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失智癥家屬親筆寫下的故事與經驗,獻給所有子女,以及在照顧路上不孤單的你。
“陪伴父親走過漫長的失智病程,經歷的艱辛筆墨難以形容。
周貞利的父親原來是小學老師,聰明溫和,卻在退休后診斷出失智癥。他的兒女以國際團隊合作的形式,從一開始不熟悉失智癥,到邊學邊做,邊做邊學,不斷調整心態,最終摸索出可行的照護方法,一同陪爸爸走過生命的黃昏。讓我能用更積極、樂觀和開闊的視野,正視生命的真諦與親情的意義。 希望借由我們家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失智癥,
衷心祈盼能為失智癥家庭帶來正面能量。”
這是勇氣與淚水的真情告白,3700多個日子的親身照護與陪伴,以愛與信念一步步摸索出溫暖可行的照護方式。
這是一部失智癥家屬親筆寫下的故事與經驗,獻給所有子女,以及在照顧路上不孤單的你。
“陪伴父親走過漫長的失智病程,經歷的艱辛筆墨難以形容。
周貞利:臺灣失智癥協會(TADA)家屬聯誼會會長。曾任醫學中心護理師,因照顧失智父親及失智婆婆超過10年,長期致力于失智癥資訊的宣傳與推廣,并經常以家屬身份,在各種演講及國際失智癥研討會上,分享失智照護經驗。
目 錄
自序
照顧者正面樂觀,免于憂郁才有能力幫助患者 / 1
楔子
我跟老人特別有緣 / 3
爸爸到底怎么了? / 11
回溯長達五年的怪現象 / 20
陌路
當失智癥敲了家門 / 37
說動父母搬來臺北 / 44
照顧媽媽身心失調和婆婆失智 / 51
忘記用了一甲子的名字 / 57
面對
幫母親適應都市生活 / 65
兩段重疊的邂逅 / 72
記得的時間只剩當下 / 76
黃昏癥候群 / 80
接受
殘酷的宣判 / 95
鏡子里的不是我啊! / 103
周老師去上學 / 107
將心比心、順勢用力 / 116
直到病危,每口食物都從嘴里進去 / 131
奮戰
打一場重度失智的仗 / 145
DIY 接尿褲 / 162
放下
討論當那天來臨時 / 171
苦中作樂的新年 / 175
告別
生命進入倒數 / 191
失智魔爪伸向中樞神經 / 203
含笑而終 / 207
后記
不舍,但無憾! / 225
附錄│悼念周祖輝
是爸爸,也是爺爺,川流不息的愛 / 227
郁麗跟爸爸說的話 / 230
柏翰跟Opa 說的話 / 232
照顧失智實用提醒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