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經歷科技的大爆炸,這給我們帶來了巨量的享受和機會。然而跟這積極的一面同時到來的是,一些人正惡意勾結起來,陰謀奪取我們天賦的權利——自由思考的能力。
本書是一本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的書,它曝光了大量的駭人聽聞的研究,這些研究探討如何控制我們每個人的想法和需求。在本書中學到的東西將會讓你感到震驚和恐懼。如今,隨意揉捏別人的精神已經變成一個熱門的行業。你不可能再忽視這樣的事實——很多時候你的思維并不真正是你自己的。
本書將為你提供一些工具以便擺脫控制,并改變你自己的思維,可以幫你創造一個平靜的內心,并維持自己的個人力量。艾登?泰勒提供了具有洞察力的視角、大量的信息和方便使用的方法,這些會給你力量讓你實現自己生活的夢想。你不會再成為別人操縱的傀儡——無論是在態度和情緒上或者你的欲望和消費上。
多方位展示了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的心理操控!從我們出生起,各種商業廣告、大眾媒體,各種公司、機構甚至我們周圍的人,就試圖采用各種心理技術控制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欲望。本書給了我們反制的策略與解決方案,從而能夠達至更高的意識水平,獲得心靈的自由。
艾登·泰勒(Eldon Taylor)先后做過心理學家、測謊師、聯邦犯罪調查員、反間諜專家、催眠師和潛意識交流專家,一生都致力于對人類心靈的研究,他獲得了心理學和玄學博士學位。20多年來,他的書、錄音、講座以及廣播和電視節目一直從寬容、感激、自我責任和對所有生命的尊敬的基本角度出發,探討如何提升個人力量。
序言引言及時篇 說服的兩面性 及時部分 思維殺手:說服的黑暗面 第1章 精靈 人類的思維 吸引力的規律 一個警告 小結 第2章 我們正在被人操縱? 宣傳的誕生 弗洛伊德心理學 思維的種類 廣告革命 關于潛意識的爭論 小結 第3章 順從原則和防御機制 順從行為:為什么我會那樣做? 在操縱他人中迷失青春 不可告人的行業秘密 不道德的原則 欺詐的一致性 識破謊言的順從技巧 順從原則 泄密 防御機制 被改變的意識狀態 間接治療 道德標準和廣告推銷 小結 第4章 營銷技術 廣告培訓手冊摘錄 嵌入性暗示 嵌入恐懼 小結 第5章 無時不在的洗腦 環境約束思維 潛在的偏見 看電視的影響 你到底是誰? 逐步上升的校園暴力事件 小結 第6章 強制性洗腦:審問和思維控制 公共教育 心理傾向 群體性行為 思維控制 洗腦、美國政府 《諜網迷魂》 藍鳥項目 Artichoke項目 MKUltra項目和HAARP項目 骷髏會 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HAARP) 神經一電磁思維控制 思維操縱 小結 第二部分 轉變:說服開始變得光明 第7章 潛意識溝通 當前研究 政治活動中的潛意識表現 國土安全 潛意識否認 小結 第8章 潛意識交流的法律地位 閾下知覺 對行為的影響 法律定義 法律結論 及時修正案 知情同意 潛意識專利 小結 第9章 鏡像信息處理模型和反向語言 斯潘根伯格的研究 內在交談 泰勒法 歷史 潛意識的大腦活動 大腦半球鏡像 大腦的全息 大腦半球偏側性 識字障礙 逆序語言 內在交談如何運作 內在交談研究的發現 心靈的撞擊? 當利用內在交談時,你該期望什么 即時滿足 引發自我對話 暗示的影響 小結 第10章 覺察不到的信息 無聲信息 小結第二篇 駕馭思維的能量 及時部分 思維是良藥:可以為成功、健康和靈性作設計 第11章 自我發現 轉變 做人 高目標 開始自我覺醒 及時定律 自強 小結 第12章 寬恕和快樂的心情 原諒機制 干預 原諒和釋放 我的歷史 同時發生? 快樂的心情 創造思維 小結 第13章 信念和意向 信念 信不信由你 思維 被繼承的信念 意向 小結 第14章 意識狀態的改變 β意識 α意識 傳媒 腦電波活動 θ意識 δ意識 小結 第二部分 使治療生效:賦予力量的工具 第15章 改變以及幫助你實現改變的手段 阻抗 自我責任感 深層思維聯結 教導 4種觀點 談談技術 記憶 觀想 自我暗示 內在交談 神經語言程序 M 精神練習 冥想 退行 夢的日記 振動身體 目標 注意自我談話 誘導 前沿技術 小結 第16章 防止過度刺激 小結 第17章 天計劃 我的選擇 我學到了什么 珍惜此刻 小結 第18章 個基本點 個基本點 小結 第19章 實用的玄學 實用 感激 那又怎樣? 問題就是機會 一切都很美好 不存在什么巧合 敬畏 投入 停,停,停! 到目前為止 語言表達 小結 第20章 較大的自我 后記 深層的困境 思維導圖 量子物理 思維作為一種原因因素 假設 精神測量的歷史 目的 結果 小結 附錄1 內在交談的研究結果 潛意識溝通對猶他州監獄囚犯的影響研究 潛意識放松:神話還是方法 《擺脫抑郁》潛意識磁帶研究 潛意識聲音刺激在要求麻醉的外科手術場景中的效果 暗示和知覺的不穩定性:聲音潛意識的影響 潛意識療法對超重被試的應用 有氧運動和放松訓練對克服考試焦慮的效果 潛意識呈現的強化刺激在事實材料上的效果 全腦潛意識軟件對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兒童的效果 縱向研究:癌癥緩解 臨床研究 附錄2 自我責任感小測驗 附錄3 內在精神智力肯定語 附錄4 寧靜肯定語 附錄5 美國一次洗腦案件的審判致謝尾注關于作者 序言 引言 及時篇 說服的兩面性 及時部分 思維殺手:說服的黑暗面 第1章 精靈 人類的思維 吸引力的規律 一個警告 小結 第2章 我們正在被人操縱? 宣傳的誕生 弗洛伊德心理學 思維的種類 廣告革命 關于潛意識的爭論 小結 第3章 順從原則和防御機制 順從行為:為什么我會那樣做? 在操縱他人中迷失青春 不可告人的行業秘密 不道德的原則 欺詐的一致性 識破謊言的順從技巧 順從原則 泄密 防御機制 被改變的意識狀態 間接治療 道德標準和廣告推銷 小結 第4章 營銷技術 廣告培訓手冊摘錄 嵌入性暗示 嵌入恐懼 小結 第5章 無時不在的洗腦 環境約束思維 潛在的偏見 看電視的影響 你到底是誰? 逐步上升的校園暴力事件 小結 第6章 強制性洗腦:審問和思維控制 公共教育 心理傾向 群體性行為 思維控制 洗腦、美國政府 《諜網迷魂》 藍鳥項目 Artichoke項目 MKUltra項目和HAARP項目 骷髏會 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HAARP) 神經一電磁思維控制 思維操縱 小結 第二部分 轉變:說服開始變得光明 第7章 潛意識溝通 當前研究 政治活動中的潛意識表現 國土安全 潛意識否認 小結 第8章 潛意識交流的法律地位 閾下知覺 對行為的影響 法律定義 法律結論 及時修正案 知情同意 潛意識專利 小結 第9章 鏡像信息處理模型和反向語言 斯潘根伯格的研究 內在交談 泰勒法 歷史 潛意識的大腦活動 大腦半球鏡像 大腦的全息 大腦半球偏側性 識字障礙 逆序語言 內在交談如何運作 內在交談研究的發現 心靈的撞擊? 當利用內在交談時,你該期望什么 即時滿足 引發自我對話 暗示的影響 小結 第10章 覺察不到的信息 無聲信息 小結 第二篇 駕馭思維的能量 及時部分 思維是良藥:可以為成功、健康和靈性作設計 第11章 自我發現 轉變 做人 高目標 開始自我覺醒 及時定律 自強 小結 第12章 寬恕和快樂的心情 原諒機制 干預 原諒和釋放 我的歷史 同時發生? 快樂的心情 創造思維 小結 第13章 信念和意向 信念 信不信由你 思維 被繼承的信念 意向 小結 第14章 意識狀態的改變 β意識 α意識 傳媒 腦電波活動 θ意識 δ意識 小結 第二部分 使治療生效:賦予力量的工具 第15章 改變以及幫助你實現改變的手段 阻抗 自我責任感 深層思維聯結 教導 4種觀點 談談技術 記憶 觀想 自我暗示 內在交談 神經語言程序 M 精神練習 冥想 退行 夢的日記 振動身體 目標 注意自我談話 誘導 前沿技術 小結 第16章 防止過度刺激 小結 第17章 天計劃 我的選擇 我學到了什么 珍惜此刻 小結 第18章 個基本點 個基本點 小結 第19章 實用的玄學 實用 感激 那又怎樣? 問題就是機會 一切都很美好 不存在什么巧合 敬畏 投入 停,停,停! 到目前為止 語言表達 小結 第20章 較大的自我 后記 深層的困境 思維導圖 量子物理 思維作為一種原因因素 假設 精神測量的歷史 目的 結果 小結 附錄1 內在交談的研究結果 潛意識溝通對猶他州監獄囚犯的影響研究 潛意識放松:神話還是方法 《擺脫抑郁》潛意識磁帶研究 潛意識聲音刺激在要求麻醉的外科手術場景中的效果 暗示和知覺的不穩定性:聲音潛意識的影響 潛意識療法對超重被試的應用 有氧運動和放松訓練對克服考試焦慮的效果 潛意識呈現的強化刺激在事實材料上的效果 全腦潛意識軟件對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兒童的效果 縱向研究:癌癥緩解 臨床研究 附錄2 自我責任感小測驗 附錄3 內在精神智力肯定語 附錄4 寧靜肯定語 附錄5 美國一次洗腦案件的審判 致謝 尾注 關于作者
第1章 精靈
當你讓自己每天早上帶著一定要快樂的決心起床……這也是在為你設置一個當天做事的良好環境。這么做是為了讓你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R?W?愛默生
假如在你的身體內住著一個精靈,它是一部名副其實的萬能機器,能夠創造出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讓我們假定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你的體內有這樣的精靈存在,或者你曾經聽說過,但是根本不相信。或許你還會試圖去把它當成一個謊言——認為這種住在體內的精靈只不過是迷信的胡言亂語。
我們都熟悉"精神的力量"、"精神決定物質"和"身心相連"等諸如此類的字眼。我們也聽說過一些自然康復和美夢成真的故事。我們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有過類似的體驗,即使它好像只是以非常有限的幾種方式呈現。
現在這個時代,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秘密》這本書和電影。盡管其內容并無真正的秘密可言,但它在市場上還是取得了無可爭議的暢銷效果,他們只不過用一種新的方式講述我們發展的各種來自內心深處的神秘教誨。《秘密》告訴讀者和觀眾,我們的思想勉強稱得上是個精靈,事無巨細地掌管著所有它吸引或創造的東西,實際上,吸引和創造這兩個詞在這里是可以互換的。
也許你看過《歐普拉脫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拉里?金現場》(Larry King Live)或其他類似的節目,也許你聽過那些有人運用《秘密》中的方法吸引眾人的眼球。也許你已經得到了和吸引定律(Law of Attraction)相關的書、CD或DVD,并仔細閱讀它們來尋求如何做以及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
在擁有了大量的這些神秘的知識和證據之后,你在大腦中做了一個視覺顯示面板,把以前張貼在各處的一些誓言收集起來放在上面,這樣你就可以一直"看見"它們了。你開始想象那些你想要吸引的東西,甚至已經開始你的日常冥想。你在互聯網上查詢像"新時代"和"超自然"這樣的信息。你訂閱了大量的郵件,關注新時代互聯頻道的廣播節目,并購買自助學習的書籍。但是,唉,并沒有什么奇跡發生。
不幸的是,上面的故事是大多數相信身體內住著一個精靈的人會遇到的經歷。然而,有些人卻獲得了不同的結果。這種結果可以從他們的家庭,他們與他人的特殊的關系等方面表現出來。這樣的人并不多,注意,僅僅是部分人,為什么呢?
思維就是這個精靈,它就是通往這個呈現過程的大門,盡管它的角色經常被誤解。究其本身來說,它是一個進入點,一扇門,而不是呈現工具。思維提供的是圖像,而不是感覺。它組織我們的心理活動去建立一個視覺的顯示面板,把這些誓言等等張貼在上面。它把你已經習得的一些信念或期望投入到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思維較高層次的職能是抑制。讓我再說一次:思維的較高層次的職能是抑制!
人類的思維
無論你是否愿意接受這一事實,我們都是數百萬年來人類生存和進化的產物。活躍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是一種對各種基本的刺激作出反應、有時候甚至也對粗俗的刺激作出反應的原始機制,無論我們怎么稱呼它——包括我們這些較高級的進化體,能直立行走有理智的生物。那些被我們的理智認為應該受到指責的刺激只不過是一個驅使我們去尋求更多相同刺激的下意識的過程。這些機制存在于或戰或逃的生物本能、禁忌意象、社交恐懼癥以及類似的刺激之中,以機械的方式起作用——因此我們用"機制"這個術語來概括它。
人的大腦是進化的奇跡產物,就人類的意識來說,最輝煌的進步是人的大腦皮層的出現。我過去的一位老師,卡爾?拉普瑞西教授,曾經對我說,"無論何時,只要你發現大自然中有某種東西非常之多,那么你就必須備加注意。因為它對整個系統至為關鍵。"皮質或灰質在大腦中占有較大的面積。抑制的力量就存在于大腦皮層之內。
大腦皮層就像車閘一樣。皮質的力量可以抑制那些我們不太感興趣的或不太會注意的沖動。當電視上的內容是暴力、疾病,或使人產生邪念時,大腦皮層會將這些東西作為垃圾屏蔽掉。我們的思維就像一個大的垃圾桶,我們什么垃圾都可以往里面倒,但也正如大垃圾桶一樣,它們是很難清理干凈的。大大的垃圾桶不易傾倒,要想把它弄干凈得爬到它里面,也許還需要用一根花園澆水的軟管、一桶熱水、清潔產品、刷子等其他東西。這是多么乏味的、骯臟的工作啊!
我們每一個人當然都有思維,有證據顯示,當我們進入精神世界時會發現,思維并不是一塊白板,盡管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支持嬰兒時期的心理白板說。不,當我們來到這世上,呼吸及時口空氣時,我們的思維中似乎就已經存在著某種先天性的裝置,甚至一些相關的知識(細胞記憶等)。不過,我們出生之后獲得的思維的內容仍是我們最終形成的自我同一性和知識及信念的開端。
吸引力的規律
你可能聽說過吸引力規律的三個要素:詢問、相信和接受。這聽起來很容易,但只有你開始懷疑你的吸引力時,你才會發現這并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這也是很多人缺乏吸引力的原因。目前,我把信念分成三種部分,在運用內在精神的時候,它們必須按照適當的順序激活和呈現出來。它們是:
1) 飽含激情和信心十足的情緒投入;
2) 信心/心理元素,能簡潔和逼真地將某些事物視覺化,并順其自然地期待它的發生;
3) 發自內心的真誠,意識到我們的最深層次的存在,我們是造物主的禮物。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放遠眼光,因為我們相信根據上帝是世上較高的善這一原則,即使這件事失敗了,上帝在別的方面也會給我們補償。
在思考、感覺和理解這三個要素時,任何割裂三者的嘗試都會損害我們為實現自身需求所做的努力。
根據以上的理解,你就容易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向上帝陳述自己的愿望之后反而失去了自己的財富,發現自己比過去更糟糕,還有些人無法陳述自己的愿望,另外一些人所陳述的事實上和自己的目標背道而馳。
如果你經過這些,你可能會像我過去那樣產生疑問:"為什么大部分人好像失去了利用內在的精神力量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現實的能力呢?"
關于垃圾桶的比喻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及時條提示。有些人藏在大腦中的垃圾如果被公眾看到將會覺得非常恐怖。就像電影《強心》(Strongheart)中,德國英雄牧師在給布恩的信中說的那樣:"看到一張不完整的臉和一顆不完善的心,實在是太可怕了。"2我要進一步將它詮釋為:"看到人們臉上反映出他們內心邪惡思想的丑陋的表情,實在是太恐怖了。"
我喜歡去想象一個充滿歡樂、和平、平衡和融洽的世界。但弱肉強食的自然界顯得很無情,這樣的愿望難以實現。當我想到這點,我意識到,我是在一個神人同性論的世界,所以我把我的思維轉向人類,這時我發現像獅子殺死羊這樣恐怖的行為與人類相比較而言反而顯得無辜。我們如何真正找到和平、安寧和融洽的世界?我們如何獲得精神上的真誠,并將它與心理和情緒的平衡融合起來,共同去展示一個和平、平衡與和諧的世界?
對有些人來說,他們追求的是汽車、游泳池、房子、財富、性感等這樣那樣的東西,是對肉體感官的滿足。而對于精神上的追求來說,有些人要的首先是和平、均衡和融洽,然后是健康和個體的幸福感。這些情況是很復雜的,不可能僅僅用一個標簽就能概括,所以我們的話題可以取決于: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存在的目標,當人們試圖根據這些目標來展示自我時,他們就會使自我和周圍的世界得到啟發。
回到最關鍵的內容上:思維既是點火開關,又是剎車手柄。我早晨醒來所做的及時件事,就是睜開眼睛,與自我對話。我的思緒可能會自動辨識出我的夢想,如果沒有,我就馬上要規劃24小時的安排。
思維會立刻開始釋放這個包含了思想、信念、抱負、目標等等的內在世界。這種瞬間的意識流——自我對話——將我們的心情、態度、喜好、厭惡,以及更多的情緒告知我們。這些也是反映了我們內心"垃圾桶"的內容的意識流。
一個警告
我們在開頭想象了一個內在的精靈。我相信這個內在的精靈實際上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不相信也沒關系。我想告訴你的是,精靈始終在被我們創造著,即使你認為那僅僅是一些為了發財而人為捏造出來的詭計。事實上,你的生活看起來越糟,這些精靈就可能會越努力以制造各種恐懼(情緒)、想法(期望)和精神上的洞察力("生活會把你磨死")。你的希望和雄心正是這樣被扼殺的。就這樣,你的思維變成了一個"殺手"。
為了充分解釋我的觀點,我有必要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會時不時地讓我們看到一些陰暗面。我曾從事過多年犯罪偵查工作。在此期間,我運用過測謊技術,主持過罪案調查、做過法庭催眠等等。我很清楚地記得一個案例,一個年輕人被指控在性虐待他的母親后謀殺了她。這是一樁如此黑暗和邪惡的犯罪,讓人幾乎無法去面對。運用我所掌握的全部情況仔細重組案情時,我經歷過"嘔吐時刻"(請原諒我如此措辭)。在我介入這個案子前,這個被捕的兒子一直被斷定為有罪。但我希望與你分享的一個大是大非的觀點是:這個男孩并沒有實施這項犯罪。我們證明了這點,現在他終于獲得了自由。如果我拒絕探索所謂的黑暗面,事情就可能和現在大不相同,因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我的發現和證詞,才得以為他脫罪。
而且,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這件案子,我必須像偵探那樣經歷一些令人厭惡的調查過程。我希望能有另外一種方式,但是沒有。事實上,錯誤信息太多了,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我們的觀點方方面面都必須在爭論中站得住腳。有時候這意味著必須取得所謂的"的消息來源"。
過去我還曾從事街頭調查的工作(搜集調查者的資料)。和他們深入接觸,可能意味著我們能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并和他們打成一片。如果你繼續跟隨我的思路,我保障你能更透徹地理解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然而,我還是要警告你,如果你是天真無知的,而且不愿意改變的話,那你就不要來!并且馬上合上這本書。但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并真的希望知道自己的每個選擇是如何作出的,希望知道為什么自己的思維常被人控制,希望知道每天別人是如何利用說服藝術推翻或支持你的想法,那么你就順著我的思路接著看下去。在下面的章節里,你就會了解這一點,還有更多的內容。
在此還要提醒你一下:本書的部分內容不適合孩子觀看。請不要讓他們夠到,或者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這不是印度的愛經,你不會有在里面看到找到色情的危險刺激,但確實包含一些通過視覺描述的殘忍的心理事實和虐待。我肯定有些人會不喜歡,這里我要預先致歉。但是我也知道,你的內心是確實存在一個內在的精靈,一旦你從外面將垃圾從垃圾車里清理出來,一旦你使用大腦皮層的力量阻止這種垃圾繼續進入的過程,一旦你找到了對策來將垃圾全部處理干凈,你對本書的閱讀就會非常超值了。
內在的精靈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
它顯現出造物主的光輝
使你完成你的目標
它也是你能回報賜予者的
較高最崇高也是好的禮物
我的一部分生命目標就是為了在開發和改進說服技術的合理用途的同時,揭露和抵制對說服技術的不恰當使用。我希望當你讀完本書,你會發現我一直在實踐我的理想,至少部分是如此。
小結
我們的思維是我們想象和抱負的根源。我已經在前面提議過,以內在的精靈作為我們思維能力的象征,以開創我們自己選擇的生活。然而,要接近這個內在的精靈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盡管我們喜歡把人類自身看作動物王國中較高級的生命,但在我們體內活躍著的還是原始的機制。生活、來自同事的壓力、文化沖突以及基于這些機制的操縱,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內在的精靈。這一切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我們的生活失控。那么,這種操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第2章 我們正在被人操縱?
作為一顆星星,你必須放出你自己的光芒,走自己的路,不要害怕黑暗,因為那時正是星星最閃亮的時候。
——佚名
我不是一個陰謀論者,真的,我一直很回避這種所謂的陰謀論。但是在這個存在操縱他人能力的世界上,這樣問仍然有些越界:"我們正在被人操縱嗎?"
答案是"當然"。我們每天都被某些人操縱,甚至這種操縱可能貫穿了我們的整個生命。我們選擇什么衣服,開什么汽車,吃什么食物,我們做的每件事情,我們持有的任何觀念,甚至我們看待自身的角度,都被某種框架所限定。要把我們的身份從我們走到今天的過程當中分離出來是不可能的,它隨時隨地伴隨著我們一直到現在。文化沖突、民族優越感、自我中心等極其類似的詞匯都反映了這種假設——我們的環境塑造了我們的看法和個性,從而最終塑造了我們的判斷和信念。這種操縱大部分通常都被認為是生活的事實,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宣傳"這個詞是由梅里亞姆?韋伯斯特首先定義的:"觀念、信息或者傳聞的散播,其目的是幫助或者損害一種情景、原因或者個人;有目的地傳播觀念、事實或者主張以支持另一個人的理由或者駁斥對方的理由,這就是宣傳。"宣傳過去一直被公開用來讓整個社會確信他們的錯誤行為的合理性。這一點,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得很多,但是你知道這種宣傳起源于哪里,它的應用范圍有多廣嗎?你能想象整個社會都被煽動起來背叛自己原本的倫理道德準則嗎,比如整個世界見證過的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為什么講道理的人們卻偏偏相信不可理喻的行為是合理和公正的?又是什么東西潛伏在人們的內心,使得人們能自發產生與自己信念不一致的行為呢?是否有個人、團體、機構和國家正在努力學習和尋找人的弱點?如果有別的想法,是否會顯得愚蠢或僅僅是幼稚?
我們從哪里開始?我們是回到文明的起點,還是在當代尋找更多的新東西?為了這個目的,讓我們從愛德華?伯奈斯的故事和我們今日所熟知的宣傳開始。
宣傳的誕生
20世紀伊始,伯奈斯的姑父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開始提出他關于動力的、活躍的、被決定的無意識思維的理論。著名的美國哲學家暨心理學家詹姆斯排斥這套學說。在《心理學原理》一書中,詹姆斯斷言思維僅僅局限在有意識的過程上,所謂的無意識事件僅僅是"生理反應"。詹姆斯肯定地說兩種意識狀態的區別僅僅是哲學主旨的不同:意識是人類理性的頂峰;而無意識僅僅是軀體的功能。1
盡管在行為科學領域,詹姆斯的理論作為經典一直流傳到現在,事實上,在當時他也是經驗豐富于時代的,但是,他對無意識的理性的排斥是一個錯誤。經過時間的積淀和許多的論戰,人們逐漸相信,無意識構成了思維的大部分內容,而無意識為有意識的部分提供思考的內容和對象,這一點是可以證明的。2這一研究最初由本杰明?利伯特在1967年進行,此后一直被反復證實,其中較新近的是由柏林的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生物學中心的約翰?狄倫作出的證明:"通過對導致產生有意識決定的大腦行為的研究,研究者識別出了信號,通過這些信號,他們可以在學生決定按鍵之前提前預知,并比學生自己意識到這個決定提前大約10秒左右。此外,研究者有大約70%的機會能預測出學生會按哪個鍵。"3
這就是伯奈斯努力探討的潛意識思維。他把這個過程稱為"許可工程",并將其建立在姑父弗洛依德的工作基礎上,由此,他把"科學"這樣的術語借用到他的技術中。在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宣傳》中,伯奈斯提出,一個民主國家及其經濟活動要正常運轉,對民眾的操縱是必不可少的:
對大眾的組織習慣和觀點進行意識和智力的操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元素。操縱這些看不見的社會機制的人們組成了一個隱形的政府,而這個政府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力量。我們都被統治著,我們的思維被刻板化,我們的興趣被格式化,我們的觀點被規范化,而做出這些的是一些我們從沒聽說過的人……我們日常生活的幾乎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在政治、商業領域,還是在我們的社會管理或道德思考領域,我們都被這一小撮人支配……他們懂得大眾的心理過程和交際模式。是他們暗中操縱著公眾的思維。4
在這里,為了達到我們的目標,你有必要明白:弗洛伊德的影響非常重要,這種影響不僅僅在于我們的理性潛意識方面。更重要的是性欲,它在發展個人的社會性和塑造無意識的策略及防御機制上扮演了核心角色。理解了這點,你就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設計出各種場合的廣告宣傳。
弗洛伊德心理學
簡短回顧一下弗洛伊德理論應該對讀者理解下面的內容有所幫助。弗洛伊德把心理發展與性能量結合在一起(性心理)。根據他的理論,當我們的性能量改變時,我們的心理發展也會發展變化。在他的理論中,心理的發展分三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
構成這種分期法基礎的是同質異象的性變態主題,也即從特定身體部位獲得性快感的能力。在這些階段中,兒童得到快樂的各種方式將會在其成年后被認為是荒謬和反常的行為。及時階段是口唇期。在人生的頭兩年中,嬰兒關注的是口腔的滿足感。第二階段被視為肛門期,這一階段與大約2到3歲時上廁所的訓練有關。第三階段是性器期,這時孩子通常會在3歲到6歲時體驗到性器官上的快感。
如果孩子的發展在早期受到限制,那么他在成年后仍然會停留在這個水平。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如果在及時階段出現問題,那么這個人成年后會有抽煙或者貪吃的需要。這些表現可能代表著在口唇期的發展不完整,比如斷奶過早,或者在喂奶的時候有懲罰行為(也許是長牙的孩子咬你的時候你打了他一下),或者喂奶時期過長,有的甚至一直喂到第三階段。第二階段的問題常常由訓練孩子上廁所時候的懲罰引起。這是憋尿或者憋大便的想法的根源。在發展的第三階段,弗洛伊德相信,孩子把父母中與自己同性別的那位看作是性方面的競爭對手,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的觀念就來自于此。
此外,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的個性也可以分為三個成分: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是本能的、原始的,追求最多的快樂和最少的痛苦。它被認為包含生本能和死本能。它也會驅動性欲,因為繁殖下一代也是生本能的一部分。弗洛伊德在這里提出了力比多(性欲)這一概念,它既包含了生存也包含了死亡,力比多的沖動也包括死亡的沖動。這些知識對于理解印在紙面上的文字背后潛藏的潛意識非常重要,在廣告中死亡和垂死的畫面也經常被描述為潛意識。
超我是內在的,它是我們所在文化的代言人。它是我們社會化之后形成的"應該"概念的本源。超我總是試圖把社會道德強加給我們,并通過意識和我們交談。
自我斡旋于本我的欲望(這常常和社會道德沖突)和超我(主張壓抑本我)之間。自我會導致主體尋找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來調和兩者。例如,性欲通過婚姻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是以一種野蠻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才能被社會認可為適用于人類的標準。
當本我和超我之間發生強烈沖突時,自我可能會采取幾種防御策略中的一種來把相關的事件驅逐出意識之外,但是這種沖突仍然存在于潛意識之中。
自我是思維的結構。在每個人完成個人化的過程中,自我都會在我們身上埋下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這一般在2歲左右發生。許多科學文獻都記錄了大腦皮層的各種活動,這些活動被認為發生或存在于思維中。
思維的種類
出于本書的目的,我在這里將討論思維的四種類型:
1. 前意識:是我們的記憶或知識的一部分,我們能瞬間喚起前意識,但是不能將其保留在意識當中。
2. 意識:我們能察覺到。
3. 潛意識:在我們的意識之下,一般會隱藏起來。
4. 無意識:是一種深層的睡眠或昏迷狀態,也許是思維的一部分,卡爾?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奠基人)認為如果你愿意,個人的無意識會參與集體無意識——就像電話線路構成整個電訊網絡一樣。
自我的防御機制包括否認、壓抑、退行、排斥、升華、反應形成和置換。這些機制將會在后面的章節詳加闡述。當這些機制被用來進行知覺防御時,它們能把一些顯而易見的事實隱藏起來,使我們難以發覺。我們是否贊同弗洛伊德的觀點,這和本書的目的無關。最重要的是,通過理解這一體系,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廣告商或其他人會有意使用某些意象,包括禁忌,來操縱我們。下一章我們將更詳細地介紹防御機制、它們采用的策略以及經常用在我們身上的順從原則。
廣告革命
伯奈斯嘗試發展出一種交流形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種交流形式可以被用來控制愚蠢的民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運用某種方式拓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論,這種方式現在仍在對現代心理學產生負面影響。伯奈斯的方法是用科學的方式把弗洛伊德的洞見付諸運用。他雇傭行為主義科學家來研究人類對各種刺激的反應,同時也對許多人群進行了針對特定詞匯、畫面以及其他事物的反應的測試,并從這些結果中進一步進行精密分析,設計出了廣告和其他新的實驗。毫無疑問,他的方法非常成功。
簡言之,伯奈斯在廣告界、銷售界和公共關系界掀起了一場革命。他于1995年去世,被世人尊稱為"公共關系之父"。他對后世的影響跨越了70年,他的客戶包括世界500強的頂級公司、政治家和公關人員。1929年,他組織了燈泡發明50周年紀念會。這個著名的燈泡發明50周年紀念會將一枚榮譽獎章頒發給了托馬斯?愛迪生,這個晚會是如此成功,以致后人都把愛迪生作為燈泡的發明人,其實,這個榮譽應該屬于約瑟夫?斯萬。5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愛德華?伯奈斯。他改變了"宣傳"的意義。以前宣傳意味著"為了同無知和誤導當面對質而揭露事實真相",而在伯奈斯之后,現在的大多數人都對宣傳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他對"小人物"的傲慢和漠視也遭致了一些社會譴責。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看來,伯奈斯設法融合了社會科學和市場營銷,這有時會導致擁有市場營銷學位的心理學家反而比擁有心理學學位的咨詢顧問更能大行其道。
根據律師和作家奧古斯特?布洛克的觀點,截止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估計每年有10億美元花費在對動機的研究上,另外差不多還有1百億美元花費在廣告上……這是一筆驚人的花費,當時一塊面包才值17美分。"6在他的《推銷的秘密》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布洛克概述了一些動機研究是如何做的。我們可以看看這些研究者提出的問題,它們能揭示研究者對各種產品消費中潛意識發揮的作用的興趣。例如,研究者會問這樣的問題:"你對于餅干的最早的記憶是什么?"和"吃餅干會讓你有什么感覺?"7此外,正如布洛克所指出的,"這些場景經常被那些研究團隊播放和分析"。8
書店的書架上充滿了會使大多數人反感的各種理念和方法的教材。商人們聲稱他們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么,以某種標準來看,他們是在通過一些冷酷的步驟達到確保我們能購買商品的目的。從《推銷的秘密》到伯奈斯自己的《宣傳》一書,廣告商們表達出的信息很明確:"大眾是無知的,在操縱時,他們是好的對象。"用伯奈斯的話說就是,"民主就是讓那些更聰明的人管理我們,他們知道如何控制和引導大眾。"9
在《宣傳時代》一書中,作者普萊特坎里斯和阿倫森對此提出了幾個觀點:看起來和主題似乎毫不相關的微不足道的事物,卻可以被用來促使大眾作出決定,包括決定舉國參戰這樣的重大決定。其中一個相關的討論指出,微小的相似性也有潛在的可能被用來構建當前事務和歷史活動的聯系。例如,如果兩位美國總統來自同一個州,那么當其中一位面臨某種處境時,他的行為就會被用來和另一個人在類似處境下的舉動進行對比。10
繼伯奈斯之后,喬治?奧威爾和他代表作《1984》繼承了這一傳統。在奧威爾勾勒的未來圖景中,民眾處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正如著名的《老大哥》這個節目一樣。這個政權采用各種技術監控和控制大眾。他的《1984》這本書于1949年出版,5年后作者辭世,他沒來得及知道他的書中的預言和展望究竟有多少變成了現實。11
1946年,廣告商厄內斯特?狄克特在紐約建立了動機研究所。他為克萊斯勒公司和寶潔公司工作過,他把他的動機研究定義為"以揭示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潛意識或隱藏動機為目的的定性研究。"12
狄克特以發展深度訪談技術而聞名。他確信,人們不愿意真正暴露自己的購買動機,或者無法說出他們為什么買某樣東西。而深度訪談正是探討這種聯想、觀點、情緒等的好方法。今天這種消費者研究正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卷土重來。1
Eldon Taylor的這本新書你必須一讀!如果你曾質疑自己的生活目標,或感覺被大眾媒體鼓吹的文化所束縛,那么現在打破這種循環鏈的知識和工具就唾手可得。Eldon深層次地闡述和揭示了我們自出生以來是如何被社會束縛所操縱的;他從方法上揭露了廣告商們、政客們、公司和媒體用來控制我們的心理技巧。其次,他提供了幫我們將思維從這些技巧中解放出來、將自我提升到一個新的意識層面的策略和解決辦法。在閱讀本書時,你會覺得眼前的障礙被移開了,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真正看到這個世界。
——Jeff Warrick,《控制國家》紀錄片制作人
毫無疑問,我們每天都在被媒體、廣告和世界大事所引誘和控制著。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影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Eldon Taylor的這本開創性的著作教會了我們如何做到。
——Caroline Sutherland,《身體知道如何保持年輕》一書的作者
本書聰明地揭示了我們如何受到那些陌生人的潛意識奴役!作者揭示和探討了我們原有的充滿恐懼和匱乏的世界觀,正是這種世界觀在我們本人不知道或沒有允許的情況下導致了我們的思維受到直接或間接控制。他以當之無愧的洞察力提供了讓我們自己變得強大,以使我們的意識達到和諧與充實、抵制殘存思維定勢的經過證實的方法。在恐懼達到空前紛亂的程度時,泰勒為我們開啟了一盞明亮的聚光燈來驅散黑暗。
——Angelina Heart,《小烏鴉的教學》一書的作者
"在閱讀這本著作的過程中,我經歷了一場旅行,這場旅行以心理培訓入門發端,以深入的研究生心理課程作為結束;我也經歷了一場閱讀體驗,它如同一場探險,從內心深處發端,以自我顯現作為結束。艾登揭示了一個非比尋常但事實上不為人知的事實,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它,但卻無法意識到——潛意識王國。最近,我制作了一部影片《23位活在人間的智者》,在如何獲得真正幸福和達到人生目標的話題上,這些智者中的每一位都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智慧,啟發了我們的見解。盡管這是一部很特別的制作,但回顧往事,我仍希望能有第24位智者。Eldon Taylor為那些智慧和知識的追尋者們上了寶貴的一課。高等教育因他的著作而矗立起了新的高標。"
——Michael J Lasky, Gotham Metro工作室有限公司制片人兼創始人
"我認識Eldon Taylor已經20年了,一直被他對潛意識溝通的研究所吸引。思維控制可以被用來控制你的思維,使之朝好的方向或壞的方向轉變。本書提供了一種能讓你控制自己思維、強大自我以發現自己的目標和愿望的工具。及時編講述了說服法的黑暗的一面,而第二編介紹了如何訓練自己的思維、將之塑造成自己理想狀態的工具。我特別欣賞他對康復過程中的寬恕的強調,以及他的平靜和果決。"
——Paul G. Durbin博士,退休陸軍總將,美國部隊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