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第三版)》由實驗篇和附錄兩部分組成。實驗篇包含6章和兩個綜合實驗,主要內容有Intemet與Windows的基本操作、中文Word2010、中文Excel2010、中文PowerPoint2010、中文Access2010、多媒體制作,共16個實驗。其中每個實驗以案例的方式,給出了實驗內容、要求和實驗步驟,案例設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考慮到讀者群主要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后續有課程及等級考試備考等方面的需求,在附錄部分給出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公共基礎知識(軟件技術知識、數據庫技術知識)及題目匯編(計算機基本理論題目及答案)兩部分內容。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第三版)》可以作為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配套實踐類教材,也可以作為學生自學計算機課程時使用的自學用書。由于《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第三版)》各篇每個章節的獨立性,在講授或學習的過程中,讀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全部或部分內容學習。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正版 請放心購買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正版 請放心購買
第1章 Internet服務與Windows基本操作
實驗1.1 Internet服務
實驗1.2 Windows基本操作
第2章 中文Word2010
實驗2.1 文檔的基本編輯和排版
實驗2.2 文檔中表格的基本編輯和排版
實驗2.3 長文檔的編輯和排版
第3章 中文Excel2010
實驗3.1 基本操作和圖表的創建
實驗3.2 數據統計和管理
實驗3.3 Excel的高級應用
第4章 中文PowerPoint2010
實驗4.1 演示文稿的制作和編輯
實驗4.2 演示文稿的修飾
第5章 中文Access2010
實驗5.1 Access2010數據庫的創建和使用
實驗5.2 Access2010數據庫中查詢的使用
第6章 多媒體制作
實驗6.1 PhotoshopCS的基本操作
實驗6.2 Flash動畫基礎
綜合實驗一 Word和Excel綜合實驗
綜合實驗二 Word和PowerPoint綜合實驗
附錄一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公共基礎知識
第1章 軟件技術基礎
1.1 算法
1.1.1 算法的概念
1.1.2 算法的描述
1.1.3 算法的評價
1.2 數據結構基礎
1.2.1 數據結構概述
1.2.2 線性結構
1.2.3 非線性結構
1.2.4 查找與排序技術
1.3 程序設計基礎
1.3.1 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1.3.2 結構化程序設計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1.3.3 常用程序設計語言
1.4 軟件工程基礎
1.4.1 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4.2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方法
1.4.3 軟件測試和程序的調試
第2章 數據庫技術基礎
2.1 數據和數據處理
2.2 計算機數據管理的發展
2.3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2.4 數據庫系統的模式結構
2.5 概念模型
2.6 數據模型
2.7 關系數據庫及關系代數運算
2.8 關系數據庫設計
2.9 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簡介
附錄二 題目匯編
第1章 數字技術基礎
第2章 計算機系統
第3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用
第4章 軟件技術基礎
第5章 數據庫技術基礎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