊
1 “甄別”戰(zhàn)俘
2 恐怖的巨濟島
3 全線反擊
4 烈火中壯烈犧牲
第十一章 無法挽回面子的“攤牌”
1 “攤牌作戰(zhàn)”計劃
2 金化攻勢
3 舍身炸碉堡
4 坑道戰(zhàn)階段
5 上甘嶺戰(zhàn)役結束
第十二章 一擊
1 艾森豪威爾漢城視察
2 美國的“核王牌”
3 志愿軍的突襲
4 停戰(zhàn)前夕
第十三章 為和平而來,又為和平而去
1 朝鮮停戰(zhàn)
2 中朝人民結深厚情誼
3 志愿軍凱旋回國
麥克阿瑟出身于行伍世家,其父阿瑟 麥克阿瑟曾參加1898年的美菲戰(zhàn)爭,后為菲律賓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從小習武,小學畢業(yè)后便進入西得克薩斯軍校中學,后考入著名的西點軍校,他的畢業(yè)成績是西點軍校25年來較高的。麥克阿瑟從西點軍校畢業(yè)后,參加過及時次世界大戰(zhàn)。一戰(zhàn)結束后任西點軍校校長,后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任西南太平洋地區(qū)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曾指揮西南太平洋地區(qū)武裝力量,運用“跳蛙戰(zhàn)術”逐個攻占了太平洋許多重要的島嶼。麥克阿瑟因此蜚聲軍界,被稱為組織登陸作戰(zhàn)的現代帥
才。1945年9月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后以“盟軍較高司令官”的名義,執(zhí)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的任務。
麥克阿瑟具有軍事冒險的天性。他的主要興趣是要把共產黨趕出中國,并把重新安置在這片土地上。像他之前的日本軍國主義者一樣,他傾向于把朝鮮當作通往中國的捷徑。
約翰 H.恰奇準將的司令部駐朝鮮前進指揮和聯絡組乘機于當晚在漢城以南的水原著陸,并在水原城內一所學校的校舍里建立了指揮所。恰奇打算在江面很寬的漢江建立一條強大的防線,阻止北朝鮮軍隊前進。水原離漢江戰(zhàn)線不遠,而且還是朝鮮中部剩下的一個機場。
美國遠東空軍做出了迅速的反應。當日晚,第5航空隊奉命出動兩個中隊的B-26轟炸機、4個中隊的F-80戰(zhàn)斗機和兩個中隊的F-82戰(zhàn)斗機,首次對從三八線到前線地區(qū)內的人民軍坦克、炮兵和行進縱隊、地面運輸工具等進行轟炸。
6月28日上午,盡管日本九州天氣很壞,但第5航空隊還是起飛執(zhí)行任務。拂曉時,中尉布賴斯 波埃駕駛一架RF-80A偵察機從日本板付機場起飛,到朝鮮偵察朝鮮人民軍的先頭部隊。波埃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這次飛行是朝鮮戰(zhàn)爭中及時次偵察飛行。接著,第3轟炸機大隊的一支由12架B-26組成的攻擊部隊,于7點30分從日本蘆屋機場起飛。B-26轟炸了三八線附近汶山的一處繁忙的火車停車場,爾后向南低空掠過鐵路和附近的公路進行游擊,掃射并以火箭彈攻擊臨時出現的目標。
當天,第3航空隊又出動12架B-26,對漢江以北的公路和鐵路交通進行轟炸,以支援守在漢江南岸的南朝鮮軍。與此同時,朝鮮人民軍空軍也在采取攻擊作戰(zhàn)行動。6月28日13點30分左右,4架“雅克”式飛機掃射水原機場,擊傷了迫降在那里的美軍1架F-82飛機和1架B-26飛機。
18點30分,另有6架“雅克”式飛機在水原上空出現,擊毀了停在水原機場的美軍2架C-54運輸機。6月29日上午8時,美軍第19轟炸機大隊的9架B-29在整個金浦機場投擲了大量的炸彈。在轟炸金浦機場的同時,其他2架B-29轟炸了漢城火車站。
美軍第5航空隊于當日又接到轟炸漢城的漢江橋和集結在漢江北岸的朝鮮人民軍部隊的命令,立即出動B-29轟炸漢江橋。漢江上有三座平行的鐵路橋,B-29炸毀了人民軍正在中央一座橋上鋪設的橋面。接著,第5航空隊又出動了22架F-82戰(zhàn)斗機直接支援南朝鮮地面部隊作戰(zhàn),并向朝鮮人民軍陣地投擲凝固汽油彈。第5航空隊還于當日下午出動18架B-26轟炸機越過三八線,轟炸了平壤軍用機場,擊毀第了停在機場的25架飛機。
麥克阿瑟于當日中午乘坐B-34型座機“巴丹”號抵達水原機場。麥克阿瑟戴著一副墨鏡,身著皮夾克,戴一頂鑲金邊的帽子,胸前掛著一架望遠鏡,神氣活現地走下舷梯,抱住前來迎接的李承晚。李承晚望著這位將軍,喃喃地說:“我們的處境十分險惡。”麥克阿瑟拍拍李總統(tǒng)的肩膀,說:“請放心,美軍會有辦法頂住北朝鮮的進攻。”
麥克阿瑟與高級軍事顧問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后,乘車順著通往漢城的公路向北駛去。他們穿過大批混亂而無組織的部隊,視察了漢江沿岸南朝鮮防御工事,然后返回水原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