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剖切的藝術主要反映在平面與剖面上,它們不僅是對功能、結構體系的反映,其自身也都具有極強的自主性。建筑形式側重于建筑體量與表皮的表達,則更強調對建筑空間的塑造、對光影的把握,同時反映了建筑與場所的關系、建筑與大地的關系,以及建筑與環境深層次的關聯。
本書誠邀崔愷、孟建民、李興鋼等十八位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建筑師,提供各自近十年內的代表作品,通過不同建筑師對平面與剖面的雕琢塑造具有震撼力的空間光影關系,反映建筑最本質的內涵,以期促進建筑教學的正向發展,培養正確的設計觀。
1.市場上以建筑彩色效果圖和照片的圖書偏多,以技術圖紙為主,對學生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書偏少,該書給學生以正確扎實的設計觀,并且是實用的學習范例。2. 集合一線18位建筑大師的經典作品,配有完整的帶比例的平面圖,剖面圖等圖紙,可參考性極強。3. 從內容和系列叢書的性質而言,本套書具有經典暢銷書的潛質。鳳凰空間相關重點圖書傾力推薦: 創意分析: 圖解建筑(全詳實,圖紙豐富,創意無限)鳳凰空間相關重點圖書傾力推薦: 里應外合----當代建筑在中國70(以對話的方式呈現了"凹舍"的建筑構思)鳳凰空間相關重點圖書傾力推薦: 暗房----當代建筑在中國70(建筑師"黑暗經驗"的首度剖析)
孔宇航,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建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當代中國建筑創作論壇組委會委員;國際城市規劃學會會員;《建筑細部》主編,《建筑師》、《新建筑》、《中外建筑》、《城市建筑》、《景觀設計》、《建筑與文化》、《中國建筑教育》、《城市環境設計》編委。
孔宇航——序言
胡一可——剖切,建筑抽象的藝術
崔愷——北川羌族自治縣 文化中心
孟建民——渡江戰役 紀念館
李興鋼——復興路乙59-1 號 改造
崔彤——鄂爾多斯 T4
齊欣——玉鳥 流蘇
劉家琨——鹿野苑石刻 博物館
張軻——雅魯藏布江 小碼頭
吳鋼——北京亞運 新新生活會所
張永和——2010 年上海世博會 上海企業聯合館
張頎——天津美術學院 美術館
單軍——"Ordos20 10" P24 地塊設計
李曉東——籬苑 書屋
王昀——無錫順馳 天鵝湖會所A B
劉克成——陜西富平 國際陶藝博物館
韓冬青——晉祠 展示中心
魏春雨——湖南大學 綜合教學樓
斯蒂文霍爾——南京藝術與 建筑博物館
磯崎新——上海證大 喜瑪拉雅中心
金秋野——時間的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