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炎明、張大雙主編的《臨床基礎護理技術操作 規范》共包括十一章,涉及臨床常用的基礎護理技術 操作。本書以循證護理為依據,統一并規范了各項基 礎護理操作規程,系統闡述了操作目的、操作前評估 、操作前準備,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力求將基礎護 理技術操作各環節透徹剖析,突出體現其科學性、先 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臨床護士理解和掌握 。
丁炎明,女,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F任北京大學醫院護理部主任。從事護理工作30余年,其專業領域為普外科、手術室、泌尿外科和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及管理。曾分別于2011年、2013年、2014年短期在美國德克薩斯醫學中心、德國柏林T業大學、英國皇家護理學院及美國霍普金斯醫學中心學習醫院管理。2014—2015年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管理EMBA高級研修班"學習并畢業。組織并參與省部級研究課題多項,承擔并負責院級課題數十項。負責組織本院護理科研團隊申報課題并榮獲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一等獎。以作者在核心期刊40余篇,并獲得2008年度《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生物類學科高被引作者前10名;主編40余部護理書籍。
現任中華護理學會副秘書長;中華護理學會第24屆、25屆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護理學會第24屆、25屆造口傷口失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中華護理雜志副總編輯;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首屆巾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評價與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護理學會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護理管理》、《巾華現代護理雜志》、《中國實用護理雜志》、《護理研究》、《護理學雜志》十余家護理核心期刊編委。
張大雙,女,副主任護師。從事護理工作30余年,主要承擔護士培訓、護理教學和護理管理工作,尤其在護士培訓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獲得醫院黨員和先進個人。主持撰寫臨床護理工具書籍多部;承擔并參與多項院級科研基金;組織并參與全國衛生系統技能大賽并獲全國銀獎及北京市多個。以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10余篇,并獲得論文獎。
現任中華護理學會北京分會院內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兩城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及時章 清潔與舒適
及時節 鋪床術
第二節 協助患者進食水
第三節 口腔護理
第四節 床上洗頭
第五節 協助沐浴
第六節 床上擦浴
第七節 會陰沖洗
第八節 尸體護理
第二章 飲食與排泄
及時節 鼻飼術
第二節 大量不保留灌腸
第三節 小量不保留灌腸
第四節 保留灌腸
第五節 導尿術
第六節 尿袋更換
第三章 身體活動
及時節 變換臥位術
第二節 保護性約束
第三節 輪椅運送術
第四節 平車運送術
第五節 醫用過床易使用
第四章 給藥與輸液
及時節 口服給藥
第二節 皮內注射
第三節 皮下注射
第四節 肌內注射
第五節 靜脈注射
第六節 真空靜脈采血
第七節 外周靜脈密閉式留置針穿刺
第八節 密閉式靜脈輸液
第九節 密閉式靜脈輸血
第十節 輸液泵使用
第十一節 微量注射泵使用
第十二節 經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置管
第十三節 經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第十四節 中心靜脈導管敷料更換
第十五節 經輸液港穿刺
第五章 藥物療法
及時節 超聲霧化吸入
第二節 氧氣霧化吸人
第六章 隔離技術
及時節 戴醫用外科口罩
第二節 戴醫用護目鏡
第三節 戴醫用防護口罩
第四節 手清潔和消毒(六步洗手法)-
第五節 穿脫隔離衣-
第七章 無菌技術
及時節 無菌持物鉗(鑷)使用
第二節 取用無菌溶液
第三節 鋪無菌盤
第四節 戴脫無菌手套
第八章 氣道護理
及時節 氧氣吸入術
第二節 經口鼻吸痰
第三節 有效排痰
第九章 生命體征監測與護理
及時節 血壓測量
第二節 體溫測量
第三節 脈搏測量
第四節 呼吸測量
第五節 冰袋使用
第六節 冰帽使用
第七節 乙醇擦浴
第八節 熱水袋使用
第十章 急救技術
及時節 單人心肺復蘇
第二節 雙人心肺復蘇
第三節 簡易呼吸器使用
第四節 胸外心臟非同步電除顫
第五節 全自動洗胃機洗胃
第十一章 常用標本采集
及時節 動脈血標本采集
第二節 靜脈血標本采集
第三節 咽拭子標本采集
第四節 痰標本采集
第五節 尿培養標本采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