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中醫養生康復學》共分為五章。及時章為緒論,介紹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概況和特點。第二章為中醫養生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涉及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中醫學生命觀、中醫養生康復的基本原則等。第三章著重介紹應用廣泛、切實可行的中醫養生康復方法和技術。第四章為審因施養,充分彰顯了中醫養生的特色,把養生方法與人體、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等有機地聯系起來,是中醫養生方法的具體應用。第五章為養生康復技術在疾病中的應用,主要介紹臨床常見的、中醫康復療效較佳的18種病證的康復辨證和康復治療。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中醫養生康復學》供中醫學(含骨傷方向)、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用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概念
一、養生及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二、康復及中醫康復學的概念
三、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學科范疇
第二節 中醫養生康復學的發展概況
一、夏商之前
二、先秦時期
三、漢晉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金元時期
六、明清時期
七、近代及現代時期
第三節 中醫養生康復學的特點
一、突出整體觀及辨證觀
二、重視機體的平衡和諧
三、強調未病先防與既病康復
四、方法手段豐富多彩
五、適應面廣泛
第二章 中醫養生康復學的理論基礎
及時節 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
一、人類生命的自然過程
二、健康的生命特征
三、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
第二節 中醫學生命觀
一、人體生命構成的唯物觀
二、人體生命活動的整體觀
第三節 中醫養生康復的基本原則
一、天人合一順應自然
二、養神為先固護形氣
三、養護正氣避免邪氣
四、綜合調養隨因施之
五、養成習慣持之以恒
第三章 中醫養生康復方法
及時節 精神調攝法
一、精神調攝法的作用
二、調攝精神的方法
第二節 起居調攝法
一、起居調攝法的原則
二、起居調攝法的內容
第三節 飲食調攝法
一、飲食調攝法的作用
二、飲食調攝法的原則
三、食物種類及應用
第四節 導引調攝法
一、導引調攝法的作用
二、導引調攝法的運用原則
三、常用導引調攝法
第五節 藥物調攝法
一、藥物調攝法的作用
二、藥物調攝法的原則
三、常用養生方藥介紹
四、養生康復中藥的用法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
第六節 針灸調攝法
一、針刺調攝法
二、艾灸調攝法
三、拔罐調攝法
四、刮痧調攝法
五、針灸調攝法常用腧穴
第七節 推拿調攝法
一、推拿調攝法的作用
二、推拿調攝法的特點
三、推拿調攝方法
第八節 房事調攝法
一、房事的養生功能
二、房事調攝的措施
三、青少年的性養護保健
第九節 其他調攝法
……
第四章 審因施養
第五章 常見病癥的康復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