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百年的發展,中國憲法越來越有自己的特色。相反,無論是話語體系,還是思想蘊含,中國憲法學近一百年來的發展始終沒有超越西方憲法學。這兩條相反的發展軌跡使得當下憲法學無法很好地理解、解釋現行憲法。究竟是憲法正當,還是憲法學正確?必須抉擇。基于現行憲法的已經、即將為中國發展做出貢獻,筆者深信中國憲法學出了問題。據此,本文重返古典,闡釋西方憲法(學)的現代性危機,描述中國憲法的品格,揭示中國憲法學困境,探索走出困境的路徑,初步嘗試重構中國憲法學。
梁成意,法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師。教學科研之余,對歷史哲學、哲學政治、教育學頗感興趣。1998年至2009年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先后獲得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訪學于高雄大學;2009年在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鍛煉;2010年在武漢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近年來,在《法商研究》、 《當代法學》、 《公法評淪》、《私法研究》等學術期刊3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參加多項省部級、課題。
前言
導論
及時章 西方古典憲法的現代轉型
及時節 西方古典憲法的品格
一、人的完善是生活的目標
二、共同體塑造人的德性
三、自然義務優先
四、人需要彼岸的生活
第二節 西方現代憲法的品格
一、享樂主義
二、個人主義
三、現世(實)主義.
四、進步的觀念
第三節 西方古典憲法的現代轉型
一、關注便利生活,放棄善的生活
二、獲得特定價值,失去普適性
三、調整社會生活領域,失去整體關涉性
四、強化法律功能,弱化政治功能
第二章 西方現代憲法的危機
及時節 人的異化:現代憲法的倫理危機
一、異化的內涵
二、西方現代憲法的倫理危機
第二節 歐盟憲法:西方現代憲法的歷史危機
一、西方現代憲法與民族國家
二、全球化與歐盟憲法
三、西方現代憲法歷史觀的危機
第三節 憲法的全球化:西方現代憲法的文化危機
一、西方現代憲法形式品格的文化基礎
二、西方現代憲法內在品格的文化基礎
三、西方現代憲法的文化危機
第三章 中國憲法的品格與中國憲法學的范式
及時節 中國憲法的品格:集體主義
一、中國憲法的文化基礎:集中型文化
二、中國憲法的近代問題:三民主義
三、中國憲法的品格:集體主義
第二節 中國憲法學的范式
一、以民族國家為依托
二、以公民一國家關系為調整對象
三、以民主為邏輯起點
四、以人權為價值追求
五、以法治為手段
第四章 中國憲法學的困境
及時節 中國憲法學困境之當下表現
一、中國憲法學困境之總體表現
二、中國憲法學困境之具體表現
……
第五章 中國憲法學重構之嘗試
參考文獻
后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