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學原理》是一部系統研究司法學基本理論的學術著作,主要從司法史學、司法證據學、司法行政學、司法倫理學、司法行為學、司法社會學、司法改革學及比較司法學等方面進行研究。司法學是法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的建立有利于司法問題研究的深化,對司法權配置和運用的科學化,對司法制度和司法體制的完善都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著名法學家陳光中先生認為,《司法學原理》"試著建構一個基本的學科框架。不論其見解是否成熟,至少邁出及時步就是一種創新。希望學界繼續探索,使司法學研究日趨細化、深化、臻于完善"。
崔永東,男,1963年4月生。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與博士后導師,中國政法大學司法理念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社會與法治委員會副主任。1980—1984年在山東曲阜師范大學歷史系讀本科,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4—198 7年在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獻學研究所讀研,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7年7月開始在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1995—1997年在北京大學法律學系讀博,獲法學博士學位;1998—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法律史學研究;2002年被中國政法大學引進。2002年獲中國政法大學十大杰出青年教師獎;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主要從事法律史學、理論法學、司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已出版《中西法律文化比較》、《道德與中西法治》、《金丈簡帛中的刑法思想》、《簡帛文獻與古代法文化》等專著,主編《思想家的治國之道》、《中國法律思想史》等,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哲學研究》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曾多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與省部級項目,并多次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二、三等獎。
緒論 及時章 司法史學 一、簡帛法律史料的價值 二、簡帛中的司法思想 三、簡帛中的司法制度 四、中國傳統的訴權限制制度 五、中國傳統的審判責任制度 六、"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近代司法思想 第二章 司法證據學 一、中國傳統的證據制度分析 二、我國當代證據制度的基本內容 三、證據制度的完善:沉默權制度及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 第三章 司法行政學 一、監獄學 二、律師學 三、人民調解學 四、司法鑒定學 五、關于司法行政體制改革的簡要構想 第四章 司法倫理學 一、中國傳統的司法道德理念 二、西方的司法道德理念 三、司法道德建設:從古代到現代 第五章 司法行為學 一、行為科學行為主義法學司法行為學 二、我國的司法行為理論 第六章 司法社會學 一、法律社會學與司法社會學 二、司法社會學關注的基本問題 第七章 司法改革學 一、恢復性司法制度的借鑒 二、辯訴交易制度的引入 三、行政訴訟制度的革新 四、司法調解工作的完善 五、司法體制的改革 第八章 比較司法學 一、西方的司法思想 二、中國的傳統司法思想 三、中西司法思想比較 第九章 西方司法理念與司法制度 一、司法人道理念及其相關司法制度 二、司法平衡理念及其相關司法制度 三、司法正義理念及其相關司法制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