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葡、意、拉丁和漢語典籍的廣泛研究,以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于1583年開始的在中國的傳教經歷為主軸,力求在全球史觀的宏觀指引下,客觀評價利瑪竇的生命意義,認真探討各宗教之間的相互關系,深入研究中國民間風俗和傳統文化,從而栩栩如生地再現歷史場景。
一個美國人,一個蜚聲國際漢學界的大家,一個將中國歷史寫成暢銷書的作家-史景遷和他的著作一直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對象。以明朝末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及其傳教經歷為主軸,以一個西方人的眼光觀察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及儒學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對其生活于其間的中國社會的民間風格亦有生動的描述,再現了處于劇變前夜的中國社會。
史景遷,世界著名漢學家,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于英國。曾受教于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從他取名蘊含景仰司馬遷之意可見他對此專業的熱愛)。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
致謝
及時章 記憶之宮的建立
第二章 及時個記憶形象:武士
第三章 及時幅插圖:使徒在波濤中掙扎
第四章 第二個記憶形象:回回
第五章 第二幅插圖:去以馬忤斯的途中
第六章 第三個記憶形象:獲利與豐收
第七章 第三幅插圖:所多瑪的人們
第八章 第四個記憶形象:第四幅插圖
第九章 記憶之宮的秘密
利瑪竇:大事年表
縮略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