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下多數年輕人來說,"顧準"或許是一個陌生冷僻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及時波顧準熱時,他們不過是10來歲的學童。如今,這個名字在他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很多人不知道,這位被稱為"指出中國改革市場化方向的及時人"的思想巨人已辭世40多年了。本書作者為我們勾勒了一幅顧準先生的素描。
顧準同志在建國以后,長期身處逆境,"三反"中被錯誤撤去上海市首任財政局局長之職,后來又兩次錯劃為"右派"分子。但他不顧橫逆,究竟探索,充滿睿知,對中外政治、哲學、歷史、經濟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對真理不懈追求的那種"普羅米修斯"精神,令人敬仰。
本書通過介紹顧準的后半生經歷,用的資料和珍貴的圖片將那個時代和這個人,做真實的記錄。
我的中國心:當代中國的"普羅米修斯",改革開放的先驅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提出人,深刻影響杜潤生、董輔礽、、吳敬璉的治學道路;顧準百歲華誕紀念版;在遭受個人與時代雙重大不幸的時候卻仍對祖國心懷深沉的愛和堅定的希望——中國的神武景氣總會來的,我送你四個字——守時待機。這就是顧準。前車之鑒,后車之師——歷史不是靠遺憾能彌補的。
◎ 顧準先生百歲華誕紀念版——精裝重訂珍藏版 + 大量具歷史意義的圖片+歷史級的珍貴文獻摘錄
有人說他是經濟學家,有人說他是會計學的祖師爺,有人說他是有一個偏激思想的持不同政見者,我說他是一個思想家。——吳敬璉
為什么是后半生?
曾被下放在河南信陽的顧準親眼見證了人間慘劇,他想不明白為什么美好的革命理想,會走入這樣幾乎絕望的局面;為什么經歷過出生入死的考驗后,中國卻要遭受這樣的創傷。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顧準經歷了一系列人生為沉痛的打擊。
1915年顧準出生于一個小商人家庭,生活貧困,但是天資,才華橫溢,被稱為上海"奇特的少年天才";青年得志,被陳云任命為華東財政部部長、上海財政處處長,主持上海財經大局,在關鍵問題上從不讓步;1958年開始突遭劇變,一系列的厄運接踵而來:被劃為右派后被開除黨籍、下放農村勞動、妻子自殺、兒女斷絕關系、絕癥……
被侮辱與被損害,被逼迫與——新生
時代和個人的悲劇成全了顧準,他要找到這一切發生的理由。當幾乎所有人都陷入那場狂歡中,當經歷了一系列個人悲劇痛哭之后,他卻決心要活下去,并開始著手梳理東西方思想史,試圖從源頭找到答案。
白天在干完臟活兒累活兒重活兒后,他就偷偷地讀書研究。
可以說,顧準是早清醒地反對個人迷信的人,也是早沖破教條主義的人。他有志捋順東西方哲學思想史并從中發現解決這種困境的真理,……
在遭受個人與時代雙重大不幸的時候卻仍對祖國心懷深沉的愛和堅定的希望
在彌留之際,顧準對吳敬璉說:"中國的神武景氣總會來的,我送你四個字——守時待機。"這就是顧準。
我的中國心
顧準的思想不是中國思想史的遺產,因為他的思想我們還沒有吸收,他開辟的路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
◎ 顧準名言
我們也不要以為我們的問題全已解決。清醒地看到問題所在,知道我們已經解決了什么,哪些沒有解決,哪些走過了頭,實事求是,而不是教條主義地對待客觀實際,我們國家不久就會在經濟上雄飛世界。
——顧準
我自己也是這樣相信過來的。然而,今天當人們以烈士的名義,把革命的理想主義轉變為保守的反動的專制主義的時候,我堅決走上徹底經驗主義、多元主義的立場,要為反對專制主義而奮斗到底!
——顧準
作者:
羅銀勝,博學傳記作家、獨立學者,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復旦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畢業,曾任職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現在任教于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著有《顧準傳》(1999年,團結出版社)、《顧準的25年》(2005年,中國文史出版社)、《顧準畫傳》(2005年,團結出版社)、《顧準評傳》(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楊絳傳》(2005年,文化藝術出版社,獲第四屆"全國婦女讀物"獎)、《才情人生喬冠華》(2004年,團結出版社)、《喬冠華全傳》(2006年,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潘序倫傳》(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潘序倫教育思想研究》(1998年,立信會計出版社)、《王元化和他的朋友們》(200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紅色名媛章含之》(2009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周揚傳》(2009年,文化藝術出版社)、《百年風華:楊絳傳 》(2011年,京華出版社)、《喬冠華傳:紅色外交家的悲喜人生》(2012年,文化藝術出版社)、《賈樟柯:FROM文藝范兒TO新生代導演?(一個文藝夢想的故事)》(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有《顧準:民主與"終極目的"》(199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顧準文集》[珍藏增訂本](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顧準再思錄》(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錢谷融:閑齋憶舊》(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我的人生檔案:賈植芳回憶錄》(2009年,江蘇文藝出版社)、《記憶的修復》(2009年,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