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04年夏在中科院古脊椎所舉辦的中國首屆"石器微痕分析培訓研討班"的系列成果總結和匯集,是我國首部有關微痕分析實踐的專著,系統普及了石器微痕分析的理論與概念,以實例介紹和詮釋了微痕分析的方法、規范和流程,提供了一批試驗對比標本與圖像、數據,展示出微痕分析在我國石器研究中的功用與前景,可視作我國石器微痕分析的奠基之作。
王小慶,1965年10月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1987年畢業于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后,供職于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從事史前考古發掘與研究。1995年赴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留學,200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2000年至2002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石器微痕分析的專題研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史前考古。出版專著《仰韶文化研究——黃河中流域の關中地區を中心に》,《考古學的新視點——石器使用痕跡顯微觀察的研究》、《趙寶溝遺址出土細石葉的微痕研究》、《趙寶溝遺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兼論趙寶溝文化的生業形態》、《興隆洼與趙寶溝遺址出土細石葉的微痕研究——兼論興隆洼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的生業形態》等多篇。
緒論 及時章 石器使用痕跡顯微觀察研究的基本理論、方法、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 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石器的類型特征與技術體系 第三章 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石器加工與使用的試驗 第四章 興隆洼遺址、趙寶溝遺址石器使用痕跡的觀察與使用功能的推定 第五章 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經濟類型的內容、特征與演變 結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