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但是父母血脈的傳承,更是父母的未來。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孩子們無疑也被卷了進來,他們步入社會后面對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盡管我們不愿意看到孩子過早地背負上壓力,但這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現實。有人戲言,孩子之間的競爭就是父母們教育方法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那么,作為父母,怎樣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培養他們的好性格、好習慣,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未來的競爭中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呢? 良石編著的《狀元父母教子經》是一本凝聚品質家教智慧的教子指南。
《狀元父母教子經》選取了2005-2010年高考狀元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問題和父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提供了父母必知的教子心經。
良石編著的《狀元父母教子經》秉承科學的教育理念,從實用、通俗的角度出發,選取了2005-2010年高考狀元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和父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展開了翔實的論述和講解,為廣大父母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是父母教子的枕邊必備書。 讓家長在輕松中獲得啟迪,讓孩子在快樂中感受教育,培養孩子的性格、好習慣,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們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競爭力!
及時章 2010年北京理科狀元李泰伯父母:性格培養勝過一切
1.放開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2.身教勝過言傳
3.平等式教育,做孩子的朋友
4.讓孩子獲得成功,熱愛學習
5.出去闖一闖,世界是你的
第二章 2010年陜西文科狀元王一卜父母:平常與老師保持"互通情報"
1.培養孩子人格與自信很關鍵
2.平常與老師保持"互通情報"
第三章 2010年山西文科狀元趙儀之母:將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1.好的教育在3歲以前
2.對孩子采取"無痕教育"
第四章 2009年遼寧理科狀元于靜文父母: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1.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2.家庭和諧是孩子積極向上的較大動力
第五章 2009年海南文科狀元陳之伊父母: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1.你善于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嗎
2.情緒教育是教育孩子的必修課
3.培養孩子健康的自我觀念
第六章 2009年新疆理科狀元崔力文父母:激勵比指責更重要
1.激勵孩子比指責更重要
2.批評孩子有藝術
3.教育子女先要糾正自己
第七章 2009年廣東理科狀元劉若旖父母:給孩子多些"自留地"
1.孩子也需要一些"自留地"
2.孩子的成長比成績重要
3.引導孩子有方法可講
第八章 2009年貴州文科狀元王秋豪父母:發現孩子的獨特智慧
1.做事有計劃是好學生的必備素質
2.尊重孩子興趣體現父母的明智
3.從缺點和錯誤中發現孩子的獨特智慧
第九章 2009年福建文科狀元方洋父母:對孩子嚴而有格,愛而有度
1.教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2.嚴而有格、愛而有度才是智慧之愛
3.賞識孩子,及時贊揚孩子的成就
第十章 2009年內蒙古文科狀元高尚毓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要學會等待
1.信心,相信孩子"你一定行"
2.慢養,對孩子的成長要學會等待
3.贊揚,掌握夸獎孩子的秘密
第十一章 2009年吉林理科狀元張凝憶父母:不要小看孩子,鍛煉孩子的勇氣
1.不要小看,從小鍛煉孩子的勇氣
2.不可忽視,從小磨煉孩子心理承受力
3.不能不管,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第十二章 2008年湖北理科狀元鄧迪父母:不只看重孩子分數,還注重習慣培養
1.不只看重分數,還注意習慣培養
2.除了個人努力,還向競爭對手學習
3.學生不只是學習,讓孩子享受玩的樂趣
第十三章 2007年美國高考狀元熊文濤父母:把孩子培養到美國去
1.寓教于樂,勝過學前培訓班
2.欲擒故縱,輕松讓兒子擺脫網癮
3.會鼓勵孩子的家長有水平
第十四章 2007年浙江文科狀元求芝蓉父母:適當設置挫折考驗
1.巧妙疏導勝于無理強迫
2.不經歷挫折考驗,孩子難以成熟
3.多跟孩子一塊活動對父母也有益
第十五章 2007年吉林文科狀元胡慕實父母:教育孩子父母步調一致
1.教育孩子父母步調一致
2.讓孩子有計劃地學習
第十六章 2007年重慶理科狀元陳競之父:"自我減負"法送孩子進清華
1."甩手"老爸: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不管
2."灑脫"老爸:耳濡目染培養出女兒大氣的心態
3."寬心"老爸:你參加你的高考,我照常過我的日子
第十七章 2007年河北文科狀元武桐之父:我是專家級別的爸爸
1.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變笨
2.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3.欣賞與鼓勵容不得虛假
第十八章 2006年杭州文科狀元趙新侃父母:轉變觀念,成人比成績更重要
1.轉變觀念,成人比成績更重要
2.重視早教,開發孩子智力至關重要
3.尊重孩子,呵護孩子脆弱心靈
第十九章 2006年湖南理科狀元林書帆父母:家長的關心要"剛剛好"
1.學前教育求質不求量
2.自律、自立讓孩子受益終生
3.與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一點不難
第二十章 2006年杭州理科狀元朱煦雯父母:父母首先做合格的家長
1.自身不斷學習,是合格家長的招牌
2.放下身段,與孩子多互動、溝通
3.孩子能承受的期待是有限的
第二十一章 2006年河北理科狀元趙威父母:發現孩子的個性是父母的素質
1.在玩中培養孩子的智慧和能力
2.將失敗當做教育孩子的教材
3.父母要給孩子當好及時任老師
第二十二章 2006年安徽理科狀元張晨光父母: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使學習事半功倍
1.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使學習事半功倍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3.養成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第二十三章 2006年湖北理科狀元李龍之母: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1.幼兒期智力開發為孩子打下好基礎
2.自由選擇是給孩子好的體驗
3.父母對孩子也不能不守信
第二十四章 2006年重慶文科狀元蔡妮芩父母: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習慣
1.專心致志的好習慣須要教導
2.堅持不懈是孩子須要具備的精神
3.自知之明,不隨便表揚孩子
第二十五章 2006年山東理科狀元李明父母:開明母親的教子秘訣
1.家長不經意總會"揠苗助長"
2.慢中求細,粗心兒子學會了嚴謹
3.烏龜理論培養出高考狀元
第二十六章 2005年黑龍江理科狀元劉詩澤父母: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1.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2.將耐心培養貫穿于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3.在孩子心里種下感恩的種子
第二十七章 2005年山東理科狀元張振父母:營造學習型家庭氛圍
1.營造學習型家庭氛圍
2.培養孩子的探究精神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3.做個好媽媽只有愛還不夠
第二十八章 2005年江蘇文科狀元林葉父母:家長的細節決定孩子的成敗
1.保護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好品行
2.幫孩子調整心態,正確看待成敗得失
3.挖掘孩子的潛力,家長只動口不動手
第二十九章 2005年贛州理科狀元羅思杰父母:聰明的家長要授之以漁
1.情商教育,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2.興趣培養,為孩子注入生命之血
3.職業規劃,放飛孩子的人生理想
第三十章 2005年重慶理科狀元陳昕昕父母:做好孩子的及時任老師
1.創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2.從小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3.與孩子一起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
4.教育孩子處理好三個關系
第三十一章 2005年眉山理科狀元胡映潔父母:家教就是有原則的愛
1.母愛滲透狀元生活,搭建溝通理解之橋
2.父愛如山,教女有方敲開狀元門
第三章 2010年山西文科狀元趙儀之母:將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趙儀:2010年山西高考文科狀元 畢業學校:山西太原五中 高考總成績:638分 現就讀于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2010年,太原五中15歲女孩趙儀以638分的優異成績摘得山西省高考文科狀元之冠。她是自高考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班主任老師的評價是:不唯成績好,且品學兼優,發展。
1.好的教育在3歲以前, 說起趙儀,就不得不說到她的母親郭尚花。郭尚花是太原師范學院的副教授,從懷孕開始,為人父母的郭尚花夫婦就煞費苦心,他們對女兒的教育融會中西、俯仰古今。
他們的經驗之一是,從中醫典籍中汲取早教經。趙儀的爸爸是一位中醫,郭尚花順便接觸到了醫學典籍中有關胎教的內容,從中獲益匪淺。在她看來,西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已經瞳得早教。《史記》記載:"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能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文王生而明對,太任教之一而識百。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 郭尚花認為,胎教的關鍵在于母親的情緒和態度。母親必須有一種平靜、開朗和穩定的情緒。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兒童對活動的需要甚至比對食物的需要更強烈。"趙儀出世后,郭尚花每天上午11點定時給她洗澡,以促進孩子身體血液循環。5個月時,女兒每天下午睡醒后,郭尚花都給她做" 捏脊療法",以促進神經元的豐富發展。8個月時,趙儀開始學會滿地爬來爬去,郭尚花鼓勵女兒要大膽、有勇氣。1歲時,郭尚花就開始對女兒實行" 對牛彈琴"式教育。比如女兒玩水時,她告訴女兒:"這是水,英語water。
" 同時鼓勵她觀察水的顏色,品嘗水的味道,把塑料和石塊扔進水里,讓孩子體驗水是有浮力的。
第二點經驗是,早期閱讀是孩子的本能。漢字是一種形象,英文單詞也一樣,對孩子而言,他們的眼睛就是攝像機,他們對字的整體識別能力遠超過成人和小學生。在他們眼里,漢字沒有難易之分,只有熟悉與否。幼兒學漢字比小學生學得快,低年級的孩子比高年級的學得快。這一點,在趙儀身上得到了證實。
在趙儀還未降臨人世前,母親已有著明確而成熟的養育觀:不只注重孩子的智商鍛煉,更要著力培養孩子各種綜合素質,讓其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礎。
夫妻倆經過商量,確立三條指導方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人友。
書籍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郭尚花說,趙儀之所以能以輕松愉悅的態度面對學習,首先得益于父母對她早期識字和閱讀的指導。她認為,在幼兒眼中,識字不存在筆畫多少與難易的問題,而與對漢字的熟悉程度有關,每個字都可當做圖畫來看。趙儀認識的及時個字是貼在墻上的大紅"鰭"字。郭尚花夫婦還把寫有"田鼠"、"蚯蚓"等字樣的卡片藏在沙子里,和趙儀一起玩捉迷藏。在媽媽的懷抱中,單位名稱、汽車牌照、門楹對聯、廣告標牌、產品介紹等,都成了趙儀識字的教科書。從周圍環境中常見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到"你"、"我"、"他"之類的代詞,不知不覺中她就使趙儀的識字量達到了300左右。這時她開始閱讀《嬰兒畫報》、《幼兒智力世界》等圖畫逼真、字大清晰的讀物。當時,理論界有相當多的人反對早期閱讀,認為早期閱讀會剝奪孩子童年的快樂、增加孩子的負擔、透支嬰幼兒的智力。但這種理論在郭尚花的教學實踐面前變得蒼白無力。在開發趙儀的閱讀能力時,郭尚花采取的是鋪設多級閱讀臺階的辦法。以《紅樓夢》為例,最初,趙儀閱讀圖大字少的圖畫版《紅樓夢》,后來再看圖少字多的少兒版,接著看插圖簡寫版,閱讀原版。再往后,趙儀閱讀《劉心武揭秘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校本》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母親這樣教育的成果是:2歲時,趙儀已經能夠看懂《嬰兒畫報》,讀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系列繪圖本;4歲開始癡迷于《紅樓夢》、《海底兩萬里》等中外名著;5歲誦讀老子《道德經》和古漢語名篇;6歲時已進入漢語、英語、日語、法語四門語言的學習;7歲廣泛涉獵人物傳記、《時間簡史》、《世界五千年》等百科讀物;10歲閱讀《哈利·波特》等英文版原著,瀏覽國外英文網站,從中獲取有用信息。
趙儀的書柜里,《國富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物理的妙趣》、《果殼中的宇宙》、《數學悖論與三次數學危機》、《達-芬奇密碼》、《百年孤獨》等經典著作依次佇立。她常說:"看書就是取樂,買書就是享受。
" 這一內心體驗源自郭尚花秉持的教育理念:教者有心,學者無意;只管耕耘,不問收獲;拒孩子任何形式的拷問。正如蒸饅頭一樣,"熟了自然就聞到香味了"。
他們的經驗之三是,饅頭熟了,自然就聞到香味了。幼小的時候,郭尚花從不對趙儀進行任何形式的拷問。郭尚花說:"我的教育方法簡言之就是`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是一種大智若愚、給予孩子快樂童年的教育方法。
學習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為什么很多孩子厭學?就是因為孩子一學,就會遭到家長、老師的拷問、考試的輪番轟炸。" 在教育趙儀時,郭尚花夫婦努力做到"教者有心,學者無意"。趙儀學彈鋼琴,不過級;學乒乓球,不比賽;看書閱讀,不過問學到了什么。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不鼓勵女兒參加各種名目的比賽。
對于趙儀的成長,郭尚花夫婦是用眼睛、用心觀察她的細微變化,而不是用嘴去拷問孩子的成績。在觀察到趙儀能夠自由閱讀英文版的《京華煙云》后,郭尚花才鼓勵趙儀參加英語比賽和學校的各種選拔比賽。然而,他們并非教孩子逃避將來社會的競爭,而是要讓孩子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下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就像蒸饅頭一樣,蒸得熟了,自然就能聞到香味了。
2.對孩子采取"無痕教育" 郭尚花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無限潛力的。因而他們夫妻倆能從不同角度去欣賞趙儀。他們對趙儀的期望是理性的,對她的潛力有信心,并懂得在適當的時機激發女兒的潛能,以開發女兒身上存在的無數可能。在適當的場合對女兒豎起"大拇指",這對樹立趙儀的自信作用非常明顯。當然,在贊賞女兒的同時他們沒有忽視懲罰的作用,因為適度的懲罰會讓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擔責任,也是為了幫她更好地成長。
讓趙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喜歡做的事,這也是郭尚花開明的一點。在家里他們不會把女兒的課余時間全部占滿。即使趙儀在那傻傻地發呆,他們也不會打擾她,認為那是女兒非常可愛的時刻——雖然是小孩子,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作為教育專家,郭尚花很了解郁達夫的教育成功經歷。郁達夫是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很感謝父母在童年時讓他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由于身體不好休學在家,他經常一個人呆坐在野外,看著周圍的自然景觀,后來寫作時,一描寫自然環境就馬上能想起兒時看到的景色。所以她和丈夫自然懂得給趙儀創造機會和時刻,不把她的時間和大腦塞滿,以致可能錯過很多的發展機會。
讓讀書寫字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不是看他工作時什么樣,而是看他如何打發休閑時光。有的人休閑時打麻將、喝酒,有的人聽音樂、看書。兩種不同生活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迥異。郭尚花夫妻倆以身作則,從小就培養趙儀對讀書的熱愛,讓女兒以此為樂并天天有所收獲。因此長大后的趙儀常說:"看書就是取樂,買書就是享受。"同時,他們讓趙儀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讓她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不需要長篇大論,可以是一句話、一點感受。
P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