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出版引起日本學界的轟動,被譽為史學界研究中國社會必讀之“圣經”。在繼承和反省戰前各種學派關于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上,主張站在中國社會的“內面”、“歷史地”理解中國社會,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深入探究,大大推進了對于中國社會的總體把握和細部了解。
增淵龍夫氏本書日文版的發行至今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但增淵氏面對一個歷史和社會,所采取的“站在該社會的內面”、“歷史地理解”的研究姿態,以及廣視角、多學科研究的學風,在今天仍然具有典范的意義。增淵氏所一貫主張的對于“歷史的內面的理解”一語的意義,以及構成歷史根底的“心和情”研究,仍然散發著熠熠光輝。其研究成果,不僅在20世紀60年代點燃了日本學術界探討學術的意欲和熱情,也一定會給中國的研究者帶來極其珍貴的啟示和深思。
呂靜,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先秦秦漢史、文物學、民俗學。長期以來以中國古代歷史為研究方向,對古代民俗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開設有中國漆器史、簡帛學研究、出土簡帛文獻研究、歷代盟書研究、漢字文化研究等課程。主要著作有《春秋時期盟誓研究——神靈崇拜下的社會秩序再構建》等,各類核心期刊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