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國際日(國際節知識典藏)圖書
人氣:28

國際日(國際節知識典藏)

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日益增多。通過創建各種國際日紀念活動來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已成為國際社會一種重要選擇和發展趨勢。本書對每一個國際日活動開展的歷史背景、發起機構、核心知識,國...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事業  
  • 作者:[儀名海]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國際節知識典藏
  • 國際刊號:9787302181408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0
  • 印刷時間:2008-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343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日益增多。通過創建各種國際日紀念活動來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已成為國際社會一種重要選擇和發展趨勢。本書對每一個國際日活動開展的歷史背景、發起機構、核心知識,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及民間組織開展活動的具體方式、內容、影響,以及中國國內開展相關活動的具體情況作了詳細的闡述。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依托十幾年的專業研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考證,為本書的專業水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書屬于涉獵范圍極為廣泛的綜合性著作,資料翔實,內容,集知識性、趣味性、系統性、性于一身,為讀者獲得相關知識,認識相關問題,參與及開展相關活動提供了最為便利的條件。

作者簡介

儀名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外層空間與國際關系"負責人。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國際組織。畢業后致力于中國走向國際社會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多邊外交及外交語言等。著作有《20

目錄

1月一個星期日 國際防治麻風病日

1月26日 國際海關日

1月27日 緬懷納粹大屠殺遇難者國際日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2月4日 世界抗癌日

2月14日 世界癲癇病日

2月20日 世界社會公正日

2月21日 國際母語日

3月6日 世界青光眼日

3月8日 國際婦女日

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 世界腎臟日

3月15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21日 世界兒歌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4日 世界結核病日

3月25日 奴隸制和跨大西洋販賣奴隸行為受害者紀念

4月2日 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2日 一界自閉癥日

4月4日 國際提高地雷意識和協助地雷行動日

4月7日 世界衛生日

4月7日 反思盧旺達大屠殺國際日

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2日 世界航天日

4月17日 世界血友病日

4月18日 國際古跡遺址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3日 生界圖書和版權日

4月25日 世界防治瘧疾日

4月26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4月28日 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

4月29日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

4月一個星期三 國際行政專員日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5月3日 世界新聞自由日

5月及時個星期 世界哮喘日

5月8日 國際紅十字目

5月12日 國際護士節

5月第二個星期六 國際高血壓日

5月第二個星期六 世界候鳥日

5月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

5月15日 國際家庭日

5月17日 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

5月18日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9日 世界肝炎日

5月20日 世界計量日

5月21日 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

5月22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5月25日 非洲解放日

5月29日 聯合國維持和平人員國際日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國際牛奶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無辜兒童國際日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6月12日 世界無童工日

6月14日 世界獻血日

6月16日 國際非洲兒童日

6月17日 世界抗荒漠化及干旱日

6月20日 世界難民日

6月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

6月23日 聯合國公務員日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6月24日 世界卒中日

6月26日 支援酷刑受害者國際日

6月26日 《聯合國憲章》日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

7月2日 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及時個星期六 國際合作社日

7月8日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7月18日 世界海洋日

7月26日 世界語創立日

7月31日 非洲婦女日

8月9日 國際土著人日

8月12日 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 國際左撇子日

8月23日 販賣黑奴及其廢除國際紀念日

9月8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日

9月8日 國際掃盲日

9月9日 國際人口與發展南南合作日

9月10日 世界預防自殺日

9月第二個星期六 世界急救日

9月15日 國際民主日

9月16日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9月21日 國際和平日

9月21日 世界老年癡呆日

9月第3個周末 世界清潔日

9月22日 世界無車日

9月一個星期三世界學生奶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9月一個星期日 國際聾人日

9月一個星期日 世界心臟日

9月一個星期日 世界海事日

9月30日 國際翻譯日

10月1日 國際老人日

10月2日 國際非暴力日

10月及時個星期一 國際建筑日

10月及時個星期一 世界人居日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 世界教師日

10月及時個星期六 世界臨終關懷及舒緩治療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

10月10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

10月11日 世界鎮痛日

10月第二個星期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10月第二個星期四 世界視覺日

10月12日 國際關節炎日

10月14日 世界標準日

10月15日 世界農村婦女日

10月15日 國際盲人日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 國際消除貧困日

10月18日 世界更年期日

10月20日 世界骨質疏松日

10月22日 世界傳統醫藥日

10月22日 國際口吃日

10月24日 聯合國日

10月31日 世界勤儉日

11月3日 世界可用性日

11月6日 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

11月10日 世界和平與發展科學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6日 國際容忍日

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世界慢阻肺日

11月第三個星期四 世界哲學日

11月19日 世界廁所日

11月20日 非洲工業化日

11月20日 世界兒童日

11月第三個星期日 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

11月21日 世界問候日

11月21日 世界電視日

11月25日 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

11月29日 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 廢除奴隸制國際日

12月3日 國際殘疾人日

12月5日 國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志愿人員日

12月7日 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 國際反腐敗日

12月10日 世界人權日

12月11日 國際山岳日

12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兒童廣播電視日

12月15日 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18日 國際移徙者日

12月19日 聯合國南南合作日

12月20日 國際人類團結日

后記

在線預覽

1月一個星期日 國際防治麻風病日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在人類歷史上已流行至少3000年之久,且無一國、一地可免于該病的侵襲。麻風桿菌是由挪威學者韓森于1874年首先發現的,所以麻風病也叫韓森氏病。這種慢性疾病主要侵害皮膚和周圍神經。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類:(1)"原發"性損害:是由麻風桿菌直接導致的各種各樣的皮損和周圍神經損傷,以斑疹、丘疹、斑塊、彌漫浸潤、結節、潰瘍為常見,神經損傷如爪形手、腕下垂、足下垂等。(2)麻風桿菌抗原誘導的免疫反應性損害:是指麻風桿菌在體內死亡后會釋放抗原,誘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和組織損傷,如麻風結節性紅斑、虹膜睫狀體炎和神經炎等。(3)周圍神經損害:主要見于周圍神經干,表現為皮膚的感覺障礙和受損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變得軟弱無力。

麻風病的主要臨床特征有:長期生瘡、不痛不癢;紅斑白斑、麻木閉汗;眉毛稀落、耳垂肥大;皮膚干燥、肢端麻木;四肢筋粗、疼痛難忍;虎口無皮、手指變曲;小腿變細、吊腳跛行;嘴歪眼翻、口角下垂;足底潰爛、長期不愈。人類是麻風桿菌的主要宿主和傳染源。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是目前的已知傳染源。患者皮膚及黏膜損害處含有許多麻風桿菌,可以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隨皮膚破損后滲出液或鼻黏膜分泌物排出體外傳染給他人。健康人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接觸未經治療病人含菌的皮膚或吸入病人咳出含菌的飛沫,都有被傳染的可能。長期以來社會公眾對麻風病廣泛存在恐懼、歧視和排斥,導致麻風病人被驅逐、隔離、迫害以至輕生的事件時有發生。

麻風病是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疾病,一直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1954年,法國慈善家佛勒豪律師倡議以每年一月一個星期天作為國際麻風節,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麻風病是可以治愈的,使過去恐懼和歧視麻風病人的現象不再繼續下去,并吁請人人都向麻風病人伸出援助之手。這一倡議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和大眾的認可和響應。1954年,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每年一月的一個星期日定為國際防治麻風病日。其目的是廣泛宣傳麻風病知識,消除人們對麻風病的誤解,改善麻風病人的生活待遇,促進人類消滅麻風病事業的發展。目前,國際麻風節的活動由國際麻風救濟會聯合會的成員國組織參與,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24小時都要舉行相應的紀念活動。

麻風病在世界分布廣泛,有200萬-300萬人因麻風病而致殘。每年新發病人約有50萬。1991年5月,第44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風病的決議,其指標是將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經過國際社會的多方努力,全球麻風病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自1985年的20.2‰下降至1996年的3.5‰,但發病率仍無明顯改變。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115萬麻風病患者,估計患病率為2‰,登記患病率為1.7‰。近10年來全球麻風病登記病例數已減少82%。然而,目前在全球60個國家或地區中,麻風病仍然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患病率在1‰以上)。在這些國家中,有16個主要麻風病流行國家的登記病例數占全球麻風病登記病例數的90%,而其中5個國家(印度、巴西、印尼、緬甸、尼日利亞)麻風病登記病例數占世界麻風病登記病例數的80%。

截至2008年,國際防治麻風病日已在全球范圍內舉行了55屆。通過該國際日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推動了國際社會、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對這一危害人類健康疾病問題的重視;加強了各國人民在這一問題上的溝通和理解,并形成了較為廣泛的國際共識;使國際社會各種相關資源和力量得以進一步整合,提高了全世界防病、治病的水平;廣大的患者獲得了社會的多方面關愛、尊重和理解,進一步樹立起他們對生活的信念,使他們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生產生活中。

麻風病在中國流行已有2000多年歷史,此病多發生在中國境內北緯38°以南的地區,在同一地區發病分布亦不均衡。秦、漢時把麻風病稱為瘍、厲、癘風、大風、惡疾等;隋唐時稱瘍、癲、惡風等;宋元以后出現了"麻風"一詞。

長期以來,該病被視為是可致畸殘和難以治愈的疾病。早在1892年,國際麻風病協會在美國麻風病協會的資助下,在杭州設立了麻風病院,開始收治麻風病人。此后在廣東、山東省等地也開設了麻風病院和麻風病康復中心。1915年,在上海虹口同仁醫院創立麻風病科。1926年1月,中華麻風救濟會正式成立,并出版《麻風季刊》。1930年中華麻風救濟會會址設在上海,在香港、福州、廈門和南昌有分支機構。同年,中華麻風救濟會在上海雷氏德醫學研究所召開了及時次中國麻風病會議。會議討論了中國麻風病的現狀、麻風病法律的厘定、麻風病醫院的建立、擴大宣傳等事項,并討論了麻風病的防治及早期診斷治療問題。估計當時中國有麻風病人100萬人。該會曾邀請朝鮮、菲律賓等國家的知名麻風病專家參加。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1956年初步統計,全國有登記病人38萬-39萬名(其中傳染性病人占3%)。1957年,政府確定了對麻風病"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方針,1981年又提出了"力爭本世紀末在中國實現基本消滅麻風病"的奮斗目標:要求至2000年,全國有95%以上的縣(市)將麻風患病率控制在≤0.1‰,近5年平均發病率(或發現率)≤0.05‰。

1985年3月5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恢復成立。1987年11月27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決定:自1988年起,國際麻風節也作為中國麻風節。此后,中國積極開展國際防治麻風病日的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譯制各種錄像帶(《麻風病人的福音》、《麻風病在中國》)和多種科普小冊子或宣傳材料(《麻風病防治知識》、《麻風專刊》)等。近50年來中國麻風病防治取得輝煌成就,與政府參與、防治機構健全、定期制定防治規劃、開展防治研究工作以及吸收國外先進經驗是分不開的。在不同階段開展的大規模普查、住院隔離、氨苯砜單療、定期隨訪以及后來實施的多種藥物聯合治療(MDT)和疫情監測措施對中國麻風病流行趨勢的控制均有促進作用。

1991年5月,第44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風病公共衛生問題的決議,中國政府也做出了保障。1998年9月7日,第15屆國際麻風病大會在北京召開,提出在21世紀"努力實現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目標,并進一步消除麻風病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及其他不良影響。2005年1月3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風病防治技術指導中心通報中國的麻風病情況,到2003年年底,中國尚有現癥麻風病人6552例,從1949年至2003年年底,累計登記病人數為48萬余例。2003年年底發現新麻風患者1411例,另有130例患者復發,其中肉眼可見殘疾的病人有297例,占新病人總數的21.05%。兒童麻風45例,占新病人總數的3.19%。目前每年新發病人最多的是云南、貴州、廣東、四川、湖南、廣西、福建。全國86%的縣(市)都發現過病人,主要分布在北緯38。以南的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省份。

國際防治麻風病日的近年來的主題如下:1996年為"麻風防治是跨世紀的事業,基本消滅乃本世紀的目標";1997年為"讓每個村莊的每個病人都得到關懷與治療";1998年為"麻風病與全社會";1999年為"社會關懷——麻風康復者的希望";2000年為"消滅麻風病——新世紀使命";2001年為"麻風防治與康復——全社會的責任";2002年為"防治麻風病,社會獻愛心";2003年為"積極防治麻風,關愛畸殘病人";2004年為"防治麻風病,關愛麻風病人";2005年為"持續控制,共享文明";2006年為"情系麻風病患者,溫暖困難群體";2007年為"消除麻風歧視,共建和諧社會";2008年為"消除麻風歧視,共建和諧社會"。

目前,人們對麻風病的認識還存在許多誤解,其中包括:(1)麻風病傳染性很強。在麻風病高流行區,普通人群感染麻風桿菌的現象比較普遍,但由于對麻風桿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發病。只有大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人可能會患麻風病。有資料顯示,在夫婦雙方有一人是麻風病的情況下,另一方感染麻風桿菌后發病的幾率不到5%。(2)麻風病難以預防。事實上,住房寬敞,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的居住條件可減少麻風病的發病率,通過避免接觸含菌飛沫、避免與麻風病人密切接觸可預防傳染。在麻風病高流行區,勞動中避免手足皮膚外傷,也可預防麻風病。當然早期發現麻風病人,給予及時治療,消除其傳染性是好的預防措施。(3)麻風病會遺傳給下一代。麻風病不是一個遺傳性疾病。在麻風病人家庭中病人多發,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確診和治療前已經與家庭成員進行了長期密切接觸而導致的。另一個原兇是,有些病人家屬對麻風桿菌缺乏足夠的免疫力。據麻風病專家報告,將麻風女性病人剛分娩的嬰兒與其母親隔離,其嬰兒可不發病。(4)麻風病難以早期診斷。事實上,麻風病是可以做到較早期診斷。麻風病的延誤診斷有兩個原兇,一個是病人自身延誤,大約占3/4,另一個是醫療延誤,占1/4。前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風病,或者即使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由于交通不便或工作忙而不去找醫生,造成診斷延誤。后者是少數醫生不懂麻風病知識,不會診斷麻風病,造成醫療延誤。(5)麻風病無法治愈,四肢潰瘍和殘疾是麻風病必然的結局。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醫學家發現了許多有效的抗麻風桿菌藥物。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種藥物組成的聯合化療方案治療麻風病,療效顯著。目前用這一方案已經治愈了全世界1300萬病人。只要麻風病人早期確診并治療,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遺癥。

1月26日 國際海關日

海關是國家(或某些特別的關稅區,下同)在其對外開放口岸設置的對進出境貨物、個人物品、運輸工具等進行監督、檢查并照章征稅的行政機關。世界各國海關在維護國家利益、打擊違法行為、維護正常貿易、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代海關制度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涉及監管、征稅、緝私和通關等多方面內容。世界各國海關的職責司基本分為四方面:(1)進出境監管:對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進行監管。(2)征收關稅和其他稅:海關稅收是一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海關除擔負征收關稅任務外,還負責對進口貨物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3)查緝走私:海關是查緝走私的主管部門。海關為維護國民經濟安全和對外貿易秩序,對走私犯罪行為給予堅決打擊。(4)編制海關統計:海關統計是國家進出口貨物貿易統計,負責對進出國關境的貨物進行統計調查和分析,科學、地反映對外貿易的運行態勢,實施有效的統計監督,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現代海關事業的發展必然要求海關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思想,加強全球合作,以適應全球化發展的要求。

1947年9月12日,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的13個成員國政府在巴黎發表聯合聲明,醞釀建立歐洲海關同盟,并在布魯塞爾成立海關同盟小組。1950年12月,有關國家簽署了《關于建立海關合作理事會公約》,并于1952年11月4日生效。1953年1月26日,及時次海關合作理事會會議召開,會上正式宣布成立海關合作理事會。1994年,海關合作理事會改名世界海關組織,該組織成為目前世界上的政府間的國際性海關組織,它是各國交流海關業務的場所,為各成員國在其中發揮作用提供了舞臺。世界海關組織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召開一系列國際海關會議方式開展的,會議議題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大到如何與其他國際組織配合,打擊國際販毒活動,小到諸如茶葉包的屬性等。各國代表或觀察員通過參加會議,了解世界近期海關技術和監管辦法,掌握國際海關的信息和動態。

1983年1月26日,海關合作理事會成立30周年。海關合作理事會決定將該組織召開及時次會議的1月26日確定為國際海關日,以紀念海關合作理事會的成立,推動世界各國海關事業的發展。此后國際海關日就成為世界性的節日。

國際海關日誕生后,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世界海關組織的成員國在世界海關日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以提高人們對海關事業的重視,推動國際海關的合作,共同解決世界各國海關面臨的問題。在通常的情況下,世界海關組織會根據多方面的考慮,確定每年國際海關日的活動主題。世界海關組織的秘書長會發表致辭,向各國海關致以節日的問候,同時對在有關執法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各國海關關員給予獎勵。

國際海關日的歷年主題如下:2002年為"廉政";2003年為"海關在貿易安全和簡化程序中所起的作用";2004年為"海關在保護社會中的作用";2005年為"海關與商業瞞騙";2006年為"安全與便利措施保障下更為安全的國際貿易";2007年為"打擊假冒和盜版";2008年為"打擊交易"。

中國于1983年7月18日成為海關合作理事會的成員。此后中國陸續開展了國際海關日活動。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后,需要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世界海關組織。為了普及海關知識,提高人們對海關的認識,近幾年來,中國國內各地海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國際海關日活動,如2002年1月26日世界海關日,天津海關、天津海關學會當天召開海關新方針研討會,以紀念世界海關日。天津海關各通關現場都張貼了海關日宣傳材料,并通過各種形式將天津海關工作"保障制"再次向社會大眾做了大范圍的宣傳;在廣西,南寧海關在關區所屬單位先后組織開展以宣傳世界海關日和世界海關組織及其主要任務為主題的系列慶祝活動;在山東,青島海關通過海關領導走訪企業、關務公開,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來慶祝世界海關日,紀念世界海關組織成立50周年。2006年1月24日,作為國際海關日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海關響應世界海關組織號召積極開展活動。這24小時20名中國海關關員因在國際貿易安全與便利化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受到世界海關組織嘉獎。2007年國際海關日,15名中國海關關員因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成績顯著,被世界海關組織命名為"杰出執法關員"。2008年國際海關日,中國海關10名關員因打擊走私做出突出貢獻,獲得世界海關組織嘉獎。1月28日中國海關總署署長牟新生、海關總署黨組書記盛光祖等向這10名海關關員頒發了由世界海關組織秘書長簽發的獲獎證書。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仁怀市| 吴川市| 南漳县| 霍林郭勒市| 若羌县| 洞头县| 大埔区| 天祝| 舒城县| 甘肃省| 西充县| 哈尔滨市| 沭阳县| 天长市| 涡阳县| 赤水市| 盘山县| 天等县| 栖霞市| 河北省| 沾化县| 邓州市| 石门县| 桃源县| 托克托县| 麻城市| 特克斯县| 康定县| 华容县| 北京市| 张掖市| 浦东新区| 宁河县| 壤塘县| 龙江县| 宝兴县| 沽源县| 西和县| 黑水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