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根堯編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集聚效應與發展戰略》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理性剖析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與空間布局,論述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競爭力、創新效率、形成動因、增值機理和價值實現路徑,探討了當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面臨的挑戰,展望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新趨勢、新業態和新路徑,提出了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健康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與對策建議,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新視角和解決方案,并為各級政府部門制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馮根堯,男,1963年8月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紹興史理學院科研處副處長,運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學術委員。2013年被授予“紹興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2014年被授予“浙江省省級教師暨浙江省高校教師”稱號。 主要從事服務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史化創意產、Ik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趨勢及對策研究(12BXW046)”和“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文化產業優先合作領域的戰略選擇(16BXW063)”2項,豐持省部級項目6項,其中豐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1項。在《中國管理科學》、《中國科技論壇》、《當代財經》等刊物上60余篇;出版作1部,主編教材5部;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紹興市蔡元培社會科學成果獎1項。
及時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地理學問題 及時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及分類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行業分類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地理集聚 一、產業集聚的相關理論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研究評述 第三節 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相關理論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研究評述第二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地理分布 及時節 國家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模 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規模 第二節 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數量 二、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梯度 第三節 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數量 二、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梯度 三、部分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要 第四節 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總體布局 二、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況 第五節 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總體布局 二、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況第三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創建路徑 一、基于區位依附的園區創建路徑 二、基于形成機理的園區創建路徑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類型 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類型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特征 三、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特點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成效 一、創意產業的價值倍增效應 二、區域經濟的協同增長效應 三、城市功能的優化提升效應 四、文化環境的價值重塑效應 第四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園區層面的問題 二、市場層面的問題 三、政策層面的問題 第五節 國內典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一、北京798藝術區 二、上海M50創意園 三、北京尚8創意產業園 四、杭州LOFT49 五、上海田子坊藝術區 六、成都東區音樂公園 七、青島創意100產業園第四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省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評價指標的選擇 二、評價指標的內涵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實證研究 一、數據選擇與獲取 二、數據處理與分析 三、競爭力評價與差異分析 四、研究結論第五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的省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評價方法選擇 二、評價模型構建 三、評價指標確定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的實證研究 一、創新效率的測算 二、創新效率的分布特征與省際差異 三、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 四、研究結論第六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一、概念界定與指標說明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對比分析 三、研究結論 第三節 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現狀與特點 一、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現狀 二、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 第四節 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經驗及借鑒 一、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 二、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 三、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經驗 四、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經驗的借鑒 第五節 國外典型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一、美國紐約蘇荷區 二、倫敦SOH0 三、首爾數字媒體城 四、澳洲昆士蘭CIP 五、東京杉并動畫產業中心第七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機理 及時節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形成動因 一、創意資本 二、網絡資本 三、空間資本 四、文化資本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增值機理 一、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增值機理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實現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核心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表現 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第八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前瞻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一、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創新型中國的戰略選擇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三、文化創意產品是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一、文化與經濟、技術間的融合進一步深化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業態不斷涌現 三、新媒體間的跨界融合更加頻繁 四、園區與金融的合作更加深入 五、國際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新形態 一、基于動態聯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二、基于“實體 虛擬”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第四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新路徑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路徑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機理 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效應第九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總體規劃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環境 一、政策因素 二、經濟因素 三、社會因素 四、成本因素 第二節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 一、區位選擇 二、產業布局 三、功能定位 四、園區設計 第三節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 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管理體制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行機制 三、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模式 四、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品牌管理 五、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融資模式第十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戰略 一、基于競爭性與互補性的創意產業優先發展領域 二、基于資源投入與科技創新的創意產業驅動發展戰略 三、基于產業鏈不同融合方式的創意產業園區升級路徑 四、基于多方協同的創意產業園區戰略聯盟 五、基于多方參與的創意產業園區生態環境 六、基于中國特色的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轉型第十一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對策建議 一、組織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服務保障 四、人才保障重要說明附錄:各省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要素統計數據參考文獻后記 及時章 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地理學問題 及時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及分類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行業分類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地理集聚 一、產業集聚的相關理論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研究評述 第三節 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相關理論 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研究評述 第二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地理分布 及時節 國家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模 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規模 第二節 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數量 二、省際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梯度 第三節 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數量 二、城市層面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梯度 三、部分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要 第四節 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總體布局 二、經濟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況 第五節 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地理分布 一、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總體布局 二、人文視域下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概況 第三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創建路徑 一、基于區位依附的園區創建路徑 二、基于形成機理的園區創建路徑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類型 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類型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特征 三、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特點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成效 一、創意產業的價值倍增效應 二、區域經濟的協同增長效應 三、城市功能的優化提升效應 四、文化環境的價值重塑效應 第四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園區層面的問題 二、市場層面的問題 三、政策層面的問題 第五節 國內典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一、北京798藝術區 二、上海M50創意園 三、北京尚8創意產業園 四、杭州LOFT49 五、上海田子坊藝術區 六、成都東區音樂公園 七、青島創意100產業園 第四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省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評價指標的選擇 二、評價指標的內涵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實證研究 一、數據選擇與獲取 二、數據處理與分析 三、競爭力評價與差異分析 四、研究結論 第五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的省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評價方法選擇 二、評價模型構建 三、評價指標確定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效率的實證研究 一、創新效率的測算 二、創新效率的分布特征與省際差異 三、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 四、研究結論 第六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比較 及時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一、概念界定與指標說明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對比分析 三、研究結論 第三節 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現狀與特點 一、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現狀 二、世界文化創意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 第四節 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經驗及借鑒 一、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 二、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 三、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經驗 四、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經驗的借鑒 第五節 國外典型創意產業園區簡介 一、美國紐約蘇荷區 二、倫敦SOH0 三、首爾數字媒體城 四、澳洲昆士蘭CIP 五、東京杉并動畫產業中心 第七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機理 及時節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形成動因 一、創意資本 二、網絡資本 三、空間資本 四、文化資本 第二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增值機理 一、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增值機理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實現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核心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價值表現 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 第八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前瞻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一、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創新型中國的戰略選擇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三、文化創意產品是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一、文化與經濟、技術間的融合進一步深化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業態不斷涌現 三、新媒體間的跨界融合更加頻繁 四、園區與金融的合作更加深入 五、國際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第三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新形態 一、基于動態聯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二、基于“實體 虛擬”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第四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新路徑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路徑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機理 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融合效應 第九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總體規劃 及時節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環境 一、政策因素 二、經濟因素 三、社會因素 四、成本因素 第二節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 一、區位選擇 二、產業布局 三、功能定位 四、園區設計 第三節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 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管理體制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行機制 三、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模式 四、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品牌管理 五、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融資模式 第十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戰略 一、基于競爭性與互補性的創意產業優先發展領域 二、基于資源投入與科技創新的創意產業驅動發展戰略 三、基于產業鏈不同融合方式的創意產業園區升級路徑 四、基于多方協同的創意產業園區戰略聯盟 五、基于多方參與的創意產業園區生態環境 六、基于中國特色的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轉型 第十一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對策建議 一、組織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服務保障 四、人才保障 重要說明 附錄:各省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要素統計數據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