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耕1600多家線下門店,到全力轉型線上平臺,蘇寧作為全國經驗豐富的商業連鎖企業,毅然選擇了自我革命,走上了擁抱互聯網的道路。蘇寧變革的成敗,牽引著中國商業格局與走向,也成為中國幾百萬實體企業關注的焦點。探索互聯網020模式變革的蘇寧云商,已經成為總理審視"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一塊試金石。
本書記敘了自2009年至今蘇寧實行互聯網變革,逐步實現中國商業史上前所未有的"沃爾瑪+亞馬遜"模式,轉型成為一家O2O互聯網零售公司的全過程。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如同O2O的本質,是始于物理式競爭,歸于化學式融合的故事,其間有企業家與時代的融合,有企業存量與增量的融合,也有中國商業O2O生態的融合。
徐軍:
藍獅子簽約作家,十多年媒體從業經歷,曾擔任過《執行官》執行主編、《南方企業家》編輯部主任和《IT時代周刊》記者等職。擅長公司研究,先后創作了多部企業案例圖書。
何丹:
商業變革觀察者、企業案例出版人。已策劃多部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案例圖書,著有轉型案例圖書《改革方法論》。
及時部分 穿越迷霧
及時章 第三次變革
金融危機下"實現及時"
在山頂望見"風雨欲來"
吹響"營銷變革"號角
將變革寫入基因
第二章 走自己的路
前無古人的"沃爾瑪+亞馬遜"模式
走自己的路
第二部分 從連鎖到易購
第三章 開啟新開關
易購來了
野蠻生長
彈藥!彈藥!
關鍵一戰
"+商品"戰略
第四章 破壁三步棋
8·15之后
更名云商
雙線同價
蘇寧云臺
第五章 重塑消費場景
門店成為互聯網資產
發力移動端
搶占客廳端
第六章 變革的三駕馬車
從高速列車到聯合艦隊
思想的轉變是最難的
互聯網轉型的"黃埔軍校"
找到自驅動的引擎
第七章 用營銷創新"反圍剿"
走進年輕人的心
閃擊沃爾瑪:闖進瓷器店的大象
百日會戰:營銷大練兵
第八章 供應鏈變革:從博弈到協同
C2B帶來的革命
新型零供關系
從"三流"到"三云"
第三部分 零售CPU是如何煉成的?
第九章 硬實力:"三云"之物流云
羅馬不是24小時建成的
當火箭哥遇上急速達
第十章 未來之戰:"三云"之數據和金融
技術驅動創新
掌握大數據的密碼
金融超限戰
第十一章 從彎道到直道
從三效協同到三極裂變
開辟新戰場
開放
附錄一 從蘇寧發展看中國零售業的轉型與創新
附錄二 聚焦互聯網零售CPU,邁向開放新時代
主要參考文獻
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變革者的歷史,總是可以在每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確選擇的商業邏輯。
2009年至2015年的這6年,是中國商業的一個分水嶺,之前,傳統產業與互聯網還是兩個彼此隔絕的世界,全球化與新技術將實體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卷入了正面戰場。從王健林與馬云,到董明珠與雷軍,中國商業大佬的明戰與暗戰不斷。直至張近東聯姻馬云,再牽手王健林,零售業巨頭選擇了融合的方式,中國商業版圖出現了較大變局。
這6年,恰是中國"互聯網+零售"的商業競合史,競爭與融合,就如此戲劇性地統一在蘇寧的變革故事里。行至2015年,"消費互聯網時代"轉向"產業互聯網時代",蘇寧在移動互聯網的商業坐標系里,既是跨界者也是"造風者",其互聯網變革的價值愈發凸顯。在此期間,張近東講得最多的是"開放"與"共享",這也是蘇寧6年"變革"得來的商業真諦。蘇寧將自己從一個電器連鎖企業進化成為一個全渠道、全品類的互聯網零售商,練就了一套"零售CPU"的真功夫。
更大的變化是,在"變革"與"開放"的旗幟下,蘇寧進化成具有互聯網時代精神的"社會化企業"。它獲得了互聯網雙線融合能力,學會了"從利益分享走向價值分享"的連接,將創業25年來構筑的高效價值網,超越企業邊界,擴展到外部供應鏈和銷售鏈,全開放時代的蘇寧,為上下游合作者開放接口,為產業鏈打造了一條"互聯網+零售"的高速公路。
基于這種理念,蘇寧最終在線上聯手阿里巴巴、線下聯合萬達,共同改寫中國商業新格局。虛網做實,實網做虛,虛實融合,殊途同歸,蘇寧亦成為中國互聯網商業格局中,最為搶眼的一極引領力量。
推薦語: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在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的價值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有多少為別人所用。開放、共享、融合是新的商業文明,每一個企業都可以通過與對方的合作,整合資源,實現社會價值的化。
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云:
今天我們兩家企業規模比較大,相對別的企業來講算是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有無數的經歷,這些經歷包括我們敢于面對未來,改變自己。
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蘇寧云商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互動式的、高度融合的一種新商業模式。
著名財經作家 吳曉波:
蘇寧是零售行業的變革者,是中國服務產業的標桿。以其為代表的的排頭兵,轉型必須成功,因為他們身后有太多跟隨者。
博學媒體人 秦朔:
在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口,蘇寧6年來的互聯網變革不吝為一個值得研究的重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