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國皇帝。他憑恃著什么樣的心理素質來治理中國?他自周遭的世界學到什么教訓?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龍心嘉悅,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龍顏勃怒?身為滿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適應于漢人的知識和政治環境,又是如何受到來京西洋傳教士所夾帶之西方科學與宗教思想的洗禮?
在這本書里,史景遷打破習以為常的線性時間意識,而悠游于故紙堆之間,嘗試透過康熙本人之口,述說康熙內心世界的種種歡愉、悚懼、猜疑、懊悔、無奈,乃至于追憶、夢境,俾以深入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質、心智意念。
◎ 本書賣點
1.歐美研究中國史人史景遷的精裝中文簡體版作品(同系列品種,附后,將陸續出版);
2.以深厚的史學功底,付諸精彩的文學筆法,通俗易懂。
◎ 同系列品種
史景遷作品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已出)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太平天國》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
《胡若望的疑問》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
《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
《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顧問》
《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追尋現代中國:1600-1912年的中國歷史》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漢學家,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于英國。曾受教于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
總序 / 鄭培凱 鄢 秀
自序 康熙王朝/ 史景遷
及時章 游
第二章 治
第三章 思
第四章 壽
第五章 阿哥
第六章 諭
附錄一 康熙三十六年春
寄總管太監顧問行的十七封信
附錄二 康熙遺詔
參考書目
譯后記
及時章 游
塞外極遠處生長一種罕為人知的白雁,霜未降時始飛入內地,邊關守將視之為霜降征兆。朕將之豢養于暢春園水塘側,任其飲啄自如。
春季時分,鄰近白雁處,孔雀、白鷴、鸚鵡、竹雞,及其大如拳的小鶴,各有所寵。麇鹿、廩麂馴臥山坡,若以竹篙擊之,群麂徐起立視,絕不驚躍。園內所種玉蘭、臘梅歲歲盛開,牡丹國色天香,絳桃、白丁香一望參差,黃刺梅嬌艷欲滴。葡萄架連綿數畝,有黑、白、紫、綠諸種,皆自哈密進貢。
朕自幼即喜觀稼穡,各方得來之五谷蔬菜種籽必種之,以觀其收獲。朕巡視南方時,將江南香稻暨菱角帶來栽種,怎奈北方地寒,未能結實,但朕親視栽植之綠竹,培養得法,故能長大幾許。人參種植院中盆內,寧古塔所產滿洲名“宜而哈木客”之果,今零星栽于熱河,異香滿院,風味頗佳,不讓于閩、粵荔枝。傅爾丹將軍進貢青棵黍種,已植于暢春園、湯泉。
鄰近京城之皇室林園丘壑間,及設于南苑、湯泉、暢春園內之圍場,每每行圍狩獵。野豬困于泥淖之中,架鷹牽犬合圍雉兔;縱虎出閘,誘之以鈍矢,鳥槍射獵,或提槍刺之。星夜下,臨摹田獵,口哨、雜技、歌舞、絲竹聲聲不絕。煙火炫目,騎師手執紅藤蔓,舞動“藍火舞”,粲然燈籠,愈轉愈小,星羅棋布,連綿如縷。火矢沖天,繽紛奪目。林園美不勝收:泉涌潔凈,綠草萋萋,山巒疊翠,湖光粼粼。
……
他在其中每一個世紀都選擇了一、兩個專門題目,寫出生動的敘事(narrative)長篇,從正面或側面勾勒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這是史學家的真本領,也是史學的歸宿。就我閱覽所及,在并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學者之中,好像只有史景遷一人具有這一特殊的本領。為什么呢?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