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這個距離各個交通樞紐都十萬八千里的偏僻小縣城,搭載著電子商務的快車,踏上了云高速,開辟了如火如荼的電商致富的新戰場,實現了一個貧困縣的電商突圍。作者莫問劍是吉林云飛鶴舞公司創始人,也是帶領通榆走上電商之路的“急先鋒”。
本書真實而形象地再現了通榆縣域電商及其代表品牌三千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并對該案例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全書共分為三篇。 上篇“通榆‘觸網’之路”,作者以半自傳的形式回顧了通榆電商品牌成長歷程。從零開始,聚劃算活動策劃,物流、包裝、供應商……跌跌撞撞,一波三折。諸多細節詳述,使讀者對農村電商的發展與運營擁有深刻的了解。
從通榆到全世界,只有指尖間的距離。
通榆,這個距離各個交通樞紐都十萬八千里的偏僻小縣城,搭載著電子商務的快車,踏上了云高速,開辟了如火如荼的電商致富新戰場,實現了一個貧困縣的電商突圍!
通榆縣的互聯網 ,一本縣域電商實操案例圖書!
本書分享的縣域電商案例,是吉林省通榆縣的互聯網 之路,操盤手莫問劍分享了通榆縣域電商及其代表品牌三千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并對該案例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縣域電商熱潮下的“冷思考”
縣域電商是一盤很大的“棋”,對于下棋者的定力、智慧、耐力都是很大的考驗。因此,建議后來者在信心滿滿、熱血沸騰的同時,能夠冷靜思考……
本書作者提供了十個觀點和落地方案,供縣域電商、涉農電商的朋友參考!
縣域經濟、涉農電商,這是未來的大趨勢,推薦相關人員人手一本!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阿里等大電商平臺,都在力推縣域電商、涉農電商!
推薦相關人員每人一本,直接吸取別人的實戰經驗,結合自身開始發展!
莫問劍,做過五年新華社記者,還算是當年最為勤奮的文字工人之一。之后,因為年輕氣盛和對物質世界的向往,毅然決然下海,在外資、民資、臺資企業做高管,風風光光又五年,在陶瓷行業里留下幾段還算是精彩的故事。
2007年,帶著“非白色陶瓷衛浴”參加CCTV《贏在中國》創業大賽,晉級全國總決賽。盛名之下,再“不符”也得往前走,于是開始了在文化創意產業里又五年的“苦行僧”。一路艱辛,但留下了“MOIIDEA”、善莫大耶、瓷動漫等足以自戀的品牌。
一路走來,終于明白,“操著總理的心,其實還是草民的命”。2013年年底,順應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組建云飛鶴舞公司,迅速進軍“縣域電商”。作為階段性成果,“通榆模式”――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縣域經濟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典范。
上篇 通榆“觸網”之路
從通榆到全世界,只有指尖間的距離。
一個人的音量是微弱的,如果集合一群人,發出同一個聲音,就可以產生撼動大地的音效。通榆聲音代表了東北偏遠小縣城里的農民群體形象。“出身貧寒,卻不甘于貧寒”。通榆將向全國乃至世界傳遞一種聲音:種地也可以成為一項事業,人窮亦可志堅,農民也可以有夢,弱勢群體也可以傳遞改變生活的正能量。
一、政府官員們就這樣被“趕鴨子上架”了
二、團隊是“逼”出來的
三、揮之不去的“采買夢魘”
四、倉儲物流亦喜亦憂
五、三千禾品牌誕生記
六、通榆,淘寶的黑土地
七、修一條云高速
八、夢想還是要有的
九、幸福就好
十、后通榆模式
中篇 第三只眼睛看通榆
收錄通榆項目啟動以來的“多方聲音”,聽聽他人如何話通榆――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讓更多的農民增收、增效,樹立了品牌的意識,今后我們讓更多的農民觸網,形成通榆的電商集群,實現農業收益的較大化。”
――黃秀芬(吉林省通榆縣副縣長)
“電商能讓農產品既賣出去又能賣出好的價格來。”
――張鴻(《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通榆縣借助電子商務實施“原產地直銷”計劃,通過電子商務公司對原產品的包裝和深加工,打造屬于農民自己的電商品牌。”
――吳昊(新華社記者)
一、巴音朝魯的“驚訝”
二、CCTV《財經評論》評說通榆電商:互聯網讓農業
更加有利可圖
三、阿里巴巴“活水計劃”深度剖析“通榆模式”
四、新華網、人民網、財經網、商務部網站點評通榆
五、新農人代表辛巴:還要為通榆“鼓與呼”
六、吉林衛視:為農產品電商點贊
七、《銷售與市場》雜志:通榆的“微笑曲線”
八、《天下網商》:三千禾,農產品電商的“加速度”
九、《電商參考》:從縣域服務商角度分析通榆模式
十、各大媒體七嘴八舌話通榆
下篇 縣域電商熱潮下的“冷思考”
縣域電商是一盤很大的“棋”,對于下棋者的定力、智慧、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因此,建議后來者在信心滿滿、熱血沸騰的同時,能夠冷靜思考,三思而后行,審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唯有這樣,方能“落棋無悔”!
互聯網時代,請記住一句話,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數。千縣大戰誰主沉浮,還看今朝!
一、從“網商”到“服務商”的戰略轉型
二、黃金十年的“八大機會”――談談縣域電商
服務商的歷史性商機
三、構建“互聯網 ”背景下的新型政企關系
四、縣域電商的“供應鏈之痛”
五、突破人才瓶頸的必由之路
六、農業文創:提升品牌與價值的捷徑
七、一把手工程――縣域電商頂層設計的關鍵
八、價值共享:多方利益的博弈之道
九、七劍制勝:縣域電商的品牌崛起
十、千縣千面:關于縣域電商的模式設計與創新
第三只眼看通榆
“用網上的大數據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谷賤傷農的問題。”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呂本富“有夢想又肯實干的人定會飛得高遠,通榆農產品電子商務項目從確立到在天貓平臺上首次亮相,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對電商基礎薄弱的通榆及未接觸過農產品的電商人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驗。”
――中國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評論
“只要引導好,只要引領好,他們(中國農民)不缺市場經濟的眼光,他們骨子里的誠信、淳樸,甚至土得掉渣的東西恰恰可能跟現代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不光不矛盾,甚至是支撐真正的現代市場經濟規則的重要基礎。”
――著名媒體評論人時統宇
“當通榆冠以‘模式’被業界學習時,證明通榆已經走出了一條可供借鑒的發展之路。”
――新農商學院創始人新農人聯盟發起人辛巴第三只眼看通榆
“用網上的大數據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谷賤傷農的問題。”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呂本富 “有夢想又肯實干的人定會飛得高遠,通榆農產品電子商務項目從確立到在天貓平臺上首次亮相,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對電商基礎薄弱的通榆及未接觸過農產品的電商人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驗。”
――中國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評論
“只要引導好,只要引領好,他們(中國農民)不缺市場經濟的眼光,他們骨子里的誠信、淳樸,甚至土得掉渣的東西恰恰可能跟現代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不光不矛盾,甚至是支撐真正的現代市場經濟規則的重要基礎。”
――著名媒體評論人時統宇
“當通榆冠以‘模式’被業界學習時,證明通榆已經走出了一條可供借鑒的發展之路。”
――新農商學院創始人新農人聯盟發起人辛巴
“通榆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加上通榆當地政府觀念上的更新,使得它通過政府的主動推導,然后政府又非常好地解決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才使得通榆的電子商務僅僅用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被國內其他地區的電商發展認為是一種可以示范的,或者是可以效仿、可以復制的模式――‘通榆模式’。”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丁肇勇
通榆提出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戰略,順應了新形勢發展要求。借助電子商務,通榆為農特產品與銷區對接找到一條新路,解決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
――《人民日報》